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義》~ 卷之六 (12)
卷之六 (12)
1. 威靈仙
[發明]威靈仙,《開寶本草》謂為苦溫;瀕湖謂微辛不苦,性善通行,故得此名。《開寶》謂主治諸風,宣通五臟,去腹內冷滯,心膈痰水,久積癥瘕,痃癖氣塊,腰膝冷疼;東垣謂推新舊積滯,消胸中痰唾,皆以走竄消克為能事,積濕停痰,血凝氣滯,諸實宜之。味有微辛,故亦祛風,然惟風寒濕三氣之留瘀隧絡,關節不利諸病,尚為時宜。
而性頗銳利,命名之義,可想而知。乃唐人著威靈仙傳,竟謂治中風不語,手足不遂,口眼喎斜云云,則大有誤會矣。石頑謂痘疹毒壅於上,不能下達,腰下膝脛起灌遲者,用為引下,立效。其性利下,壯實者有殊效。氣虛者服之必致虛瀉,血虛而痛,不因風濕者不可服。
白話文:
威靈仙,味微辛、性溫,以其善於通行而得名。《開寶本草》記載其能治風,宣通五臟,去除腹內寒氣、心胸痰水、久積的癥瘕、痃癖氣塊,以及腰膝冷痛;李東垣則認為它能推陳出新,消胸中痰唾,皆以走竄消克為效用,適用於積濕停痰、血凝氣滯等實證。因其味微辛,故亦能祛風,但主要適用於風寒濕三氣留滯經絡、關節不利等病症。
威靈仙性銳利,故名。唐人所著《威靈仙傳》中說它能治中風不語、手足不遂、口眼喎斜等症,實屬誤解。石頑則認為它能引導痘疹毒素下行,適用於痘疹毒素壅於上,不能下達,腰下膝脛起灌遲者。其性利下,對體質壯實者有顯著療效。但氣虛者服用易致虛瀉,血虛而痛,且非因風濕所致者不可服用。
2. 割人藤
[發明]割人藤,張石頑《本經逢原》謂即葎草之俗稱,其苗極長,蔓延最速,莖有毛刺極密,老則螫人肌膚,江浙間遍野有之,吾鄉土語割人藤三字,婦孺皆知。據李氏《綱目》引《唐本草》律草,謂即《別錄》之勒草,蜀(注:似為衍字)《圖經》謂之葛勒蔓,李謂莖有細刺,善勒人膚,故名勒草云云,則土語割人之名,即從葛勒轉展為之,且蔓生如葛,故有葛名,其形則《綱目》詳言之。蘇恭謂氣味苦寒,主五淋,利小便;蘇頌謂療膏淋,久痢;石頑謂散瘀血。
蓋苦泄寒降,皆主濕熱壅塞之實證,而亦可為外瘍陽毒之外敷者也。
白話文:
「割人藤」這個名字,其實就是俗稱的「葎草」。這種植物的藤蔓非常長,生長速度極快,莖上長滿了密集的毛刺,老了之後就會刺傷人的皮膚。在江浙地區到處都能看到這種植物,我們當地人也都叫它「割人藤」。根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引用《唐本草》的說法,葎草就是《別錄》中的「勒草」,蜀本草圖經則稱它為「葛勒蔓」。李時珍認為它莖上有細刺,容易刺傷人的皮膚,所以叫它「勒草」。因此,我們這裡叫它「割人藤」,應該就是從「葛勒」演變而來的,而且它像葛藤一樣蔓延生長,所以也帶有「葛」的名字。至於外形,在《本草綱目》中有詳細的描述。蘇恭說它性味苦寒,可以治療五淋,利小便;蘇頌則說它能治膏淋和久痢;石頑則認為它可以散瘀血。
總之,它的苦寒性質能瀉火寒降,適合治療濕熱壅塞的實證,也能外敷治療外傷的陽毒。
3. 天仙藤、青木香
[發明]天仙藤之名,《綱目》引蘇頌《圖經本草》有之。然今之所通用者,乃土青木香之苗蔓。土青木香入土甚深,一莖直行,小者甚細,年久者亦或大如拇指。其味甚苦,而氣極清芬,力能舒郁開胸,醒脾胃,清濕熱,長夏鬱蒸之令,脾胃清陽之氣受其矇蔽,而恆覺無氣以動,倦怠納呆者,以少許細嚼吞之,即覺神情為之一振,去濕化濁,甚有捷效。
