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義》~ 卷之一 (7)
卷之一 (7)
1. 高麗參
而昧者甚至謂為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而救陽亡於垂絕之頃者,殆欲以《戰國策》之所謂不死之藥視人參,則過於推崇,而不自知其立言之不可為訓矣。
李月池曰:凡人之面白麵青,或黃或黧悴者,皆肺脾腎氣之不足,皆可用人參,而面赤氣壯神強者,不可用矣。脈之浮而芤濡虛大,遲緩無力,沉而遲澀細弱,結代無力者,皆虛而不足,可用人參,而弦長緊實,滑數有力者,則火鬱內實,不可用矣。潔古謂喘嗽弗用者,痰飲氣壅之喘也;若腎虛氣短喘促者,必用矣。
仲景之咳嗽弗用者,寒邪壅鬱之咳也;若自汗虛寒而咳者,必用矣。東垣謂肺有鬱熱弗用者,宜發不宜補也;若肺虛無火,氣短自汗者,必用矣。丹溪謂諸痛不可驟用者,邪氣凝結,宜散不宜補也;若虛寒氣弱,痛而喜熱喜按者,必用矣。節齋謂陰虛火旺弗用者,火邪積盛,不可補也;若虛火無根,自汗氣短,肢寒脈細者,必用矣。
壽頤按:李氏此言,辨別脈症,甚是明晰,惟所條舉者,盡屬虛寒證治,則李氏固專指高麗參之溫補言之。
繆仲淳曰:凡虛羸尪怯,勞役飢飽所傷,清陽之氣陷入陰分,發熱倦怠,四肢無力,或中暑傷氣,無氣以動,或嘔吐泄瀉,霍亂轉筋,胃弱不食,脾虛不磨,或真陽式微,腎氣匱乏,陽事痿絕,完穀不化,下利清水,及小兒慢驚,痘後氣虛,潰瘍虛弱等症,苟投入參,靡不立效。
壽頤按:繆氏所謂,亦是高麗參之功用,而張石頑崇之,且伸之曰。痘疹不宜輕用人參者,乾紫黑陷,血熱毒盛也;若氣虛頂陷,色白皮薄,泄瀉漿清,則必用矣。亦以麗參之甘溫言之,是以張氏之《本經逢原》明言人參甘苦微溫,產高麗者良。
[發明]高麗參之功用,本與遼參無甚差池。皆以養津滋液見長,補正固有奇功,去病亦尟實效,洄溪「長於補虛,短於攻疾」八字,可為定論。但遼參稟性醇和,絕無剛烈氣象,是以滋養陰津,尤其獨步;而高麗參則已有剛健恣態,溫升之性,時時流露,所以兼能振作陽氣,戰勝陰霾。
二者所主之病,雖同為陰枯血耗之候,惟陰虛之體,相火易升,則宜於遼參而不宜於麗參;若陰液既耗,而真陽亦衰,則宜用麗參而不宜用遼參。一則養陰而兼理虛熱,一則補陰而即以挾陽,各有專主,不容或紊。若治虛熱而誤用麗參,無異抱薪救火,則欲蘇涸轍之鮒,而灼其重竭之脂膏;若治虛寒而誤投遼參,幾於落井下石,則欲回黍谷之春,而適以陷絕於冰窖。
同是虛也,在當用之時,而一字之爭,已如水火冰炭之各異,彼夫風寒濕邪,痰飲食積,氣血鬱結之不得妄投是味者,更無庸言矣。
[正訛],王好古海藏氏曰:人參甘溫,補肺之陽、泄肺之陰,肺受寒邪,宜此補之,肺受火邪,則反傷肺。
白話文:
那些不明白的人,甚至說高麗參能將元氣從虛無之地帶回,並能挽救瀕臨死亡的陽氣,這簡直是把人參當成了《戰國策》裡說的不死之藥,過於誇大它的功效,卻不知道自己說的話根本不對。
