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義》~
1. 卷之五
2. 草部·芳草類
3. 昌蒲
《本經》:「味辛,溫。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聲音(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
《別錄》:「四肢濕痹,不得屈伸,小兒溫瘧,身積熱不解,可作浴湯。」
[考異]「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十二字,瀕湖《綱目》以為出於《本經》,而問經堂輯本無之。《御覽》引《本經》有「生石上,一寸九節者,久服輕身」云云;《大觀》本則無「生石上」三字,有「一寸九節者,良」七字(注:當為六字),作黑字,則《大觀》本以此七字(注:同上)為出於《名醫別錄》者也。
昌,今本作菖。考《左氏傳》:昌歜;杜注:昌蒲菹;《周禮》醢人,昌本;鄭注:昌本,昌蒲根,切之三四寸為菹;《說文》:䒢,昌蒲也;《廣雅》:邛昌陽,昌蒲也;《呂氏春秋》:冬至後五旬七日,昌始生;《淮南·說山訓》:昌羊。字皆作昌,則從草之菖,孳生後矣。
[正義]《本經》之菖蒲,即今之石昌蒲根也。《御覽》引《經》有生石上及一寸九節云云,是其明證。且《本經》上品別有香蒲,云生池澤,是石昌蒲與池沼之香蒲,截然不同,則吾吳土語亦名池沼中之香蒲為昌蒲者非是。昌蒲芳香清洌,得天地之正,故能振動清陽,而闢除四時穢濁不正之氣。
但香蒲之氣味情性,殊與昌蒲相近,故《本經》必以生石上及一寸九節別之。味辛,氣溫,則主風寒濕邪之痹著。治咳逆上氣者,以寒飲濕痰之壅塞膈上,氣窒不通者言之。辛能開泄,溫勝濕寒,凡停痰積飲,濕濁矇蔽,胸膈氣滯,舌苔白膩,或黃厚者,非此芬芳利竅,不能疏通,非肺胃燥咳及腎虛之咳逆上氣可比。
開心孔,補五臟者,亦以痰濁壅塞而言,盪滌邪穢,則關竅通靈,而臟氣自得其補益,非溫燥之物能補五臟真陰也。而俗人謬謂昌蒲能開心竅,反以導引痰涎深入心包,比之開門迎賊者,過矣。且清芬之氣能助人振刷精神,故使耳目聰明,九竅通利。凡寒飲閉塞,肺氣不宣,令人音喑,昌蒲能逐飲宣竅,則聲自開,視以虛勞金破之不鳴,顯然有別。
主耳聾以下十九字,其義殊與上文不類,《大觀》本不在白字之中,恐是後人羼入,是當存而不論。其止小便利一說,蓋指清氣下陷,收攝無權之證,辛溫能升舉下陷之氣,或可治之。《別錄》主肢痹不得屈伸,則即《經》之主風寒濕痹,復疊無別,殊是蛇足。溫瘧亦時行之氣,而兼有濕痰矇蔽,昌蒲滌痰化濕,闢除穢濁,裨助正氣,故能治之。
然瘧之虛實寒熱,各各不同,偏舉小兒,似嫌氾濫,且作浴湯外治,其效亦鮮。《別錄》此條皆非精要,大是可疑,或後人有所點竄歟?
