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峰下鐵雄

《鹿茸之研究》~ 三 鹿茸之應用 (1)

回本書目錄

三 鹿茸之應用 (1)

1. (一)唐以前

醫藥中應用鹿茸。參照中國曆代本草書。並唐宋之主要醫方書可察其概要也。

中國應用鹿茸。自何時始。徵諸史績。如今之證類本草。分所謂黑字白字。最足傳陶弘景校定之神農本草經之俤。此可知收載白膠於其本經之上品。鹿茸於其中品。麋脂於其下品。再參照陶弘景之序文。最晚於後漢時代。本品已供醫藥用品無疑也。再溯諸以往中尾博士(一四)(一五)云。

山海經中山經部。於劑之咸王。或宣王時代。或至晚於秦始皇以前。亦有記載。再於同書之中山經。及西山經之諸山記。有產鹿及麋。再於周禮天官塚宰載有庖人獸人等制。庖人司六畜六獸六禽。亦能辨別之。獸人專罟田獸。亦能辨別之。冬則獻狼。夏則獻麋。春秋獻獸物。

白話文:

醫藥中應用鹿茸

中國應用鹿茸,究竟始於何時?查閱歷史文獻,現今的《證類本草》分為黑字白字兩種,其中黑字版本最能反映陶弘景校定的《神農本草經》的風貌。從此可知,該本經將白膠列為上品,鹿茸列為中品,麋脂列為下品。再參照陶弘景的序文,最晚在後漢時代,鹿茸已作為藥物使用無疑。

再往前追溯,中尾博士(一四)(一五)指出,《山海經·中山經》於劑之咸王或宣王時代,或最晚於秦始皇之前,已有鹿茸的記載。再者,同書中的《中山經》和《西山經》記載了各山產鹿和麋。此外,《周禮·天官·塚宰》記載庖人和獸人等職責,其中庖人掌管六畜六獸六禽,並能辨別之;獸人專門負責捕捉田獵野獸,也能辨別之。冬獻狼,夏獻麋,春秋獻野獸。

綜合以上資料,可以推斷中國使用鹿茸作為藥物,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甚至更早。

鄭眾庖人注曰。以麋鹿熊麕野豕兔為六畜。由是可知鹿麋之供食用。其由來久矣。雖山海經未記鹿麋之用途。亦無特別提出茸角等文字。然以常識想像之。當先秦之際。考究長命卻病藥物諸方士。如山海經。乃關於藥物記述之書。若鹿麋者。自古既為最佳食品。且其角茸。又具特殊形態。

發育甚速之鹿茸。豈能無方士十分注目之乎。其藥效想自古代即有考究之矣。蓋昔時食物與藥物無區別。因此供內服者。自植物至動物頗多。自山海經內容觀之。則易明也。

然鹿茸之應用。假如自先秦時代。始以如何之目的應用之。尚不明也。

神農氏本草經曰。(一六)鹿茸味甚溫。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志。生齒不老。

白話文:

鄭眾庖人注釋說,以麋鹿、熊、麕(獐)、野豬、兔為六畜。由此可知,鹿和麋作為食用已有悠久的歷史。雖然《山海經》未曾記載鹿和麋的用途,也沒有特別提到鹿茸等字眼,但以常識推測,在先秦時期,那些研究長壽、治病藥物的方士,例如《山海經》的作者,必然會記載有關藥物的知識。而鹿和麋自古以來就是最佳的食物,而且牠們的角和茸具有特殊的形態。

發育速度極快的鹿茸,方士們怎麼可能不注意到呢?其藥效想必在古代就被考究過了。因為在古代,食物與藥物沒有區別,所以內服的藥物從植物到動物都有。從《山海經》的內容來看,這一點很容易理解。

但是,鹿茸的使用,究竟從先秦時代開始,是以何種目的被使用的,尚不清楚。

《神農本草經》記載:「(一六)鹿茸味甚溫,主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志,生齒不老。」

又名醫別錄曰。(一七)酸微溫無毒。療虛勞。洒洒如瘧。羸瘦。四肢痠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癰腫。骨中熱疸癢。

由是觀之。最晚於後漢西晉之間。強精還老之處。有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等效。再於六朝時代。治虛勞羸瘦。四肢痠痛。腰脊痛。遺尿。遺精。血尿。尿石等外。如癰腫疸瘍。皮膚疾患。亦應用之。

