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已

《本草約言》~ 食物本草卷之四 (10)

回本書目錄

食物本草卷之四 (10)

1.

味酸、咸。氣汁利。除熱止煩滿,殺百藥、魚肉菜蕈及湯火、蛇蟲等毒。純豆者佳,豆麵合作及純面者俱不及。麵醬不宜煮鯽魚,食之令人生喉瘡。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的文字是說:味道偏酸和鹹,性質通暢有利尿的效果,可以消除熱症、緩解心煩不寧的情況,並且能清除各種藥物、魚肉蔬菜以及酒類所引起的中毒現象,也能夠解除因燙傷或被蛇蟲咬傷而產生的毒素。最好的材料是以純大豆製成的,如果用黃豆粉與麪粉混合製作或是隻使用麪粉的話效果都不如純大豆的好。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麪醬加在烹煮鯽魚上食用,這樣會導致口腔內長出潰瘍。

2.

味酸,溫,無毒。主消癰腫,斂咽瘡,散水氣,殺邪毒,一切魚肉菜毒,治產後並金瘡傷損血暈,下氣除煩,破癥塊堅積,婦人心痛血氣。酸益血也,米造者良,穀氣全也。多食損牙齒、筋骨、胃臟、顏色。治口瘡,以醋漬黃檗皮,含之愈。此酸收之物,致病以漸,不宜和蛤食,不可不知。

白話文:

酸味性溫,無毒。能消腫、斂合咽喉潰瘍、散除水氣、殺滅邪毒,針對各種魚肉菜餚的毒性都有效。治療產後、金瘡傷損導致的昏厥,降氣除煩,破除腫塊堅積,婦女心痛血氣不順。酸味益血,用米煮食最好,能保留穀物的全部精氣。過度食用會損害牙齒、筋骨、胃臟,影響面色。治療口瘡,可用醋浸泡黃柏皮,含在口中即可痊癒。酸味具有收斂作用,致病往往是逐漸累積的,不宜與蛤蜊同食,不可不知。

3. 川椒

味辛,氣溫、大熱,有毒。主邪氣咳逆,溫中明目,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濕痹痛,下氣,除六腑寒冷,傷寒溫瘧,大風汗不出,心腹冷氣痛,除齒痛,壯陽,療陰汗,縮小便,開腠理,通血脈,堅齒髮,殺鬼疰蠱毒,蟲魚蛇毒。久服之頭不白,輕身增年。多食令人乏氣。凡用,須擇去閉口者及目盡,微炒,令出汗,舂之,取紅末用。

[目]味苦、辛,有小毒。能行水,治水蠱。又治盜汗尤切。炒,為細末,以生豬上唇煎湯,調半錢匕,臨睡服,效。

白話文:

這種藥材味道辛辣,性質溫熱,具有很強的熱性,同時也帶有一定的毒性。它的主要功效包括治療因邪氣引起的咳嗽和呼吸困難,溫暖中焦並改善視力,能夠駆散骨節和皮膚上的死肌,治療因寒濕引起的痹痛,有助於排除體內的氣,並能夠消除六腑內的寒冷。對於傷寒、溫病、瘧疾、風寒導致的出汗不暢、心腹內的冷氣疼痛、牙齒疼痛等症狀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此外,它還有壯陽、治療陰汗、縮小便、開通腠理(皮膚毛孔)、疏通血脈、堅固牙齒和頭髮、殺死因鬼邪附身和蠱毒、以及對抗蟲魚蛇類的毒素的作用。長期服用能使頭髮保持烏黑,並且具有輕身延年的效果。但過量食用會導致人體氣力不足。在使用時,需要選擇那些沒有閉口且沒有完全乾枯的,經過微炒使其出汗,然後研磨成細末,取紅色的部分使用。

附錄: 這種藥材的味道苦而辛辣,帶有輕微的毒性。它能夠促進水液代謝,治療水蠱(一種因水質不良引起的疾病)。特別適用於治療盜汗。使用時需要炒製成細末,用生豬上唇煎成的湯來調和,每晚睡前服用,效果顯著。

