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約言》~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一 (2)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一 (2)
1. 甘草
味甘,氣平寒溫,無毒,陽也,可升可降,入足厥陰、太陰、少陰經。生之則寒,炙之則溫。生則分身、梢而瀉火,炙則健脾胃而和中。解百毒而有效,協諸藥而無爭。以其甘能緩急,故有國老之稱。梢止莖中之澀痛,節消瘡毒之腫結,二者生用之能也。然味甘而性壅,故中滿者忌之。
甘草味甘緩而補,有調和相協之義,緩、和、補三字,盡其用也。生用性寒,能瀉胃火,解熱毒。諸癰疽瘡瘍,紅腫未潰者,宜生用。其已潰與不紅腫者,宜蜜炙用。炙用性大緩,能和諸藥性,能解百藥毒,宜少不宜多,多則泥膈而不思飲食,抑恐緩藥力而少效。脾虛者宜此補之。
若脾胃氣有餘,與心下滿及腫脹,痢疾初作,皆不可用。下焦藥中亦宜少用,恐太緩不能自達也。與海藻、大戟、芫花、甘遂相反,切宜忌之。懸癰單服即散,凡毒生陰囊後、肛門前,謂之懸癰。以大黃紋者五錢,酒前服下,即散。咽痛旋咽能除。同桔梗治肺痿膿血齊來,同生姜止下痢赤白雜至,小兒初生加黃連煎湯拭口,有益飲饌。
中毒伴黑豆煮汗,恣飲無虞。砒毒亦能解。但諸嘔家忌煎嘗。凡用純寒、純熱之藥,必用甘草以緩其力。寒熱相雜藥,亦用甘草調和其性。如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其僣上。調胃承氣用甘草,恐其速下。是皆緩之,非謂和也。小柴胡有柴胡、黃芩之寒,人參、半夏之溫,內用甘草,此卻調和之意,非謂緩也。
按:五味之用,苦直行而瀉,辛橫行而散,甘上行而發,酸束而收斂,咸止而軟堅。甘草味之極甘者,當云上發可也,《本草》反言溫中下氣,何耶?蓋甘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內可外,有和有緩,有補有瀉,居中之道盡矣。
白話文:
甘草味甘,性平,寒溫皆可,無毒,屬陽性,可升可降,走足厥陰、太陰、少陰經。生用性寒,炙用性溫。生用能清熱瀉火,炙用能健脾胃和中。甘草解百毒,協調各種藥物,性平和,不會與其他藥物產生衝突。因為甘草味甘能緩和急症,故有「國老」之稱。生甘草能止澀痛,消腫結,可用於治療瘡毒。但甘草性壅,容易造成腹脹,所以腹脹者忌食。
甘草味甘,緩和滋補,能調和各種藥性。生用性寒,能瀉胃火,解熱毒,適用於癰疽瘡瘍紅腫未潰者。已潰或不紅腫者,宜用蜜炙甘草。蜜炙甘草性緩和,能和緩藥性,解百藥毒,但宜少不宜多,多則會造成食慾不振,甚至減弱藥效。脾虛者可以用甘草補益。
脾胃氣虛、心下滿、腫脹、痢疾初發者,皆不可用甘草。下焦藥中也宜少用甘草,以免過於緩和而達不到藥效。甘草與海藻、大戟、芫花、甘遂相剋,切忌同用。懸癰單服甘草即散,凡是毒生於陰囊後、肛門前,稱為懸癰。用大黃五錢,酒前服下,即可散毒。甘草能治咽痛,旋咽即能消除。甘草與桔梗同用,可治肺痿膿血,與生姜同用,可止痢疾。小兒初生,可用黃連煎湯拭口,有助於飲食。
中毒者,可與黑豆同煮服食,並大量喝水,可解毒。甘草亦能解砒毒。但嘔吐者忌用甘草煎湯。凡用純寒、純熱之藥,皆可用甘草緩和藥性。寒熱相雜之藥,亦可用甘草調和藥性。如理中湯用甘草,可緩和附子的上行之性;調胃承氣湯用甘草,可緩和其速下之性。甘草在此是緩和藥性,而非調和藥性。小柴胡湯中,柴胡、黃芩性寒,人參、半夏性溫,用甘草調和其寒熱之性,這是調和藥性,而非緩和藥性。
五味藥性,苦味直行瀉下,辛味橫行散開,甘味上行發散,酸味束縛收斂,鹹味止痛軟堅。甘草味甘,屬極甘之味,應該說是上行發散之性。《本草》說甘草溫中下氣,為何如此?因為甘草有升降浮沉之性,可上可下,可內可外,有和有緩,有補有瀉,居中之道盡矣。
