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之研究》~ 四 鹿茸之藥理 (3)
四 鹿茸之藥理 (3)
1. 四 鹿茸之藥理
所以不老也。
陳修園(四三)曰:鹿為仙獸而多壽,其臥則口鼻對尾閭以通督脈。督脈為通身骨節之主,腎主骨,故又能補腎。腎得其補,則志強而齒固,以志藏於腎,齒為骨余也。督得其補,則大氣升舉,惡血不漏,以督脈為強氣之總督也。然角中皆血所貫,沖為血海,其太補衝脈可知也。
凡驚癇之病,皆挾衝脈而作。陰氣虛不能寧謐於內,則附陽而上升,故上熱而下寒;陽氣虛不能周衛於身,則隨陰而下陷,故下熱而上寒。鹿茸內衝脈而太補,其而所以能治寒熱驚癇也。至於長而為角,《別錄》謂其主惡瘡,逐惡氣,以一點胚血發泄亡盡,只有拓毒消散之功也。
知上記於清朝時代,非但鹿茸,即《神農本草經》中種種藥品,皆收載考證而加以詮釋。上記數例,亦可知其詮釋之梗概。即同為讀本經本文者,亦有甲乙之別;至其藥理之解說,各主其說,未有一致者,蓋可謂哲理的醫學之通弊歟!
白話文:
所以能夠長壽不衰老。
陳修園說:「鹿是長壽的仙獸,牠睡覺時口鼻對著尾椎骨,這是為了貫通督脈。督脈是全身骨骼關節的主管,腎臟主導骨骼,所以鹿茸又能補腎。腎臟得到補養,就會使意志堅強,牙齒穩固,因為意志藏於腎臟,牙齒是骨骼的殘餘。督脈得到補養,就會使身體的陽氣上升,防止血液流失,因為督脈是統管全身陽氣的總綱。而且鹿角裡面都充滿血液,衝脈又是血海,因此可知鹿茸能夠大補衝脈。
所有驚嚇癲癇的疾病,都與衝脈有關。陰氣虛弱,無法安靜於體內,就會附著陽氣上升,所以會出現上熱下寒的現象。陽氣虛弱,無法週全地保護身體,就會跟隨陰氣下陷,所以會出現下熱上寒的現象。鹿茸能夠補養衝脈,而且是屬於大補,這就是它能夠治療寒熱驚癇的原因。至於鹿茸長成鹿角,根據《別錄》記載,它能治療惡瘡,驅逐邪氣,因為發育時一點胚胎的精血都已耗盡,只剩下排除毒素、消腫散結的功效。
以上記錄出自清朝時代,不只是鹿茸,就連《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各種藥品,都有人加以考證並詳細解釋。上述的幾個例子,也可以看出解釋的大概情況。即使是同樣讀《本草經》原文的人,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至於藥理的解釋,更是各有各的說法,沒有一致的結論。這大概可以說是中醫哲理思維上普遍存在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