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久保田晴光

《漢藥研究綱要》~ 第二章、中國曆代本草之概觀 (1)

回本書目錄

第二章、中國曆代本草之概觀 (1)

1. 第二章、中國曆代本草之概觀

本草兩字之出於典籍者。當以班固之漢書郊祀志。及樓護傳為最古。故漢以前於方士之間。是否有藥物專門之學術。姑且勿論。而對專攻藥物之學術。稱為本草者。自漢始也。在本草擬述此本章發達之經過大要。至若歷代本草書之書志學的考證。只就本草為中心之歷史。大概述之

白話文:

「本草」這兩個字的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典籍中。其中,以班固的《漢書·郊祀志》和樓護的傳記中所提到的內容最為古老。因此,漢朝以前,方士之間是否已經有專門的藥物學術,我們暫且不論。但可以確定的是,自漢朝開始,人們便將專攻藥物學術稱為「本草」。

本章主要概述本草學發展的經過,以及其重要之處。至於歷代本草書的書志學考證,則只以本草為中心,簡要說明其歷史脈絡。

2. 一、漢時代

漢遭王莽之變。雖中斷十四年。然自西紀前二○六年。至西紀後二二○年之四百餘年間之大帝國也。以武帝之雄略。疆域擴大。文物隆盛。自醫學言之。至今與原始時代。無甚大差者。及此時代。漸見形成體系。如本草一門。至具備一個學問之形式者。乃此後之事也。不但醫學然。

凡百文物。皆以漢為一機轉變。而其影響於後代亦大。即現今華人。仍多以漢為國民的王朝。自以為漢之後裔。稱中國之醫學為漢方。名其藥為漢藥。指其文字為漢字。是皆此王朝所遺也。

自本草方面觀之。變化亦頗大。藥品(尤以植物性藥品)非常增加。蓋武帝(西紀前一四○——前八七年)南征北討。領土非常擴張。殊如廣東、廣西至海南島。今之法領東京。亦屬其版圖。至今所有者。主為山西、直隸、山東、河南、等之北方寒帶之植物。自此而南方熱帶之植物。

白話文:

漢朝的影響與中醫的發展

漢朝經歷王莽篡位之亂,雖中斷了十四年,但從西元前二○六年到西元後二二○年,其四百餘年的帝國歷史,依然輝煌。漢武帝雄才大略,擴展疆域,文化繁盛。從醫學角度來看,漢朝時期的醫學與原始時代相比,並無太大差異。直到這個時代,醫學才逐漸形成體系,例如本草學,才真正具備了一門學問的雛形,這也為後世醫學奠定了基礎。不只是醫學,凡是文化文物,都以漢朝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對後代的影響深遠。

如今華人大多仍以漢朝為民族的王朝,視自己為漢朝的後裔,稱中國的醫學為漢方,將藥物稱為漢藥,將文字稱為漢字,這些都是漢朝留下的遺產。

從本草學的角度來看,漢朝時期的藥物種類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植物性藥物,數量大幅增加。這是因為漢武帝南征北討,疆域大幅擴展,包括廣東、廣西、海南島,甚至今天的東京都在漢朝的版圖內。之前主要使用的藥材,大多來自山西、直隸、山東、河南等北方的寒帶地區,而從漢朝開始,南方熱帶地區的藥材也開始被廣泛使用。

亦得收穫。又武帝時之西紀前一二二年前後。張騫奉使西域。道出西藏。中央亞細亞方面。自攜至今中國所無之石榴、胡桃、胡瓜、苜蓿、蒜、葫、胡荽、西瓜、無花果等之種子而歸。且以西域為介。得悉西方諸國之事情。與波斯、墨蘇普答尼、亞夫雅斯坦等開始交通。又計畫自雲南通印度。

羅馬帝國。亦於此時代。被中國所知。咸稱為大秦國。如是海陸並進。漸次輸入新植物。一面盛行研究此等新來植物之用途。於是醫藥之數。大增加矣。

白話文:

也能獲得收穫。又是在漢武帝時期,西元前一二二年前後,張騫奉命出使西域,路途經過西藏,以及中亞地區,帶回當時中國沒有的石榴、胡桃、胡瓜、苜蓿、蒜、葫、胡荽、西瓜、無花果等植物的種子。並且藉由西域,得知西方各國的情況,開始與波斯、美索不達米亞、阿富汗等國交流。同時也計畫從雲南打通前往印度的路線。

