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雷

《本草正義》~ 卷之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4)

1. 天花粉

[發明]天花粉,蘇頌《圖經本草》別有專條,即是瓜蔞之根,瀕湖削之,併入蔞根條中是矣。然藥肆之所謂天花粉者,即以蔞根切片用之,有粉之名,無粉之實。其搗細澄粉之法,《千金方》已言之。

瀕湖引周憲王說亦有之,蓋出朱氏《救荒本草》(壽頤按:《明史》列傳,周定王橚,太祖第五子,以國土夷曠,庶草蕃蕪,考覈其可以佐饑饉者四百餘種,繪圖疏之,名《救荒本草》,與瀕湖所引不異。王以洪熙元年薨,子憲王有敦嗣,則著書者非憲王。瀕湖序例亦言洪武初著書云云,又確是定王時事。

白話文:

《圖經本草》中特別記載了天花粉,其實就是瓜蔞的根。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它歸入瓜蔞的條目中。然而,藥鋪中所稱的天花粉,實際上是將瓜蔞根切片使用,僅有粉的名字,並非真正的粉末。至於將瓜蔞根研磨成粉的方法,《千金方》中已有記載。

李時珍還引用周憲王的說法,說明天花粉出自朱橚的《救荒本草》。實際上,這本書是周定王朱橚所著,周憲王只是繼承了其王位。

惟其書《明史》志不載,蓋已失傳。但瀕湖明人,親見其書,不知何以與《史》不合。《史》又稱憲王博學,或有所附益之歟)。今吾嘉人頗喜制之,載入邑乘,視為土產之一。法於冬月掘取蔞根,洗盡其外褐色之皮,帶水磨細,去滓澄清,換水數次,然後曝乾,精瑩潔白,絕無纖塵,沸湯瀹服,雖稠滑如糊,而毫不黏滯,秀色鮮明,清澈如玉,與其他市品之羼入雜質者,絕不相同,益胃生津,洵推妙品,最宜於老弱病後,無黏膩礙化之弊。

雖同此蔞根而幾經淘洗,渣滓皆去,苦寒本性,亦已消除淨盡,更不慮其有寒中滑泄之變,尤為全其所長,去其所短,非原質之可以同日語矣。

白話文:

雖然《明史》中沒有記載,可能是因為這本書已經失傳了。但湖州人親眼見過這本書,不知道為什麼與《明史》的記載不符。《明史》又說憲王博學,或許有其他記載補充吧。現在當地人非常喜歡製作這種蔞根,把它記錄在地方誌裡,視為當地特產之一。

做法是在冬天挖出蔞根,洗淨外皮的褐色,然後帶水磨成細粉,去除雜質,澄清後換水洗幾次,再曬乾。這樣做出來的蔞根精緻潔白,沒有絲毫雜質,用沸水煮來喝,雖然稠滑如糊,卻一點也不粘稠,顏色鮮亮,清澈如玉,與市面上混入雜質的蔞根完全不同,具有益胃生津的功效,絕對是上等的產品。尤其適合老年人和病後虛弱的人食用,不會有粘膩難化之弊。

雖然都是用蔞根製作,但經過反覆淘洗,雜質都去除了,苦寒的本性也完全消失,不用擔心會寒中滑泄。這種方法既保留了蔞根的優點,又去除了缺點,與原始的蔞根不可同日而語。

2. 王瓜

《本經》:「味苦,寒。主消渴,內痹瘀血,月閉,寒熱痠疼,益氣,愈聾。一名土瓜。」

《別錄》:「根:療諸邪氣熱結,鼠瘻,散癰腫留血,婦人帶下不通,下乳汁,止小便數不禁,逐四肢骨節中水。」

[考證]王瓜之名最古,《月令》四月王瓜生。《爾雅·釋草》:鉤。郭注:鉤,𤬏也,一名王瓜,實如瓝瓜,正赤,味苦。陸氏《釋文》引《字林》云:瓟𤬏,王瓜也。《廣雅》:䗃𤬏,王瓜也。《呂覽》:孟夏紀王善生。高誘注:善,或作瓜,𦧔𤬏也。又《淮南·時則篇》高注亦曰上瓜,栝樓也。

白話文:

王瓜味苦性寒,可治消渴、內痹瘀血、月經閉止、寒熱痠痛,並能益氣、治耳聾。又名土瓜。根部能治療各種邪氣熱結、鼠瘻、散癰腫留血、婦女帶下不通、促進乳汁分泌、止小便頻數、驅除四肢骨節中的水。

