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雷

《本草正義》~ 卷之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1)

1. 附子

《本經》:「味辛,溫。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踒躄拘攣,厀痛不能行步。」

《別錄》:「甘,大熱。主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下痢赤白,堅肌骨,強陰,腳疼冷弱,又墮胎,為百藥長。」

《御覽》:「吳普曰:神農,辛。岐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溫(瀕湖《綱目》,李氏作李當之)。」

[考異]溫中,《綱目》作《別錄》之文,茲從孫淵如問經堂本。金創,今皆作金瘡;創,瘡古今字。踒,《綱目》同,《御覽》引作痿。厀,今本作膝,皆古今字。腳疼冷弱四字,繆氏《經疏》在《本經》不能行步四字之上,而孫氏問經堂《本經》無之,《綱目》則引《別錄》有「腳氣冷冷弱」一句,然「冷冷弱」三字,不成句讀,不如仲淳所引為長,茲從繆氏而以系之於《別錄》,用孫淵如輯本之意,非《本經》語也。

白話文:

此藥味辛溫,能治風寒咳嗽、外邪入侵、溫暖脾胃、治療金創、破除癥結積聚、血塊、寒濕導致的腳痛、麻痺、拘攣、疼痛難行等症狀。此外,它也具有甘性,大熱,可治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霍亂轉筋、赤白痢疾,並能堅固骨骼、壯陽,緩解腳痛、寒冷、虛弱,甚至可以墮胎。至於藥性,有說法是辛味,也有說法是甘味或苦味,且有毒,性溫。

[正義]附子,味辛,氣溫,走而不守,為百藥長,故為溫經逐寒,徹內徹外,宣通氣血之第一利器。《本經》主「風寒咳逆邪氣」者,以六字作一句讀,專為寒邪作咳言之。蓋咳固有因於受寒之一證,非謂可以通治一切之咳逆。蓋《本經》中邪氣二字最多,凡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一,皆得以邪氣名之。

六淫皆屬外感,本非吾身所有之正氣,故皆得謂之邪。其實各有所指,初非泛而不切之語,惟在讀者善悟,則可得古人立言之旨,況《本草經》文字最簡,必須以意逆之,辨別其辭旨之何屬,尤為讀此經之最要一著,設有誤會,則貽害大矣。其治金瘡者,仲淳謂此為風寒所郁,血瘀不活之證,非血流不止之金瘡,所見甚是。

白話文:

附子,味道辛辣,性溫熱,藥力迅速,不留滯於體內,是所有藥材中最溫補的藥物,因此能溫暖經絡、驅散寒邪,從內到外,暢通氣血,是治療寒邪的最佳藥物。《本經》中記載附子主治「風寒咳逆邪氣」,將這六個字連起來讀,專門指寒邪引起的咳嗽。因為咳嗽的確有因寒邪引起的症狀,但並非可以治療所有咳嗽。

《本經》中「邪氣」一詞出現很多次,凡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邪,都可以稱為「邪氣」。這六種外邪都是外來的因素,並非人體本身的正氣,因此都可以稱為「邪」。實際上,每一種邪氣都有特定的指代,並非泛泛而談。讀者應該用心理解,才能領悟古人立言的本意。況且《本草經》的文字簡潔,必須用心去推敲,辨別其意思,這是讀這本書最重要的步驟,如果誤解了就會造成很大的危害。附子用於治療金瘡,仲淳認為這是風寒導致氣血瘀滯不通的症狀,並非血流不止的金瘡,這種說法非常合理。

總之《本經》所稱某藥主治某證,皆自有對藥之一候,原不是泛泛然舉一病名,竟謂凡屬某病,不問寒、熱、虛、實,不問初、中、末傳,而欲教人一概以某藥為主療者也。癥堅、積聚、血瘕數者,固自有陽和不布,陰霾凝滯之一候,則惟附子辛溫,通行百脈,是其正治。

「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當以十二字作一氣讀,乃指痿躄拘攣,膝痛不能行之屬於寒濕者,惟此能溫而通之。若分作兩句讀之,於寒濕二字,主治是矣,然痿躄也,拘攣也,膝痛不能行也,甚多血虛、血熱之證,又將何以解之?《別錄》謂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顯而易知,姑不必論。若霍亂轉筋,則明有屬熱、屬寒之別,薑、附所主,決非通治。