[廣義]甄權:治耳鳴。(則濕熱蒙其清氣,而甲木少陽之氣,鬱而不伸者,即開通九竅之功效也。若肝腎陰虛,浮陽〈注:陽下原有「之」,疑衍,刪〉上擾之耳鳴,則非辛溫所宜矣)。甄權又治頭風淚下。(亦惟寒風外束者為宜,若肝陽自擾之頭風,又不可一例論治)。
甄氏又謂治鬼氣,瀕湖謂治中惡卒死客忤。(則是陰濕穢濁時行不正之氣,固芳香闢穢正治也)。
大明謂:除煩悶,止心腹痛,霍亂轉筋。(皆指寒濕交互,汩沒真陽者,昌蒲秉芳冽正氣,自能勝寒濕而行氣定痛,後人藿香正氣等方,以及腦麝闢疫丸散,皆即此例。然昌蒲雖溫,辟惡可言,而溫中尚嫌不足,其直中三陰之大痛吐瀉,轉筋冷汗,脈伏色青等證,宜於大劑薑、附、連、萸者,亦非此和平淡泊之藥,所能獨當大任)。
白話文:
昌蒲
《神農本草經》記載:昌蒲味辛、性溫。主治風寒濕邪引起的痹症、咳嗽氣逆、上氣喘促,能通利關竅,滋補五臟,疏通九竅,明目聰耳,使聲音洪亮(也主治耳聾、癰瘡、溫暖腸胃、止小便失禁)。
《名醫別錄》記載:可治療四肢濕痹,導致屈伸不利;治療小兒溫瘧,以及身熱不退的疾病,可用其煎水沐浴。
關於「主治耳聾、癰瘡、溫暖腸胃、止小便失禁」這十二字,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認為出自《神農本草經》,但考證其他版本卻未記載。 《御覽》引述《神農本草經》提到「生於石上,一寸九節者,久服輕身」;但《大觀本草》則沒有「生於石上」三字,只有「一寸九節者,良」七字(應為六字),以黑體字標示,暗示這部分內容出自《名醫別錄》。
「昌」字,現在多寫作「菖」。考據《左傳》記載有「昌歜」;杜預注釋為「昌蒲菹」;《周禮》中「醢人」掌管「昌本」,鄭玄注釋為「昌本,昌蒲根,切成三四寸長做成菹(一種醬菜)」;《說文解字》記載「䒢,昌蒲也」;《廣雅》記載「邛昌陽,昌蒲也」;《呂氏春秋》記載「冬至後五旬七日,昌始生」;《淮南子·說山訓》記載「昌羊」。這些文獻都用「昌」字,所以用草字頭的「菖」字,是後人演變而來。
《神農本草經》所記載的昌蒲,就是現在所說的石菖蒲的根莖。《御覽》引述《神農本草經》中「生於石上,一寸九節」等記載,就是明確的證據。而且,《神農本草經》上品另有香蒲一種,記載其生長在池澤中,這與生長在石上的石菖蒲截然不同。因此,我們吳地俗語也稱池澤中的香蒲為昌蒲是不對的。昌蒲芳香清冽,具有天地之正氣,因此能夠振奮陽氣,驅除四時不正之邪氣。
但是香蒲的氣味和功效與昌蒲很相近,所以《神農本草經》特別用「生於石上,一寸九節」來區分。其味辛、氣溫,因此能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痹症。治療咳嗽氣逆,是指寒飲濕痰阻塞於膈上,氣機不通暢而言。辛味能開泄,溫性能勝濕寒,凡是痰飲積聚、濕濁蒙蔽,胸膈氣滯,舌苔白膩或黃厚等症狀,非昌蒲這種芳香利竅之品不能疏通,這與肺胃燥熱引起的咳嗽或腎虛引起的咳嗽氣逆不同。
能開通關竅,滋補五臟,也是針對痰濁阻塞而言,清除邪穢,則關竅通利,五臟自然得到滋補,這並非溫燥之品所能滋補五臟的真陰。但世人誤以為昌蒲能開通心竅,反而會導致痰涎深入心包,如同開門迎賊,大錯特錯。而且,昌蒲的清香之氣能幫助人振奮精神,所以能使耳目聰明,九竅通利。凡是寒飲閉塞,肺氣不宣,導致聲音嘶啞,昌蒲能驅除寒飲,疏通關竅,則聲音自然恢復,這與因虛勞而導致聲帶受損失聲的情況不同。