蓋香本天地之正氣,自能掃蕩陰霾,而苦味泄降,更能導去蘊積之濁垢,而恢復其胸中太和之元氣,功不在廣木香、茅朮、藿香之下,而又能久藏不腐,且氣味亦不以年久改變,堅貞之性,草藥中尤不易得。其藤亦能宣通經隧,導達鬱滯,疏肝行氣,止心胃痛,最為土產良藥。
白話文:
「天仙藤」這個名字最早見於《綱目》,引自蘇頌的《圖經本草》,但現在大家普遍使用的「天仙藤」其實是土青木香的藤蔓。土青木香的根扎得很深,莖直直地生長,幼苗很細,多年生的莖甚至可以長到拇指粗細。它味道非常苦,但氣味清香,能舒緩胸悶,醒脾開胃,去除濕熱。在長夏濕熱的季節,脾胃的清陽之氣容易受到阻礙,讓人感到乏力、食慾不振,這時吃一點土青木香,細細咀嚼吞下,就能讓人精神一振,去除濕氣,效果很顯著。
因為香氣是天地間的正氣,能驅散陰霾,而苦味能泄降,去除積聚的濁氣,使人恢復胸中元氣,功效不輸廣木香、茅朮、藿香。而且它可以保存很久而不腐爛,香氣也不隨時間改變,這種堅韌的特性在草藥中非常難得。它的藤蔓也能暢通經絡,疏解鬱滯,疏肝理氣,止心胃痛,是土生土長的良藥。
觀《圖經》天仙藤之主治,頗不相合,實非古之所謂天仙藤。而瀕湖又謂土青木香為馬兜鈴之根,又謂天仙藤能流氣活血,治心腹痛,又引孫大仁《集效方》謂治疝氣痛,以天仙藤一兩,好酒煎服神效。庶為近之。
白話文:
我翻閱了《圖經》,發現它所記載的天仙藤的功效,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真正的古時候的天仙藤應該不是這個樣子。而《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則認為,土青木香是馬兜鈴的根,並且說天仙藤能夠疏通氣血,治療心腹疼痛,還引用了孫大仁的《集效方》中記載的天仙藤治療疝氣疼痛的方法,用天仙藤一兩,以好酒煎服,效果顯著。這段描述可能更接近真實的天仙藤。
4. 土茯苓
[發明]土茯苓,自瀕湖《綱目》始入本草,謂昔人不知用此,近弘治、正德間,楊梅瘡盛行,率用輕粉藥取效,毒留筋骨,潰爛終身,乃用此,遂為要藥。時醫無從考證,往往指為萆薢。然其根苗迥然不同,但功用頗相近,蓋亦萆薢之類(根苗形狀,詳見《綱目》,茲不備錄)。
又謂陶弘景注石部禹餘糧云:南中平澤,有一種藤生,葉如拔契,根作塊,有節,似拔契而色赤,味如薯蕷,亦名禹餘糧,言昔禹行山乏食,採此充糧,故有此名(拔契,音拔乞,萆薢之別種),李謂此即土茯苓也。故今尚有仙遺糧、冷飯糰之名。
白話文:
土茯苓的藥用價值,最早是從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開始被記載。以前人們不知道如何使用這種藥材,直到弘治、正德年間,楊梅瘡盛行,人們多用含有輕粉的藥物治療,結果導致毒素留在筋骨,造成潰爛終身。後來發現土茯苓可以有效治療這種疾病,於是成為重要藥物。當時的醫生沒有辦法考證土茯苓的來歷,經常把它誤認為萆薢。但實際上,土茯苓和萆薢的根莖完全不同,只是功效相近,可以說它是萆薢的同類。土茯苓的根莖形狀,《本草綱目》中有詳細記載,這裡就不贅述了。
此外,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提到一種名叫禹餘糧的植物,生長在南方平澤地帶,藤蔓狀生長,葉子像拔契(一種古代工具),根部塊狀,有節,顏色偏紅,味道像薯蕷,也叫禹餘糧。傳說大禹行山的時候,曾經用這種植物充飢,因此得名。拔契其實是萆薢的另一種變種。李時珍認為,這種禹餘糧就是土茯苓。因此,土茯苓至今還保留著仙遺糧、冷飯糰等別名。