白話文:

總之,《本經》中所記載的某種藥物治療某種疾病,都有其特定的藥物作用機理,並非泛泛地列舉一個病名,就認為所有屬於該病症的患者,無論寒熱虛實,無論病程發展階段,都可以用該藥物為主治藥物。比如癥堅、積聚、血瘕等病症,都屬於陽氣不足、陰寒凝滯的病理表現,因此用附子這種辛溫藥物,可以通行百脈,是治療這些病症的正治之法。

「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這十二個字要連貫起來理解,是指因寒濕所致的痿躄拘攣,膝痛不能行走的情況,只有用溫通藥物才能治療。如果將這十二個字分成兩句話來理解,雖然寒濕二字是主治病因,但是痿躄、拘攣、膝痛不能行走,很多時候是血虛、血熱引起的,這又该如何解释呢?《別錄》中提到的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顯而易見,就不必多說了。而霍亂轉筋,明顯有屬熱和屬寒的區別,薑、附所治的病症,也絕對不是通治所有霍亂轉筋的。

而「下痢赤白」一句,則未免可疑,此病是濕熱積滯為多,古人謂之腸闢,明謂腸中有所闢積,若曰下痢,已覺不妥,蓋「痢」即「利」字之孳生,本以滑利、通利為義,《內經》所言自利、利下,皆即後人之所謂泄瀉、水泄,《內經》中明明與腸澼一候,各有命名,各有取義,未嘗混作一氣。

自後人加「疒」作「痢」,而滑泄亦謂之利,積滯亦謂之痢,此在六朝以後,不識字義之源,有此含渾,本不足責,竊謂漢魏以上,不當顢頇至此,且腸闢之候,欲下而不能暢下,後人謂之下積,尚屬名正言順,與泄利之滑泄自利者,病狀皎然不同,亦何可渾以痢字命名?況乎虛寒腸闢,可用溫藥者,百不得一,而《名醫別錄》乃以為附子主之,殊屬可駭,此恐六朝以後,淺人羼之,《別錄》乃陶氏弘景所集,不當有此。

白話文:

「下痢赤白」這句話實在令人懷疑,這種病症大多是由於濕熱積滯引起的,古人稱之為腸闢,意思是腸道中有所阻塞積聚。說成下痢就不妥當了,因為「痢」字本是「利」字的孳生字,意思是指滑利、通利。《內經》中所說的自利、利下,其實就是後人所說的泄瀉、水瀉。《內經》中明明將腸澼和下痢分開命名,各有其意義,並沒有將它們混為一談。

後來人們在「利」字上加了「疒」字,變成「痢」,滑泄也稱之為利,積滯也稱之為痢,這是在六朝以後,不了解字義的人所造成的混淆,原本不值得責備。但我認為漢魏以前的人不應該如此粗心大意。而且腸闢的症狀是想要排泄卻無法順暢排出,後人稱之為下積,這還算名副其實。與滑泄、自利的病症截然不同,為何要用「痢」字來命名呢?更何況虛寒腸闢可以用溫藥治療的比例非常低,而《名醫別錄》卻說附子可以治療,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這恐怕是六朝以後,一些淺薄的人所添加的內容,《別錄》是陶弘景所編撰,不應該出現這種錯誤。

又謂堅肌骨,強陰,則謂寒邪去,而肌骨可堅,陰液可強,本是充分言之,非欲以此作普通補益之品,此則讀古人書之不可死於句下者。不謂繆氏《經疏》,竟說出「偕諸氣藥則溫中,補血藥則強陰、堅肌骨」二句,一似補氣、補血藥中,不可無此附子一物,流毒伊于胡底,此豈明季景岳、立齋之輩,溫補二字,深映腦海之誤耶?究竟所見太陋,豈可為訓。若主治腳疼冷弱,則即《本經》治痿躄拘攣之意,墮胎為百藥長,固此物善走之力耳。