羅馬帝國也在這個時期被中國人所知曉,被稱為大秦國。於是,海陸並進,逐漸輸入新的植物,一方面也盛行研究這些新植物的用途,因此醫藥的種類大幅增加。

醫人則有張仲景、華佗等國手輩出。就中張仲景為醫術之祖。而受後世所尊。然其傳記。則無確實根據。唯相傳後漢獻帝建安年中。(西紀一九六——二二○年)曾為長沙太守。其所著傷寒論。及金匱要略。至今猶為中國醫學之寶典。尤以古方派醫家為然。

至於華佗。據其傳曰。通五經養生之術。百歲猶有壯容。人以為仙。其療病也。不過合藥數種。心解分劑。不稱量目。但便宜煮熟使飲之。若病結積在內。而針灸服藥等無靈時。宜刳(割外科手術)之。是乃飲以麻沸散。(麻醉劑)而後切開患部。除去病根。若夫病根在腸。

則宜切開其腸而浣洗之云云。此人後被曹操所招。因不聽命。故見殺。歷史載曹操死於建安二十五年。(西紀二二○年)故華佗約略當與仲景同時代之人也。華佗著有中藏經。與仲景之傷寒及金匱。同為醫藥之寶典。即素問靈樞扁鵲之八十一難經。仲景之傷寒論金匱要略。華佗之中藏經。

白話文:

古代醫學界湧現出許多頂尖醫術高手,像是張仲景、華佗等等。其中,張仲景被尊為醫術的鼻祖,後世都敬佩他。不過,他的傳記沒有確切的根據,只流傳說他在後漢獻帝建安年間(西元196年至220年)曾經擔任長沙太守。他寫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至今仍是中國醫學的經典著作,尤其受到以古方為主的醫家推崇。

至於華佗,根據他的傳記記載,他通曉五經,懂得養生之道,活到一百歲還容光煥發,人們都認為他是神仙。他治療疾病時,通常只用幾種藥材,憑藉著對藥性的理解,精準地調配藥方,不用秤量藥材的重量,只要求將藥材煮熟後讓病人服用。如果病人體內有病灶,針灸和藥物都無法奏效,華佗就會進行外科手術。他會先讓病人喝下麻沸散(麻醉藥),然後切開患部,去除病根。如果病根在腸道,他就會切開腸道,清洗乾淨。可惜的是,華佗後來被曹操招募,因為他不願意服從曹操的命令,就被曹操殺害了。歷史記載曹操死於建安二十五年(西元220年),所以華佗大約和張仲景是同一時代的人。華佗寫的《中藏經》,和張仲景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以及《素問靈樞》、《扁鵲八十一難經》等著作,都是醫藥界的經典寶典。

晉皇甫謐之甲乙經等。皆為中國醫學之古典最有名者也。

今試讀傷寒論。或中藏經。令人第一即感其處方。比宋元以後者。甚單純。後世每一處方。而配合二三十種藥品者。決非稀罕。若漢代之處方。多不過五六味。此何以故耶。蓋非必漢代學理淺薄。因為後來形而上之理論增長。藥品之配合費氣。自然品數增加。為此後來反愛簡潔之古方。

現在中國所存漢醫學之處方。諒有數十萬。其屬於漢代者。實寥寥無幾。至其藥品載在傷寒論者。亦不過二百餘種耳。

其次擬就本草書一言。中國本草書之最古者。相傳為神農本草經。此諒出於漢代者。已如前述。據劉向父子之七略所傳之漢書藝文志。神農本草經。固不待言。連本草兩字之書。亦未嘗載焉。惟其內容。有類於本草者。只有經方中之湯液經法三二卷。神農皇帝食禁七卷。及神仙中諸雜子道。

白話文:

晉代皇甫謐的《甲乙經》等,都是中國醫學最著名的經典著作。

現在試著閱讀《傷寒論》或《中藏經》,會發現它們的處方都非常簡單。與宋元以後的處方相比,後世的處方往往會用上二三十種藥材,並不罕見。而漢代的處方,大多只有五六味藥材。這是為什麼呢?並非漢代的醫學理論淺薄,而是因為後來的形而上理論發展,藥材的配伍更講究,自然品數就增加了。因此,後人反而更喜歡簡潔的古方。

現在中國保存的漢醫學處方,可能有好幾十萬個,但真正屬於漢代的卻寥寥無幾。至於《傷寒論》中所記載的藥材,也不過二百餘種。

其次,想談談本草書。中國最古老的本草書,相傳是《神農本草經》,這應該是漢代的著作。正如前面所說,根據劉向父子《七略》所記載的漢書藝文志,《神農本草經》當然不用說,連「本草」二字的書籍都沒有記載。只有內容類似本草書的,只有《經方中湯液經法》三十二卷、《神農皇帝食禁》七卷,以及神仙中諸雜子道。

