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藥研究綱要》~
1. 第一章、漢藥之概念
2. 一、漢藥之種類
自來一般人言及漢藥,輒聯想及於草根木皮。其實漢藥之種類,不僅植物而已。凡礦物性之物,動物性之物,所謂包羅萬象,無不涵括其中。而在生藥方面,苟稍稍加以人工,為用又自不同。例如法半夏、茅朮等藥,簡單加工之藥也;膽、南星、人中黃等,以動植礦之各種生藥,調合為複雜之製品者也。
又如米也,麥也,野菜也,果蔬也,甚至如器具也,衣類也,無不可製為藥物,無不可以為藥用。即調合之水,煎煮之火,亦無不含有深意與妙理。吾人雖謂之地上諸物網羅在內,亦無不宜。此其原因,不外乎經歷久遠之時代,及各地方民間發見之效藥漸多,調劑之技術漸精,累積而成。
漢藥雖包含種種物質,而生藥方面,確以植物性為多。所以呼之為本草,而神農本草經,實為中國最古之藥物書籍。此書曾於梁時經陶弘景校定,收載藥品三百六十五種,其中除重複者十八種外,得三百四十七種。大體分類如次。
從上表觀之,植物性生藥,較之動物礦物為多。蓋自昔已然,其後藥品種類,漸次增加。陶弘景於神農本草經之外,更輯錄漢晉名醫所用之藥品三百六十五種,曰名醫別錄。至唐時依新修本草所載有八百五十種;宋時開寶本草中有九百八十三種;而嘉祐本草已達一千八百十二種。
證類本草達一千四百五十六種。迄於明季李時珍之本草綱目,竟至一千八百九十二種之多。茲以本草綱目之內容,分類觀之。
水部(四三種)
火部(一一種)
服器部(七九種)
從上表觀之,植物之增加,比之動物礦物為多。即植物性生藥,亦依然占絕對之多數焉。水部、火部、服器部等,為神農本草經所無。水與服器,始自名醫別錄,而火部則自陳藏器之本草拾遺以後始發見云。
於此有宜補充一言者,神農本草經之三百六十五種藥品中,往往同一植物,未分其子葉莖根;同一動物,未分其骨肉臟蹄。後人以其效用各殊,一一分離而記載之,宜乎本草綱目,有如斯繁多之藥品也。自後乾隆年間,趙學敏著本草綱目拾遺,就本草綱目之漏載者,依其藥效一一記載之,亦得七百餘種。漢藥之種數,實可謂達於漠大之境矣。
白話文:
[一、漢藥的種類]
一般提到漢藥,人們立刻會想到草根、樹皮。但事實上,漢藥的範疇遠不止於植物,還包括礦物和動物性的物質,簡直是包羅萬象,無所不包。在生藥領域,只要稍加人工處理,其用途就會變得不同。例如法半夏、茅朮等藥材,都是經過簡單加工的。而像膽南星、人中黃等,則是將動物、植物、礦物的各種生藥混合製成的複雜產品。
再比如米、麥、野菜、果蔬,甚至是日常的器具、衣物,都可以製成藥物,都可以用作藥用。即使是調配藥物的水,熬煮藥材的火,都蘊含深奧的意義和道理。我們可以說,地球上所有物質都被納入漢藥的範疇,這一點也不為過。這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地人民發現的藥物越來越多,藥物製造的技術也越來越精進,這些經驗累積下來,形成了今日的漢藥。
漢藥雖然包含各種物質,但在生藥領域,植物性藥材的確佔了大多數,因此被稱為"本草"。而《神農本草經》是中國最早的藥物書籍,此書在南北朝時期由陶弘景校訂,共收錄365種藥物,去除重複的18種後,實際上有347種。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從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植物性生藥比動物性和礦物性的要多,這個趨勢從古至今一直如此。之後,藥物的種類逐漸增加,陶弘景除了《神農本草經》之外,還編輯了《名醫別錄》,收錄了漢晉名醫使用的365種藥物。到了唐代,《新修本草》記錄了850種藥物;宋代的《開寶本草》有983種;《嘉祐本草》更是達到1812種。
