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本草》~ 卷上 (20)
卷上 (20)
1. 果類
楮實,味甘,寒,無毒。主陰痿水腫,益氣充肌膚,明目。久服不飢,不老輕身。其實初夏生如彈丸,至六、七月漸深紅色,成熟可制食之。葉,主小兒身熱,食不生肌。可作浴湯,又主惡瘡,生肉。皮,主逐水,利小便。莖,主癮疹癢,單用煮湯浴之。汁,主塗癬。一云,投數枚煮肉易爛,與柏實皆可食。
獼猴桃,味酸甘,寒,無毒。止暴渴,解煩熱,冷脾胃,動溲僻,壓丹石,下石淋熱壅。不可多食,令人臟寒,泄。此桃考之《本草》,言藤生附樹,葉圓有毛,其形似雞卵大,其皮褐色,經霜始甘美可食。《衍義》言生則極酸,十月爛熟始食。
羊桃,味甘,寒。主熛熱,風水積聚。《詩》名萇楚,疑與獼猴桃類。
羊棗,實小黑而圓,又謂之羊矢棗。
桑椹,味甘,寒。主消渴。或暴乾和蜜食之,令人聰明,安魂鎮神。不可與小兒食,令心寒。《詩》注言:鳩食椹多則致醉。物類之相制也有如此夫。
銀杏,味甘苦,平,無毒。生痰動風氣,與鰻魚同食令人軟風,小兒食之發驚。
無花果,味甘。開胃止泄痢。色如青李而稍長。
柚橘類,《本草》謂:橘柚一物,考之郭璞曰:柚似橙而大於橘。《呂氏春秋》曰:果之美者有江浦之橘,雲夢之柚。《楚辭》亦然。《日華子》云:柚子無毒,治妊孕人吃食少並口淡,去胃中惡氣,消食,去腸胃氣,解酒毒,治飲酒人口氣。柚、橘二物分矣,附之以俟知者擇焉。
上諸果,皆地產陰物,雖各有陰陽寒熱之分,大率言之,陰物所以養陰,人病多屬陰虛宜食之。然果食則生冷,或成濕熱,干則硬燥難化,而成積聚,小兒尤忌。故火熟先君子,果熟後君子之說,古人致謹,良有以也。但四方果類甚多,土產各有所宜,名色各有所異,氣味各有所投,不復悉云。
白話文:
果類
楮實,味道甘甜,屬性寒涼,沒有毒性。主要治療男性陽痿和水腫,能補益氣血、使肌肉豐滿、使眼睛明亮。長期服用可以不感到飢餓,使人延緩衰老、身體輕盈。它的果實初夏時像彈丸般大小,到了六、七月逐漸變成深紅色,成熟後可以食用。它的葉子,主要治療小兒發熱,吃了無法長肌肉。可以用来泡澡,又可以治療惡瘡,促進傷口長肉。它的皮,主要用來排除體內多餘水分,利小便。它的莖,主要治療皮膚搔癢、蕁麻疹,單獨用來煮湯沐浴。它的汁液,可以用來塗抹癬。另一種說法是,在燉肉時放入幾顆,肉容易煮爛,和柏實一樣都可以食用。
獼猴桃,味道酸甜,屬性寒涼,沒有毒性。可以止渴,解除煩悶燥熱,使脾胃冷靜,促進排尿,抑制丹石的副作用,排除膀胱結石和熱壅。不宜多吃,會使內臟虛寒,導致腹瀉。根據《本草》記載,這種桃子是藤蔓植物,依附在樹木生長,葉子圓形有毛,形狀像雞蛋大小,果皮呈褐色,經過霜降後才變得甘甜可食。《衍義》記載,未成熟時味道極酸,到了十月爛熟時才可食用。
羊桃,味道甘甜,屬性寒涼。主要治療身體發熱、風濕水腫等疾病。《詩經》裡稱作萇楚,可能與獼猴桃同類。
羊棗,果實小而黑,呈圓形,又被稱為羊矢棗。
桑椹,味道甘甜,屬性寒涼。主要治療消渴症(糖尿病)。也可以曬乾後與蜂蜜一起食用,能使人聰明,安定心神。不適合給兒童食用,會使他們心臟發冷。《詩經》的註解說:鳥類吃太多桑椹會醉。事物之間互相制約的關係就是如此。
銀杏,味道甘苦,屬性平和,沒有毒性。會產生痰液,使氣血運行不暢,與鰻魚一起食用會使人中風,兒童食用會引起驚嚇。
無花果,味道甘甜。可以開胃、止瀉痢。顏色像青李子但稍微長一些。
柚橘類,《本草》中說:橘子和柚子本來是同一種東西,根據郭璞的說法,柚子像橙子但比橘子大。《呂氏春秋》說:水果中最美味的有江浦的橘子和雲夢的柚子。《楚辭》也是這樣說的。《日華子本草》說:柚子沒有毒性,可以治療孕婦食慾不振、口淡無味,去除胃中穢氣、幫助消化、去除腸胃脹氣、解酒毒,治療飲酒後口氣不佳。柚子和橘子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在此附帶說明,等待知情者加以選擇。
以上這些水果,都是地上陰性產物,雖然各自有陰陽寒熱的區別,但總體而言,陰性食物是滋養陰液的,而人們的疾病多屬陰虛,適合食用這些水果。然而,直接食用生冷水果容易產生濕熱,曬乾後又變得堅硬乾燥難以消化,容易造成積食,兒童尤其要注意。所以古人說“火熟先君子,果熟後君子”,這是很有道理的。各地水果種類繁多,由於風土不同而各有宜忌,名稱、顏色、味道也各不相同,無法一一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