然則班固作漢書之西紀九○年前後之有稱本草之書與否。實在疑問。蓋劉向七略。乃廣羅散佚之遺書於天下者。若夫新梓之書。則不為焉。然或謂本草之書籍。雖不在七略之中當時已出世矣。侍醫李國柱所校之漢書藝文志。方技略之由醫經、經方、房中、神仙等四部而成。尤以不列本草之綱目觀之。

可見縱有關於本草之專門學術。當極幼雅。及後漢末季。即西紀二百年時。已有神農本草經。及關於本草之書。亦有數種。即華佗弟子吳普所著之吳普本草。現雖不傳。太平御覽常引用之。例如當歸之項曰。「當歸神農黃帝桐君扁鵲甘無毒。岐伯雷公辛無毒。李氏小溫。或生羌胡地。

白話文:

然而,班固撰寫《漢書》西紀九十年前後,是否已有稱為「本草」的書籍,實在令人存疑。因為劉向的《七略》廣泛搜羅天下散失的遺書,若是有新刻的書籍,理應在其中。然而,有些人認為「本草」類的書籍,雖然不在《七略》之內,但當時已經問世了。侍醫李國柱校勘的《漢書藝文志》,將方技略分為醫經、經方、房中、神仙四部,唯獨沒有列出「本草」的綱目,由此可見,縱然當時有關於本草的專門學術,也應該十分簡陋。

直到後漢末季,也就是西元二百年左右,才出現了《神農本草經》,以及其他幾種關於本草的書籍。其中,華佗的弟子吳普所著的《吳普本草》,現今已失傳,但在《太平御覽》中常被引用。例如,在「當歸」這一項中記載:「當歸,神農、黃帝、桐君、扁鵲認為甘,無毒。岐伯、雷公認為辛,無毒。李氏認為小溫。生長於羌胡之地。」

」又細辛之項曰。「細辛一名小辛。一名細辛。神農黃帝雷公辛。桐君小溫。岐伯無毒。李氏小寒。如葵葉色赤色。一根一葉相連。三月八月採根」云。可見吳普時代。諒已有神農黃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鵲李當等之關於本草之書。其時本草之學問。約略獨立。關於此之專門書。

亦諒有二三也。

白話文:

另外,細辛的記載中提到:「細辛又名小辛,也叫細辛。神農、黃帝、雷公認為它屬辛味藥材。桐君認為它性溫,岐伯認為它無毒,李氏認為它性寒。細辛的葉子像葵葉,顏色偏紅,一根莖上連接一片葉子。三月份和八月份採收它的根。」由此可見,在吳普的時代,應該已經有神農、黃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鵲、李當等人的本草著作。當時的本草學問已經略具規模,並且專門記載本草的書籍,應該也存在兩三本。

3. 二、魏晉南北朝時代

漢亡之後。中國三分。所謂蜀(居四川)魏(北方)吳(江南)鼎立稱雄。歷史小說之三國志造成有名時代。此乃始於西紀二二一年。終於二六四年。及西紀二六五年。魏將司馬懿。乘魏王無能。強使退位。而自立為武帝。改國號曰晉。其次西紀二八○年。吳降。於是天下一統。

迨西紀三一七年。北方被匈奴所迫。遂遷都南京。改稱東晉。自是至西紀五八九年。隋朝統一時。約三百年。中國四分五裂。現出五胡、十六國時代。西東晉合之約連續一五○年。(西紀二六五——四一九年)此間張華(西紀約二八○年)著博物志。東晉之葛洪(西紀約三一七年)著抱朴子。

白話文:

漢朝滅亡後,中國分裂成三部分,分別是蜀(位於四川)、魏(北方)和吳(江南),三國鼎立,各自稱雄。歷史小說《三國志》描寫了這個著名的時代。這個時代始於西元二二一年,結束於二六四年。到了西元二六五年,魏國的司馬懿趁魏王無能,強迫他退位,自己自立為武帝,改國號為晉。接著,西元二八○年,吳國投降。於是,天下統一。

直到西元三一七年,北方受到匈奴的侵略,被迫遷都南京,改稱東晉。從此直到西元五八九年隋朝統一,約三百年時間,中國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出現了五胡十六國的時代。西晉和東晉合起來,大約持續了一百五十年(西元二六五——四一九年)。這段期間,張華(約西元二八○年)寫了《博物志》,東晉的葛洪(約西元三一七年)寫了《抱朴子》。

