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雷

《本草正義》~ 卷之五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2)

1. 甘松

[發明]甘松,李氏《綱目》作甘松香。始見於陳氏《本草拾遺》,稱其甘溫,治黑皮䵟黯。蓋亦芳香溫升,能助陽和之氣,通血脈而潤澤顏色,猶白芷、藁本之長肌膚、悅顏色,可作面脂之意,此是外治之藥。又謂治風疳齒蝕。則辛香醒胃,入陽明而行滯氣。《聖濟》以合膩粉、蘆薈,專治風疳蟲牙,明以甘松引經,而膩粉、蘆薈殺蟲清熱,非一味辛溫能治齒蝕可知。《開寶本草》謂治惡氣,卒心腹痛,下氣。

白話文:

甘松最早見於陳氏《本草拾遺》,性溫味甘,能治黑皮黯淡。它芳香溫暖,能助陽氣、通血脈、潤澤顏色,就像白芷、藁本一樣,可以滋養肌膚、使人容光煥發,可以用來製作面脂,屬於外用藥。此外,甘松也能治風疳齒蝕,因為它辛香醒胃,走陽明經,能驅散滯氣。宋代《聖濟總錄》用甘松、膩粉、蘆薈合用,專治風疳蟲牙,說明甘松引藥入經,膩粉、蘆薈則殺蟲清熱,單憑甘松的辛溫之性是無法治癒齒蝕的。北宋《開寶本草》記載,甘松可治惡氣、心腹痛、下氣。

則芳香者固入氣分,善舒鬱滯,而以此草之根,最為繁密,長於下行,故海藏亦謂其理元氣,去氣鬱;瀕湖謂能開脾郁,加入脾胃藥中,甚醒脾氣。又謂腳氣膝浮,煎湯淋洗。亦取其下行除濕之意。近東瀛醫家謂此藥善通經絡,專治轉筋,為霍亂轉筋必需之藥。壽頤自定霍亂藥酒方,用伊打和酒精,浸取濃汁,合薑、附、萸、連諸味,治真寒霍亂、轉筋入腹危急重症,極有捷效。知此物溫運,活絡通經,無出其右,此固向來治藥物學者之所未知者也。

白話文:

芳香藥物能直接作用於人體的氣分,可以舒緩鬱滯。而這種草的根部繁密,善於向下運行,因此古人認為它能滋養元氣,去除氣鬱。此外,它也能開脾解郁,常被加入脾胃藥中,增強脾胃功能。另外,它還有利於去除濕氣,可治療腳氣和膝蓋浮腫。近代日本醫家認為此藥能通經絡,專門治療轉筋,是治療霍亂轉筋的必備藥物。一位名為壽頤的醫師,曾在治療霍亂的藥酒方中使用此草,加入薑、附子、吳茱萸、黃連等藥物,專治寒性霍亂、轉筋入腹的危急重症,效果極佳。由此可見,此藥物溫暖運行,活絡通經,效果卓著,是許多藥物學家先前未曾知曉的。

2. 山柰

[發明]山柰,始見李氏《綱目》,稱其辛溫,謂暖中,闢瘴癘惡氣,治心腹冷氣痛,寒濕霍亂。蓋味辛溫而氣芳香,闢寒行氣,固亦與砂仁、蔻仁諸物相近,故治療約略似之。又謂治風蟲牙痛。則亦專行陽明,可作引經藥用,與甘松同,必非辛溫之物可以獨治陽明風火者也。

白話文:

山柰最早記載於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性辛溫,能溫暖脾胃,驅除瘴氣和惡氣,治療心腹冷氣疼痛、寒濕霍亂。由於山柰氣味辛溫芳香,能祛寒行氣,功效與砂仁、蔻仁相近,因此治療方法也類似。它還可治療風蟲牙痛,因為它專走陽明經,可用作引經藥,與甘松類似,但單純的辛溫藥物無法單獨治療陽明經的風火。

3. 蓬莪荗

[發明](注:項名原缺,今補)今作蓬朮,亦作蓬莪朮。荗字從草從戍,而讀如術,義不可曉,字書唯一見於《字彙補》,亦不詳其義。此物生於根下,質極堅硬,味苦辛溫,故為下氣除寒,消食逐飲,破積攻堅,通瘀行血,亦除癥瘕之藥。