「主治耳聾」以下十九字,其意義與上文大相徑庭,《大觀本草》中也沒有這些內容,可能是後人添加的,因此可以不予考慮。「止小便失禁」這一點,是指清氣下陷,收攝無力的情況,辛溫之性可以升舉下陷之氣,或可治療。 《名醫別錄》中記載治療肢體痹症,不能屈伸,這與《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主治風寒濕痹」重複,屬於多餘記載。「溫瘧」也是時行之邪,兼有濕痰蒙蔽,昌蒲能祛痰化濕,驅除邪穢,增強正氣,因此能治療。
然而,瘧疾的虛實寒熱各有不同,單獨提及小兒,似乎範圍過廣,而且外用沐浴療效不顯著。《名醫別錄》中關於昌蒲的記載,都不夠精要,非常可疑,可能是後人竄改的。
其他醫家關於昌蒲的記載:甄權:治療耳鳴(這是指濕熱蒙蔽清氣,少陽之氣鬱而不舒的情況,才能發揮開通九竅的功效。如果肝腎陰虛,陽氣上擾導致的耳鳴,則不適用辛溫之品)。甄權還用它治療頭痛流淚(也只適用於寒風外束的情況,如果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則不能一概而論)。
甄氏還用它治療鬼氣,李時珍認為可治療中惡、猝死、客忤(這是指陰濕邪氣流行導致不正之氣,芳香之品可以祛除邪穢)。
大明(指明代醫家)認為:昌蒲能除煩悶,止心腹疼痛,治療霍亂、轉筋(這都是指寒濕交感,損傷陽氣的情況,昌蒲秉持芳香正氣,可以勝寒濕,行氣止痛,後世藿香正氣散等方劑,以及一些用於防疫的丸散,都以此為例。但是,昌蒲雖然性溫,可以祛邪,但溫中之力尚不足,對於中焦三陰經的大痛、嘔吐、泄瀉,轉筋、冷汗,脈沉細、面色青白等症狀,應該使用大劑量的生薑、附子、乾薑、吳茱萸等藥物,昌蒲這種平和的藥物,無法獨自勝任)。
4. 香蒲
《本經》:「味甘,平。主五臟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
[正義]香蒲,即今池沼之蒲,瀕湖謂叢生水際,葉有脊而柔者是也。江南下濕之地,處處有之,葉長四五尺,根巨如拇指,芬芳之氣,頗與石昌蒲近似,但形之鉅細長短,殆十倍之而有餘,古人午日有艾虎蒲劍之制,即是此物,不解弘景何以謂南海人亦不復識。惟其氣味性情皆近石昌蒲,故《本經》主治亦與昌蒲大同小異,主五臟心下邪氣,蓋亦以開泄痰濁言之。治口中臭爛,則清芬能闢除穢惡也。
堅齒、明目、聰耳,又即昌蒲利竅聰明之效力耳。壽頤竊謂古人昌蒲為菹,殆即用此,則柔嫩時自可作蔬,彼石昌蒲之細小而堅硬者,必不可作蔬菜食也。但今人亦不嗜此,姑不備考。瀕湖以為氣寒,蓋以其生長水濱而云然,然氣味辛香甚烈,未免溫燥,《綱目》此說,殆難盡信。
白話文:
香蒲味甘性平,能治療五臟及心下脹滿的邪氣,口臭潰爛,還能使牙齒堅固、眼睛明亮、耳朵靈敏。
香蒲就是現在池塘沼澤裡生長的蒲草,葉片有脊但柔軟。江南低濕地區到處都有,葉子長四五尺,根莖粗如拇指,散發芬芳的氣味,與石菖蒲很相似,只是香蒲的形狀大小要比石菖蒲大十倍以上。古人在端午節時會用香蒲製作艾虎和蒲劍,用的就是這種植物。 不太明白為什麼陶弘景說連南方人都認不出它。因為香蒲的氣味、性味都與石菖蒲相近,所以《本經》中記載的療效也與石菖蒲差不多,治療五臟及心下脹滿的邪氣,是藉由疏通痰濁來達到效果。治療口臭潰爛,是因為它清新的香氣能去除污穢。