2. 白朮
味苦、甘、微辛,氣溫,無毒,陰中之陽,可升可降,入足陽明、太陰經。其用在表,去諸經風濕,有汗則止,無汗則發。其用在中,主嘔逆泄利,去濕強脾,開胃進食,和中益氣。其用在下,利腰臍間血,通水道。故曰上而皮毛,中而心胃,下而腰臍,在血主血,在氣主氣,其信然矣。
佐黃芩則能安胎,君枳實則能消痞。若氣滯氣閉腹痛等候,宜禁用之。白朮本燥,又謂利腰臍間血,益津液者何?然脾胃運,能滋生血氣,腰臍間血自利,津液從此益矣。補脾胃而除中濕,味辛亦能消虛痰。
故與二陳同用,則健胃消食,化痰除濕;與芍藥、川歸、枳實、生地之類同用,則補脾而消脾家濕;再加乾薑,去脾家寒濕;與黃耆、芍藥等同用,有汗則止;少加辛散之味,無汗則發也。有片朮、腿術,片者大而氣味和平,腿者味薄而氣燥。凡用惟白為勝,仍覓歙者尤良。
咀婦人乳汁潤之,制其性也。潤過、陳壁和炒,竊彼氣焉。入心、脾、胃、三焦四經,須仗防風、地榆引使。凡用二術,忌食桃、李、雀、蛤。腹中有動氣者,亦不宜用。
手足懶舉,貪眠,多服亦善。飲食怕進,發熱,倍用正宜。間發痎瘧殊功,卒暴注瀉立效。或四制研散斂汗,出東垣方。或單味粥丸調脾。出丹溪方。奔豚積忌煎。因燥消腎,癰疽毒禁用,為多生膿。驅胃脘食積痰涎,消臍腹水腫脹滿。哮喘誤服,壅窒難當。
按:白朮既燥,《本草》又言生津,何也?蓋脾惡濕,脾濕既勝,則氣不得施化,津何由生?故膀胱津液之府,氣化出焉。今用白朮以燥其濕,則氣得周流,津液亦隨氣化而出矣。日華子謂白朮利小水,正以此也。如茯苓亦系滲淡之藥,謂之能生津液,義與此同。
江云:白朮大抵是除濕利水道之劑,《本草》言益津液亦誤矣。
白話文:
白朮,味苦、甘、微辛,性溫,無毒。屬於陰中之陽,具有升降之性,入足陽明、太陰經。
表證
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濕邪,有汗則止汗,無汗則發汗。
里證
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導致的嘔吐、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健脾利濕,開胃助消化,和胃益氣。
下焦證
用於治療腰部、臍周圍血瘀,通利水道,改善小便不暢。
白朮性燥,但能利腰臍間血,益津液,這是因為它能健脾胃,脾胃運化正常,就能生血氣,腰臍間血液自然流通,津液也因此得到滋潤。
配伍應用
- 與黃芩配伍,能安胎。
- 與枳實配伍,能消痞。
- 氣滯氣閉、腹痛等症忌用。
- 與二陳湯配伍,健胃消食,化痰除濕。
- 與芍藥、川歸、枳實、生地等配伍,補脾消濕。
- 加乾薑,去脾寒濕。
- 與黃耆、芍藥等配伍,有汗則止汗。
- 少加辛散之味,無汗則發汗。
白朮的種類
- 片朮:個頭大,氣味平和。
- 腿朮:味道淡,性燥。
- 凡用白朮,以白者為佳,產於歙州者更佳。
炮製方法
- 用婦人乳汁潤之,可緩和其燥性。
- 陳壁和炒,可以增加其氣味。
入經
白朮入心、脾、胃、三焦四經,需要借助防風、地榆引導藥力。
禁忌
- 忌食桃、李、雀、蛤。
- 腹中有動氣者忌用。
主治
- 手足懶舉,貪眠,多服可改善。
- 飲食不進,發熱,加倍服用。
- 間歇發熱,效果顯著。
- 突然腹瀉,療效迅速。
其他
- 白朮性燥,但《本草》中提到它能生津,這是因為脾胃虛弱,濕氣過盛,則氣化失常,津液不能生成。白朮燥濕,則氣化通暢,津液隨氣化而出。
- 江氏認為白朮主要作用是除濕利水道,生津液的说法是錯誤的。
總結
白朮具有燥濕健脾、利水消腫、止汗等功效,在臨床應用中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濕邪困脾、水腫、風寒濕痺等症。
3. 蒼求
