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彥夔

《傳信適用方》~ 卷上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1)

1. 治泄瀉下痢

人參(一兩半),白朮(一兩),陽起石(一兩,火煅,細研),肉蓯蓉(二兩,淨洗,酒浸一宿,切焙),肉桂(一兩,去皮),縮砂仁(一兩),赤石脂(一兩),肉豆蔻(一兩,麵裹煨熟),當歸(一兩半,切焙),鍾乳粉(一兩),草豆蔻(一兩半,去皮,焙),沉香(一兩),地榆(半兩),蓽茇(一兩,牛乳半盞,慢火煎乾,焙),白姜(一兩,炮),茴香(一兩,炒),大麥糵(半兩,炒),神麯(半兩,炒),丁香(一兩),厚朴(一兩,去皮,薑製),乳香(一兩半),白茯苓(一兩),罌粟殼(和米者二十枚,炙),大附子(一個七錢。已上者,炮,去皮臍),嫩茄茸(一兩半,酥炙微黃)

上件為末,入別研者,勻,以木瓜去穰蒸爛,同藥末搗和得所,圓如桐子大,曬乾。每服三十圓,空心食前米飲下,並頻加至五七十圓。

治噤口痢敗毒散

入倉米五六十粒同煎,一服取效。

神效痢藥乳香散

白梅(一兩,燒灰),棗子(一兩,燒灰),罌慄殼(一兩,燒灰),訶子(半兩,燒灰)

上為細末,每服一二錢,水一小盞,乳香黑豆大一塊,同煎至七分,不拘時候溫服。

妙應湯

治大人小兒赤白痢。

罌粟殼(七個,擘破,一半生用,一半用蜜塗炙微黃),烏梅(三個,連核),甘草(七小寸,一半生,一半炙),大棗(七個,擘破),生薑(七大片),薤白(二十一莖粗大者,小者倍之)

上為銼散,都作一服,用水二大碗,煎至一碗,去滓得一碗,稍熱服,不計時候,分作三服,小兒量大小加減,服之神效。

治血痢不止

地榆淨洗,曝乾,為細末,每服二錢,摻在羊血上,火炙熟爛嚼,米飲下。如不吃葷,即以捻頭煎湯調下。

治暑月膿血痢晝夜頻並不止腹痛不可忍者

楮藥二七枚,生用,將焰火燒為黑灰,淹梅水少許,以冷水解破調服。

治痢萬金散(累試神效)

罌粟殼(一兩,赤痢蜜炙,白痢淡炙,赤白半蜜炙),陳皮(半兩,淨洗,去白。赤痢焙乾,白炙,赤白者相半),甘草(三錢半,如前)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百沸湯一盞泡,急用厚紙三兩重密蓋,勿令透氣,候兩頓飯久,去滓服,再以滓用沸湯七分盞浸。血多,入烏梅,不搥碎,同浸,一服神驗。切忌生冷魚腥。

必效飲子

治赤白痢,不問老幼並治之。(王景明傳。)

罌殼(二錢半),木香(二錢半),甘草(二錢,炙),地榆(二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

大瀉腹痛(李氏治證,吳守景先傳)

有人每日早起,須大瀉一行,或時腹痛,或不痛,空心服熱藥亦無效。後有智者察之,令於晚食前,更進熱藥,遂獲稍安,常服竟無恙。蓋暖藥雖要平旦空腹,至晚藥力已過,一夜陰氣何以敵之?於晚間再進熱藥,則一夜暖藥在腹,遂可以勝陰氣。凡治冷疾皆如此。

白話文:

治療泄瀉下痢

將人參(一兩半)、白朮(一兩)、煅燒並研磨成粉的陽起石(一兩)、用酒浸泡過夜並切片烘乾的肉蓯蓉(二兩)、去皮的肉桂(一兩)、縮砂仁(一兩)、赤石脂(一兩)、用麵包裹煨熟的肉豆蔻(一兩)、切片烘乾的當歸(一兩半)、鍾乳粉(一兩)、去皮烘乾的草豆蔻(一兩半)、沉香(一兩)、地榆(半兩)、用牛奶煎乾並烘乾的蓽茇(一兩)、炮製過的白姜(一兩)、炒過的茴香(一兩)、炒過的大麥芽(半兩)、炒過的神麯(半兩)、丁香(一兩)、去皮並用薑製過的厚朴(一兩)、乳香(一兩半)、白茯苓(一兩)、炙烤過的罌粟殼(和米一起共二十枚)、炮製並去皮臍的大附子(一個七錢)以及用酥油炙烤至微黃的嫩茄子末(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與另外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再用蒸爛並去掉籽的木瓜,與藥粉一起搗成糊狀,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曬乾。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飯前用米湯送服,可以逐漸增加到五七十丸。

治療噤口痢的敗毒散

加入五六十粒倉米一起煎煮,服用一次即可見效。

神效痢藥乳香散

將燒成灰的白梅(一兩)、棗子(一兩)、罌粟殼(一兩)和訶子(半兩)混合。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水一小盞,加入一塊如黑豆大小的乳香,一起煎煮至剩下七分時,不拘時間溫服。

妙應湯

治療成人和兒童的赤白痢疾。

將罌粟殼(七個,掰開,一半生用,一半用蜂蜜塗抹後微烤至黃色)、烏梅(三個,帶核)、甘草(七小寸,一半生用,一半炙烤)、大棗(七個,掰開)、生薑(七大片)和粗大的薤白(二十一根,如果比較小就加倍)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在一起作為一劑,加入兩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濾去藥渣後得到一碗藥湯,稍熱後服用,不計時間,分三次服用,兒童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服用後效果顯著。

治療血痢不止

將地榆洗淨曬乾,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摻在羊血上,用火烤熟後嚼食,用米湯送服。如果不吃葷腥,就用捻成團的藥末煎湯後調服。

治療暑天膿血痢,晝夜頻繁不止,腹痛難忍

用楮樹藥二七枚,生用,用火燒成黑色灰燼,加入少量梅子汁浸泡,用冷水稀釋後調服。

治療痢疾的萬金散(屢次試驗效果顯著)

罌粟殼(一兩,赤痢用蜂蜜炙烤,白痢用淡水炙烤,赤白痢一半用蜂蜜炙烤,一半用淡水炙烤)、陳皮(半兩,洗淨,去白。赤痢烘乾,白痢炙烤,赤白痢一半烘乾一半炙烤)、甘草(三錢半,同上處理方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剛燒開的沸水沖泡一盞,立即用三兩厚的紙密封蓋好,不要讓藥氣散出,等待大約兩頓飯的時間後,濾去藥渣服用,再將藥渣用七分盞沸水浸泡。如果血痢比較嚴重,可以加入烏梅,不要搗碎,一起浸泡,服用一劑效果顯著。切忌食用生冷和魚腥食物。

必效飲子

治療赤白痢,不論男女老幼均可治療。(王景明傳授)

罌粟殼(二錢半)、木香(二錢半)、炙烤過的甘草(二錢)、地榆(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調服。

大瀉腹痛(李氏治療的案例,吳守景先傳)

有人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大瀉一次,有時腹痛,有時不痛,空腹服用熱藥也沒有效果。後來有聰明的人觀察到,讓他在晚餐前再服用熱藥,情況就稍有好轉,長期服用後就沒有問題了。因為白天空腹服用熱藥,到了晚上藥力已經過去,夜晚的陰氣又如何能抵抗?如果在晚上再服用熱藥,就能讓暖藥在腹中過夜,就能夠戰勝陰氣。凡是治療寒性疾病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