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雷

《本草正義》~ 卷之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5)

1. 南沙參

[發明]沙參,古無南北之別,石頑《逢原》始言沙參有南北二種。北省質堅性寒,南者質松力薄。趙氏《綱目拾遺》引《藥性考》謂南沙參形粗,似黨參而硬,味苦性涼,清胃,瀉火解毒,止嗽寧肺。

壽頤按:今市肆中北沙參堅實而瘦,甫沙參空松而肥,皆微甘微苦,氣味輕清,而富脂液,故專主上焦,清肺胃之熱,養肺胃之陰,性情功用,無甚區別。必謂北產性寒,南產不寒,似亦拘執成見,趙氏所引止嗽寧肺,亦主肺熱作嗽而言,非泛治痰飲之寒嗽。吳氏《從新》謂南沙參形稍瘦小,則非今日市廛中物矣。

2. 薺尼

《別錄》:「味甘,寒,無毒。解百藥毒。」

[正義]《本經》以薺尼為桔梗之別名;李瀕湖以為一類二種,桔梗苦而薺尼甘,故《綱目》於薺尼條中,竟謂之甜桔梗。古人以為解毒神品,《肘後方》謂薺尼汁濃飲一升,一藥而兼解眾毒;《千金》以治強中消渴;《大明》稱其殺蠱毒,治蛇蟲咬,熱狂溫病;瀕湖又謂尼寒而利肺,甘而解毒,良品也,而世不知用,惜哉。

3. 桔梗

《本經》:「味辛,微溫。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悖氣。」

《別錄》:「利五臟腸胃,補血氣,除寒熱,風痹,溫中消穀,療咽喉痛,下蠱毒。」

[正義]桔梗氣味,《本經》止作味辛,微溫,《別錄》乃加苦字,而曰有小毒。各本多作味辛、苦,微溫,有小毒者,《本經》、《別錄》久已合而不分也。味辛而氣溫,故所主皆宣泄散寒之用。胸脅痛如刀刺者,即氣滯寒凝,或飲邪阻塞之胸痹證,桔梗辛溫,宣通陽氣,故能通痹止痛。

腹滿腸鳴,皆寒滯中下,脾陽不振;驚恐悖氣,則寒凌於上,心陽不宣,而桔梗皆能治之,則固振動陽氣,疏通郁窒,合上、中、下三焦而統治之要藥也。

《別錄》利五臟腸胃,即是宣通之功。補血氣者,辛溫之性,能活血行氣,通行百脈,即補血補氣之義。除寒熱者,鼓舞陽氣,而邪自消除也。風痹,皆氣血凝滯之候,通而行之,痹痛亦已。則桔梗溫通之功,又不獨內行於五臟六腑,而並能外達於孔竅肌膚。試合《本經》、《別錄》而研究其功用,可知辛溫通利之效甚大也。

溫中消穀,又宣通陽氣之餘義;療咽痛者,蓋即仲景治少陰咽痛之意,辛溫能通少陰之結氣,非泛指溫熱上擾之咽痛。下蠱毒者,則取其宣泄之力耳。

[廣義]仲景:三物白散,治寒實結胸。

壽頤按:此不獨以巴豆溫中祛寒而破堅積,亦以桔梗助其辛溫開泄也。

又:甘草桔梗湯,治肺癰吐膿。

壽頤按:此亦以桔梗之辛溫,開泄排膿也。

又:甘草桔梗湯,治少陰證二三日咽痛。

壽頤按:此方本以桔梗之辛溫,開少陰之結氣,乃後人竟以通治咽喉口舌諸病,則止知仲景之治咽痛,而略過少陰二字,殆非仲景本意。至宋時又以甘桔加荊芥防風連翹,而易名為如聖湯,治風熱咽痛,則荊防疏其風,連翹泄其熱,而以桔梗開其結,意亦猶是。但火邪若盛,則辛散之品,究非所宜。

甄權:治下痢,破血積,消痰涎,去肺熱氣促咳逆,除腹中冷痛。

《日華》:主心腹脹痛,破癥瘕、肺癰。

潔古:除胸膈間滯氣,通鼻塞。

成無己謂其辛散而苦泄,用以下氣。

東垣謂其利胸膈咽喉氣壅及痛,破氣滯積塊,治寒嘔。

張石頑謂其能開發腠理,與羌、獨、柴胡、芎、蘇等,同為解表藥。

丹溪謂:痢疾腹痛,乃肺金之氣鬱在大腸,宜以苦桔梗開提之,使血氣疏通,然後乃用痢藥。

壽頤按:桔梗宣通,以主痢疾腹痛,其效頗捷。但所謂肺氣鬱於大腸,立論迂遠,是乃為潔古上升之說所愚,何不曰肝脾之氣,窒塞不通,先宜宣利其氣機之為直捷爽快乎。

[正訛]桔梗功用,諸家所述皆溫通宣泄,無論上焦下焦結滯之病,一例通治。獨張潔古謂其為諸藥之舟楫,載以上行,至胸中最高之分,諸藥中有此一物,則不能下沉云云。繆仲淳和之,謂其性陽而上升,凡病氣逆上升者弗用,及下焦藥中弗入此味。張景岳之《本草正》,又大暢其旨,謂專用降劑,此物不宜同用,壽頤按:此說,不知易老從何處悟入。

《本經》、《別錄》皆無此意,殆誤認仲景、《千金》甘桔諸方,或治咽痛喉痹,或治肺癰喘咳,皆主上焦之病而云然。然試觀《本草經》主腹滿腸鳴,《別錄》下蠱毒,豈無下行之用?張隱菴辨之,謂桔梗氣分之藥,上中下皆可治,斥潔古為杜撰。然潔古、景岳之說,今尚盛行於時,遂令通達三焦,宣陽行氣之功,不復信用於世,易老誤人,正是不淺。

丹溪之言曰:乾咳嗽乃痰火之邪,郁在肺中,宜苦桔梗以開提之。

壽頤按:桔梗辛溫,以治火鬱,未能熨貼,但輕用之以為嚮導,尚無大弊。

石頑謂:痘疹尚下部不能起發,大忌桔梗;陰虛久嗽,不宜用,皆以其疏泄陽氣也。

仲景甘桔湯,本治少陰咽痛,而後人乃以此方統治一切風熱實火咽痛,多未見其效者,則抹卻少陰一層之過也。且自易老獨創桔梗上升之議、仲淳、景岳、石頑諸子靡然宗之,而猶認定其為咽痛專藥,就使桔梗果屬升提,則凡風熱、實火諸喉咽病,正是火勢上壅之候,更與溫升,寧不抱薪救火,而益張其焰?奈何庸俗之流,猶昧然盲從,而執定甘桔為咽痛之普通藥劑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