4. 秦椒

味苦、辛,溫,有毒。主風邪氣,溫中,除寒痹,堅齒髮,明目去云膜,女人月閉,產後惡血,久痢腹冷痛,利五臟。此椒味劣,不及川椒。一種野椒,採之炒雞鴨之類,香美殊勝。

白話文:

這是一段關於中藥材「花椒」的文字描述:它味道苦辣,性質溫熱,有劇毒。可以治療風邪引起的症狀,暖和身體中心,驅散寒冷癱瘓,增強牙齒頭髮健康,改善視力去除眼疾薄膜,調理女性經期不順或生產後的不良血液狀況,以及長期拉肚子所造成的腹部疼痛。然而這種花椒的味道較差,不如四川花椒。還有一種野生花椒,如果在烹煮雞鴨等肉食時加入,會讓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5. 胡椒

味辛,大溫,無毒。屬火而有金,性燥。主下氣,去冷痰,溫中,除臟腑風冷,止霍亂及冷痢,殺一切魚、肉、鱉、蕈等毒。

丹溪云:胡椒性燥,辛辣快膈,人喜食之,大腸肺氣脾胃積久成病,凡氣痛而食之,愈是大禍也。

白話文:

胡椒的藥性

味辛,性溫,無毒。屬火性,帶有金屬特性,性燥。

功效

  • 降氣,去除寒痰,溫暖脾胃,驅除臟腑寒氣,止霍亂及寒痢,解一切魚、肉、鱉、蕈等食物毒素。

丹溪先生說

胡椒性燥,辛辣能快速通過食道,人們喜歡吃它。但如果腸胃、肺部、脾胃積聚了久病,或是因氣痛而食用胡椒,反而會加重病情,帶來更大的禍患。

6. 豆豉

味苦,寒,無毒。主傷寒頭痛,瘴氣惡毒燥悶,虛勞喘吸,瘧疾骨蒸,去心中懊惱,發汗,殺六畜毒,及中毒藥、蠱氣。各處所造不一,蒲州尤佳。

白話文:

這是一段關於中草藥特性的描述:這種植物味道苦澀,性質寒冷且沒有毒性。它可以用來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熱病和有毒物質導致身體燥熱和胸悶的情況。此外還可以幫助緩解疲倦、呼吸困難以及瘧疾等症狀,並且能消除心中的煩躁感。它可以引發出汗的效果,並能夠消滅家禽或牲口身上的毒素,同時也能夠清除因誤食有毒食物或者被下毒而產生的不良反應。不同地方生產出的品種有所不同,在蒲州地區產出的品質最好。

7.

味甘、平,無毒,微溫。主心腹邪氣,安五臟,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疾,和百藥,養脾氣,明耳目,除心煩,飲食不下,腸澼,肌痛,口瘡。有出崖石上者,樹木上者,土中者,人養者,皆隨地土人事所出不同,諸家辯論未的,要之,當以花為主。出野之中,花色良,毒甚雜,蜂必採,其糞穢方得成蜜,其間必有制伏之妙,不得而知。

故夏冬為上,秋次之,春則易變而酸。閩廣蜜極熱,以其龍荔、草果、檳榔花類熱多,雪霜亦少故也。川蜜溫,西南之蜜則涼矣。色白味甜,汁濃而砂,所以入藥。忌蔥、萵苣。

丹溪云:蜜喜入脾,食多之害必生於脾。東南地卑濕,稟氣薄土,生火宜也。

白話文:

蜂蜜味甘性平,無毒,略帶溫熱。能治療心腹邪氣,安定五臟,益氣補中,止痛解毒,消除各種疾病,調和百藥,滋養脾氣,明目清耳,去除心煩,食慾不振,腸胃不適,肌肉疼痛,口瘡等症狀。蜂蜜來源很多,有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有生長在樹木上的,有生長在地下的,也有人工養殖的,品質各有不同,各家學說也莫衷一是,但關鍵是要以花蜜為主。野生的蜂蜜,花色雖然好,但毒性也雜,蜜蜂採集花粉釀蜜,其糞便也會混入其中,其中必有制伏毒性的妙法,但尚未得知。

