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本草》~ 卷下 (11)
卷下 (11)
1. 魚類
鯽魚,味甘,溫,無毒。主諸惡瘡,燒以醬汁和塗之,或取豬脂煎用。又主腸癰。合蓴作羹,主胃弱不下食,調中下氣補虛。作膾,主腸癖,水穀不調,及赤白久痢。又釀白礬燒灰,治腸風血痢。又開其腹內少鹽燒之,治齒痛。丹溪云:諸魚皆屬火,惟鯽魚屬土,故能入陽明,有調胃實腸之功。多食亦能動火,不可與沙糖、蒜芥、豬肝、雞肉同食。
鯉魚,味甘,寒無毒。肉,燒灰治咳逆氣喘。煮食之,療水腫腳滿,下氣又安胎,治懷妊身腫。又天行病後與原有癥疾人。皆不可食肉。忌葵花子,忌豬肝同食,俱害人。頭,有毒。膽,主目熱赤痛,青盲,明目,久服強悍,益志氣,滴耳聾,小兒熱腫塗之。
鰣魚,平補虛勞,稍發疳痼。
魴魚,調胃氣,理五臟。和芥子醬食之,助肺氣,去胃家風。消穀不化者,作鱠食,助脾氣,令人能食。作羹臛食,宜人。
鱘魚,味甘,平,益氣補虛,肥健人。其子肥美,殺腹內小蟲。
蠡魚,味甘,寒,無毒。主濕痹,面目腫脹,大小便壅塞,療五痔出血。取魚腸,以五味炙令香,以綿裹內穀道中,食頃蟲即出。又腳氣,風氣,作鱠食之良。丹溪:癩疾用此魚以代蛇之或缺,是亦去風。古方有單用黑蠡湯安胎,是妊娠亦可食也。一云,亦發痼疾。諸魚膽皆苦,惟此膽甘,可食。
鱔魚,味平,甘,無毒。開味利臟,久食肥健。此魚食泥不忌藥。
鱸魚,平補五臟,益筋骨,安胎,治水氣,食之宜人,作鮓尤良,暴乾甚香美。雖有小毒,不敢發病。一云,發痃癖及瘡腫。不可與乳酪同食,中其毒以蘆根汁解之。
河豚魚,味甘,溫,有大毒。主補虛,理腰腳痔疾,殺毒。其味極美,肝尤毒。然修治不法,食之殺人。橄欖、蘆根、糞水解之。
石首魚,味甘,無毒。開胃益氣。乾者,為鯗魚,消宿食,消瓜成水,主中惡暴痢。用大麥杆包,不露風,陳久愈好。否則發紅失味。又云,魚首有石如棋子,磨服治淋。
鱭魚,發疥。
青魚,甘,平,無毒,微毒。主濕痹,腳氣弱,煩悶,益氣力。忌蒜葵。
鮎魚,甘,無毒。一云,有毒。主水浮腫病,利小便。忌牛肝。魤魚,似鮎,美且益人。下膀胱水,動痼疾,不可與野豬、野雉同食。赤目、赤須、無腮者,不可食。二魚寒而有毒,非嘉物也。
白魚,味甘,平,無毒。主開胃,助脾消食,補肝明目,去水氣,令人肥健。五味蒸煮,食之良。若經宿食之,腹冷生病。或醃,或糟,皆可。人患瘡癤,食之甚發膿,灸瘡食之不發。
鰻鱺魚,味甘,有毒。一云,平,微毒。主五痔瘡瘻,腰背濕風痹,常如水洗及濕腳氣,一切風瘙如蟲行者,殺諸蟲、諸草、石藥毒。勞瘵人食之,殺蟲。昔有女子患傳屍勞,其家以之活釘棺中,棄之江流,以絕此病。流至金山,有人引岸開視之,女人尤活,因取置漁舍,多得鰻鱺食之,病愈後為漁人妻。此說事見《稽神錄》。
白話文:
鯽魚:味甘,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各種惡性瘡瘍,可以將鯽魚燒過後用醬汁調和塗抹,或者用豬油煎過後使用。也可以治療腸道膿腫。和蓴菜一起煮成羹湯,可以治療胃弱、食慾不振,調理腸胃,使氣機順暢,補充虛弱。做成魚膾,可以治療腸道疾病、消化不良、長期腹瀉(包括紅色和白色痢疾)。將鯽魚加入白礬燒成灰,可以治療腸風血痢。將鯽魚剖開腹部,加入少量鹽燒烤,可以治療牙痛。朱丹溪說:各種魚類都屬火性,只有鯽魚屬土性,所以能進入陽明經,有調理腸胃、健壯腸道的功效。但是吃太多也會引起火氣,不可以和砂糖、蒜、芥菜、豬肝、雞肉一起食用。