[廣義]潔古謂:溫暖脾胃,除脾濕腎寒,補下焦之陽虛。

壽頤按:附子專助下焦之陽,而兼溫脾胃,潔古所稱此藥主治,只此三句,可謂包掃一切,要言不煩。但脾濕一層,則專為寒濕浸淫,脾陽不能展布者而言,洵為要藥,若蘊濕化熱,即為大禁。東垣謂治濕淫腹痛,亦以寒濕言之,若濕而不寒,必不需此。李又謂除臟腑沉寒,三陰厥逆,則以太、少、厥三者寒厥而言,四逆回陽,本是正治,然近今石印鉛字本,三陰皆作三陽,則不可解矣,坊本誤人,實堪痛恨。

白話文:

有些人認為附子可以強健筋骨、滋補陰液,但這只是它功效的其中一面,並不代表它適合所有補益的情況。奇怪的是,缪氏在《經疏》中卻說附子可以跟補氣藥一起溫中,跟補血藥一起強陰、堅肌骨,好像補氣補血藥都必須要有附子一樣,這簡直是胡說八道!難道明末的景岳、立齋等人,被「溫補」兩個字蒙蔽了雙眼,才犯下這種錯誤嗎?這種淺薄的見解根本不能當作指導。附子其實最擅長治療腳痛冷弱,這也就是《本經》中用它來治痿躄拘攣的道理。附子善於走竄,因此也有墮胎的副作用。

潔古認為附子可以溫暖脾胃,去除脾濕腎寒,補益下焦的陽虛。

壽頤認為附子專門幫助下焦的陽氣,同時也溫暖脾胃,潔古關於附子主治的幾句話,簡潔明瞭,概括了所有功效。附子對於寒濕浸淫、脾陽不能散布的脾濕有效,確實是重要的藥物,但如果脾濕化熱,則絕對不能使用。東垣說用附子治療濕淫腹痛,也是針對寒濕而言,如果濕而不寒,就沒有必要用它。李氏認為附子可以去除臟腑沉寒、三陰厥逆,指的是太陰、少陰、厥陰三經的寒厥,四逆回陽正是它的治療方法。但現代石印鉛字的本子把三陰寫成三陽,那就完全說不通了,坊間的錯誤版本害人不淺,實在讓人痛恨。

瀕湖謂治陰毒寒疝中寒、小兒慢驚、暴瀉脫陽、久漏冷瘡、腎厥頭痛,皆就陰寒一面著想,是也。而又謂主治中風痰厥氣厥、柔痓癲癇、風濕麻痹、腫滿腳氣、久痢脾泄、嘔噦、反胃、噎膈云云,則凡此諸病,屬熱者居多數,而偏能籠統言之,不分界限,殊乖立言之體矣。景岳謂能除表裡沉寒,溫中,暖五臟,回陽氣,皆此藥之正治。

又謂治格陽喉痹,則陰盛於下,格陽於上,是喉痹中之特殊一種,雖不多見,確是有之,但喉中痛不紅不腫,或喉色淡白,微有數縷紅絲,舌亦淡白無華,肌膚亦必慘(注:原作「滲」,改)淡無神,甚且足寒至膝,宜以附、桂熱藥冷服,一劑即應。亦不可多服,繼必漸以滋填,固護其本,方為善治。

白話文:

瀕湖說治療陰毒寒疝、小兒慢驚、暴瀉脫陽、久漏冷瘡、腎厥頭痛等疾病,都是從陰寒方面考慮,這是正確的。但他又說主治中風痰厥氣厥、柔痓癲癇、風濕麻痹、腫滿腳氣、久痢脾泄、嘔噦、反胃、噎膈等等,這些疾病大多屬熱症,卻籠統地一概而論,不分界限,實在有違立言的原則。

景岳認為附子可以去除表裡沉寒,溫暖中焦,溫暖五臟,回陽氣,這是它的主要功效。

他又說治療格陽喉痹,是陰氣盛於下,陽氣被格於上,屬於喉痹中的一種特殊情況,雖然不常見,但的確存在。這種喉痹的症狀是喉嚨痛但不紅不腫,或者喉嚨顏色淡白,只有幾條紅色絲線,舌頭也淡白無華,皮膚也一定暗淡無光,甚至腳寒到膝蓋,可以用附子、桂枝等熱藥冷服,一劑即可見效。但也不能多服,之後要逐漸滋補填補,固護其本,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其始之不得不暫投溫燥者,虞花溪所謂稟雄壯之氣,能斬關奪門者,開其陰霾之閉塞耳。虞又謂能行十二經,追復散失之元陽,引發散藥,開腠理,以祛在表之真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除在裡之寒濕。

