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約言》~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一 (1)
藥性本草約言卷之一 (1)
1. 人參
味甘、微苦,氣溫微寒,無毒,陽中微陰,可升可降。生津液而止渴,益元氣而和中。運用之性頗緩,補益之性尤充。但虛火可御,而實火難用。以其甘能生血,故有通脈之功。人以形言,參者,參也。補人元氣,有參贊之功。人參和細辛可久留不蛀。人參但入肺經,助肺氣而通經活血,乃氣中之血藥也。
《補遺》所謂入手太陰,而能補陰火者,正此意。生脈散用之,亦以其通經活血,則動脈自生。古方解散藥及行表藥中多用此者,亦取其通經而走表也。其云肺寒用之者,蓋以肺寒則血脈濡滯而行遲,假參之力,而通經血活,則元氣發生而充長矣。肺熱傷肺者,蓋其肺熱,則氣血激行,再加通迅,則助其激速,而肺氣不能無耗損矣。
又補上焦元氣,須升麻為引用。與黃耆同用,則助其補表。與白朮同用,則助其補中。與熟地同用,而佐以茯苓,則助補下焦而益腎。醫者但泥於作飽而不敢用,蓋不知少服,則滋壅不行,多則反宣通而不滯矣。然與藜蘆相反。又當去蘆用,不去令人吐。
又云:肺熱宜沙參。蓋沙參味苦微寒,能補五臟之陽故也。
按:《集要》注云:肺受寒邪,及短氣虛喘宜用。肺受火邪喘嗽,及陰虛火動,勞嗽吐血勿用。蓋人參入手太陰而能補火,故肺受火邪者忌之。此說固是,然安知寒熱之中猶有虛實之別也。肺中實熱忌之固宜,肺中虛熱用亦何害。況東垣有言,人參、黃耆、甘草三味,退虛火之聖藥也。
丹溪亦云,虛火可補,參、術之類是也。以此觀之,若退虛火,豈寒涼助水之藥可制,必資甘溫補陽之劑,補足元陽,則火自退耳。正經所謂,溫能除大熱是也。大抵人參補虛,虛寒可補,虛熱亦可補。氣虛宜用,血虛亦宜用。但恐陰虛火動,勞嗽吐血,病久虛甚者,不能抵其補耳,非謂不可補也。
如仲景治亡血脈虛,非不知動火也,用此以補之,謂氣虛血弱,補氣則血自生,陰生於陽,甘能生血故也。葛可久治勞瘵,大吐血後,亦非不知由火載血上也,用此一味煎服,名曰獨參湯,蓋以血脫,須先益其氣耳。丹溪治勞嗽火盛之邪,制瓊玉膏以為之君,或此單熬,亦曰人參膏類,服後肺火反除,嗽病漸愈者,又非虛火可補之明驗耶?不特此也。
古方書云,諸痛不宜服參、耆。此亦指暴病氣實者而言。若久病氣虛而痛,何常拘此?東垣治中湯,同乾薑用,治腹痛吐逆者,亦謂裡虛則痛,補不足也。東垣以參、耆、甘草為退火聖藥。蓋火與元氣不兩立,補足元陽,虛火自退耳。忌五靈脂。
白話文:
人參藥性解說及運用
人參味甘、微苦,性溫微寒,無毒,屬陽中帶陰,可升可降。它能生津止渴,益氣和中。藥性緩和,補益作用顯著。人參可以治療虛火,但對於實火則效果不佳。由於人參甘味能生血,因此具有通脈的功效。
「參」字象形,意指參天巨樹,代表人參能補益人體元氣,有參贊之功。人參和細辛可以長時間保存,不易腐壞。人參主要入肺經,能助肺氣,通經活血,是氣血雙補的藥物。