《開寶本草》謂:治小腹痛,霍亂冷氣,吐酸水,解毒,食飲不消,婦人血氣,結積,丈夫奔豚;甄權謂:破痃癖冷氣;海藏謂:通肝經聚血;《大明》謂:治一切氣,開胃消食,通月經,消瘀血,止撲損痛下血及內損惡血。無一非溫通攻克作用,惟實病為宜,故石頑謂虛人得之,積不去而真已竭,殊為可慮,須得參、術健運,補中寓瀉,乃為得力。

白話文:

蓬朮,也稱為蓬莪朮,它是一種生長在地下的藥材,質地堅硬,味道苦辛溫。由於其性質,蓬朮可以用來下氣除寒、消食逐飲、破積攻堅、通瘀行血,也可以治療癥瘕。

《開寶本草》記載,蓬朮可以治療小腹痛、霍亂冷氣、吐酸水、解毒、食飲不消、婦人血氣結積、丈夫奔豚等症狀。甄權認為,蓬朮可以破痃癖冷氣;海藏認為,蓬朮可以通肝經聚血;《大明》記載,蓬朮可以治一切氣,開胃消食,通月經,消瘀血,止撲損痛下血及內損惡血。這些記載都表明蓬朮具有溫通攻克的作用,適合治療實證疾病。

然而,石頑提醒,虛寒體質的人服用蓬朮,可能會導致積症不去,反而損傷身體。因此,需要配合參、術等藥材,補中寓瀉,才能發揮蓬朮的功效。

4. 荊三稜

[發明]三稜亦下氣行血,破積消癖猛將,故恆與蓬朮並轡而行。但產於濕地,溫性較減,則與蓬朮互為調濟,可見古方兼用二物,自有至理。《開寶》謂:治老癖癥瘕,積聚結塊,產後惡血,通月水,墮胎,止痛,利氣;潔古謂:治心膈痛,飲食不消;大明謂:治氣脹,破積氣,消撲損瘀血,心腹痛,產後腹痛,血運;海藏謂:通肝經積血,治瘡腫堅硬;石頑謂:東垣破積諸方,皆與人參贊助,如專用克削,脾胃愈虛,不能運行其積,則亢逆更甚矣。

白話文:

三稜這味藥性,能降氣行血,破除積聚、消散癖疾,如同一位勇猛的將軍,因此常與蓬朮搭配使用。不過三稜生長在濕地,性溫偏涼,與蓬朮互相調和,形成互補作用。可見古方中同時使用這兩種藥材,自有其道理。

《開寶本草》記載,三稜可治老癖、癥瘕、積聚結塊、產後惡血、通月經、墮胎、止痛、利氣。

《潔古堂經驗方》記載,三稜可治心膈痛、飲食不消。

《大明本草》記載,三稜可治氣脹、破除積氣、消散跌打瘀血、心腹痛、產後腹痛、血運不暢。

《海藏經》記載,三稜可通肝經積血、治瘡腫堅硬。

《石頑氏醫書》記載,東垣派(指醫學家李東垣)破積方中,大多與人參搭配使用,如果單獨使用三稜,容易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弱,無法運行積聚之物,反而會加重病情。

5. 紫蘇

《本經》:「水蘇:味辛,微溫。主下氣,闢口臭,去毒,辟惡。」

《別錄》:「主吐血,衄血,血崩。」《別錄》:「蘇:味辛,溫。主下氣,除寒中。其子尤良。」

[考證]《爾雅》釋草:蘇,桂荏。郭注:蘇,荏類。許氏《說文》,即用《爾雅》訓詁。小徐《說文繁傳》則曰:荏,白蘇;桂荏,紫蘇。考《方言》云:蘇,亦荏也。關之東西或謂之蘇,或謂之荏。《本經》則曰水蘇,一名芥蒩,生九真池澤。張氏《廣雅》亦曰芥蒩,水蘇。