[發明]附子,本是辛溫大熱,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純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里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臟諸腑,果有真寒,無不可治。但生者尤烈,如其群陰用事,汩沒真陽,地加於天,倉猝暴病之肢冷膚清,脈微欲絕,或上吐下瀉,澄澈清冷者,非生用不為功,而其他寒病之尚可緩緩圖功者,則皆宜用炮製,較為馴良。

白話文:

起初不得已暫時服用溫燥藥物,是因為虞花溪所言,這藥性雄壯,能夠衝破關隘,打開阻塞的陰霾。虞花溪又說,這藥能夠行遍十二經絡,追回散失的元陽,引導散藥,打開腠理,去除表面的真寒,引導溫暖藥物到達下焦,去除裡面的寒濕。

附子性辛溫大熱,善於走竄,因此是通行十二經純陽的要藥。外可達皮毛,去除表寒;里可達下元,溫暖痼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臟諸腑,只要有真寒,皆可治療。但生附子藥效尤為猛烈,例如若群陰盛極,掩蓋真陽,地氣凌駕天氣,造成突然暴病的肢冷膚清,脈微欲絕,或上吐下瀉,吐瀉物澄澈清冷,就必須使用生附子才能奏效。至於其他寒病,則可以慢慢治療,宜用炮製過的附子,較為溫和。

惟此物善腐,市肆中皆是鹽漬已久,而又浸之水中,去淨鹹味,實則辛溫氣味,既受制於鹽之咸,復受制於水之浸,真性幾於盡失,故用明附片者,必以乾薑、吳萸等相助為理,方有功用,獨用錢許,其力甚緩。

壽頤嘗於臨證之餘,實地體驗,附片二錢,尚不如桂枝三五分之易於桴應,蓋真性久已淘汰,所存者寡矣,是以苟遇大證,非用至二三錢,不能有效,甚者必四五錢,非敢孟浪從事,實緣物理之真,自有非此不可之勢。若用生附,或兼用烏頭、草烏,終嫌毒氣太烈,非敢操必勝之券矣。

白話文:

這種東西容易腐爛,市面上賣的都是用鹽醃製很久的,而且還浸泡在水裡,去除鹹味,其實它本身是辛溫的,但被鹽的鹹味和水的浸泡影響,真實的藥性幾乎消失殆盡了。所以用明附片的時候,一定要用乾薑、吳茱萸等藥物來輔助,才能發揮功效。單獨使用一小撮,效果非常緩慢。

壽頤曾經在實際治療的過程中親身體驗,附片兩錢,還不如桂枝三五分的藥效顯著,因為它的真實藥性已經被淘汰殆盡,剩下的很少了。因此遇到嚴重的病症,必須使用到二三錢才能有效,甚至要使用四五錢,並不是胡亂用藥,而是因為藥理的真諦,確實需要這樣才能奏效。如果使用生附片,或者同時使用烏頭、草烏,最終還是會擔心毒性太強,不敢保證一定能治癒。

[糾謬]王海藏謂:附子治督脈為病,脊強反折。

壽頤按:脊強反折,即今之所謂角弓反張,仲景之所謂痙病,在古人以背屬太陽,遂謂之太陽表證,《傷寒論》、《金匱》所詳證治,同出一轍,即《甲乙經》七卷,且有太陽中風感於寒濕發痓之專條(《甲乙》之「痓」字,即「痙」字隸文,實即一字)。此皆古以痙為寒病之明文,海藏竟敢直言附子專治此病,其意固本諸此。

