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本草》~ 卷上 (13)
卷上 (13)
1. 菜類
馬蘭,味辛,溫。生水澤,採為茹。根治嘔血,擂汁飲立止。
蘩蔞,味酸,氣平,無毒。主積年惡瘡不愈,有神效。又主破血,宜產婦口齒,方燒灰或作末揩齒宜露。治淋,取滿兩手以水煮服。此菜生田野中,人取以作羹,或生食之,或煮食,益人,即雞腸草也。
蕺菜,味辛,微溫。主蠼螋溺瘡。多食令人氣喘。
東風菜,味甘,寒,無毒。主風毒壅熱,頭痛目眩,肝熱眼赤。入羹臛煮食甚美。此菜生平澤,莖高二三尺,葉似杏葉而長,極厚軟,上有細毛,先春而生,故有東風之號。
油菜,味甘。主滑胃,通結氣,利大小便。冬種春長,形色俱似白菜,根微紫,抽嫩心,開黃花,取其苔為菜茹甚佳。子,枯取以榨油,味如麻油,但略黃耳。一種黃瓜菜,形似油菜,但味少苦,野主平澤中,取為羹茹,亦甚香美。
藕絲菜,味甘,寒。解熱渴煩毒,下瘀血。即雞頭子管也。
莫菜,味酢而滑。生水浸濕地,去皮膚風熱。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厚而長,有毛刺。可為羹,始生又可生食。
白花菜,味甘,氣臭,性寒。生食苦;醃以為菹,動風氣,下氣,滯臟腑,多食令人胃悶滿,傷脾。一種黃花菜,同此類。
蘋,味辛酸,寒,無毒。主暴熱身癢,下水氣,勝酒,長鬚發,止消渴,下氣。久服輕身。季春始生,可糝蒸為茹。《詩》所謂來蘋米藻以供祭者是也。昔楚昭王渡江,獲蘋實如斗,剖而食之,甜如蜜,即此。但不可多食也。蘋有三種。
藻,有二種,皆可食。熱捋去腥氣,米麵糝蒸為茹,甚佳美,饑年以充食。一種海藻,味苦寒,咸,無毒。主癭瘤氣,頸下核,破散結氣癰腫,癥瘕堅氣,腹中上下鳴,下十二水腫,療皮間積聚暴潰,留氣熱結,利小便,一名海帶。
蒲蒻,味甘,微寒。主消渴,生啖之脆美。《詩》云維筍及蒲是也。
蓼,味辛,氣溫,無毒。主明目,溫中,耐風寒,下水氣,面目浮腫,癰瘍瘰癧,歸鼻,除腎氣。葉歸舌,除大小腸氣,利中。霍亂轉筋,多取煮湯及熱捋腳。又搗敷小兒頭瘡。馬蓼,去腸中蛭蟲。水蓼搗敷蛇咬,又煮漬腳捋之,消腳氣腫。腳痛成瘡,頻淋洗之。此菜人所多食,或暴乾亦佳。
葛根,味甘,寒,無毒。主癰腫惡瘡。冬月取生者,以水中揉出粉,成垛,煎沸湯,擘塊下湯中,良久色如膠,其體甚韌,以蜜湯中拌食之,用姜屑尤佳。治中熱酒渴病,多食利小便,亦能使人利,切以茶食亦甘美。又生者煨熟極補人。
白蘘荷,微溫,主中蠱及瘧。有赤、白二種,根、莖、葉可為菹。
胡蔥,味辛,溫平。消穀下氣,殺蠱。久食傷神損性,令人多忘,損目明,尤發痼疾。患狐臭人不可食,令轉甚。
白話文:
[菜類]
馬蘭:味道辛辣,性質溫和。生長在水邊濕地,可以採來當作蔬菜食用。它的根可以治療吐血,將根搗碎取汁飲用,能立即止血。
蘩蔞:味道酸,性質平和,沒有毒。主要治療多年難以癒合的惡性瘡瘍,有神奇的療效。也能活血化瘀,適合產婦食用,可以將其燒成灰或磨成粉來擦拭牙齒。治療淋病,取兩手抓滿的蘩蔞,用水煮後服用。這種菜生長在田野中,人們採來做湯,或生吃、或煮食,對身體有益,也就是俗稱的雞腸草。
蕺菜:味道辛辣,性質微溫。主要治療蠼螋(一種蟲)爬過引起的皮膚病。吃多了會使人氣喘。