《名醫別錄》亦云:水蘇,一名雞蘇,一名勞蒩,一名芥苴。《唐本草》注云:此蘇生下濕水側,苗似旋覆,二葉相當,大香馥,青齊河間人名為水蘇,江左名為薺薴,吳會之間謂之雞蘇。陳氏《本草拾遺》云:水蘇,葉有雁齒,香而氣辛。《蜀本草》云:花生葉間,紫白色。

白話文:

水蘇的味道辛辣,性微溫。它主要用於治療氣逆,去除口臭,解毒,避邪。

水蘇可以治療吐血、鼻出血、崩漏。

水蘇的味道辛辣,性溫。它主要用於治療氣逆,驅除寒邪。水蘇的種子效果尤其好。

水蘇又名芥蒩,生長在九真池澤。水蘇又名雞蘇、勞蒩、芥苴。水蘇生長在濕潤的低洼地,植株類似旋覆花,葉子對生,香氣濃郁。青州、齊州、河間地區的人稱它為水蘇,江左地區的人稱它為薺薴,吳會地區的人稱它為雞蘇。水蘇的葉子有雁齒狀,香氣濃郁,味道辛辣。水蘇的花生長在葉腋間,顏色為紫白色。

陶注本草云:蘇,葉下紫而氣甚香。其無紫色不香似荏者,名野蘇;生池中者為水蘇,一名雞蘇,皆荏類也。

壽頤按:蘇之與荏,古為一物二名,至後世則以葉紫者為蘇,葉青者為荏,其《本經》之水蘇,則以生於澤旁,因有此名,實非產於水中。而《名醫別錄》則以水蘇與蘇,別為二物,然主治皆同,歧而二之,徒亂人意。瀕湖仍《別錄》之舊,分為二條,觀其釋名,各有不同,頗似離而為二。

然其言水蘇之形色,則云三月生苗,方莖中虛,似蘇而微長,密齒面皺色青,對節生,氣甚辛烈,六七月開花成穗,如蘇,水紅色,穗中有細子,狀如荊芥子,可種易生,宿根亦自生,沃地者苗高四五尺。其言蘇之形狀,則云紫蘇、白蘇,皆以二三月下種,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莖方,其葉圓而有尖,四圍有鋸齒,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蘇,乃荏也。八月開細紫花,成穗作房,如荊芥穗,九月收子,子細如芥子。

白話文:

古籍《陶注本草》記載,蘇葉子背面呈紫色,氣味芳香。沒有紫色且氣味像荏的,叫做野蘇;生長在池塘裡的叫做水蘇,也叫雞蘇,這兩種都是荏的種類。

醫學家壽頤認為,蘇和荏在古代其實是同一種植物,只是兩種名稱,後來才以葉子紫色者為蘇,葉子青色者為荏。而《本經》中提到的水蘇,實際上生長在水邊,因為生長環境而得名,並不是真的生長在水中。而《名醫別錄》將水蘇和蘇分為兩種不同的植物,但它們的藥效相同,硬要分開反而會讓人混淆。李時珍沿用《名醫別錄》的說法,將它們分為兩條,並根據名稱解釋,讓它們顯得更加不同。

李時珍描述水蘇的形態,說它在三月發芽,莖四方中空,和蘇相似但略長,葉緣有細密鋸齒,表面皺縮,顏色青綠,對生於莖節處,氣味辛辣。六月到七月開花,花序像蘇一樣,呈穗狀,顏色淡紅,穗中含有細小的種子,形狀像芥子,可以播種容易生長,宿根也可以自行生長。肥沃的土地上,植株可以長到四五尺高。李時珍也描述蘇的形態,說紫蘇和白蘇都可以在二三月播種,或者宿根在地裡自行生長,莖四方,葉子圓形有尖端,周圍有鋸齒,肥沃土地上的葉子正面和背面都是紫色,貧瘠土地上的葉子正面青綠背面紫色,正面和背面都是白色的就是白蘇,也就是荏。八月開花,小花呈紫色,形成穗狀花序,像荊芥的穗狀花序,九月採收種子,種子細小如芥子。

則二者之莖、葉、子,形狀皆同,但以葉色之一青一紫為異。蓋草木之屬,一類數種者最多,或其種自有微別,而氣味性情皆同,或土宜不一,則各地所產形色遂異。至古今別名更多,不可枚舉,水蘇、紫蘇,實是一物,必不能因《本經》有一水字而生異義。蓋此物遍地多有,平原下隰,無往不宜,獨不生於水中,《本草經》生於池澤一句,恐不可泥,蓋亦方言不同,因有此名。

