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食物本草》~ 卷上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2)

1. 菜類

葫蘆,夏秋間熟,形圓而扁,性味與瓠子同類。

,味甘,寒,無毒。主消渴熱脾。同鯽魚作羹美食佳。下水,利小便,解百藥毒及蠱氣,下氣止嘔。其性滑不益脾,多食發痔,損胃及齒髮面色。

金雞瓜,味甘,平,無毒。主五痔頭風,小腹拘急,和五臟,醒酒。其木造屋,則屋中酒味皆淡。

,味辛甘,微溫。主傷寒,頭痛鼻塞,止氣入肺,開胃口,益脾胃,散風寒痰嗽,止嘔吐之聖藥,通神明,去穢惡。子姜性熱,母姜存皮性微溫,去皮性熱。無病之人,夜間勿食,蓋夜氣收斂,姜動氣故也。

豆腐,性冷而動氣。一云,有毒,發腎氣,頭風,瘡疥,杏仁可解。又蘿蔔同食,亦解其毒。

咸豆豉,味甘鹹,無毒。主解煩熱,調中發散,通關節,香烈殺腥氣。其法,用黑豆酒醋浸蒸曝乾,以香油和,再蒸曝,凡三遍,量入鹽並椒末、乾生薑、陳皮屑,和藏。食之宜病人。

,地生者為菌,木生者為檽,江南人呼為蕈。味鹹甘,平,微溫,小毒。主心痛,溫中,去蛇螫毒,蛔蟲,寸白蟲諸蟲。今世所通用者,一曰菰子。生於深山爛楓木上,小於菌而薄,黃黑色,味甚香美者,為香蕈,最為佳品。有一種曰雞腿蘑菰。其他或在地,或在樹,地生者多毒,往往殺人,土人自能識。凡夜有光者,煮不熟者,煮訖其湯照人無景,欲爛無蟲者,俱有毒。夏秋者多毒,以蛇蟲行故也。此物皆濕熱化生之物,煮之,宜切以姜及投飯粒試之,如黑則有毒,否則食之無害。《本草》注謂:九菌皆發五臟,壅經絡,動痔,病昏多睡,背膞,四肢無力,又多發冷氣。大抵食之不甚益人也。

木耳,凡木上所生者曰木耳。主益氣,輕身強志。一云,平利五臟,宣腸胃氣,排毒氣,壓丹石熱。又主血衄。不可多食。桑槐上者佳,余動風氣,發痼疾,令筋下急,損經絡,令背膞悶。楓木上者,食之令人笑不止,地漿解之。一人患痔,諸藥不效,用木耳同它物煮羹食而愈,極驗,但它物今失記矣。桑耳,味甘,有毒。黑者,主女子赤白帶下,癥瘕,陰痛,陰陽寒熱,無子,月水不調。其黃熟白者,止泄,益氣。金色者,治癖飲積聚。一云,寒,無毒,主消渴。又云,甘辛。又云,溫,微毒,止腸風瀉血,婦人心腹痛,治五痔。柘木上者,次於桑槐耳。主五痔心痛,女子陰中瘡痛,又治風破血,益力。楮耳,人常食之,並榆柳耳,名具五耳,而功用無所另著。余未俱有耳,若木之氣性本良者,亦可食。

蔞蒿,味甘辛。生水澤中,葉似艾,青白色,長數寸,食之香脆而美。葉可為茹。一種莪蒿,一美菜;一種邪蒿,作羹臛佳。

苦菜,味苦,寒,無毒。主五臟邪氣,壓谷胃痹,腸癖,渴熱中疾,惡瘡。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輕身耐老,耐飢寒。此菜生北地,方冬即彤,生南地則冬夏常青。《月令》所謂苦菜秀者是已,即今之茶也。出山田及澤中,得霜甜脆而美。

白話文:

[菜類]

**葫蘆:**在夏秋兩季成熟,外形圓而扁平,性質和味道與瓠瓜相似。

**蓴菜:**味道甘甜,屬性寒涼,沒有毒性。主要能消除因消渴症引起的發熱和脾胃不適。和鯽魚一起煮羹湯是美味佳餚。能幫助排泄水分,利尿,解多種藥物中毒和蠱毒之氣,能降氣止嘔。但性質滑潤,對脾胃無益,多吃容易引發痔瘡,損害腸胃、牙齒、頭髮和面色。

**金雞瓜:**味道甘甜,屬性平和,沒有毒性。主要能治療痔瘡、頭痛,以及小腹拘緊的症狀,能調和五臟,有醒酒的功效。用它的木材建造房屋,屋內的酒味都會變淡。

**薑:**味道辛辣甘甜,屬性微溫。主要治療傷寒、頭痛鼻塞,能止住氣喘入肺,開胃口,增強脾胃功能,驅散風寒、化痰止咳,是止嘔吐的良藥,能使人神清氣爽,去除污穢之氣。嫩薑(子薑)屬性熱,老薑(母薑)帶皮屬性微溫,去皮後屬性熱。沒有生病的人,晚上不要吃薑,因為晚上陽氣收斂,吃薑會使氣機活動,反而不利於休息。