東風菜:味道甘甜,性質寒涼,沒有毒。主要治療風邪引起的熱毒,導致頭痛、頭暈眼花、肝熱眼睛發紅等症狀。用來做湯煮食,味道非常鮮美。這種菜生長在平坦的濕地上,莖高約二三尺,葉子像杏葉但較長,非常厚而柔軟,上面有細毛。春天先於其他植物生長,所以有東風菜的稱號。
油菜:味道甘甜。主要作用是使腸胃滑利,通暢阻塞的氣機,促進大小便排泄。冬天播種,春天生長,形狀和顏色都像白菜,根部略帶紫色,抽出嫩心,開出黃色的花。取其嫩苔當菜食用,味道極佳。油菜籽榨油,味道像麻油,只是顏色略黃。還有一種黃瓜菜,形狀像油菜,但味道稍微苦一些,生長在平坦的濕地中,採來煮湯或當菜吃,也很香美。
藕絲菜:味道甘甜,性質寒涼。能解除熱病引起的口渴煩躁,去除體內瘀血。也就是俗稱的雞頭子管。
莫菜:味道酸澀滑膩。生長在潮濕的水邊,能去除皮膚上的風熱。莖粗如筷子,有紅色環節,每個環節長出一片葉子,像柳葉,厚而長,有毛刺。可以煮湯,剛長出來時也可以生吃。
白花菜:味道甘甜,氣味臭,性質寒涼。生吃很苦;醃製成鹹菜,會引起風氣,使氣往下走,停滯在臟腑,吃多了會使人感到胃部悶脹,損傷脾胃。還有一種黃花菜,與白花菜性質類似。
蘋:味道辛酸,性質寒涼,沒有毒。主要治療突然發生的熱病導致的身體搔癢,排除體內多餘的水氣,解酒,使鬍鬚和頭髮生長,止渴,使氣往下行。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春天開始生長,可以和米一起蒸熟當作蔬菜。《詩經》中提到的用蘋和米藻祭祀的,就是這種植物。以前楚昭王渡江時,得到一個像斗一樣大的蘋果,剖開食用,味道像蜂蜜一樣甜,指的就是這種蘋。但是不可以多吃。蘋有三種。
藻:有兩種,都可以食用。用熱水燙一下去除腥味,和米麵一起蒸熟當作蔬菜,非常美味,饑荒的年份可以充當糧食。還有一種海藻,味道苦寒,鹹,沒有毒。主要治療癭瘤(甲狀腺腫大),頸部下的腫塊,消散結塊的氣,腫痛,腹腔內的積塊和堅硬的氣,腹中上下作響,治療十二種水腫,皮膚下積聚的病症,氣結發熱,促進小便排泄。也叫海帶。
蒲蒻:味道甘甜,性質微寒。主要治療消渴病,生吃清脆爽口。《詩經》中說的竹筍和蒲蒻就是這種植物。
蓼:味道辛辣,性質溫和,沒有毒。主要作用是明目,溫暖身體中部,能耐受風寒,排除體內多餘的水氣,治療面部和眼睛浮腫,癰瘡瘰癧(淋巴結核),使氣回歸到鼻子,去除腎氣。葉子可以去除大小腸的氣,使腸道通暢。霍亂導致的抽筋,可以用蓼煮湯並熱敷腳部。還可以搗爛敷在兒童頭上的瘡。馬蓼可以去除腸道中的水蛭。水蓼搗爛敷在被蛇咬的傷口,也可以煮水浸泡或熱敷,消除腳氣腫。腳痛生瘡,可以頻繁用蓼水淋洗。這種菜人們常吃,曬乾後也很好。
葛根:味道甘甜,性質寒涼,沒有毒。主要治療癰瘡腫毒。冬天取新鮮的葛根,在水中揉出粉,成塊狀,用開水沖泡,使其變為膠狀,吃的時候加入蜂蜜和薑末,味道更佳。可以治療中暑引起的口渴病,多吃能促進小便排泄,也能使人通暢,切成小塊和茶一起食用也很美味。另外,將新鮮的葛根煨熟了吃,對身體很有補益。
白蘘荷:性質微溫,主要治療中蠱和瘧疾。有紅色和白色兩種,根、莖、葉都可以醃製成鹹菜。
胡蔥:味道辛辣,性質溫和。能消化食物,使氣下行,殺滅蟲。長期食用會損傷精神,損害心性,使人健忘,損害視力,容易誘發舊病。有狐臭的人不能食用,會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