今以《本經》、《別錄》兩者之主治既同,併為一條,而徑以紫蘇標名,從俗從宜,欲人易曉。其莖、葉、子色即有不紫者,而氣味皆同,亦即一類,不必歧出。瀕湖《綱目》於芳草目中,更有荏之一條,而十四卷中則無荏,蓋亦知其不能分治而刪之者。然本卷更別出薺薴一條,似尚可刪,茲亦不錄。

白話文:

紫蘇和水蘇其實是同一種植物,雖然葉子顏色一個青一個紫,但形狀、莖、葉、子都相同。草藥中同一類植物有多個品種很常見,有些品種雖然略有差別,但氣味和特性都一樣,有些則因為生長環境不同,導致外觀有所差異。古今對紫蘇的別名很多,不勝枚舉。水蘇和紫蘇其實是同一種植物,不能因為《本經》中有「水」字就認為是不同的植物。紫蘇遍布各地,平原、低窪地都適合生長,唯獨不生長在水中。而《本草經》中說紫蘇生長在池澤,可能是地方方言不同造成的誤解。

現在將《本經》和《別錄》中關於紫蘇的功效合併在一起,並統一用「紫蘇」命名,方便大家理解。紫蘇的莖、葉、子中,有些並不帶紫色,但氣味相同,屬於同一種植物,不必刻意區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在「芳草目」中還有一條關於「荏」的記載,但在十四卷中卻沒有「荏」這一條,應該是李時珍認為「荏」和紫蘇不能分開治療,所以刪掉了。而本卷中另外還有「薺薴」這一條,似乎也可以刪除,所以這裡也不再錄入。

又按:荊芥,蓋亦蘇荏一類,故氣味、形狀皆相似,而主治亦復甚近,但葉較細,香較淡耳,所以古謂荊芥為假蘇。

瀕湖引《本經》下氣之下,多「殺穀,除飲食」五字。

壽頤按:殺穀,言其消食,可說也,而除飲食三字不成句,未知何本。考諸書引《本草經》,皆無此五字。又「去毒、辟惡」,《綱目》作「去邪毒、辟惡氣」,孫星衍輯刻《本經》無「邪」字、「氣」字,茲從孫本。

[正義]蘇葉芳香,辛溫善散,不問色紫色青,其氣皆烈,故為下氣、除寒主藥,而氣尤芳烈,則能辟惡去穢。《本經》、《別錄》主治皆同,斷為一物二名,殊無疑義。惟瀕湖於水蘇條中,引《別錄》有「主吐血、衄血、血崩」七字,按之物理,辛溫疏散,能降亦復能升,則非血證通治之藥,雖古方中數數見之,然多稱雞蘇,或徑稱龍腦薄荷,恐非即此(瀕湖《綱目》所載可證)。仲淳《經疏》兼收《本經》、《別錄》,獨無水蘇,無可參證,姑志所疑,以俟再考。

白話文:

荊芥和蘇荏屬於同一類植物,因此氣味、形狀都很相似,功效也相近,只是荊芥的葉子比較細,香味比較淡,所以古人稱荊芥為假蘇。

《本經》記載蘇葉具有下氣的功效,並有「殺穀,除飲食」五個字,但這五個字並不成句,不知道出自何處。考查各版本引用的《本草經》,都沒有這五個字。另外,「去毒、辟惡」在《綱目》中寫作「去邪毒、辟惡氣」,孫星衍輯刻的《本經》沒有「邪」字和「氣」字,這裡採用孫本的寫法。

蘇葉芳香,辛溫善於散寒,不論是紫色還是青色,都有很強的氣味,因此是下氣、除寒的主藥。由於其氣味芳烈,所以也能辟惡去穢。《本經》、《別錄》記載的功效都相同,可以確定是同一種植物,只是名稱不同。不過,瀕湖在水蘇條目中引用了《別錄》的「主吐血、衄血、血崩」七個字,根據藥性分析,辛溫疏散的藥物雖然可以降氣,但也可以升氣,所以並非治療血證的通用藥物。雖然古方中經常使用蘇葉治療血證,但多稱為雞蘇,或者直接稱為龍腦,可能不是指水蘇。這一點可以從瀕湖的《綱目》中得到佐證。仲淳的《經疏》同時收錄了《本經》和《別錄》,唯獨沒有水蘇,無法用來對照,因此我暫時保留這些疑問,等待日後進一步考證。