因此,夏冬兩季的蜂蜜品質最佳,秋季次之,春季則容易變酸。閩廣地區的蜂蜜性熱,因為當地盛產龍眼、草果、檳榔花等熱性植物,且很少有雪霜,所以蜂蜜也帶有熱性。四川蜂蜜性溫,而西南地區的蜂蜜則性涼。好的蜂蜜顏色白,味道甜,汁液濃稠,而且含有結晶的蜜糖,所以可以入藥。忌與蔥、萵苣同食。

丹溪先生說:蜂蜜最喜歡進入脾臟,吃太多會傷害脾臟。東南地區地勢低窪濕潤,土質薄弱,容易生火,所以蜂蜜性偏熱。

8. 砂糖

味甘,寒,無毒。性冷利。主心肺大腸熱,和中助脾,殺蠱,解酒毒。多食損齒,發疳,心痛,生蟲消肌,小兒尤忌。同鯽魚食,成疳蟲。同筍食,筍不化成癥。同葵菜食,生流澼。

丹溪云:砂糖甘,屬土,甘生濕,濕生胃中之火,所以損齒也。

白話文:

味甘,寒,無毒。性冷利。

這味藥的味道甘甜,性寒,沒有毒性。它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主心肺大腸熱,和中助脾,殺蠱,解酒毒。

主要用於治療心、肺、大腸的熱症,調和脾胃,殺滅蟲害,解酒毒。

多食損齒,發疳,心痛,生蟲消肌,小兒尤忌。

過量食用會損壞牙齒,引起疳疾(兒童營養不良),心痛,甚至生蟲消瘦,尤其是兒童要忌食。

同鯽魚食,成疳蟲。同筍食,筍不化成癥。同葵菜食,生流澼。

與鯽魚一起食用,會導致疳蟲病;與筍一起食用,筍會不消化而形成積癥;與葵菜一起食用,會引起腹瀉。

丹溪云砂糖甘,屬土,甘生濕,濕生胃中之火,所以損齒也。

丹溪先生說:砂糖甘甜,屬土,甘味容易生濕,濕氣容易在胃中生火,所以會損傷牙齒。

9. 飴糖

味甘,溫,無毒,入足太陰經。有紫色濕軟者,有白色枯硬者。主補虛乏,止渴消,去惡血,潤肺和脾胃。魚骨鯁喉中及誤吞錢環,服之出。中滿不宜用。嘔吐家忌之。仲景謂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甘故也。糯與粟米作者佳,余不堪用。多食發脾風。

丹溪云:大發濕中之熱。

白話文:

性味歸經

  • 味道甘甜,性溫,無毒。
  • 歸屬於足太陰脾經。

形態

  • 有紫色的,濕潤柔軟。
  • 有白色的,乾燥堅硬。

功效

  • 補虛乏:補益身體虛弱。
  • 止渴消:止渴消暑。
  • 去惡血:去除瘀血。
  • 潤肺和脾胃:滋潤肺部,調和脾胃。
  • 魚骨卡在喉嚨,或者誤吞錢幣戒指,服用此物可幫助排出。

禁忌

  • 中滿不宜用:腹脹飽滿者不宜服用。
  • 嘔吐者忌之:嘔吐的人不能食用。
  • 張仲景說,嘔吐的人不能使用建中湯,因為建中湯甘甜,不適合嘔吐者。
  • 與糯米和粟米一起食用效果最佳,其他穀物不適合與之搭配。
  • 多吃會引起脾胃風。

其他記載

  • 丹溪先生說:此物容易引起濕熱。

解釋: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藥材,從性味、形態、功效、禁忌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根據描述,這可能是 芡實蓮子

  • 甘溫無毒:表示其性味溫和,適合大多數體質的人食用。
  • 入足太陰經:表示其主要作用於脾胃。
  • 補虛乏、止渴消、去惡血、潤肺和脾胃:說明其具有多種功效,適合於虛弱、口渴、血瘀、肺燥、脾胃虛弱等症狀。
  • 魚骨鯁喉中及誤吞錢環,服之出:表明其可以幫助異物排出。
  • 中滿不宜用:說明腹脹者不宜食用,因為其性味偏溫,可能加重腹脹。
  • 嘔吐家忌之:說明嘔吐者不宜食用,因為其性味甘甜,可能會加重嘔吐。
  • 糯與粟米作者佳,余不堪用:說明其與糯米和粟米一起食用效果最佳,其他穀物不適合與之搭配。
  • 多食發脾風:說明過量食用可能會導致脾胃風。
  • 大發濕中之熱:說明此物容易引起濕熱,需要適量食用。