《證類本草》收錄了1456種藥物。到了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更是達到1892種。以下是以《本草綱目》的內容進行分類:
水部(43種)
火部(11種)
服器部(79種)
從上表可看出,植物性的藥物增加比動物性和礦物性的多,即使在植物性生藥中,它們仍然佔據絕大多數。水部、火部、服器部等類別,在《神農本草經》中並沒有,水和服器的分類始於《名醫別錄》,而火部的分類則是在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之後才開始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神農本草經》中的365種藥物,當時很多同種植物或動物的不同部位,如根、莖、葉、子或骨、肉、臟、蹄等,都沒有單獨分開。後來的人們發現它們的功效各有不同,於是分別記錄。這也是為什麼《本草綱目》的藥物種類如此繁多的原因。在乾隆年間,趙學敏撰寫了《本草綱目拾遺》,補充了《本草綱目》遺漏的藥物,也記錄了700多種。由此可見,漢藥的種類數量確實已經達到了一個巨大的數量級。
3. 二、中國現在通用之藥
如斯繁多之漢藥。吾人可以斷然的決定其非同一時代。概行使用。而系網羅各時代。各地方。民間慣用之藥。與夫傳說之藥。即饑饉凶年。備救荒之多數日用食品代用之品。無不包括其中。李時珍亦云。雖有多數自身未見之物。亦收載於本草綱目中。即此一言。可以喻其餘矣。
今日中國國藥店中。實際日常使用之藥物。亦依地方而異。除地方的民間藥非普通藥店能備外。大體不過五百種左右。余曾就奉天。營口。祁州。各代表藥店之藥名單。及天津稅關之輸出入漢藥表。調查其生藥之數。則如下表。
從上表觀之。可決定一國藥商店。其生藥之種類。大概在三百種左右。其中十分之八為植物性藥品。更就上列藥品之內。各店共通所備之藥。檢查之。則得下列合併之表。
上表不過從華北方面之調查。不能概例其餘。因中國各藥店中所備之藥。往往因時因地而有差異也。惟上海。北平。廣東。雲南等。各藥店所備之藥。種類甚能一致。又上表所死四百餘種藥品之外。尚有百種內外常觸於吾人之眼簾中。則總得五百餘種矣。茲再從前表。揭其藥名如次。
(一)四店共通所備之藥品
烏頭,厚朴,甘松,烏藥,香附,菊花,鬱金,香薷,枳實,藿香,莪朮,枳殼,廣皮,遠志,甘草,羌活,桂皮,桂枝,紅花,樟腦,當歸,丹皮,陳皮,人參,巴葉,防己,檳榔,玄參,鉤藤,山藥,青黛,川芎,黨參,知母,通草,巴豆,百合,益智,細辛,山奶,青皮,前胡,澤瀉,竹茹,薄荷,白芷,雷丸,棗仁,草果,常山,大黃,丹參,竹葉,杜仲,貝母,白朮,木瓜,李仁,牛膝,蒼朮,三漆,秦艽,大戟,丁香,肉桂,防風,木香,良薑,蜈蚣,雄黃,牛黃,全蠍,連翹,鱉甲,甘石,黃蘗,龜板,輕粉,黃芩,殭蠶,紅粉,金銀花,金石斛,延胡索,山楂子,山茱萸,川楝子,木鱉子,使君子,肉豆蔻,覆盆子,胡黃連,生地黃,天南星,馬錢子,密蒙花,吳茱萸,小茴香,麥門冬,石連子,膽南星,巴戟天,白豆蔻,零香草,羚羊角,荔枝核
(二)三店共通所備之藥品