郭璞著山海經爾雅等。此等雖非醫藥之書。然古文獻多引用之。又有關於博物之紀載。欲研究古代中國之文物。皆貴重之文獻也。自本草觀之。亦屬貴重之材料也。晉醫人有王叔和、皇甫謐、葛洪等。皇甫謐以六十八歲死於武帝大康三年。(西紀二八二年)其所著甲乙經。自序之中。

有「近代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選論甚精」云云之句。故王叔和諒亦同時代之人也。王叔和編撰張仲景之傷寒論、金匱要略。自以內經而著脈經。開拓後世脈學之基礎。皇甫謐家貧而苦學。其所著甲乙經。乃以靈樞為基礎。為後代針灸之指南。加入醫書五經之一。葛洪好神仙導養之法。

白話文:

郭璞著有《山海經》、《爾雅》等書。雖然這些書并非醫藥專著,但古文獻中多有引用,且記載了許多博物知識。想要研究古代中國的文物,這些都是極其珍貴的文獻。從本草的角度來看,這些書也是重要的材料。

晉代醫人有王叔和、皇甫謐、葛洪等人。皇甫謐於西元二八二年,也就是西晉武帝大康三年,六十八歲逝世。他在《甲乙經》的序言中寫道:「近代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選論甚精」,由此可知王叔和應是他的同時代人。王叔和編撰了張仲景的《傷寒論》、《金匱要略》,並以《內經》為基礎著有《脈經》,奠定了後世脈學的基礎。

皇甫謐家境貧寒,卻勤奮好學。他所著的《甲乙經》,以《靈樞》為基礎,成為後世針灸的指南,並被列為醫書五經之一。葛洪則喜愛神仙養生之法。

著有神仙傳。如陶弘景等之受其影響者不少。自宋文帝(西紀四二四年)時代。南北對峙。匈奴及外藩建國於北方。南方則宋、齊、梁、陳等立國。互有興替。至於隋朝一統。(西紀五八九年)普通稱此時代。為南北朝。此時代。建國於北方之外藩。遽受中國文化。知佛教道教。

南方為漢民族之正統。故此間文物之可觀者不少。尤以後漢明帝(西紀五八——七五年)時。佛教公然入中國。漸次培養。南北朝時已大發展。道教受此刺激。亦成一種宗教之形式。兩相發達矣。

於此不可忘者為前述陶弘景也。此人於宋文帝元嘉二九年。(西紀四五二年)生於今之江蘇省江寧府附近之丹陽。梁武帝大同二年。(西紀五三六年)以八十五歲死。十歲時。讀葛洪之神仙傳。巳有養生之志云。原來此人好道教。又深信佛教。曾於鄮縣阿育王塔受五大戒。齊時為諸王太傅。

白話文:

《神仙傳》的作者影響了不少人,例如陶弘景。從宋文帝時代(西元 424 年)開始,南北對峙,匈奴及外藩在北方建立國家,南方則有宋、齊、梁、陳等政權輪流興替,直到隋朝統一(西元 589 年)。這個時期,人們通常稱之為南北朝。

在這個時代,北方外藩建立的國家迅速接受中國文化,了解佛教和道教。南方則是漢民族的正統,因此文物遺產相當豐富。特別是自後漢明帝(西元 58-75 年)時期佛教正式傳入中國後,逐漸發展壯大,到了南北朝時已十分興盛。道教受到刺激,也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宗教形式,兩者都十分繁榮。

在這個時期,我們不能忘記陶弘景。他出生於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西元 452 年),地點是現在江蘇省江寧府附近的丹陽。梁武帝大同二年(西元 536 年),他以八十五歲高齡去世。十歲時,他讀了葛洪的《神仙傳》,就立志養生。原來,他非常喜歡道教,並且深信佛教,曾於鄮縣阿育王塔受持五戒。齊朝時期,他擔任諸王太傅。

不與俗物交。惟讀書研究故事。齊武帝永明十年。(西紀四九二年)辭祿而隱退於句容之句典山。時四十一歲也。其後遍訪名山。採仙藥。到潤谷則逍遙吟詠。其精於本草也。非單為典籍而來者。或謂其本草以外。凡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圖產物等。無不通曉云。

而神農本草經。乃此陶弘景校定者。其序文曾引用於證類本草。至今猶存。讀之可以窺當時之狀態也。其序曰。

隱居先生在乎茅山岩嶺之上。以吐納餘暇頗遊意方技。覽本草藥性。以為盡聖人之心。故撰而論之。舊說皆稱神農本經。余以為信。(中略)軒轅以前。文字未傳。如六爻指垂畫象。稼穡即事成跡。至於藥性所主。當以識識相因。不爾。何由得聞。至於桐雷乃著在於編簡。此書應與素問同類。