使牙齒堅固、眼睛明亮、耳朵靈敏,也是跟石菖蒲一樣具有通利竅道、增強智慧的功效。我私下認為古代人用香蒲醃漬做菜,大概就是用這種香蒲,嫩的時候可以當蔬菜吃;而石菖蒲細小堅硬,就不能當蔬菜食用。但現在的人也不愛吃香蒲,所以暫且不考究了。有些書認為香蒲性寒,大概是因為它生長在水邊才這樣說的,但其實香蒲氣味辛香濃烈,偏溫燥一些,《本草綱目》中關於這點的說法,可能不太可信。
5. 蒲黃
《本經》:味甘,平。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正義]蒲黃,乃蒲萼中之黃粉,即其花蕊,故能走心家而治血證。秉清芬之氣,直搗中堅,力能泄滿決壅,故治心腹結滯等病。入膀胱利小便者,生長水中,故能利水。止血消瘀者,即後人生用破血,炒黑止血之義。石頑謂《經》言主心腹膀胱寒熱者,以血結其處,營衛不和,蓋芳香開展,固足以散血結、行氣滯者也。
[廣義]甄權:治痢血、鼻衄、吐血、尿血、瀉血,利水道,通經,止女子崩中(蓋蒲黃生用則行,炒黑則止,所以能通經,而亦止崩漏)。
大明謂:治婦人月候不勻,血氣心腹痛,血運,血證,兒枕急痛。
瀕湖謂:涼血活血,止心腹諸痛。
[發明]蒲黃,專入血分,以清香之氣,兼行氣分,故能導瘀結而治氣血凝滯之痛。東璧李氏雖言其涼血活血,亦以其水產之品,因以為涼。壽頤則謂蒲本清香,亦有辛味,以《本經》昌蒲辛溫例之,必不可以為寒涼。蒲黃又為精華所聚,既能逐瘀,則辛散之力可知。況心腹結滯之痛,新產瘀露之凝,失笑散一方,捷於影響,雖曰靈脂導濁,是其專職,然使蒲黃果是寒涼,必非新產有瘀可用。
若舌瘡、口瘡,皮膚濕癢諸病,敷以生蒲黃細粉可愈,則以細膩黏凝,自有生肌之力,非僅取其清涼也。
白話文:
蒲黃味甘性平,能治療心腹及膀胱寒熱、利尿、止血和消除瘀血。它本身是蒲草花蕊中的黃粉,因此能直達心臟,治療出血症狀。其清香之氣能疏通阻塞,治療心腹脹痛等疾病。由於生長在水中,所以能利尿。至於止血和消除瘀血,古人有生用破血、炒黑止血的用法。古籍記載其能治療心腹膀胱寒熱,是因為血瘀阻滯於此,導致氣血失調,而蒲黃的香氣能散瘀通氣。
蒲黃可治療痢血、鼻出血、吐血、尿血、便血,利尿,促進經血運行,並能止血,治療女子崩漏(生用則行血,炒黑則止血)。還能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血氣心腹痛、血瘀、產後血瘀以及兒童枕部疼痛。
蒲黃具有涼血活血、止痛的功效。它專入血分,因其清香之氣,又能行氣,故能疏通瘀血,治療氣血凝滯引起的疼痛。雖然有人認為其性涼,但因其生長於水中,所以認為其性涼。也有人認為蒲黃氣味清香並帶有辛味,參考《神農本草經》中昌蒲辛溫的記載,認為其不屬寒涼之品。蒲黃是植物的精華,能活血化瘀,說明其具有辛散的功效。尤其對於心腹脹痛、產後瘀血等,蒲黃常被使用,若其性寒涼,則不適合用於產後瘀血。
生蒲黃細粉外敷,可治療舌瘡、口瘡、皮膚濕疹等疾病,這是因為其細膩黏稠,具有生肌的作用,並非單純依靠清涼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