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雷

《本草正義》~ 卷之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6)

1. 白朮

《本經》:「術:味苦,溫。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作煎餌。」

《別錄》:「味苦、甘。主大風,風眩頭痛,目淚出,消痰水,逐皮間風水結腫,除心下結滿,及霍亂吐下不止,利腰臍間血,益津液,暖胃,消穀,嗜食。」

[考證]《本草經》及《別錄》,皆稱術而無蒼白之分,陶氏弘景及宋之蘇頌,皆言術以茅山為勝,似今之所謂茅山蒼朮,亦即古之所謂術也。然弘景又別有赤朮之名,謂其苦而多膏,又似梁時已有蒼朮一種。今按《本經》主治,詳其功用,頗似今之茅朮,惟白朮健脾化濕,其力亦同。

至《名醫別錄》又言味苦、甘,增一甘字,則明是白朮;李瀕湖以《本經》、《別錄》之文,兩繫於白朮、蒼朮二條,而隱菴因之,真駢拇矣。

[正義]白朮,氣味芳香,苦甘而溫。稟坤土中和之性,故專主脾胃,以補土勝濕見長。溫能勝寒,燥能驅濕,而芳香之氣,能通脈絡,走肌肉,故專風寒濕痹,而治死肌。風濕著於關節,則痙而強直;脾家濕熱鬱蒸,則發為黃疸;術能勝濕而芳香宣絡,故主痙、疸。自汗亦脾家之濕熱,術燥其濕,則汗自止。

除熱者,除脾虛之發熱也。消食者,濕除而脾運自健也。特提出作煎餌一層,則以其豐於脂膏;故宜於煎劑;陳修園謂:後人土拌炒燥,大夫《經》旨者也。《別錄》主大風,蓋亦指風濕言之,芳香善走,而主肌肉,故大風可除。風眩,頭痛,目淚,有濕盛而濁氣上蒙者,亦有中虛而清陽不布者,術能除痰勝濕,補中升清,斯眩痛可止,目淚可除,非肝火上浮之目眩、頭痛、流淚也。消痰逐水,退痛除滿,皆勝濕健脾之效。

霍亂吐利,亦指脾有寒濕之證,乃宜於術。利腰臍間血,亦芳香之氣,可以流利氣血之運行,即《本經》主死肌之意。益津液者,術本富於脂膏也。暖胃消穀嗜食,無一非芳香醒脾,溫養健運之功耳。

[廣義]甄權:主心腹脹滿、腹中冷痛;《日華》:治冷氣痃癖,婦人冷癥瘕;海藏:治脘痛(皆溫養脾胃,芳香行氣之功,此理中湯所以為不祧之祖也)。甄權:止嘔逆,《日華》:主反胃□□(皆胃氣虛寒為病,正與濕熱痰飲之嘔吐相反,術溫而燥,醒脾安胃,故能定嘔)。

潔古:主四肢困倦,嗜臥不思食,消足脛濕腫,王海藏主身體重,皆燥濕健脾,宜用蒼朮。

石頑謂:生用則除濕益燥,消痰利水,治濕痹死肌;制熟則和中補氣,止渴生津,止汗,除熱進食,得參、苓大補中氣,得枳、橘健運飲食。

張隱菴謂:脾喜燥而惡濕,喜溫而惡寒,然土必有濕氣,始能灌溉四旁,過燥則不能運化,為脾約之病,白朮多脂,性雖燥而能潤,溫而能和。

靈胎謂:白朮氣香而性溫,味苦而甘,皆屬於上,故宜補脾土,而其氣甚烈,芳香四達,故又能達於經脈肌膚,不專於補中。

[發明]術之功用,自唐宋以前,止言其燥濕逐水,所謂暖胃消食,亦燥能健脾醒胃也。蓋其氣甚烈,故能振動脾陽,而又疏通經絡,然又最富脂膏,故雖苦溫能燥,而亦滋津液,且以氣勝者,流行迅利,本能致津液通氣也。唐宋以後,皆以為補益脾胃,其旨即從此出。

壽頤謂:白朮、蒼朮,在古不分,而今已各別,則凡古人所稱燥濕逐水之用,今必以茅山蒼朮當之;其補益脾胃,則宜用白朮;蓋今之所謂冬白朮者,質潤而氣香,健運脾陽,滋養胃陰之力不小,且其氣既盛,不致呆守滿中,允為健脾益胃之專劑矣。

[禁忌]仲景理中丸:臍上築築,腎氣動也,欲作奔豚,去白朮而加桂四兩。

壽頤按:此以腎氣上奔,而術以氣勝,恐增其升也。又吐多去朮,亦即此意。

[正訛]東垣謂:白朮主安胎。蓋謂妊娠養胎,依賴脾土,術能健胃故耳。乃後人竟一例盲從,不論何種醫書,皆止言白朮安胎,而不詳其理,頗似安胎一事,但用白朮一味,可竟全功,而於體質之虛實,病情之寒熱,不妨一概不問,有是理乎?

丹溪謂:白朮無汗能發,有汗能止。

壽頤按:白朮補中,雖以氣勝,不可謂之發汗,惟蒼朮則辛烈開腠,能發濕家之汗耳。

繆仲淳引劉涓子《癰疽論》謂:潰瘍忌白朮,以其燥腎閉氣,故能生膿作痛。張石頑亦採其說。不知術能補益,潰瘍毒盛,誠非所宜,若潰後元虛,非補脾胃,何以收效,參、地、朮、耆,皆補虛要藥,豈可不問虛實,而一概抹煞之耶。

繆氏又謂:術以氣勝,除邪之功巨,補陰之效虧,凡陰虛血少燥渴,及精不足,便閉滯下者,忌之。繆氏之意蓋謂其氣味燥烈,故有耗陰爍精等弊,愚謂術本多脂,萬無傷陰之慮,仲淳臆說,妄不可聽。

2. 於潛術

[發明]術之種類不一,古今以於潛產者為上品。然真是野生者,不可多得,今市肆之所謂於朮,皆江西萍鄉產也,人力培植,較之尋常白朮,氣稍和平,質稍柔潤,以補脾胃,頗合沖和之性。

白話文:

於潛術

白朮的種類很多,古今以來都認為於潛產的白朮品質最好。但是真正野生於潛產的白朮非常稀少,現在市面上賣的白朮,大多產自江西萍鄉,是人工栽培的。相比普通的白朮,人工栽培的於潛白朮藥性較為平和,質地也較為柔潤,用於補益脾胃,相當符合平和調和的特性。

3. 徽歙術

[發明]今安徽有野術一種,非市肆所有,乃土人四出尋覓而得者,氣味芳香異常而不燥烈,中有硃砂點甚多,雖藏之極燥,而剖之則朱點皆是硃色之油,最是上品。以入煎劑,清芬之氣,繚繞一室,令人鐃(注:當是「饞」之誤)涎欲滴,補脾醒胃,大有奇功,非尋常之冬白朮、萍鄉術所能望見項背者也。

白話文:

徽歙術

現在安徽有一種野生的術(指中藥材白朮),市面上沒有賣,是當地人四處尋找才找到的。它的氣味芳香異常,卻不燥烈,裡面有很多硃砂點,即使儲藏在非常乾燥的地方,剖開後硃砂點依然是硃砂色的油狀,這是上品。用它煎藥,清香的氣味瀰漫整個房間,讓人垂涎欲滴,能補脾醒胃,功效非常顯著,遠非普通的冬白朮、萍鄉白朮所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