白話文:

陶弘景不與世俗之人交往,只專注於讀書研究歷史故事。齊武帝永明十年(西元四九二年),他辭去官職,隱居於句容的句典山,當時他四十一歲。之後,他遍訪名山,採集仙藥。到了潤谷,便悠然自得地吟詩作賦。他精通本草學,並非單純為了典籍而研究。有人說,除了本草之外,他對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圖產物等學問都非常了解。

而《神農本草經》正是陶弘景校定過的作品。其序文曾經被引用在《證類本草》中,至今仍保存著。閱讀它,可以窺探當時的狀況。序文寫道:

「隱居先生住在茅山岩嶺之上,利用吐納之餘,遊心於方技,閱讀本草藥性,認為這符合聖人之心,因此撰寫並論述它。舊說都稱它為《神農本經》,我認為可信。……軒轅氏之前,文字尚未傳播,像六爻指垂、畫象、稼穡,都是依事成跡。至於藥性所主,應該是憑藉經驗和知識相互推測而得知的。否則,怎麼能得知這些呢?……到桐雷時期,才開始記載在竹簡上。這本書應該與《素問》同類。」

但後人多更修飾之爾。秦皇不焚醫方卜術。故猶得全錄。而遭漢獻遷移。晉懷奔迸。文籍焚靡。千不遺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經所出郡縣。乃後漢時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記。又有桐君採藥錄。說其花葉形色。藥對四卷。論其佐使相須。魏晉以來。吳普李當之等。更復損益。

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或三百十九。或三品混糅。冷熱舛錯。草石不分。蟲獸無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醫家不能備見。則識智有深淺。今輒苞綜諸經。研括煩省。以神農本經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為主。又進名醫副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三十種。精粗皆取。無復遺落。

白話文:

雖然後世很多人修改《神農本經》,但秦始皇焚書時沒有燒毀醫方和卜術,所以這本書得以保存完整。後來經歷了漢獻帝遷都、晉朝戰亂,書本大量遺失,如今只剩下四卷,這四卷記錄了藥物的產地,應該是後漢時期的記載,可能和張仲景、華佗等人的記載有關。另外還有《桐君採藥錄》記載了藥物的花葉形狀和顏色,以及《藥對》四卷,論述了藥物搭配的原則。魏晉時期,吳普、李當之等人又對這些醫書進行了增減。

目前現存的《神農本經》版本,有的收錄了五百九十五種藥物,有的收錄了四百四十一種,有的收錄了三百十九種,也有三品混合在一起,冷熱屬性混淆,草藥和礦物混淆,蟲獸也無法辨別,而且藥物的主治功效也存在矛盾。醫家無法全部掌握這些知識,而且識別能力也各有高低。因此,我決定綜合各家醫經,簡化繁雜的內容,以《神農本經》三品共三百六十五種藥物為主要內容,並新增一些名醫副品,共計三百六十五種,合起來七百三十種,既包含精華,也包含粗淺內容,不再遺漏任何藥物。

分別科條。區畛物類兼注銘。時用土地所出。及仙經道術所須。並此序錄。合為七捲雲云。

即陶弘景慨當時神農本草經之內容。甚不統一。醫家不便考究。乃參照諸書於一定方式之下整理之。為神農本草經之三百六十五品。更撰漢晉以下。諸名醫所用之神農本草經以外之藥品三百六十五種。合為七百三十種。解說序錄為七卷。然自敦煌發掘之唐開元六年九月十一日之神農本草經序錄。

有前記序文之最後。並記「並此序錄合為七卷」云云。或謂其七捲起初為三卷。故弘景最初將神農本草經之本文。與別錄之本文。共為三卷付梓。其後加以註釋。而成七捲雲。然前記敦煌發掘之序錄。既屬七卷。本唐之新修本草。亦據七卷本而作。故一般以七卷本為則。

白話文:

陶弘景認為當時的神農本草經內容雜亂無章,不利於醫家研究,於是參考多種書籍,以一定方式整理神農本草經的三百六十五種藥物,並另外整理漢晉以後名醫使用的三百六十五種藥物,合共七百三十種,並寫成七卷的解說序錄。敦煌出土的唐開元六年九月十一日的神農本草經序錄中,也記載著“並此序錄合為七卷”的文字,說明七卷本是早期的版本。有人認為,原本的三卷本分別為神農本草經的正文、別錄的正文,後來才加上註釋,成為七卷本。但敦煌出土的序錄和唐代新修本草都以七卷本為依據,因此一般認為七卷本是標準版本。