鯉魚:味甘,性寒,沒有毒性。將鯉魚肉燒成灰可以治療咳嗽氣喘。煮食可以治療水腫、腳腫脹,使氣順暢,也能安胎,治療懷孕時身體水腫。患有傳染病或者有舊疾的人,都不可以吃鯉魚肉。忌諱和葵花籽、豬肝一起食用,都會對身體有害。鯉魚頭有毒。鯉魚膽可以治療眼睛發紅疼痛、青盲、視力模糊,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體力、意志力,也能治療耳聾,小孩子熱腫可以塗抹。
鰣魚:可以平補身體虛弱,但是稍微會引發一些舊疾。
魴魚:可以調理胃氣,調理五臟。和芥末醬一起食用,可以幫助肺氣,去除胃部的風邪。消化不良的人,可以做成魚膾食用,幫助脾氣,使人能進食。做成羹湯食用,對身體有益。
鱘魚:味甘,性平,可以補益氣血、補虛,使人身體肥壯。魚卵肥美,可以殺死腹內寄生蟲。
蠡魚:味甘,性寒,沒有毒性。可以治療濕痹(關節腫痛)、臉部和眼睛腫脹、大小便不順暢,也可以治療痔瘡出血。取魚腸,用五味調料烤香,用棉花包裹塞入肛門,過一會兒蟲就會出來。也可以治療腳氣、風氣,做成魚膾食用效果很好。朱丹溪說:麻風病可以使用這種魚來代替蛇肉,也可以去除風邪。古方中有單用黑蠡魚湯安胎的,說明懷孕的人也可以食用。也有說這種魚也會引發舊疾。各種魚的膽都是苦的,只有這種魚膽是甜的,可以食用。
鱔魚:味平,性甘,沒有毒性。可以開胃,有利於臟腑,長期食用可以使人身體肥壯。這種魚吃泥,不忌諱和藥物一起食用。
鱸魚:可以平補五臟,強健筋骨,安胎,治療水氣,食用對身體有益,做成魚鮓尤其好,風乾後味道很香美。雖然有一點小毒,但是不會引發疾病。也有說會引發痃癖和瘡腫。不可以和乳酪一起食用,如果中毒可以用蘆根汁來解毒。
河豚魚:味甘,性溫,有劇毒。可以補虛,治療腰腿痔瘡疾病,殺毒。味道極其鮮美,但是肝臟毒性最大。如果處理方法不對,吃了會導致死亡。可以用橄欖、蘆根、糞水來解毒。
石首魚:味甘,沒有毒性。可以開胃、補益氣血。風乾後叫做鯗魚,可以消除積食,消除腹內積水,治療突然發作的腹瀉。用大麥稈包裹,不讓它接觸到風,陳年久的更好,否則會變紅失去味道。又說,魚頭裡有像棋子一樣的石頭,磨成粉末服用可以治療淋症。
鱭魚:會引發疥瘡。
青魚:味甘,性平,沒有毒性,但略微有毒。可以治療濕痹、腳氣虛弱、煩悶,可以補益氣力。忌諱和大蒜、葵花籽一起食用。
鮎魚:味甘,沒有毒性。也有說有毒。可以治療水腫,利小便。忌諱和牛肝一起食用。魤魚,和鮎魚相似,味道鮮美而且對身體有益。可以使膀胱通暢,但是會引發舊疾,不可以和野豬、野雞一起食用。眼睛紅、鬍鬚紅、沒有腮的魤魚不可以食用。這兩種魚性寒而且有毒,不是好的食物。
白魚:味甘,性平,沒有毒性。可以開胃,幫助脾胃消化,補肝明目,去除水氣,使人身體肥壯。用五味蒸煮,食用效果好。如果隔夜食用,會導致腹部寒冷生病。醃製或糟製都可以。人患有瘡癤,吃了白魚會使瘡癤化膿,但是灸瘡吃了白魚則不會使瘡癤化膿。
鰻鱺魚:味甘,有毒。也有說性平,微毒。可以治療各種痔瘡瘻管、腰背部濕痹、腳氣,各種皮膚搔癢像蟲子爬一樣的症狀,可以殺死體內寄生蟲、各種草藥和石頭藥的毒性。肺癆病人食用可以殺死體內寄生蟲。以前有個女子患有傳屍勞病,她的家人就把她活著釘入棺材,丟入江中,以此來斷絕這種病。屍體漂流到金山,有人把她拉到岸邊打開棺材一看,那個女子還活著,於是就把她安置在漁夫的家裡,經常吃鰻鱺魚,病就痊癒了,後來還嫁給了漁夫。這個故事記載在《稽神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