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雷

《本草正義》~ 卷之三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7)

1. 麻黃

且亦惟寒邪在表,乃宜少少取汗,以解表邪之寒熱,若用以泄肺開喑,亦且無取乎得汗,而奏效甚捷。何況輕揚之性,一過無餘,亦必不能大汗頻仍,留戀藥力,釀為巨患。景岳已謂今人畏為毒藥而不敢用,又有謂夏月不宜用麻黃者,皆可哂也。瀕湖又謂凡服麻黃藥,須避風一日,不則病恐復作,亦是臆說,皆不足徵。

但性質甚輕,不可重用耳。

白話文:

麻黃這味藥,只有在寒邪侵襲體表的時候,才適合稍微發汗,來解除表層的寒熱症狀。如果用來宣泄肺氣、打開聲音沙啞,也不需要發汗就能快速見效。何況麻黃的藥性輕揚,很快就會消散,並不會造成大量出汗、藥力殘留,而導致嚴重的問題。張景岳已經說過,現在的人因為害怕麻黃有毒而不敢使用,甚至還有人說夏天不適合使用麻黃,這些說法都令人發笑。李時珍又說,凡是服用麻黃藥,必須要避風一天,否則病可能會復發,這也是他自己的猜測,不足為信。

總之,麻黃的藥性比較輕,不可以大量使用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