总而言之,这段文字描述了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其具有多种功效,但需要注意其禁忌和食用方法。

10. 芥辣

芥菜子研之作醬,香辛。通五臟。歸鼻眼。又可藏冬瓜。

白話文:

芥菜籽磨製而成的醬料,有著香辣的味道。可以疏通五臟六腑,對鼻子和眼睛有益處。也可以保存冬瓜。

11. 茴香

味辛,平,無毒。主破一切臭氣,開胃下氣,止嘔吐霍亂,調中止痛,主腳氣,膀胱冷氣腫痛,或連陰髀引入小腹不可忍,腎勞㿗疝,及惡毒腫痛。

白話文:

這是一段古文中對某種草藥的功效描述:它的味道辛辣,性質平和,沒有毒性。它能消除各種難聞的味道,有助於刺激食慾、消滯化痰,可以治療噁心、嘔吐以及腸胃不適引起的疼痛。此外,還能夠改善因足部疾病所引發的症狀如腳氣病,也能夠緩解膀胱受寒而導致的脹痛感,甚至對於一些嚴重的情況,例如腰膝痠軟、睪丸炎等也有一定的療效。最後,這種草藥還有抗病毒的效果,可以用來治療皮膚感染和其他類型的毒素感染。

12. 蒔蘿

辛,溫。殺魚肉毒,健脾,腹冷食不消,霍逆腎氣,小兒脹。

13. 砂仁

味辛,溫,無毒。主下氣消食,脾胃氣結,冷瀉腹痛。

14. 杏仁

味甘、苦,有小毒。主下氣,潤心肺,散風寒咳嗽,消心下急痛,散結潤燥,通大腸秘。雙仁、半生熟者勿食。忌粟米。

白話文:

這是一段古文中對某種草藥的功效和禁忌的描述。

簡而言之,這種草藥味道甜而微苦,具有輕度毒性。它的主要功效是能夠幫助人體降氣,滋潤心肺,驅除因風寒引起的咳嗽,消除胸腹部位的疼痛,化解腫塊,使身體變得更加平滑舒適,還可以緩解便祕問題。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發現該草藥中有兩個果實或者半成熟的果實時,就不要食用了。此外,在服用此草藥期間應避免吃粟米(小米)。

15. 梅仁

味酸,無毒。能除煩熱。

16. 香油

冷,無毒。發冷疾,滑骨髓,發臟腑渴,困脾,下三焦熱毒氣,通大小腸,殺五黃及蛔心痛,並一切蟲。生則冷,熟則熱。治飲食物,須逐日熬熟用之,經宿則動氣,有齒牙脾胃疾者不可食。

丹溪曰:香油須炒芝麻取之,人食之美不致病。若又煎煉食之,與火無異。予以芝麻大寒,炒而取油,其性仍冷,復經煎煉固熱矣,未必至於無異於火。丹溪救時之弊,其憂深言切如此。

白話文:

芝麻性寒,無毒。可以治療發冷症、滑骨髓、臟腑燥渴、脾胃虛弱、下三焦熱毒,並能通大小腸、殺死五黃蟲及蛔蟲,以及其他各種寄生蟲。生芝麻性寒,熟芝麻性熱。如果用芝麻來治療飲食物中毒,必須每天熬熟食用,放置過夜會產生氣,有牙齒、脾胃疾病的人不可食用。

丹溪先生說:香油應該用炒過的芝麻榨取,這樣食用美味且不會致病。如果再用火煎煉食用,就等同於火一樣。我認為芝麻性寒,炒過之後榨取的油,仍然性寒,再經過煎煉反而會變得更熱,未必會和火一樣。丹溪先生在《救時方》中憂心忡忡,言語懇切,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