然證以近今發明之病理,則凡猝暴發痙,腰背反張,手足瘛瘲者,類多氣火上衝,震動腦神經,而失其知覺運動所致,內熱生風,木火上恣,治宜清熱抑降,潛鎮重墜,收效甚速,始知古人認作寒邪,竟是根本大誤,雖虛寒體質,陽和不布,亦有腦神經失其常度,而為痙厥瘛瘲者,兒科慢脾風病,時常有之,然終不如熱病發痙之最為多數,即如溫熱病裡熱已盛,而腦神經受其激刺者,亦為痙厥僵硬,或為抽掣者,本是熱盛之常事,且《甲乙》熱病篇,謂熱而痓者死,又謂熱而痓者,腰反折瘛瘲,齒噤齘,則古人亦未嘗不知熱病之有脊強反折一證,而海藏乃欲以附子最剛之藥,作為痙病必需之物,又何往而不動手便錯也耶?景岳謂附子大能引火歸元,制伏虛熱,其意本以真寒假熱,陰盛格陽而言,未嘗不是,但虛熱二字,最易令人誤會,俗子每見陰虛發熱,輒欲假託引火歸原之說,徑以桂、附姑妄試之,無不助陽爍陰,陡兆焚如之禍,皆景岳此二句誤之,作俑之孽,通一子不得辭其咎也(通一子,乃景岳之自號,不佞每謂景岳議論,往往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以通一為號,此公真有自知之明)。

白話文:

糾謬

王海藏說:附子能治督脈生病,導致脊柱僵硬反折。

壽頤按:脊柱僵硬反折,就是現在說的角弓反張,仲景所說的痙病。古人認為背部屬於太陽經,因此稱之為太陽表證。《傷寒論》、《金匱要略》中詳盡論述了此病的證治,與《甲乙經》七卷的內容互相印證,其中更有專門論述太陽中風因寒濕而發生的痓病。《甲乙經》中的「痓」字,就是「痙」字的隸書寫法,實際上是一樣的字。這些都是古人將痙病視為寒病的明文記載。海藏竟敢直接說附子專治此病,他的想法確實是出自於此。

然而,根據近代醫學的病理學研究,凡是突然發生的痙攣,腰背反張,手腳抽搐的病症,大多是由於氣火上衝,震動腦神經,導致失去知覺和運動功能。內熱生風,木火上亢,治療應當清熱抑降,潛鎮重墜,效果非常快。由此可見,古人認為是寒邪導致痙病,實際上是根本錯誤。即使是虛寒體質,陽氣不足,也可能因為腦神經功能失常而出現痙攣、抽搐,兒科的慢脾風病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然而,這些情況遠不如熱病發生的痙攣多見。例如,溫熱病裡熱已經很盛,腦神經受到刺激,也會出現痙攣、僵硬,或者抽搐,這本就是熱盛的常見情況。而且,《甲乙經》熱病篇中說:「熱而痓者死」,又說:「熱而痓者,腰反折瘛瘲,齒噤齘」,可見古人並沒有不知道熱病也會出現脊柱僵硬反折的症狀。然而,海藏卻想要用附子這種性寒力強的藥物,作為治療痙病的必需藥品,這又怎麼可能不犯錯呢?

景岳說附子能引火歸元,制伏虛熱,他的意思是針對真寒假熱,陰盛格陽的情況而言,並沒有錯。但「虛熱」二字很容易讓人誤解,一些庸醫往往看到陰虛發熱,就想要藉助引火歸元之說,直接用桂枝、附子亂試,結果無不助陽爍陰,導致焚如之禍。這些都是因為景岳這兩句話造成的誤解,是他的過失,通一子(景岳自號)不能推卸責任。(通一子,是景岳的自號,我經常認為景岳的議論,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用通一作為號,此公確實有自知之明)。

景岳又謂,無論表證里證,但脈細無神,所當急用。且引吳綬謂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脈沉細者,尤急須用之云云,誤人更甚。蓋寒熱有真假,脈沉脈細,亦有真假,沉細中固大有實熱在裡,閉塞不通之候,豈可但執一端,不參他證?且傷寒傳入三陰,更多熱病,豈可以三陰經之陰字,竟誤認作陰寒之陰。此與葉氏《臨證指南》中,以三陰瘧疾,皆作陰證,妄投熱藥者,同一笑話。

