吳彥夔

《傳信適用方》~ 卷上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6)

1. 補益

上為細末,和勻,用粽子入少湯研開,搜藥為圓如雞頭肉大,或差小亦可,每服三四粒,虛甚者服一二十粒,空心溫酒、溫湯下。

既濟丹

治諸虛不足,膀胱腎經痼敗,陰陽不交致生多病。凡水欲升而沃心,火欲降而溫腎,如是則坎離既濟,陰陽協和,火不炎而神自清,水不濟而精自固。久服秘精補益,永無膏淋白濁遺精之患,神效非一,難以具述。

辰砂(一兩),附子(六錢以上重四個,生去皮臍,各切下頂,剜空心中,安硃砂在內,以前頂子蓋定,用線扎),木瓜(大者二個,去皮穰,切開頂,入硃砂、附子四個在內,以木瓜元頂子蓋之,線扎定,爛蒸訖,取出附子切作片,焙乾為末,辰砂別研細,木瓜研如膏,若得宣木瓜為妙),鹿茸(二兩,作片,酥炙),當歸(洗,焙,秤一兩),遠志(二兩,去心,焙乾秤),菟絲子(水淘,酒浸,爛研成膏,焙乾為末,秤一兩半),柏子仁(別研,一兩),沉香(一兩),杜仲(去粗皮,一兩半,酒浸一宿),巴戟(去心,秤一兩),肉蓯蓉(切細,酒浸一宿,焙乾,一兩),黃耆(蜜炙,秤一兩),五味子(去皮,秤一兩半),牛膝(去苗,銼,酒浸,干秤一兩),石斛(去苗,酒浸一宿,干,一兩)

上件同為細末,用茯神、乾山藥各一兩為細末,酒煮作糊,同木瓜膏及前件藥末搜和為圓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圓,空心米飲下,溫酒或菖蒲鹽湯皆可。

白話文:

補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混合均勻。用粽子加入少許湯汁研開,將藥粉揉成如雞頭肉大小的藥丸,稍小一點也可以。每次服用三到四粒,虛弱嚴重的人可以服用一、二十粒。空腹時用溫酒或溫開水送服。

既濟丹

此藥方用於治療各種虛弱不足的症狀,以及膀胱、腎經久病不癒,導致陰陽失調引起的各種疾病。凡是水液應該上行滋潤心臟,火氣應該下行溫養腎臟,這樣就能使坎水和離火達到協調,陰陽和諧,火氣不會過旺而神志清明,水液充足而精氣固攝。長期服用可以固精補益,永遠不會有遺精、精液混濁等病症,功效多樣,難以一一詳述。

硃砂(一兩),附子(六錢以上,選用四個較重的,生的,去皮臍,分別在頂部切開,挖空中心,放入硃砂,再用切下的頂蓋蓋好,用線紮緊),木瓜(選大個的兩個,去皮瓤,在頂部切開,放入硃砂和附子四個,再用切下的木瓜頂蓋蓋好,用線紮緊,蒸到熟爛,取出附子切片,烘乾磨成粉,硃砂另外研磨成細粉,木瓜研成膏狀,如果能用宣木瓜效果最好),鹿茸(二兩,切片,用酥油炙烤),當歸(洗淨,烘乾,稱一兩),遠志(二兩,去心,烘乾稱重),菟絲子(用水淘洗,用酒浸泡,研成膏狀,烘乾磨成粉,稱一兩半),柏子仁(另外研磨,一兩),沉香(一兩),杜仲(去掉粗皮,一兩半,用酒浸泡一晚),巴戟天(去心,稱一兩),肉蓯蓉(切細,用酒浸泡一晚,烘乾,一兩),黃耆(用蜂蜜炙烤,稱一兩),五味子(去皮,稱一兩半),牛膝(去莖,切成小塊,用酒浸泡,烘乾稱重一兩),石斛(去莖,用酒浸泡一晚,烘乾,一兩)。

將以上藥材一起磨成細粉,再加入茯神、乾山藥各一兩的細粉,用酒煮成糊狀,與木瓜膏及之前磨好的藥粉一起揉勻,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粒,空腹時用米湯送服,也可以用溫酒或菖蒲鹽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