[廣義]蘇頌謂:主氣疾及腳腫。

壽頤按:腳氣宜用老蘇梗,合之花檳榔極效。

孟詵謂:除寒熱,治一切冷氣。

《日華》謂:治心腹脹滿,止霍亂轉筋,開胃下食,通大小腸。

瀕湖謂:解肌發表,散風寒,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解魚蟹毒。

壽頤按:寒飲花生宜蘇子。

甄權謂:殺一切魚肉毒(其子則甄權謂治上咳逆冷氣,腰腳中濕氣)。

[發明]紫蘇,芳香氣烈,莖幹中空,故能徹上徹下,外開皮毛,泄肺氣而通腠理。上則通鼻塞,清頭目,為風寒外感靈藥;中則開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飲,解鬱結而利氣滯。《方言》云:舒,蘇也,楚通語也。是蘇字有舒散之義,氣疏以達,蘇之得名以此。恆以莖、葉、子三者分主各證。

白話文:

蘇頌認為紫蘇主治氣喘和腳腫。壽頤則指出腳氣宜用老蘇梗,搭配檳榔效果更佳。孟詵認為紫蘇能除寒熱,治一切冷氣。日華本草記載紫蘇能治心腹脹滿,止霍亂轉筋,開胃下食,通大小腸。瀕湖認為紫蘇能解肌發表,散風寒,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解魚蟹毒。壽頤補充,寒飲可用紫蘇子。甄權認為紫蘇能殺一切魚肉毒,而紫蘇子則可治上咳逆冷氣,腰腳中濕氣。

紫蘇氣味芳香濃烈,莖幹中空,因此能通達上下,外開皮毛,泄肺氣而通腠理。上則能通鼻塞,清頭目,是治療風寒外感的重要藥物;中則能開胸膈,醒脾胃,化痰飲,解鬱結而利氣滯。《方言》中提到「舒,蘇也」,是楚國的通用語,說明蘇字有舒散之意,氣疏以達,因此得名。紫蘇的莖、葉、子三者各有其主治的證狀。

蓋此物產地不同,形狀亦別,多葉者其莖頗細,而莖幹大者則葉又少,故分析辨治,尤為精切。葉本輕揚,則風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閉,宣通肌表,泄風化邪,最為敏捷;莖則質堅,雖亦中空,而近根處偉大豐厚,巨者徑寸,則開泄裡氣用之,解結止痛,降逆定喘,開胃醒脾,尤為腳氣要藥,固與開泄外感之旨不同;而子則滑利直下,降氣消痰,止嗽潤肺,又是別有意味。此今人選藥之密,已與宋、金、元、明不同,不可謂非藥物學之進步者。

惟其子多油,能泄真氣,石頑謂氣虛久嗽,陰虛喘逆,脾虛滑者,皆不可用,最是確論。

白話文:

這種藥材產地不同,外觀也各有差異,葉子多的莖就比較細,莖幹粗的葉子就比較少,所以分析辨別和治療,就要特別精準。葉子輕薄,適合治療風寒外感,能疏散肺部閉塞,宣通肌膚表面,散風化邪,效果最快;莖則質地堅硬,雖然也是中空,但靠近根部的地方卻很粗壯豐厚,大的甚至有寸許,適合用來開泄內裡之氣,解結止痛,降逆定喘,開胃醒脾,特別是治療腳氣的要藥,這跟治療外感的作用就不同了;而種子則滑利直下,能降氣消痰,止咳潤肺,又有其獨特的功效。現在人們選藥的精細程度,已經與宋、金、元、明時期不同了,這無疑是藥物學的進步。

不過,由於種子含油量多,容易泄漏真氣,石頑說氣虛久咳,陰虛喘逆,脾虛滑泄的人,都不可使用,這點說得非常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