據高氏說,似瓜蔞、王瓜,即是一物。惟《本草經》陶注謂今土瓜,生籬院間,亦有子,熟時赤如彈丸。李瀕湖《綱目》載王瓜蔓葉根實,形狀極詳,確非瓜蔞。郝氏《爾雅義疏》亦曰王瓜五月開黃華,華下結子,形似小瓜,今京師名為赤雹子,說與瀕湖合。

壽頤按:此物蓋西北土產,而南中無之,故江浙人恆不知為何物。高誘謂即𦧔𤬏,近人皆以為高氏之誤。壽頤則謂「栝樓」二字,確為「果蓏」之轉音,則王瓜同是蓏屬,而施於籬落垣牆,亦何必不可同得是名,高氏所云,未為大謬。且誘是東漢建安時人,其時必有所受之,不可以今人之見,強古人以從吾者。

白話文:

根據高氏的說法,瓜蔞和王瓜似乎是同一樣東西。然而,《本草經》中的陶注提到,現在的土瓜生長在籬笆院牆之間,也結有果實,成熟時呈紅色,像彈丸般大小。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描述了王瓜的藤蔓、葉子、根和果實,形狀非常詳細,明確地與瓜蔞不同。郝氏的《爾雅義疏》也說,王瓜在五月開花,花下結出果實,形狀像小瓜,如今京城人稱之為「赤雹子」,這與李時珍的說法一致。

壽頤註解道:這種植物應該是西北地區的特產,南方沒有,所以江浙一帶的人一直不知道是什麼。高誘認為它就是栝樓,現代人普遍認為高氏說錯了。壽頤認為,「栝樓」二字實際上是「果蓏」的轉音,而王瓜也是蓏屬植物,既然可以種植在籬笆院牆上,為何不能叫做「栝樓」呢?高氏的說法並非完全錯誤。而且高誘是東漢建安時期的人,他肯定有其依據,我們不能用現代人的眼光强求古人符合我們的想法。

況乎張稚讓(張揖之字,曹魏人,著《廣雅》者)、呂忱(著《字林》者)之所謂,瓟𤬏,郭景純(郭璞字,注《爾雅》者)之所謂䗃𤬏,亦何必非果蓏之轉音,故孫強等加增《玉篇》,亦謂工𦸈𧁾即是土瓜。

蓋其形既似,古多有異物同名之例,何獨於此而必齦齦以譏高氏,即如《呂覽》之所謂王善,善字誠誤,鎮詳畢氏校本改善為菩,謂菩與萯通,此即夏小正之四月王萯秀,亦即鄭注《月令》之所引今月令王萯生也。

郝氏之《爾雅義疏》及高郵王氏之《廣雅疏證》,皆用畢秋帆本,徑謂《呂覽》孟夏紀是王菩,然陽湖孫星衍輯刻《本草經》,亦即以王瓜作䒷蔞解,惟其名可通,其實自別,而氣味情性,又復相近,此則言藥物學之不可不辨者。仲景蜜煎導條下,有土瓜根、大豬膽汁,皆可謂導一說,即是此物,蓋搗取根汁作灌腸用,《肘後方》中亦載之。然今則灌腸通大便之藥,別有良法。

白話文:

張揖和呂忱所說的“瓟𤬏”,郭璞所說的“䗃𤬏”,其實就是“果蓏”的轉音,因此孫強等人增補《玉篇》,也認為“工𦸈𧁾”就是“土瓜”。

由於土瓜的形狀與其他瓜類相似,古代經常出現同名異物的現象,所以不應該過於執著於高氏的說法。就如《呂覽》中提到的“王善”,其實是“王菩”的錯誤,畢氏校本將其修正為“菩”,認為“菩”與“萯”相通,這也符合《夏小正》中四月“王萯秀”的記載,以及鄭注《月令》中所引“今月令王萯生”。

郝氏的《爾雅義疏》和高郵王氏的《廣雅疏證》,都採用了畢秋帆的版本,認為《呂覽》中孟夏紀所說的“王菩”是正確的。然而陽湖孫星衍編輯的《本草經》,卻將“王瓜”解釋為“䒷蔞”。雖然名字可以相通,但實際上是不同的植物,雖然它們的氣味和藥性相似,但藥物學上必須區分清楚。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蜜煎導條下,提到土瓜根和大[豬膽汁],都可以用來通便,也就是指這種植物。因為土瓜根汁可以作為灌腸藥使用,而且《肘後方》中也有記載。不過現在已經有更好的方法來灌腸通便。