若夫陶弘景校定以前之神農本草經。張華、郭璞、葛洪等晉代諸家著書。曾引用其斷片的記事。差可窺其一部。弘景校定本。現在又無傳。是以明之盧復。清之孫星衍。日本之森立之等。雖圖改復原本。結局是否真正照原本。尚疑問也。然證類本草。依新修本草較得本來面目。

依此不但可知弘景校正本內容。及體裁之大概。本草發達之經路。亦大約可窺也。即據證類本草引用之處。前述序文之次。記有

「本草經卷上」序藥性之源本。論病名之形診。題記品錄詳覺施用。

「本草經卷中」玉石本草三品。

「本草經卷下」獸蟲果菜米食三品。有名未用三品。

白話文:

若說到陶弘景校定以前的《神農本草經》,張華、郭璞、葛洪等晉代學者所著的書籍,曾經引用過其中的一些片段記載,勉強可以窺見其一部分。而弘景校定本現在已經失傳,因此明朝的盧復、清朝的孫星衍、以及日本的森立之等人,雖然試圖根據現有資料重新整理《神農本草經》,但最終是否真正按照原本的面貌復原,仍然是一個疑問。

然而,從《證類本草》來看,它依據《新修本草》較為接近《神農本草經》的原本面目。

由此,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弘景校正本的大致內容和體裁,也能大致窺探出本草學發展的歷程。根據《證類本草》引用的內容,在序文之後,還記載著以下信息:

  • 「本草經卷上」:論述藥性的起源、疾病的診斷、品類的詳盡記錄,以及藥物的實際應用。
  • 「本草經卷中」:記載玉石類藥物,共三品。
  • 「本草經卷下」:記載獸、蟲、果、菜、米食類藥物,共三品。並列出一些尚未被使用的藥物名稱,也共三品。

上三卷其中下二卷。藥合七百三十種。各別有目錄。並朱墨雜書並子注。今大書分為七捲雲云。其「」中者。為白字。諒所謂朱書之部分也。即古本神農本草經之部分。乃以朱書之。別錄以墨書之。弘景自身之注。則以細字分行書之。此諒為七卷本之形式也。此事據法人百里胡氏。

自敦煌持歸巴黎博物館之新修本草。斷片可以明白。但是古本本草經之文。既經弘景取捨。其後傳寫時。有誤筆之處。自不待言。今日所遺證類本草之黑白二字之區別。以何程度為正當。要詳細研究之處也。

要之弘景校定之三卷本者。起草關於藥物之總論的事項為第一卷。第二卷分玉、石、草、木之上中下三品。第三卷。又將蟲、獸、果、菜、谷、及有名未用者。分上中下三品者也。

白話文:

《神農本草經》原本有三卷,其中下兩卷被合在一起,總共有七百三十種藥物,每種藥物都有各自的目錄。書中同時包含朱墨兩種顏色寫成的文字,以及子注。現在這本書分為七卷。書中「 」中的字為白色,應該是朱書部分,也就是古本《神農本草經》的內容,用朱砂寫成。別錄則用墨書寫,而陶弘景自己的注釋則以較小的字體分行書寫。這應該是七卷本的形式。這些信息來自法國人百里胡氏,他從敦煌帶回巴黎博物館的新修本草書。雖然只是書的片段,但也足以讓我們明白。不過,古本《神農本草經》的文字,由於經過陶弘景的取捨,後來的抄寫過程中也難免出現錯誤,這是不言而喻的。如今留存的《證類本草》中黑白兩種顏色字的區分,究竟要如何認定才是正確的,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總之,陶弘景校定的三卷本中,第一卷主要是關於藥物的總論。第二卷將藥物按照玉石、草木、分成上中下三品。第三卷則將蟲、獸、果、菜、谷,以及一些有名但未使用的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

其實此乃定中國本草學之基礎。凡本草書至於李時珍之本草綱目。皆具此形式。殊如第一卷之部分。不但可依此得窺上代漢藥之狀態。爾後歷代本草家。實際以為金科玉律而用之。其次且就證類本草所存形式。以窺其內容。

弘景校定本之第一卷部分。收在證類本草第一卷。每章第一以白字。揭神農本草經之本文。次載弘景之解說。謂「上本文如此今按……云云。」一茲試舉順序讀之。即第一以白字。書曰,「上樂一百二十種為君。養命為主以應天。無毒。雖多服久服。亦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

