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雷

《本草正義》~ 卷之五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5)

1. 珠蘭

[發明]珠蘭,本不入藥,惟芳香馥郁,多以瀹茗,醒脾爽胃,宣通氣滯,人皆嗜之。據趙氏《綱目拾遺》引《花經》謂:其性有毒,止可取其香氣。則今有摘其花蕊和入茗中者,恐有流弊。蓋產自南方多含毒質,其性喜溫,必非可以常嗜之品。趙又謂其根可闢狐媚,頗是小說家言,殊難深信。

但聞人傳說,竟有用此法而實驗者,物理相制,容或有之,法載《綱目拾遺》可覆按也。

白話文:

珠蘭原本不是藥材,只是因為香氣濃郁,常被用來泡茶,能開胃醒脾、疏通氣滯,所以很受歡迎。但據《本草綱目拾遺》引用《花經》記載,珠蘭有毒,只能取其香氣。現在有些人把珠蘭的花蕊和茶一起泡,恐怕會有害處。因為珠蘭生長在南方,多含毒性,而且喜歡溫熱的環境,不適合經常食用。趙氏還說珠蘭根可以辟狐媚,這應該是小說家杜撰,很難相信。

不過聽說有人試過用這種方法,或許物理相克,真的有效果,這部分可以參考《本草綱目拾遺》裡的記載。

2. 玫瑰花

[發明]玫瑰花,香氣最濃,清而不濁,和而不猛,柔肝醒胃,疏氣活血,宣通窒滯,而絕無辛溫剛燥之弊,斷推氣分藥中,最有捷效,而最為馴良者,芳香諸品,殆無甚(注:當為「其」之誤)匹。趙氏《綱目拾遺》謂紫者入血分,白者入氣分,但用花瓣,不宜見火。故收藏者,多摘取花瓣,置烈日中薄薄攤之,一日曬乾,則色不變而香不減,若逢陰雨,即用急火烘之,亦不變色。趙謂:氣香性溫,味甘微苦,入肝脾二經,和血行血理氣。

又引《藥性考》:行血破積,損傷疼痛。又引《救生苦海》:治吐血,玫瑰膏,以花瓣一味,河水熬濃,白糖收膏,不時服。

白話文:

玫瑰花香氣最濃郁,清香而不濁,和緩而不猛烈,可以柔肝醒胃,疏通氣血,宣通阻塞,而且完全沒有辛辣溫熱燥烈的副作用。在所有理氣藥中,玫瑰花效果最顯著,也最溫和,其他芳香類藥物幾乎無法與之相比。

趙氏《綱目拾遺》中記載,紫色的玫瑰花入血,白色的玫瑰花入氣。使用玫瑰花時,只用花瓣,不要接觸火。因此,收藏玫瑰花時,大多數人會摘下花瓣,放在烈日下薄薄地攤開,曬一天就乾了,顏色不會變,香氣也不會減弱。如果遇到陰雨天,就用急火烘烤,也不會變色。

趙氏還說:玫瑰花氣味芳香,性溫,味甘微苦,入肝脾二經,可以和血行血,理氣止痛。

又引用《藥性考》:玫瑰花可以行血破積,治療損傷疼痛。

又引用《救生苦海》:治療吐血,可以使用玫瑰膏,以玫瑰花瓣單味,用河水熬煮濃稠,加入白糖收膏,不時服用。

3. 茉莉

[發明]茉莉,始見於稽含《南方草木狀》,作末利,蓋南蠻土語,本無正字。瀕湖《綱目》謂原出波斯,移植南海,其性畏寒,其花辛熱。

壽頤按:此物極喜烈日,炎天酷暑,終日暴之,開花最繁,其花之性熱可知。今人多以和入茶茗,取其芳香,功用殆與玫瑰花、代代花相似,然辛熱之品,不可恆用。

白話文:

茉莉花最早記載在稽含的《南方草木狀》中,當時寫作「末利」,是南蠻語,沒有標準漢字。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茉莉原產波斯,後來移植到南海,性喜溫暖,花朵辛熱。

茉莉非常喜歡陽光,炎炎夏日,整天曝晒,開的花最多,由此可見它性喜溫熱。現在人們常將茉莉花加入茶中,以取其香氣,功效與玫瑰花、代代花相似,但由於它性辛熱,不能經常使用。

4. 野薔薇

[發明]此物吾鄉極多,溪邊籬落叢莽之中,隨處皆有。枝柔葉小,遍生細刺,荊棘類中之最惡劣者。三月開花,單瓣而小,叢叢如粉團花,然香氣甚濃,最與玫瑰花相似,浸酒瀹茗,亦與玫瑰同功,趙氏《綱目拾遺》引《花鏡》謂:花有純紅、粉紅二色,蒸作露,或拌茶皆佳,患瘧者,烹飲即愈。

白話文:

這種植物在我家乡非常常见,溪边、篱笆、灌木丛中随处可见。枝条柔软,叶子细小,全身长满了细刺,是荆棘类中最难缠的一种。三月开花,花瓣单薄而小,一簇簇像粉团花,但香味浓郁,最像玫瑰花。用来泡酒或泡茶,功效也与玫瑰相同。赵氏《纲目拾遗》引用《花镜》说:这种花有纯红色和粉红色两种,蒸成露水,或者拌茶都很好,患疟疾的人,煮着喝就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