陳藏器《本草》有草禹餘糧亦即此,謂食之當谷不飢,調中止泄,健行,不睡。
壽頤按:此則利濕而兼有補土之功。
《綱目》謂:氣味淡平,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止泄瀉,治拘攣骨痛,惡瘡癰腫,解汞粉、銀硃毒。
壽頤按:此物蔓生,而根又節節連貫,性又利濕去熱,故能入絡,搜剔濕熱之蘊毒。其解水銀、輕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滲利下導為務,故為專治楊梅毒瘡,深入百絡,關節疼痛,甚至腐爛,及毒火上行,咽喉痛潰一切惡症,雖西學亦以為梅毒唯一良劑。瀕湖《綱目》言之最詳。
白話文:
陳藏器在《本草》中記載,有一種草藥叫做禹餘糧,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這種草。書中說吃它可以充當穀物,讓人不感到飢餓,還能調節脾胃,止瀉,強健筋骨,並且有助於睡眠。
壽頤認為,這種草藥具有利濕和補土的功效。
《本草綱目》中記載,這種草藥氣味淡平,可以健脾胃,強筋骨,祛風濕,利關節,止瀉,治療拘攣骨痛、惡瘡癰腫,解汞粉、銀硃毒。
壽頤認為,這種草藥蔓生,根部節節相連,性質偏於利濕去熱,因此可以深入經絡,清除濕熱蘊毒。它能解水銀、輕粉毒,是因為水銀、輕粉毒性向上升,而這種草藥則可以滲透利水,向下引導毒素,所以專治楊梅毒瘡,可以深入百絡,治療關節疼痛,甚至腐爛,以及毒火上行,咽喉疼痛潰爛等各種惡症。即使是西醫也認為它是治療梅毒的最佳藥物。瀕湖在《本草綱目》中對此做了最詳細的論述。
但淡而無味,極其平和之物,斷非少數所能奏績,李氏所錄數方,未免言之太易,必不足用。今惟專用大劑,採取鮮根熬膏常服,並以為日食常用之品,能服食至數十百斤,以多為貴,則一味自可治最重最危之症,已得實驗數人,此則未經前人道破之語,患者非用此法,必無第二良藥可救,雖西國專科研究注射藥水,亦不能及。
蓋彼法雖能速效,且無劫毒內攻之害,但日久亦必復作,終不除根,若多服此藥,永無後患,此則十餘年之親驗者也。凡服此者,不可飲茶茗,犯之確能脫髮,必令如牛山之濯濯,亦無他患。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那些平淡無味、性情極其平和的藥物,並不是隨便就能取得良好療效的。李氏所記載的幾個方子,未免過於輕描淡寫,實際上並不可靠。
現在應該專注使用大劑量的藥物,選用新鮮的根莖熬製成膏,經常服用,並將其作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可以服用數十甚至上百斤,以量取勝。這樣一味藥就能夠治療最嚴重、最危急的疾病。已經有幾個人親身試驗過,效果顯著。這是前人從未說過的秘密,患者若不採用此法,就沒有其他良藥可以救治,即使西方的專科研究出來的注射藥水也無法比擬。
因為西方的藥物雖然見效快,而且沒有傷及人體的毒副作用,但時間久了就會復發,無法根治。而如果長期服用這個中藥,則可以永絕後患。這是我十多年來親身驗證的結果。
凡是服用這個藥物的人,不可喝茶或喝茶類飲料,否則會導致脫髮,頭髮掉光,就像牛山一樣光禿禿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副作用。
5. 藤黃