宜據上經。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養性為主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得宜。欲遏病補虛羸者。宜據中經。下藥一百二十種為佐使。治病為主以應地。不宜多服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宜據下經。」等記載藥品之區別。即上藥寧屬仙藥。中藥為強壯藥。下藥乃治療用之藥。

白話文:

這段文字實際上奠定了中國草藥學的基本框架。從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開始,所有的草藥書籍都遵循了這種模式。特別是第一卷的部分,不僅可以讓我們一窺古代漢藥的情況,而且後世的草藥學家實際上都將這些作為金科玉律來使用。再者,通過參考《證類本草》的格式,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其內容。

在陶弘景校訂的第一卷中,它被收錄在《證類本草》的第一卷中。每章的第一部分用白字標出《神農本草經》的原文,接著是弘景對其的解釋,通常會寫成「根據原文如此,現在按照......」等等。我們可以按照順序來閱讀,例如第一部分用白字寫道:「上藥一百二十種,作為主藥,以養生為目的,適應天地。無論服用多少或長時間服用,都不會傷害人體。想要輕身、增強體力、延年益壽的人,應該根據《神農本草經》。」

接下來是中藥一百二十種,作為輔助藥,以養生為目的,適應人體。這些藥物有無毒和有毒之分,需要根據情況適當使用。想要預防疾病、補充虛弱的人,應該根據中藥。最後是下藥一百二十種,作為治療藥,以治病為目的,不適合過量或長時間服用。想要祛除寒熱邪氣、消除積聚疾病的人,應該根據下藥。這些描述了藥品的區別:上藥通常被認為是仙藥,中藥是強壯藥,下藥則是用於治療的藥。

以現代式分類之。恰如普通藥。劇藥毒藥之區別也。可見本草非自最初即記述純醫藥者。神仙的藥品。亦多數包含在內也。

其次記載藥有君臣佐使之別。配劑宜以一君。二臣。三佐。五使。或一君。三臣。九佐使為旨。此君臣佐使云者。與現今處方學之主藥。補藥、矯味藥。賦形藥等之區別同樣。君藥乃指最適切有效於當前疾病之藥品。與前記之上藥為君。中藥為臣。下藥為佐使之意。全然不同也。

次論藥有陰陽之配合、子母、兄弟。又有根、莖、花、實、苗、皮、骨、肉等。更述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之七情。此七情即配合禁忌之說明也。「單行」者。單獨用之也。「相須」者。同類而不可離也。「相使」者。助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

白話文:

古代的中醫典籍,就像現代的藥物分類一樣,會區分為普通藥、劇藥和毒藥。可見最早的本草書並不單純記載醫藥,也包含了神仙使用的藥品。

其次,古代醫書中記載了藥物的君臣佐使,通常以一君、二臣、三佐、五使或一君、三臣、九佐使為原則。君臣佐使的概念與現代處方學中的主藥、補藥、矯味藥和賦形藥相似。君藥指的是最適合治療當前疾病的藥物,與古代的「上藥為君、中藥為臣、下藥為佐使」的概念完全不同。

再者,古代醫書還論述了藥物的陰陽配合、子母、兄弟關係,以及根、莖、花、實、苗、皮、骨、肉等部位的藥用。同時也說明了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惡、相反、相殺等七情,這些七情實際上是藥物配合禁忌的說明。單行是指單獨使用,相須是指同類藥物不可分離,相使是指互相幫助,相畏是指互相制約。

「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反」者。兩不相合也。「相殺」者。制彼之毒也。是以宜用相須相使時。則不可用相惡相反之物。若用有毒之物時。為抑制其毒。則不可不用相畏相殺之物。

其次論藥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及寒、熱、溫、涼、四氣。有毒無毒之別。陰乾曝乾之別。採取時期之別。產地之異同。新舊之差。真偽之別等。皆有法則。次述用藥之法。或宜為丸劑。或散劑。或宜水煎。或須酒浸。或煎成膏藥。以一物宜取何法。有不可入於湯酒者。可見當時對藥性、已有深刻之經驗矣。

其次論治療疾病。不可不先究本源。視其病機。用毒藥時。宜先自少量始。又服藥之時刻。謂病在胸膈以上者。宜先飯而後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則宜先藥而後飯。病在四肢血脈者。以空腹之朝為佳。病在骨髓者。則以飽食之夜為宜。最後舉主要之大病四十餘種。莫不溯其病源。

白話文:

藥物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關係,例如「相惡」指的是互相排斥,會減弱彼此功效;「相反」指的是互相衝突,無法共存;「相殺」指的是互相抑制,可以制伏毒性。因此,在配伍藥物時,應注意相須相使的原則,避免使用相惡或相反的藥物。如果需要使用有毒的藥物,則必須使用相畏相殺的藥物來抑制毒性。