仲景舊說,已為大輅椎輪,不復適用,亦正不足辨矣。

[正義]《本經》主治不言用根用實,瀕湖則列入根之主治條中。苦寒清熱,頗與瓜蔞根相近,宜乎古人命名,栝樓、䗃𤬏,大同小異,正不獨以蔓生結實,且各有根可用之形色相似也。《本經》謂主消渴,是即蔞根治渴之旨,其治內痹、瘀血月閉者,則熱灼津枯,血燥瘀結,痹塞不通耳。

蓋土瓜根產於北地,以視蔞根,苦寒過之,故能通熱結之血瘀,亦與《別錄》言蔞根通月水同義,非泛治諸虛不足之痹著、瘀血月閉也。寒熱痠疼,亦以熱勝而血液不足,則為疼酸。所謂益氣者,亦以熱能傷氣,去熱即所以益氣,又即《本經》蔞根補虛安中之義。其能愈聾者,聾必耳中隆隆,皆氣火上騰為病,苦降清火,斯內無震動而耳自聰矣。

白話文:

張仲景的舊說,已經過時了,不再適用,也沒有必要再分辨了。

《本經》說瓜蔞根可以治療不言,用根或用果實都可以。 瀕湖則將瓜蔞根的治療功效列入根部的治療條目中。瓜蔞根性苦寒,清熱效果與瓜蔞根很相似,所以古人才會將它們命名為栝樓、䗃𤬏,兩者大同小異,不僅因為它們都是蔓生植物,結出果實,而且根部也都有相似的形狀和顏色。《本經》說瓜蔞根可以治療消渴,也就是瓜蔞根可以治療口渴的功效。它可以治療內痹、瘀血月閉,是因為熱灼津液,血液乾燥瘀結,導致經脈阻塞不通暢。

土瓜根產於北方,與瓜蔞根相比,它的苦寒性質更強,因此它可以通熱結瘀血,這也與《別錄》中說瓜蔞根可以通月水的意思相同,並不是泛指所有虛弱不足導致的痹症、瘀血月閉。寒熱痠痛也是因為熱勝而血液不足,才會疼痛酸痛。所謂益氣,也是因為熱能傷氣,去熱就可以益氣,這也符合《本經》中瓜蔞根補虛安中的功效。瓜蔞根可以治癒耳聾,是因為耳聾往往是因為耳中隆隆作響,都是氣火上炎造成的,瓜蔞根性苦,可以清降火氣,這樣內部就不會震動,耳朵自然就能聽得見了。

《別錄》治「諸邪氣熱結」,五字作一句讀。所謂邪氣者,即熱邪也。鼠瘻、癰腫,無非熱結留血之病。帶下(注:原作「之」,顯誤,據《別錄》原文改)與不通雖似,病狀絕異,然此之不通,仍以瘀熱而言。帶下固多有濕盛熱爍,灼成濁垢者,導其熱,清其瘀,則帶下自已。

其止小便數,亦與蔞根止小便利,同一功用。讀《本經》、《別錄》所載主治,幾無一不與蔞根同符合轍,宜乎高誘之以王瓜、栝樓為一物矣。

[廣義]《大明》謂:土瓜根,主天行熱疾,酒黃病,壯熱心煩悶,消撲損瘀血,破癥癖。子,生用,潤心肺,治黃病;炒用,治肺瘻吐血,腸風瀉血,赤白痢。

甄權謂:子,主蠱毒(約而言之,無一非清火滑泄通瘀之義)。

白話文:

《別錄》記載蔞根能治各種邪氣熱結,也就是熱邪。鼠瘻、癰腫,都是熱邪停留,導致血瘀的疾病。帶下與不通雖然看似相似,但病狀截然不同,但此處的不通,仍是因瘀熱而起。帶下大多是由濕氣過盛,熱邪灼燒,形成濁垢,只要導熱清瘀,帶下自然就會消失。

蔞根止小便數,與蔞根止小便頻仍,功效相同。翻閱《本經》、《別錄》記載的蔞根主治,幾乎都與蔞根的功效一致,難怪高誘會將王瓜、栝樓視為同一物。

《大明》記載:土瓜根主治天行熱病、酒黃病、壯熱心煩悶,能消散撲損瘀血,破除癥癖。土瓜子生用可潤心肺,治黃病;炒用可治肺瘻吐血、腸風瀉血、赤白痢。

甄權說:土瓜子主治蠱毒,總而言之,其功效都是清火滑泄通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