再關於鹿角。本經曰。(一六)角主惡瘡癰腫。逐邪惡氣。留血在陰中。主外科疾患。應用之。

又別錄云。(一七)味鹹無毒。除小腹血急痛。腰脊痛。折傷惡血。益氣。與鹿茸所治者。概一致也。即本經所記。茸主有益精還老之效。角主治皮膚外科疾患也。如斯兩者。效用有截然之分。再依上開別錄記事。與肘後方(一八)之治卒患腰脅痛諸方。有鹿角長六寸燒搗末酒服之。鹿茸尤佳之記載。復觀之於六朝以降諸說。二者於應用之後。似有同等之效力。

白話文:

又名《醫別錄》所述。 (一七) 酸微溫,無毒。治療虛勞症狀,如寒熱交替類似瘧疾、體弱、四肢痠痛、腰背疼痛、小便頻密、精液過多、尿血、腹中積血、消除結石、淋巴結腫大、骨頭內部發熱瘙癢。

由此可見,它最晚在後漢和西晉時期就被認為是強壯體力、回春抗老的好藥物,對尿失禁、瘀血、寒熱、驚癇等病症有顯著效果。在六朝時期,對於治療虛勞、體弱、四肢痠痛、腰背疼痛、尿失禁、遺精、血尿、尿路結石等外部病症也有應用,對於膿腫、皮膚病等疾病也能使用。

關於「鹿角」,《本經》記載:(一六) 鹿角主治療惡性膿腫、消除邪氣和積血於陰部,適用於外科疾病,可以使用。

《別錄》進一步說明:(一七) 味鹹,無毒。可以緩解小腹急痛、腰背疼痛、骨折後的瘀血,並能增強體力。鹿角和鹿茸的功效大致相同,鹿茸主要具有強壯體力、回春抗老的效果,而鹿角主要用於治療皮膚和外科疾病。這兩種成分的用途有著明顯的區別。根據《別錄》的記錄,以及《肘後方》中針對突然腰脅痛的方子,有記載指出使用長六寸的鹿角燒焦研磨成粉末,用酒服用,鹿茸則更佳。從六朝以來的各個說法來看,這兩種成分在使用後,似乎具有相同的療效。

對如是之諸症。鹿茸或角。依何種方法。而應用之乎。史績之記載不豐。今引證類本草(一九)百一方(二○)曰。若男女喜夢與鬼交通。致恍惚者。截鹿角屑三指撮。日二服。酒下。又深師方(二一)曰。治馬鞍瘡。鹿角灰酢和塗之。上記兩書。皆陶弘景以前舊書。而遺至今者。

如深師方。即系僧深錄晉人支法存之書。及諸家舊方而成者。上記者。皆關於鹿角之事。而於茸亦同樣製成粉末內服之外。亦有製成粉末或膏以供外用者。

白話文:

對於這些症狀,鹿茸或鹿角可以如何使用呢?歷史記錄並不多。現引用《本草經集註》(一九)中的「百一方」(二○)和「深師方」(二一)為例。如果男女常做夢且與鬼魂交流,導致精神恍惚時,可以切取鹿角屑,每日兩次,用水酒送服。又根據「深師方」,可以治療馬鞍瘡,使用鹿角灰加醋調和後塗抹。這兩本書都是陶弘景之前的古籍,至今仍然保存著。

在「深師方」中,提到的是僧人深錄晉朝人支法存的書籍,以及各家古方的合集。上述的記載,都涉及到鹿角的使用,除了將鹿茸研磨成粉內服外,也有研磨成粉或製成膏來外用的方法。

2. (二)唐時代

據唐代甄權之藥性論(二二)曰。鹿茸君味苦辛。主補男子腰腎虛冷。腳膝少力。夜夢鬼交。精液自出。女人崩中漏血。炙末空心服方寸七。亦主赤白帶下。入散用。

即主治男女益精。婦人子宮出血帶下等效。茲就唐代代表醫方書之千金方。及外臺秘要方中。撰出鹿茸配伍之處方。其主治症候。分類處方如下。

一,千金要方(二三),計二十三例

補腎及補益,計十例

崩漏及帶下,計九例

此外(虛冷金瘡消渴多尿遺尿各一),計四例

二,千金翼方(二四),計十例

補益(內服),計三例

崩中,計三例

白話文:

根據唐代甄權的《藥性論》,鹿茸味苦辛,能補男子腰腎虛冷、腳膝無力、夜夢鬼交、精液自溢,以及女人崩中漏血。將鹿茸炙成末,空腹服用每次一錢七分,也能治療赤白帶下,可入散劑使用。鹿茸主要功效為益精補腎,治療婦人子宮出血、帶下等症。以下列舉唐代醫方書《千金方》及《外台秘要》中,使用鹿茸的處方,並將其主治症狀分為以下幾類:

一、《千金要方》中共有23例使用鹿茸,其中補腎及補益10例、崩漏及帶下9例,另外還有虛冷、金瘡、消渴、多尿、遺尿等症各1例,共計4例。

二、《千金翼方》中共有10例使用鹿茸,其中補益(內服)3例、崩中3例。

多尿,計二例

此外(解散金瘡各一),計二例

三,外臺秘要方(二五),計二十二例

補益補精,計四例

崩中,計二例

腰痛,計五例

下血赤白痢,計二例

消渴多尿,計四例

遺尿,計三例

此外(小便赤積聚各一),計二例

上記處方例。悉非以鹿茸為主劑。以鹿茸為主藥者。僅其中一少部分。而應治諸症。則為必不可缺者。自然之趨勢也。古傳諸書。昔人頗為重視。故今觀之。甚足窺鹿茸應用之大要也。亦即今世強精補益延年。崩中滯下消渴多尿遺尿等症。時時應用之原。或者腰痛下血。痢疾尿血金瘡等。亦應用之由也。至其用法。自種種處方例。依其藥形分類如下。

白話文:

這篇醫案中,記載了多尿、金瘡、崩中、腰痛、下血赤白痢、消渴多尿、遺尿等病症的治療案例,總計三十六例。其中多尿症案例佔了兩例,而其他案例則包含金瘡、崩中、腰痛、下血赤白痢、消渴多尿、遺尿等,總計二十二例。這些案例中,雖然並非所有都以鹿茸作為主要藥物,但鹿茸作為補益補精延年、治療崩中、滯下、消渴、多尿、遺尿等症的藥物,在古代醫書中被廣泛使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古人對於鹿茸的重視,也讓我們可以窺見鹿茸在古代醫學中的應用之廣泛。現代社會中,鹿茸仍被用於治療各種疾病,例如腰痛、下血、痢疾、尿血、金瘡等。

自上表觀之。任何人皆以散劑為最。丸劑次之。湯劑又次之。且以鹿茸為主藥處方例言之。皆以散劑丸劑。而湯劑者。決不之見。蓋丸劑散劑。僅加以簡單之理學的工程易製作也。湯劑自與其本質相異。然中國古時。鹿茸專用以散劑。而不用以湯劑者。思必有相當可注目之點也。

白話文:

從以上表格看來,任何人都以散劑最為方便,丸劑其次,湯劑又再次之。以鹿茸為主要藥材的處方來說,也都是使用散劑或丸劑,而從未見過使用湯劑的。這是因為丸劑和散劑只需經過簡單的物理處理就能製作,而湯劑的製作方法與鹿茸的本質有所差異。然而,中國古代卻專用散劑而不用湯劑來服用鹿茸,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們注意的緣故。

3. (三)宋及其以降

宋時代鹿茸之應用大體。無異於前時代。特以補益為目的。虛弱症恆應用之。如食療本草曰。(二六)鹿茸主益氣。角主癰疽瘡腫。除惡血。若腰脊痛。折傷。多取鹿角。並截取尖。錯為屑。以白密淹浸之。微火熬令小變色。曝乾持篩令細。以酒服之。輕身益力。強骨髓。補陽道。又小兒以煮小豆汁。和鹿角灰安重舌下。日三度。

又日華子本草曰。(二七)鹿茸補虛羸。壯筋骨。破瘀血。殺鬼精。安胎下氣。酥炙之。角療惡瘡癰腫熱毒等。醋磨傅。脫精尿血。夜夢鬼交。並治之。水磨服。小兒重舌鵝口瘡。炙熨之。

白話文:

宋朝時期鹿茸的應用與前朝並無太大差異,主要以補益為目的,常用于虛弱症患者。如《食療本草》記載,鹿茸能益氣,鹿角則能治療癰疽瘡腫,去除惡血。若腰脊疼痛或骨折,多取鹿角尖,研成細末,以白蜜浸泡,微火熬至微變色,曬乾過篩,用酒服用,可輕身益力,強健骨髓,補益陽道。此外,小兒重舌,可將鹿角灰與煮熟的小豆汁混合,敷於舌下,每日三次。

《日華子本草》記載,鹿茸可補虛弱、壯筋骨、破瘀血、殺鬼精、安胎降氣,酥炙後食用。鹿角則能治療惡瘡、癰腫、熱毒等,醋磨後外敷。脫精、尿血、夜夢鬼交等症,也可用鹿角水磨服用。小兒重舌、鵝口瘡,可用鹿角炙熨。

其所記者。概與神農本草經一致。惟重舌(蝦蟆腫)及鵝口瘡有效。為初次發見。於今宋代代表之醫方書為三因方。(二八)本事方。(二九)和劑局方。(三○)等所收載之鹿茸配伍處方。依其要旨。強為分類如下。

一,三因方,計十例

補益,計六例

遺尿,計二例

消渴,計二例

二,本事方,計五例

補益,四例

治風,一例

三,和劑局方,計八例

補益,七例

治風,一例

上述於宋時代。鹿茸專為補益之目的。然收載例數頗少。再閱政和年間。敕修之聖濟總錄。(三一)鹿茸並鹿角鹿角膠等。配伍之處方有一五五種以上。其中以鹿茸或鹿角為主藥之處方有五三種。依其主治分類如下。

白話文:

這些記載的內容,基本上與神農本草經一致,但特別強調鹿茸對「重舌」(也就是蟾蜍腫)和鵝口瘡的療效,這算是新發現。在宋代,主要的醫方書像是三因方、本事方、和劑局方等都收錄了鹿茸的配伍方劑。根據這些方劑的要旨,可以將其強行分為以下幾類:

一、三因方,共有十個方劑

  • 補益:六個方劑
  • 遺尿:兩個方劑
  • 消渴:兩個方劑

二、本事方,共有五個方劑

  • 補益:四個方劑
  • 治風:一個方劑

三、和劑局方,共有八個方劑

  • 補益:七個方劑
  • 治風:一個方劑

在宋朝時期,鹿茸主要被用於補益的用途,但收錄的方劑數量不多。後來在政和年間,編修的聖濟總錄中,鹿茸、鹿角、鹿角膠等被大量運用,配伍的方劑超過了一百五十五種,其中以鹿茸或鹿角為主藥的方劑有五十三種。根據這些方劑的主治,可以將其分類如下:

補益補虛,計三十例

崩漏帶下,計五例

多尿,計六例

血尿,計一例

耳鳴,計二例

癰疽,計三例

小兒痢疾,計一例

乳腺炎水腫癩病痔疾鬼魅各一例

如斯則補益居數為多。崩漏消渴等次之。但本書乃集天下之名醫。合古今之秘笈而成。雖不能盡為昔時所實行者。而與前記諸書比較之。則可推知於宋代。以鹿茸特多用為補益者也。

至用藥之方法。自前記四書中。處方例觀之如下。

如上表觀之。本時代主於丸方。而應用之湯方散方極少。唐時代。散方比丸方多。自此點思之。不無感興味也。至元明以降。其應用用法。概與宋代同。既畏其說之冗長。又無特見。故割捨之。不復贅述。

白話文:

補益和補虛的藥方,共有三十個例子。

崩漏、帶下,共有五個例子。

多尿,共有六個例子。

血尿,有一個例子。

耳鳴,有兩個例子。

癰疽,有三個例子。

小兒痢疾,有一個例子。

乳腺炎、水腫、癩病、痔疾、鬼魅,各有一個例子。

由此可見,補益藥方數量最多。崩漏、消渴等藥方次之。本書彙集天下名醫,結合古今秘笈而成。雖然不能完全按照古代的方法實行,但與以前記載的書籍比較,可以推知宋代以鹿茸作為補益藥物的使用頻率很高。

至於用藥方法,從前面提到的四本書的處方例子來看,如下:

從上表可以看出,本時代主要使用丸劑,而湯劑和散劑的使用非常少。唐代散劑比丸劑多。從這一點來看,不無趣味。至於元明以降,其應用用法,基本與宋代相同。由於擔心說法過於冗長,又沒有特別見解,所以省略掉,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