李月池說:凡是臉色蒼白、青色,或是黃色、灰暗的人,都是肺、脾、腎的氣不足,都可以用人參。而臉色紅潤、氣力強壯、精神飽滿的人,就不應該用人參。脈象浮大無力,或遲緩無力,或是沉而遲澀細弱,結代無力的人,都是虛弱不足,可以用人參;而脈象弦長緊實、滑數有力的人,則是火氣鬱積在內,不應該用人參。張元素說喘咳不應該用人參,是指痰飲氣滯引起的喘咳;如果是腎虛導致的氣短喘促,就一定要用人參。
張仲景說咳嗽不應該用人參,是指寒邪鬱積引起的咳嗽;如果是自汗虛寒引起的咳嗽,就一定要用人參。李東垣說肺有鬱熱不應該用人參,是因為應該發散而不是補益;如果是肺虛無火、氣短自汗的人,就一定要用人參。朱丹溪說各種疼痛不應該馬上用人參,是因為邪氣凝結,應該疏散而不是補益;如果是虛寒氣弱,疼痛時喜歡溫暖和按壓的人,就一定要用人參。戴元禮說陰虛火旺不應該用人參,是因為火邪積聚太盛,不應該補益;如果是虛火無根,自汗氣短,手腳冰冷,脈象細弱的人,就一定要用人參。
壽頤按:李月池說的這些,辨別脈象和症狀非常清楚,只是他所列舉的,都是屬於虛寒的病症,所以李月池是專門針對高麗參的溫補功效來說的。
繆仲淳說:凡是虛弱消瘦、身體虛弱,因勞累過度、飢飽不均所傷,導致清陽之氣陷入陰分,出現發熱、疲倦、四肢無力,或是中暑傷氣,沒有力氣活動,或是嘔吐腹瀉、霍亂轉筋、胃弱不思飲食、脾虛消化不良,或是真陽衰微、腎氣虧乏、陽痿、大便裡有未消化的食物、腹瀉清水,以及小兒慢驚、出痘後氣虛、潰瘍虛弱等症狀,只要服用人參,沒有不見效的。
壽頤按:繆仲淳所說的,也是高麗參的功效。張石頑很推崇它,並進一步說明:出痘疹不應該輕易用人參,是因為痘疹出現乾紫黑陷,是血熱毒盛的表現;如果是氣虛導致痘疹頂陷、顏色蒼白、皮膚薄弱、腹瀉清稀,就一定要用人參。這也是針對高麗參甘溫的性質來說的。因此,張石頑的《本經逢原》明確指出,人參味甘苦,性微溫,其中產自高麗的品質最好。
【闡述】高麗參的功效,其實和遼參沒有太大的差別。都以養津液見長,補益正氣有奇效,但對於治療實質疾病效果不顯著,汪訒庵說的「長於補虛,短於攻疾」八個字,可以作為定論。但是遼參的性質醇厚平和,沒有剛烈的氣象,所以滋養陰津特別出色;而高麗參則帶有剛健的氣勢,溫升的性質時常顯露,所以也能夠振奮陽氣,戰勝陰寒。
兩者所治療的病症,雖然都是陰液枯竭、血氣耗損的情況,但是陰虛的體質容易導致相火上升,就適合用遼參而不適合用高麗參;如果陰液已經耗盡,而且真陽也衰弱了,就適合用高麗參而不適合用遼參。一個是養陰兼顧調理虛熱,一個是補陰同時兼顧扶陽,各有專長,不能混淆。如果治療虛熱而誤用高麗參,無異於抱著柴火去救火,想要救活乾涸車轍裡的魚,卻反而燒烤它們僅存的油脂;如果治療虛寒而誤用遼參,就如同落井下石,想要回歸春天的生機,卻反而讓它們陷於冰窖。
同樣是虛症,在應該用藥的時候,只是一個字的差異,就如同水火冰炭的差別。那些風寒濕邪、痰飲積食、氣血鬱結的情況,更不應該隨便用人參,這是不用多說的。
【糾正錯誤】,王好古海藏說:人參味甘性溫,可以補肺的陽氣、泄肺的陰氣。肺受寒邪侵襲,適合用它來補益;肺受火邪侵襲,反而會傷害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