古籍記載,人參入肺經能補陰火,這正是人參的藥性所在。例如生脈散中使用人參,就是利用它通經活血的功效來促進血液循環。古方解散藥及行表藥中多用人參,也是因為它能通經走表。
有些人認為肺寒可以用人參,這是因為肺寒會導致血脈阻塞,血液循環緩慢。而人參能通經活血,促進血液循環,從而增強元氣。但對於肺熱傷肺者,則不適合使用人參,因為肺熱会导致氣血運行過快,再用人參通经活血会加剧肺气损耗。
人參補益上焦元氣,需要升麻引導藥力。與黃芪同用,能助補表;與白朮同用,能助補中;與熟地同用,並加入茯苓,能助補下焦益腎。
一些醫者不敢使用人參,擔心過量會造成負擔。其实,人參少量服用會滋補而不通暢,而多服则能宣通而不滞。但需要注意的是,人參與藜蘆藥性相克,使用时必须去芦,否则会引起呕吐。
另外,肺熱患者宜用沙參。沙參味苦微寒,能補益五臟陽氣。
古籍記載,肺受寒邪,以及短氣虛喘,都適合服用人參。而肺受火邪而喘嗽,以及阴虚火旺,劳嗽吐血,則不宜服用人參。因為人參入肺經,能補陰火,所以肺受火邪者忌用。
雖然說法正確,但也要考慮寒熱中的虛實之分。肺中實熱忌用人參是理所當然的,而肺中虛熱則可以適量使用人參。东垣医家認為,人參、黃芪、甘草三味药是退虛火之聖藥。
丹溪先生也认为,虛火可以用人參、白朮等藥物治療。由此可见,退虛火并非依靠寒涼之藥,而是需要甘溫補陽的藥物,補足元陽,才能使火自退。正如正經中所說,「溫能除大熱」。
总而言之,人參可以補虛,無論是虛寒還是虛熱,都能起到補益作用。气虚或血虚都可以使用人參,但需要注意的是,陰虛火旺,勞嗽吐血,或病久虛甚者,可能无法承受人參的補益作用,并非完全不可使用。
例如,仲景治療亡血脈虛,并非不知道会导致动火,但仍使用人參補益,因为气虛血弱,补气就能生血,陰生於陽,甘能生血。葛可久治疗劳瘵,在患者大吐血后,也知道是由于火载血上,但仍用人參單味煎服,名曰“獨參湯”,因为血脱需要先益氣。
丹溪先生治疗劳嗽火盛,用瓊玉膏以人參為君,或單熬人參製成“人參膏”,服後肺火消退,咳嗽病症漸愈,这正是人參補虛火的明證。
古方書記載,諸痛不宜服用人參、黃芪。但這指的是暴病氣實的患者。若久病氣虛而痛,則不必拘泥於此。東垣治中湯中,加入乾薑與人參同用,治疗腹痛吐逆,就是因为里虛则痛,需要補不足。東垣认为人參、黃芪、甘草是退火聖藥,因為火與元氣不能共存,補足元陽,虛火自然消退。
人參忌用五灵脂。
2. 黃耆
味甘,氣微溫,無毒,陽也,可升可降,入手少陽經及手足太陰經。溫肉分而實腠理,益元氣而補三焦,內托陰症之瘡瘍,外固表虛而汗出。補陰氣內損之脈虛,治陽氣下陷之熱熾。黃耆雖屬內、外、三焦通用之藥,其實托裹固表為專,而補中益氣兼之。種有三品,惟綿耆極佳。
世採茵蓿根假充謀利,不知此堅脆味苦,能令人瘦,綿耆柔軟味甘,能令人肥,不可不察。治瘡瘍生用,補虛損蜜炒用。性畏防風,得防風而功愈大。
黃耆甘溫,大補陽虛自汗。如癰疽已潰,用此從里托毒而出,又能生肌收口,補表故也。大抵表邪旺者不可用,用之反助邪氣。陰虛者宜少用,用之則升氣於表,而內反虛耗矣。又表虛有邪,發汗不出者,服此自汗。