甘遂,橘核,枸杞,桂子,芡實,烏梅,乾薑,橘紅,藕節,杏仁,荊芥,薑黃,光茹,柴胡,桔梗,沙參,神麯,獨活,蓽茇,粉葛,沒藥,樓仁,皂刺,砂米,絲瓜,川椒,赤芍,天麻乳香,白果,柏仁,百部,洋樟,蓮鬚,皂角,射干,蘇葉,排草,白芍,扁豆,洋參,檀蓍,川附,蘇子,檀香,年健,半夏,榧子,白芨,犀角,蒺藜,女貞,續斷,地楓,燈心,白藥萆薢,茯苓,麻黃,鹿茸,麝香,蟬退,奎砂,象皮,蛤蚧,水銀,蟾酥,珍珠,靈脂,地龍個砂,月石,烏蛇,土蟲,片砂,青鹽,罌粟殼,叩米子,荊三稜,胡蘆巴,叩仁子,海金砂,款冬花,廣豆根,五加皮,穀精珠,海桐皮,茄楠香,血竭花,五味子,孩兒茶,金牛草,苦楝皮,牽牛子,五倍子,草豆蔻,草決明,川黃連,青木香,大楓子,地骨皮,白鮮皮,馬兜鈴,大腹皮,佛手柑,西紅花,川樸花,天花粉,肉蓯蓉,補骨脂,山梔子,熟地黃,赤小豆,天門冬,母丁香,萊菔子,節菖蒲,千金子,胖大海,龍膽草,蛇退皮,石決明,穿山甲,海螵蛸,冬蟲夏草
(三)二店共通所備之藥品
阿魏,橘絡,桂通,紅葉,蓮子,紅娘,石榴,琥珀,桃仁,萎蕤,訶子,槐花,白芥,木通,陸通,昆布,龍齒,柿蒂,柿霜,信石,竹瀝,杏葉,枸櫞,陽草,黃連,龍骨,芫花,紫苑,海馬,砂仁,地丁,附子,藁本,玉竹,桂楓,連房,黃蘗,紫草,蜂房,膽礬,升麻,蘇梗,甘漆,桂碎,蘆薈,桑皮,祁蛇,斑蝥,沉香,何首烏,糖瓜蔞,天竹黃,蔓荊子,山豆根,金錢蛇,紫荊皮,車前子,陽起石,迎春花,紫豆蔻,五穀蟲,海浮石,石菖蒲,馬檳榔,海風藤,骨碎補,寒水石,青楓藤,胡麻仁,桑椹子,小連子,紅花餅,紫草苴,石楠藤,蘇合膏,青蒙石,密陀僧,洗冰片,自然銅,葶藶子,金櫻子,不食草
(四)一店所備之藥品
鶴蝨,桔片,姜皮,葛花,芥子,茵陳,艾葉,海草,瓜子,海帶,橘葉,卷柏,合歡,苦果,栝蔞,鎖陽,砂苑,大白,重樓,呈茄,柏葉,鹿角,龜膠,樺皮,辛夷,澤蘭,豬苓,馬勃,風藤,蒲黃,乾蟾,狗脊,神羔,石韋,大利,毛根,蕪荑,木賊,柚皮,黃精,鹿鞭,棕片,木鬥,榆蘑,蝟皮,蜂蜜,杞子,榆皮,鹿膠,水蛭,滑石,水粉,赭石,紅礬,石膏,石燕,石黃,石蟹,石蠍,原砂,髮菜,安息香,夏枯草,淫羊藿,銀柴胡,苦丁香,寄生葉,郁李仁,甲木頭,葛仙米,枳椇子,巨性子,牛蒡子,蓖麻子,翻大麻,野大黃,老鴉草,胡荽子,松羅茶,土茯苓,薏苡仁,凌霄花,狗皮羔,午時茶,陳皮膠,菟絲子,桑螵蛸,湖蓮子,棗檳榔,人中白,冬葵子,天葵子,南藤香,梅樹皮,芙蓉葉,山姜子,人中黃,大青葉,楮實子,天仙子,雞內金,鳳目草,藥檳榔,黑白絲,金精石,銀精石,赤石脂,陽起石,白石脂,金蒙石,花蕊石,王不留行
(五)除上列各表外日常在各藥店中所見之藥品
白蘞,浮萍,及己,甘焦,黃蠟,石英,薺苨,韭子,商陸,萹蓄,茺蔚,白薇,白前,側柏,青蒿,蜀葵,地榆,益母,貫眾,瞿麥,苦參,漏盧,綠豆,蠡實,蒼耳,蕤核,大薊,小薊,木槿,蚤休,蕺菜,紫參,胡桃,芒硝,龍眼,罌子,阿片,阿膠,黃菪,狼毒,蠶砂,地筋,玉簪,王孫,薤白,坤草,蘭草,當藥,牡蠣,菴䕡,豨薟,蟾酥,橄欖,葛根,茜草,馬齒莧,地膚子,白頭翁,馬鞭草,虎杖根,狼把草,馬蘭花,白屈菜,海人草,蓽澄茄,蒲公英,龍涎香,劉寄奴,山慈姑,急性子,羊躑躅,仙人掌,天名精,黃瓜皮,硃砂根,蟲白蠟,金盞花,鐘乳石,百藥霜,夜明砂,望月砂,青葙子,無明異,禹餘糧,威靈仙,蛇床子,旋覆花,大豆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