味苦、甘、辛,氣溫,無毒,陰中之陽,可升可降,入足陽明、太陰經。散風寒濕氣,闢山嵐瘴氣,無分表裡,療重痛於身首,散結腫於皮膚,最能發汗,消積滯而除腹脹,快脾胃而進飲食,尤能寬中。其性本燥,長於治濕。然氣味辛烈,除上焦濕氣之功尤切,米水浸炒,佐以黃柏,健行下焦,治股足濕熱之妙劑也。
辛溫散邪,苦以燥濕,二者盡之。
因氣味辛烈,故發甚速,除上焦濕,其功最大。若補中焦除濕,力小於白朮。又鹽水炒,佐以黃柏、石膏、牛膝,下行之藥引用,則治下元濕疾。入平胃散,能祛中焦濕證,而平胃中有餘之氣。入蔥白、麻黃之類,則能散肉分至皮膚之表。
丹溪謂腹中窄狹須用者,以其辛散也。大抵心腹脹痛必有濕,實邪者用之,則邪散而濕除,即寬。若虛悶痛者用之,則耗其氣血,燥其津液,虛火益動而愈悶。不如調其正氣,則悶自是而散矣。
疏通腠理,抑平胃氣,發汗除濕之聖藥也。
陶節庵九味羌活湯用之,以燥膀胱之濕熱。仲景白虎湯用之,以開濕熱之表邪。特中焦燥結,虛汗多者不宜用。
按:二術功用頗同,俱能補脾燥濕。俱白朮者補性多,且有斂汗之功。蒼者治性多,惟專發汗之能。凡入劑中,不可代用。
白話文:
蒼朮的中醫藥性解說
味苦、甘、辛,氣溫,無毒,陰中之陽,可升可降,入足陽明、太陰經。
蒼朮的味道帶苦、甘、辛,性溫,無毒,屬於陰中之陽,具有升降之性,主要作用於足陽明經和太陰經。
散風寒濕氣,闢山嵐瘴氣,無分表裡,療重痛於身首,散結腫於皮膚,最能發汗,消積滯而除腹脹,快脾胃而進飲食,尤能寬中。
蒼朮能夠散除風寒濕氣,辟除山嵐瘴氣,不分表裡,可治身首重痛,散除皮膚上的結腫,最擅長發汗,消解積滯,解除腹脹,促進脾胃功能,增進食慾,並能舒緩胸中鬱悶。
其性本燥,長於治濕。然氣味辛烈,除上焦濕氣之功尤切,米水浸炒,佐以黃柏,健行下焦,治股足濕熱之妙劑也。
蒼朮性燥,擅長治療濕症。由於它氣味辛烈,對於去除上焦的濕氣效果顯著。將蒼朮用米水浸泡後炒製,再配合黃柏,可健行下焦,治療股足濕熱,是一味良藥。
辛溫散邪,苦以燥濕,二者盡之。
蒼朮辛溫散邪,苦燥濕,兼具兩種功效。
因氣味辛烈,故發甚速,除上焦濕,其功最大。若補中焦除濕,力小於白朮。又鹽水炒,佐以黃柏、石膏、牛膝,下行之藥引用,則治下元濕疾。入平胃散,能祛中焦濕證,而平胃中有餘之氣。入蔥白、麻黃之類,則能散肉分至皮膚之表。
由於蒼朮氣味辛烈,因此發汗作用迅速,尤其擅長去除上焦的濕氣。若要補中焦除濕,其功效不如白朮。如果用鹽水炒製,再配合黃柏、石膏、牛膝等下行之藥,則可以治療下元濕疾。將蒼朮加入平胃散中,可以祛除中焦濕證,平胃氣。若與蔥白、麻黃等藥物配伍,則可以將藥力散發到皮膚表面。
丹溪謂腹中窄狹須用者,以其辛散也。大抵心腹脹痛必有濕,實邪者用之,則邪散而濕除,即寬。若虛悶痛者用之,則耗其氣血,燥其津液,虛火益動而愈悶。不如調其正氣,則悶自是而散矣。
丹溪認為腹中窄狹者需用蒼朮,因為它辛散。一般來說,心腹脹痛必有濕邪,實邪者用蒼朮,可以散邪除濕,從而舒緩疼痛。但對於虛悶痛者,使用蒼朮會耗損氣血,燥傷津液,導致虛火上炎,加重悶痛。不如調和正氣,則悶痛自然會散去。
疏通腠理,抑平胃氣,發汗除濕之聖藥也。
蒼朮可以疏通腠理,抑平胃氣,是發汗除濕的良藥。
陶節庵九味羌活湯用之,以燥膀胱之濕熱。仲景白虎湯用之,以開濕熱之表邪。特中焦燥結,虛汗多者不宜用。
陶節庵的九味羌活湯中使用蒼朮,用以燥除膀胱濕熱。仲景的白虎湯中也使用蒼朮,用以開泄濕熱之表邪。但需要注意的是,中焦燥結,虛汗多者不宜使用蒼朮。
按:二術功用頗同,俱能補脾燥濕。俱白朮者補性多,且有斂汗之功。蒼者治性多,惟專發汗之能。凡入劑中,不可代用。
白朮和蒼朮功效類似,都具有補脾燥濕之功。白朮補性更強,並有斂汗之功。蒼朮則以治療濕症為主,以發汗之力著稱。在藥方中,不可互相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