**豆腐:**屬性寒涼,容易使氣機活動。另有一種說法,認為豆腐有毒,會引起腎氣亢奮、頭風、瘡疥等疾病,但用杏仁可以解毒。同時和蘿蔔一起吃,也能解除它的毒性。

**鹹豆豉:**味道甘鹹,沒有毒性。主要能解除煩躁和發熱,調和脾胃功能,促進發散,疏通關節,香味濃烈,可以去除腥味。製作方法是:將黑豆用酒醋浸泡後蒸熟曬乾,再用香油拌和,再次蒸曬,如此重複三次。然後加入適量鹽、花椒粉、乾薑末、陳皮屑,混合後儲存。適合病人食用。

**蕈(蘑菇):**生長在地上的叫做菌,生長在木頭上的叫做檽,江南人統稱為蕈。味道鹹甜,屬性平和微溫,有小毒。主要能治療心痛,溫和中焦,去除蛇咬的毒,以及蛔蟲、寸白蟲等體內寄生蟲。現在廣泛食用的一種是菰子,生長在深山腐爛的楓木上,比一般的菌小而薄,呈黃黑色,味道非常香美,稱為香蕈,是上品。還有一種叫雞腿蘑菇。其他蘑菇有的生長在地上,有的生長在樹上,生長在地上的多有毒性,常常會使人喪命,當地人自己能辨認。凡是晚上會發光的,煮不熟的,煮熟後湯中照人沒有影子,或者想腐爛但沒有蟲子的,都有毒。夏秋季節的蘑菇毒性較大,因為蛇蟲出沒的緣故。這種東西都是在濕熱的環境中產生的,煮的時候,最好切開後加入薑,或者投入米粒試驗,如果變黑就有毒,否則就可以安心食用。《本草》中的註解說:各種蘑菇都會使五臟氣機活動,阻塞經絡,引起痔瘡,導致生病的人昏睡,背部不適,四肢無力,而且容易產生寒氣。總的來說,吃蘑菇對人沒有什麼太大的益處。

**木耳:**凡是生長在木頭上的都叫做木耳。主要能益氣、使身體輕盈、增強意志。另一種說法是,木耳屬性平和,能調理五臟功能,宣暢腸胃之氣,排除毒素,抑制丹石的熱毒。還能止血。但不能多吃。桑樹和槐樹上的木耳最好,其他的容易引起風氣、誘發頑固性疾病,使筋脈拘急、損傷經絡,導致背部不適。楓樹上的木耳,吃了會使人止不住地笑,可以用地漿解毒。曾經有個人患痔瘡,用了很多藥都沒有效果,後來用木耳和其他東西煮成羹湯食用,病就好了,效果非常明顯,但其他配料現在已經記不清了。桑耳,味道甘甜,有毒。黑色的,主要治療婦女的赤白帶下、癥瘕(腹部腫塊)、陰部疼痛、陰陽寒熱不調、不孕、月經不調等症狀。黃色或成熟變白的,能止瀉,益氣。金黃色的,能治療癖飲積聚(飲食停滯)。還有一種說法是,桑耳屬性寒涼,沒有毒性,能治療消渴症。又有人說它味道甘辛,或者說是屬性溫熱、有微毒,能止腸風瀉血,治療婦女心腹疼痛,還能治療痔瘡。柘樹上的木耳,藥效次於桑樹和槐樹上的。主要治療痔瘡、心痛、婦女陰道瘡痛,還能祛風破血,增強體力。楮樹、榆樹和柳樹上的木耳,人們經常食用,合稱五耳,但功效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其他沒有列出的木耳,如果木頭本身的性質良好,也是可以食用的。

**蔞蒿:**味道甘辛。生長在水澤中,葉子像艾草,呈青白色,長數寸,吃起來香脆可口。葉子可以當做蔬菜食用。一種叫莪蒿,是很美的蔬菜;一種叫邪蒿,用來做羹湯味道很好。

**苦菜:**味道苦,屬性寒涼,沒有毒性。主要治療五臟的邪氣,消除飲食停滯、腸道痞塊、消渴症引起的發熱,以及惡瘡。長期服用能使人心神安定、增強精力、耳聰目明、減少睡眠、身體輕盈耐老、耐飢寒。這種菜在北方地區,到了冬天就會變成紅色,而在南方地區則是一年四季都保持青綠。《月令》中說的“苦菜秀”指的就是這種菜,也就是現在的苦苣菜。生長在田野或沼澤地中,經過霜打後會變得甘甜清脆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