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久保田晴光

《漢藥研究綱要》~ 第三章、和漢藥與新藥 (14)

回本書目錄

第三章、和漢藥與新藥 (14)

1. 五、強心藥

以前之強心藥為Digitalis及Campher之萬能時代。最近對提供於治療之Vitacampher。雖有議論之者。然亦屬有興味之研究。其實似有裨益於治療界者也。

以皇漢藥為原料之強心性新藥。有以鈴蘭(君影草-Convallaria,majalis)之全配糖質製劑之Convalon、萬年青(Rhodea,japonica,Rosch)配糖質Rhodein(C\y30\yH\y44\yO\y10\y)製劑之Rodealin等。皆確認有強心利尿之效。

或注射處有多少刺戟作用。致不甚見廣用歟。

福壽草(側金盞花)之歐洲產者為Adonis,vernalis在西洋多用為丁幾劑。產於亞細亞北部者多在黑龍江河邊。有Adonis,amurensis之名。含有無晶形糖體Adonin(C\y24\yH\y40\yO\y4\y)。雖有同名製品之記錄。

現在市場不見焉。余自年來曾數次實驗福壽草根。其強心作用約當Digitalis,葉八分之一。雖不若鈴蘭(君影草)之強。然其作用極緩和。數年前渡歐時。曾見某處製藥公司正盛行研究。將來或得裝而出現於治療界。亦未可知。

(十五)蟾酥,蟾酥似使蟆(Bufo,vulgaris,Lanz)之皮腺分泌液吸收於麵粉而乾燥之者。其製法秘而難知。製品有扁平面包型大小二種。薄煎餅型一種。此三種之效力之差異。則尚無實驗也。此產自江蘇、河南、四川等。為漢藥屬極重要之一。有種種之作用。

效力亦強。用途又廣。在日本以此為原料之便藥。年售數百萬元。亦豪也。彼中國有名之六神丸。主成分亦屬此也。六神丸之內容。雖依製造處而有不同。據雷氏法所載之處方則如次。

犀黃(一錢半),腰黃(一錢),珠粉(一錢半),元寸香(一錢),冰片(一錢),蟾酥(一錢)

即配合牛黃麝香之高貴藥。真正品應高價也。又考其內容亦可見有治效。蘇州誦芬堂乃二百餘年老鋪。該藥房主人雷允上謹制之六神丸。最可信用也。

蟾酥出在別錄下品之藥。陶弘景曰「其皮汁甚有毒。犬齧之口皆腫。」此毒即為蟾酥。而蟾酥之名。至寇宗奭之本草衍義始出焉。其為藥用之起源似於唐時代也。甄權之藥性論。相傳為唐太宗當時之書。其中有「端午日取眉脂、以硃砂麝香為丸如麻子大、小孩子疳瘦者空心一丸、腦疳以奶汁調滴鼻中」一節。可見用於小兒之驚癇。

其後再考究種種用途。日華子本草則謂可治腎虛。本草衍義謂塗於齒齦之出血。則有隨手止血之效云。其引用於綱目之記事者。專屬外科方面。認為瘍疽、金疳、齒痛等之妙藥。傳之於日本。香具師在大路以自己身體為實驗臺。拔刀自刺而賣之藥者。即此蟆之脂也。

白話文:

以前的強心藥主要依賴毛地黃和樟腦,它們曾被視為萬能藥。最近,以樟腦衍生物(Vitacampher)作為治療藥物引起了一些討論,但這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研究方向,實際上可能對醫學界有所助益。

以中藥為原料的新型強心藥,包括以鈴蘭(君影草)的全配糖體製成的Convalon,以及以萬年青的配糖體Rhodein製成的Rodealin等,都已證實具有強心和利尿的效果。

然而,這些注射劑可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可能尚未被廣泛使用。

歐洲產的福壽草(側金盞花)稱為Adonis vernalis,在西方常被用作丁幾劑。產於亞洲北部的福壽草,多生長在黑龍江河畔,稱為Adonis amurensis,含有無晶形的糖體Adonin。雖然有同名產品的紀錄,但現在市場上已經看不到了。我近年來多次實驗福壽草根,發現其強心作用約為毛地黃葉的八分之一,雖然不如鈴蘭強,但作用較為緩和。幾年前在歐洲時,曾看到某製藥公司正在積極研究,將來或許能成為治療藥物也說不定。

(十五)蟾酥,蟾酥似乎是將蟾蜍(Bufo vulgaris)皮膚腺體分泌的液體吸附在麵粉上乾燥而成。其製作方法相當神秘難知。產品有扁平面包型和薄煎餅型兩種,大小不一。這三種產品的效力差異,目前尚未有實驗證實。蟾酥產自江蘇、河南、四川等地,是中藥中非常重要的一味藥材,具有多種功效,藥力強大,用途廣泛。在日本,以蟾酥為原料製成的成藥,年銷售額高達數百萬元。中國著名的六神丸,其主要成分也是蟾酥。六神丸的成分,雖然會因製造地點而有所不同,但根據雷氏所記載的處方如下:

犀黃(一錢半)、腰黃(一錢)、珠粉(一錢半)、元寸香(一錢)、冰片(一錢)、蟾酥(一錢)。

這是一種搭配牛黃、麝香等珍貴藥材的藥方,真正的產品應該價格不菲。從藥方成分來看,也確實具有療效。蘇州誦芬堂是一家有兩百多年歷史的老字號藥鋪,其負責人雷允上所製作的六神丸,最值得信賴。

蟾酥在《別錄》中被列為下品藥材。陶弘景說:「蟾蜍的皮膚汁液有劇毒,狗咬到都會口腫。」這裡的毒指的就是蟾酥。蟾酥這個名稱,是從寇宗奭的《本草衍義》才開始出現的。它作為藥物使用的起源,可能是在唐朝。相傳唐太宗時期的著作《藥性論》中提到「端午節取眉脂,加入硃砂和麝香製成如麻子大的藥丸,讓患有疳疾的小孩空腹服用一顆,腦疳則用奶汁調和後滴入鼻中」,可見當時已將蟾酥用於治療小兒驚癇。

後來經過不斷研究,蟾酥有了更多用途。《日華子本草》認為它可以治療腎虛。《本草衍義》則說塗抹在牙齦出血處,可立即止血。而《本草綱目》引用關於蟾酥的記載,主要偏重於外科方面,認為它是治療癰疽、金疳、牙痛等疾病的良藥。這個藥傳到日本後,有街頭藝人會以自己的身體做實驗,用刀刺傷自己後再賣藥,這種藥就是蟾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