服黃耆而表虛自汗者,如傷寒脈虛澀,血少不能作汗。用黃耆建中湯和榮衛,自然汗出邪退之類。治氣虛盜汗並自汗,又治皮膚痛,則表藥可知。又治咯血,柔脾胃,是又為中州藥也。又治傷寒尺脈不至,又補腎臟之元氣,以為里藥,乃是上、中、下、內、外、三焦之藥也。
然肥白人,及氣虛而多汗者,服之有功。若蒼黑人,腎氣有餘而未虛者,服之必滿悶不安,以其性寒而閉氣也。
按:參、耆甘溫,俱能補益,但參惟益元氣補中,耆兼補衛實表,所補既略異,共劑豈無分。如內傷,脾胃衰弱,飲食怕進,怠惰嗜臥,發熱惡寒,嘔吐泄瀉,及脹滿痞寒,力乏形瘦,脈微,神短等證。宜補中益氣,當以人參加重為君,黃耆減輕為臣。若表虛腠理不密,自汗盜汗,漸至亡陽,並諸潰瘍,多耗膿血;嬰兒痘疹,未灌全漿;一切陰毒不起之症,又宜實衛固榮,須讓黃耆倍用為主,人參少入為輔。
白話文:
黃耆味甘性溫,無毒,屬於陽性藥物,可以升也可以降,作用於手少陽經和手足太陰經。它可以溫補肌肉、滋養腠理,增強元氣、補益三焦,從內部托出陰邪引起的瘡瘍,從外部固護表虛引起的汗出。可以補益陰氣內損導致的脈虛,治療陽氣下陷導致的熱熾。雖然黃耆可以應用於內、外、三焦,但它最擅長於托裹固表,同時兼具補中益氣的效果。黃耆有三種品質,綿耆最好。
市面上有些人用茵蓿根冒充黃耆謀取利益,但茵蓿根堅硬、味苦,會讓人變瘦,而綿耆柔軟、味甘,能讓人變胖,不可不辨。治療瘡瘍用生黃耆,補虛損用蜜炒黃耆。黃耆畏防風,但與防風一起使用,功效會更強。
黃耆性溫,可以大補陽虛導致的自汗。如果癰疽已經潰爛,可以用黃耆從裡向外托出毒素,還能生肌收口,這是因為它可以補益表氣。一般來說,表邪旺盛的人不宜使用黃耆,因為會反倒助長邪氣。陰虛的人也要少用,因為它會使陽氣上升到表面,而內部反而會虛耗。如果表虛有邪,發汗不出,服用黃耆會使人自汗。
服用黃耆導致自汗的人,例如傷寒脈虛澀、血少不能出汗,可以用黃耆建中湯來調和營衛,自然就會出汗退邪。黃耆可以治療氣虛盜汗和自汗,還可以治療皮膚疼痛,所以它屬於表藥。黃耆還可以治療咯血、柔肝健脾,因此它也是中州藥。黃耆還可以治療傷寒尺脈不至,還能補益腎臟的元氣,所以它也是里藥。總而言之,黃耆可以應用於上、中、下、內、外、三焦。
肥白人以及氣虛多汗的人服用黃耆會有效果。但是,面色蒼黑、腎氣充盈的人服用黃耆,就會感到胸悶不適,因為黃耆性寒會閉塞氣機。
參、耆味甘性溫,都能補益,但是人參只益元氣補中,黃耆則兼具補衛實表的效果,補益的方面略有不同,所以配伍時也要有所區分。例如,內傷、脾胃衰弱、飲食不振、嗜睡懶惰、發熱惡寒、嘔吐泄瀉、以及腹部脹滿、寒邪內阻、乏力消瘦、脈象微細、神疲乏力等症狀,宜補中益氣,應該以人參為主藥,黃耆為輔藥。如果表虛、腠理疏鬆、自汗盜汗、逐漸出現陽虛之象、以及各種潰瘍、膿血耗損過多、嬰兒出痘疹未灌滿漿、以及一切陰毒難以發散的病症,應該實衛固榮,需要以黃耆為主藥,人參為輔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