始知吳綬已開其例,初不料醫學之陋,乃並此陰字而不能解,吳氏之學,本極卑陋,殊不足責,獨以景岳素負盛名,而所見乃亦止此,洄溪徐氏,諡以庸醫之尤,非苛論矣(石頑《逢原》以此傳變三陰一句,改作直中三陰,庶幾彼善於此),(「夾陰」二字,不通之至,陸九芝《世補齋》文,已有專論,茲姑不贅)。

白話文:

張景岳說,不論是表證還是里證,只要脈象細弱無力,就應該緊急使用附子。他還引用吳綬的話,說附子是治療陰證的要藥,凡是傷寒傳變到三陰,或是中寒夾雜陰證,即使身體發熱但脈象沉細,都必須使用附子,特別是出現厥冷脈象沉細無力時,更需要緊急使用。這些說法誤導性很大。因為寒熱有真假,脈象沉細也有真假,沉細的脈象中可能隱藏著實熱在裡,導致氣血不通暢,怎麼能只憑一端,不參照其他證據呢?而且傷寒傳入三陰,更多的是熱病,怎麼能因為三陰經的「陰」字,就誤以為是陰寒呢?這和葉氏《臨證指南》中,把三陰瘧疾都當成陰證,妄投熱藥一樣可笑。

由此可見,吳綬已經開了這個先例,當初並沒有想到醫學的淺陋,竟然連這個「陰」字都解讀不了。吳氏的醫學水平本來就非常低下,實在不足為怪,只可惜張景岳名聲顯赫,卻也只看到這個地步,洄溪徐氏被稱為庸醫中的佼佼者,並非苛責之言。(石頑《逢原》把「傳變三陰」一句改成「直中三陰」,這才接近正確。)(「夾陰」二字,完全不通,陸九芝《世補齋》文中有專門論述,這裡暫不贅述。)

[禁忌]石頑謂:傷寒發熱頭痛皆除,熱傳三陰,而見厥脈沉,此厥深熱深之候,證必先有發熱多日,而後發厥,此為陽厥,大便必不瀉而閉,及溫疫熱伏厥逆,與陰虛內熱,火鬱於裡而惡寒者,誤用附子,不旋踵而變。

壽頤按:直中有真寒證,其病一起,即四體厥冷,脈沉微欲絕,而唇舌必淡白無華,是為寒厥,非四逆、薑、附不為功。若傷寒傳裡,先發熱而後厥者,皆熱閉於裡,外反無陽,其人必不言不動,而將沉沉嘿嘿,長與終古矣,是即熱盛而腦神經失其知覺運動之病,若能大清裡熱,雖是壞病,亦可十救三五,誤投四逆,頃刻變生,而不知者尚以為病之當死也,石頑所謂熱深厥深者即此。陸九芝謂先發熱而後變為寒厥者,千百病中無一人,自古迄今無一人也,諒哉。

白話文:

石頑說:傷寒發燒頭痛都消除後,熱氣傳入三陰,出現厥脈沉陷,這是熱氣深藏、厥氣也深的徵兆,這種情況一定是先發燒好幾天,之後才出現厥,這是陽厥,大便一定不瀉反而便秘。還有溫疫熱氣積蓄導致的厥逆,以及陰虛內熱、火氣鬱結在體內而怕冷的病人,如果誤用附子,很快就會病情加重。

壽頤評論道:真正有寒證的病人,病發時,就會四肢厥冷,脈象沉細微弱,幾乎要斷絕,而且嘴唇和舌頭一定淡白無光,這是寒厥,只有四逆湯、生薑、附子才能奏效。如果傷寒傳入內裡,先發燒後出現厥,都是熱氣閉塞在體內,外在反倒沒有陽氣,病人一定不說話不動,並且昏昏沉沉、昏迷不醒,最終走向死亡,這就是熱盛導致腦神經失去知覺和運動功能的疾病。如果能夠徹底清熱,即使是危重病人,也能十救三五,誤用四逆湯,就會瞬間病情加重,而不知情的人還以為病人是命中注定要死了。石頑說的熱深厥深,指的就是這種情況。陸九芝說先發燒後變成寒厥的病人,千百個病人中沒有出現過一個,從古至今都沒有出現過一個,可見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