藥物還具有不同的性質,包括酸、咸、甘、苦、辛五味,以及寒、熱、溫、涼四氣,以及是否有毒、陰乾或曝乾、採收時間、產地、新舊、真偽等差異,這些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律。根據藥物的特性,可以製成不同的劑型,例如丸劑、散劑,或是用清水煎煮、用酒浸泡,甚至煎成膏藥。每種藥物都有適合的製備方法,有些藥物甚至不能用湯水或酒浸泡,可見古人對藥性已有深刻的了解。

治療疾病時,首先要探究病源,觀察病機,才能對症下藥。使用毒藥時,要從少劑量開始。服藥時間也需要根據病症來決定,例如胸膈以上的病症宜飯後服藥,心腹以下的病症宜飯前服藥,四肢血脈的病症宜空腹服用,骨髓的病症則宜飽食後服用。最後,書中列舉了四十多種主要的疾病,並詳細分析了病源。

論其不可不恢復其變調於平等。以上每項皆見陶弘景詳細解說。可以知道當時醫學進步之狀態矣。

其次試舉中卷及下卷之記事。一例於次。以示其內容之大要。

「獨活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護羌使者。味苦平。生於川穀。為風寒所擊。治金創止痛。能治賁豚病痙。及女子之疝瘕。久服之。則身輕耐老。(上品)

由是觀之。梁代本草之如何進步。大略可以想見。此時關於藥物之書籍甚多。據七錄所載。而見引用於隋書經籍志者。如次。

神農本草,五卷

神農本草屬物,二卷

白話文:

意思是說,要恢復到平衡狀態是不可或缺的,以上每項內容都在陶弘景的著作中都有詳細的說明,可以由此了解當時醫學發展的程度。

接下來舉例說明中卷和下卷的記載,以示其內容的大要。

「獨活,又名羌活,也叫羌青或護羌使者,味苦性平,生長在山谷之中,可以治療風寒侵襲、金創止痛,並能治療賁豚病痙攣以及婦女的疝氣和瘕病,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上品)。

由此可見,梁代的本草學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大致可以想見。當時關於藥物的書籍很多,根據七錄所記載,並且被引用到隋書經籍志中的有以下幾種:

神農本草,五卷

神農本草屬物,二卷

蔡邕本草,七卷

華佗弟子吳普本草,六卷

陶隱居本草,十卷

隨費本草,九卷

秦承祖本草,六卷

王季璞本草經,三卷

李當之本草經,一卷

談道術本草經,一卷

宋大將軍參軍徐叔向本草病源合藥要鈔,五卷

徐叔向等四家體療雜病本草要鈔,十卷

王末鈔小兒用藥本草,二卷

甘浚之癰疽耳眼本草要鈔,九卷

陶弘景本草經集註,七卷

趙贊本草經,一卷

本草經輕行,一卷

本草經利用,一卷

云麾將軍徐滔新集藥錄,四卷

李當之藥錄,六卷

藥法,四十二卷

藥律,三卷

藥性,二卷

藥對,二卷

白話文:

蔡邕著有《本草》七卷,華佗弟子吳普著有《本草》六卷,陶隱居著有《本草》十卷,隨費著有《本草》九卷,秦承祖著有《本草》六卷,王季璞著有《本草經》三卷,李當之著有《本草經》一卷,談道術著有《本草經》一卷,宋大將軍參軍徐叔向著有《本草病源合藥要鈔》五卷,徐叔向等四家合著有《體療雜病本草要鈔》十卷,王末著有《小兒用藥本草》二卷,甘浚之著有《癰疽耳眼本草要鈔》九卷,陶弘景著有《本草經集註》七卷,趙贊著有《本草經》一卷,《本草經輕行》一卷,《本草經利用》一卷,云麾將軍徐滔著有《新集藥錄》四卷,李當之著有《藥錄》六卷,另有《藥法》四十二卷,《藥律》三卷,《藥性》二卷,《藥對》二卷。

藥目,三卷

神農採藥經,二卷

藥忌,一卷

此等在隋志。謂其已失。今日更無傳矣。由此可見當時關於藥物學術之盛況也。

白話文:

藥目,三卷:《藥物目錄》,共三卷。

神農採藥經,二卷:《神農採藥經》,共二卷。

藥忌,一卷:《藥物禁忌》,共一卷。

這些內容在隋朝的書籍目錄中有記載,表示這些著作已經失傳。現在已經不再流傳了。由此可以見得,當時關於藥物學的學術研究十分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