[發明]瀕湖《綱目》謂藤黃,點蛀牙自落;石頑謂性毒而能攻毒,點牙即落,毒能傷骨傷腎可知。趙氏《綱目拾遺》謂三黃寶蠟丸、黎峒丸俱用藤黃,以其善解毒也。中藤黃毒者,食海蜇即解。趙又引《百草鏡》謂藤黃,出外洋及粵中,乃藤脂也,形似筆管者良,大塊者不佳。
又引《粵志》廣中產黃藤,熬汁即藤黃,性最寒,以青魚膽和之,治眼疾,治癰疽,止血,化毒,斂金瘡,亦能殺蟲,治刀斧木石傷,及湯火傷。有治一切諸傷神效方,金不換,治跌打刀傷方,治外科一筆消、消毒散等方,皆佳。詳見趙氏本書,茲不具錄。
白話文:
《本草綱目》記載藤黃可以點治蛀牙,使之自行脫落。石頑認為藤黃性毒,但可以攻毒,點在牙齒上就能使牙齒脫落,由此可知其毒性足以傷骨傷腎。趙氏《綱目拾遺》記載三黃寶蠟丸和黎峒丸都使用藤黃,因為藤黃擅長解毒。若中毒者食用海蜇,便可解毒。趙氏又引述《百草鏡》記載藤黃產於外洋和廣東,是藤樹的脂液,形狀像筆管的較好,大塊的品質較差。
又引述《粵志》記載廣東生產黃藤,熬煮其汁液即為藤黃,性寒,用青魚膽調和後,可治療眼疾、癰疽,止血、化毒、收斂金瘡,也能殺蟲,治療刀斧木石傷及湯火傷。在治療各種外傷的「神效方」、「金不換」、「治跌打刀傷方」、「一筆消」、「消毒散」等方劑中,都使用了藤黃,效果良好。詳細內容請參閱趙氏《本草綱目拾遺》,在此不再贅述。
壽頤按:藤黃,雖曰有毒,然除寶蠟丸、黎峒丸外,本不入口,其能退消外瘍癰腫,及止血定痛,斂金瘡,則《粵志》謂其性最寒者,是矣。且本是藤之脂膏熬成,性極黏膩,故能生肌止血。且藤本蔓延,善入經絡,此又治跌打、消癰腫之原理。究屬有毒,故能殺蟲,能療癬疥。
附:諸葛岐藤黃治愈走馬牙疳之事實:丁卯三月,岐偕友數人,偶至仁塘觀優,有潘氏子,年四歲,患走馬牙疳,起才三日,牙齦腐化,門牙已脫數枚,下唇亦潰穿,其勢甚劇,問尚有可救之理否?詢其由,則在發麻之後,其為邪熱入胃,毒火猖狂,一發難遏,證情危險,路人皆知。
白話文:
藤黃雖然有毒,但除了寶蠟丸和黎峒丸之外,其他藥方都不會直接服用。它能消除外瘍癰腫、止血止痛、收斂傷口,這也印證了《粵志》中記載它性寒的說法。藤黃是藤的脂膏熬製而成,性極黏膩,因此能生肌止血。而且藤本植物蔓延生長,擅長進入經絡,這也是它能治療跌打、消腫的原理。由於它有毒,所以能殺蟲,也能治療癬疥。
附:諸葛岐曾用藤黃治愈了走馬牙疳,事情是这样的:丁卯年三月,諸葛岐和幾個朋友一起去仁塘看戲。遇到一位姓潘的四岁孩子,患了走馬牙疳,才三天,牙龈就腐烂,掉了好几颗门牙,下嘴唇也溃烂,情况十分严重。大家问还有没有救治的办法,了解到孩子是因发麻之后,邪热入胃,毒火旺盛,一发不可收拾,情况危急,路人皆知。
告以止有白馬乳汁涼飲,並不時洗之,塗以溺桶之垢(即人中白),內服大劑白虎湯,或有可救。但勢已穿唇,效否不敢必耳,因書生石膏、生知母、生打寒水石、象貝等為方與之。其時同遊者,有老醫倪君景遷,因謂之曰,牛黃研末,外滲腐爛之處,亦或可治,遂彼此各散。
後數日,則此兒竟已痊愈,但下唇缺不能完,因詢其用何物療治,乃得速效若是?則曰用倪先生說,亟購藤黃,屑而摻之,果然一摻則腐勢即定,滋水不流,漸以結靨落痂,止三日耳。內服石膏等一方,亦僅三服,此兒獲愈,誠二位先生再造之恩也云云。因知鄉愚無識,誤聽牛黃為藤黃,然以此一誤,而竟治愈極重之危證,開藥學中從古未有之實驗。確是此孩有福,病不當死,得此意外之良藥。
白話文:
小孩得了重病,醫生建議用馬奶汁冷飲、經常清洗患處,並塗抹人中白,內服大量白虎湯,希望能救治。但病情已經穿透嘴唇,醫生也不確定能否痊癒,因此開了石膏、知母、寒水石、象貝等藥材的方子給孩子。當時同行的老醫生倪君景遷建議用牛黃研磨後外敷在腐爛的地方,或許也能治癒,之後他們就各自離開了。
幾天後,孩子竟然奇蹟般地痊癒了,但下嘴唇卻留下了缺損。詢問孩子是如何治好的,孩子說用了倪先生提到的方法,急忙買了藤黃,研磨後撒在傷口上,結果傷口立刻停止腐爛,不再流膿,逐漸結痂脫落,只用了三天時間。內服的石膏等藥方也只吃了三劑,孩子就痊癒了。孩子和家人感激兩位醫生再造之恩。後來才知道,鄉下人不懂醫術,誤把牛黃聽成了藤黃,但這個錯誤的藥物卻意外治好了極度嚴重的疾病,開創了從古至今沒有的藥學實驗。可見這個孩子命大,命不該絕,才能得到這種意外的良藥。
然從此可知藥物功力,未為古今本草所發明者,數亦何限。岐無意中經此見聞,則藤黃確能速愈走馬牙疳,錄為藥學史中闢一新紀元,是胡可以不志。嘗考李氏《綱目》蔓草類中曾載藤黃,而功用甚略,至趙恕軒《本草綱目拾遺》,言之甚詳,雖曰有毒,而可為內服之藥,則本非大毒之品。
趙引《粵志》,且謂其性最寒,能治眼疾;又謂性酸澀,療癰疽,止血,化毒,斂金瘡,亦能殺蟲;又同麻油、白蠟熬膏,敷金瘡、湯火等傷,止疼止血,收口,取效如神;而其餘消腫圍毒之用,又甚多。
可知此藥竟是外科中絕妙良品,而世多不知用者,誤於李氏《海藥本草》有毒」之兩字,而張石頑更以能治蟲牙蛀齒,點之即落,而附會為毒能損骨傷腎,於是畏之甚於蛇蠍,尚不知石頑之說,殊不可信。今之畫家,常以入口,雖曰與花青並用,可解其毒,岐愚以為亦理想之談耳。
白話文:
由此可知,許多藥物的功效,並非古今本草書中所記載的。岐黃偶然間得知藤黃能夠快速治療走馬牙疳,將此發現記錄在藥學史上,開創了新的紀元,這件事怎麼能不記載呢?
查閱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蔓草類中記載有藤黃,但功效描述很簡略。到了趙恕軒的《本草綱目拾遺》,才對藤黃的功效做了詳細說明,雖然說它有毒,但可以用於內服,可見它並非劇毒之物。
趙恕軒引用《粵志》,說藤黃性寒,能治療眼疾;又說它性酸澀,可以治療癰疽,止血,化毒,斂金瘡,也能殺蟲;還可以與麻油、白蠟熬製成膏,塗抹金瘡、燙傷等傷口,止痛止血,癒合傷口,效果神奇;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消腫解毒的功效。
可見藤黃是外科藥物中的絕妙良品,但世人大多不知其用,誤以為李時珍《海藥本草》中「有毒」的兩字,而張石頑更以藤黃能治蟲牙蛀齒,點之即落,就附會說它有毒,能損骨傷腎,因此害怕它勝過蛇蠍,殊不知石頑的說法不可信。如今畫家常將藤黃入口,雖然說與花青一起使用可以解毒,但我認為這只是理想的說法而已。
既曰性寒,毒於何有?然後知能愈牙疳,正是寒涼作用,且味酸性澀,止血止疼,收口殺蟲,皆其所以能治牙疳之切實發明。而今而後,此藥之大功,可以表暴於天下後世,是為藤黃之大幸,而亦斯世斯民之大幸也夫。
白話文:
既然說到這藥性寒,那麼它在哪裡會產生毒性呢?由此我們知道了,它之所以能夠治癒牙疳,正因為其寒涼的功效。而且它的味道酸,性質澀,可以止血止痛,促進傷口癒合,並具有殺蟲的作用,這些都是它能治療牙疳的有效特點。從今以後,這藥物的大效用可以向全世界展示,這是藤黃的一大幸運,同時也是這個時代和人民的一大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