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義》~ 卷之二 (20)
卷之二 (20)
1. 秦艽
考雷氏之《炮炙論》詞句鄙俚,本無足取,因其書竟稱為《雷公炮炙論》,而無識者流,甚至誤認為黃帝時之雷公,轉相援引,李瀕湖亦悉收入《本草綱目》,徒亂人意,是亦吾國藥物學之怪現象也。秦艽治熱,本因其能通利二便,遂以胃熱、濕熱諸證,一概歸其主治,然皆治實熱,非虛熱也。
自《日華本草》插入主傳屍骨蒸一語,而俗醫又以為勞瘵身熱之要藥,於是陰虛煩熱,率以秦艽、柴胡錯綜相間,自謂已握治勞之秘鑰,不知苦能傷胃,寒能傷脾,寧不輕者至重,重者致死?而病者、醫者,皆不覺悟,則《日華》其作俑者也。李東璧謂黃疸、煩渴之用秦艽,取其去陽明之濕熱也。
陽明有濕,則身體痠疼而煩熱,陽明有熱,則日晡潮熱而骨蒸,其說甚是清澈。蓋其能治潮熱骨蒸,亦皆胃有實熱之證,而謬者遂以移之於虛熱,其相去不太遠耶?若小兒疳熱,亦惟實證為宜,挾虛者審之。石頑亦謂肢體疼痛,或浮腫,挾有客邪者,用以祛風利濕,方為合劑,若久痛虛羸,血氣不能養而痛,及下體虛寒,痠疼枯瘦,而小便清利者,咸非所宜。
白話文:
關於秦艽,雷氏的《炮炙論》文字淺俗,本來沒有什麼價值,但因為書名竟然叫《雷公炮炙論》,一些沒見識的人甚至誤以為是黃帝時代的雷公所寫,互相引用,連李時珍也把它收錄進《本草綱目》,實在是擾亂視聽,這也是我國藥物學上的一個怪現象。秦艽能治療熱症,主要是因為它能疏通大小便,所以就把胃熱、濕熱等各種症狀,都一概歸為它的主治範圍,但它其實都只治療實熱,不是虛熱。
自從《日華本草》加入「主治傳屍骨蒸」這句話後,庸醫又把它當作治療勞瘵發熱的重要藥物,於是陰虛發熱的人,就常常把秦艽和柴胡混用,還自以為掌握了治療勞瘵的秘訣,卻不知道苦味會損傷胃,寒性會損傷脾,這樣輕微的病會變成重病,重病會導致死亡!但是病人、醫生都沒察覺,這《日華本草》就是罪魁禍首。李東垣說用秦艽治療黃疸、煩渴,是因為它能去除陽明的濕熱。
陽明有濕,身體就會痠痛發熱;陽明有熱,就會在午後出現潮熱、骨蒸,這個說法非常清楚。秦艽能治療潮熱骨蒸,也都是胃有實熱的症狀,但是錯誤的人把它用來治療虛熱,這差別難道不大嗎?如果小兒的疳熱,也只有實證才適合使用,夾雜虛證的就要仔細判斷。石頑也說肢體疼痛、浮腫,有外邪侵襲的,用秦艽來祛風利濕才合適;如果久痛虛弱、血氣不能滋養導致的疼痛,以及下半身虛寒、痠痛枯瘦、小便清澈的,都不適合用秦艽。
2. 狗脊
《本經》:「味苦,平。主腰背強,關機緩急,周痹寒濕厀痛,頗利老人。」(厀,今作膝)。
《別錄》:「甘,微溫。療失溺不節,男子腳弱腰痛,風邪淋露,少氣目暗,堅脊,利俯仰,女子傷中,關節重。」(關機,似當作機關,以舊本皆如此,仍之)。
[正義]狗脊,溫養肝腎,能驅除風寒濕三氣,為健腰膝、利關節、通經脈之藥。腰背強,膝痛,腳弱,腰痛及失溺不節,淋露,皆肝腎不攝之病也。機關緩急,周痹寒濕,關節重,則風寒濕三氣之病也。老人肝腎已衰,機關窒滯,溫養而流利之,則為養老之要藥矣。《別錄》主風邪者,亦指痹著之風邪言之,目暗,亦肝腎陰虛之證也,堅脊,利俯仰,主女子傷中,皆伸言其效力耳。
[廣義]甄權:主毒風軟腳,腎氣虛弱,續筋骨。
瀕湖:強肝腎,治風虛。
趙恕軒《綱目拾遺》:金毛狗脊:治頑痹(皆《本經》、《別錄》之緒餘也)。
[發明]狗脊,本有二種:一種似狗之脊骨,古之所用也;一種有金毛,而極似狗形,今謂之為金毛狗脊,瀕湖《綱目》已備載之,趙氏《拾遺》據《職方典》,謂出於粵西之南寧府,即蕨根也。按此物雖藏之多年,拔盡其毛,尚能自生,不多時而茸茸如故,可見其生機洋溢,雖枯槁而餘氣盎然。
今之所用,皆即此種,故能溫養肝腎,通調百脈,強腰膝,堅脊骨,利關節,而驅痹著,起痿廢,又能固攝沖帶,堅強督任,療治女子經帶淋露,功效甚宏,誠虛弱衰老恆用之品,且溫而不燥,走而不泄,尤為有利無弊,頗有溫和中正氣象,而人多忽之,不以為重,殊可惜也。
[正訛]繆氏《經疏》謂:腎虛有熱,小便不利,或短澀赤黃,口苦舌乾者,忌用。蓋以其性溫而示之禁例也。然狗脊性溫,乃溫和溫養之意,非溫熱溫燥之例,如果肝腎之虛,陰不涵陽,以此固攝下元,引經嚮導,亦無不可。
白話文:
狗脊
《神農本草經》記載,狗脊味苦、性平,能治療腰背酸痛、關節活動不利、周身痹痛伴隨寒濕、尤其對老年人有效。
《名醫別錄》記載,狗脊味甘、微溫,能治療尿失禁、男性腿腳無力腰痛、風寒濕邪侵襲、氣短眼花、脊柱強健、行動自如,以及女性腹部疼痛、關節沉重等症狀。
狗脊能溫補肝腎,驅除風寒濕邪,是強健腰膝、舒利關節、疏通經絡的藥物。腰背酸痛、膝痛、腿腳無力、腰痛以及尿失禁、風寒濕邪侵襲,都是肝腎虧虛的表現;關節活動不利、周身痹痛伴隨寒濕、關節沉重,則是風寒濕邪侵襲所致。老年人肝腎功能衰退,關節活動遲緩,服用狗脊能溫補並使之通暢,是養生的重要藥物。《名醫別錄》中提到的風邪,是指痹症中的風邪;眼花也是肝腎陰虛的表現;脊柱強健、行動自如、治療女性腹部疼痛,都是形容其功效。
甄權認為,狗脊主治毒邪引起的腳軟無力,腎氣虛弱,以及修復筋骨。
《瀕湖脈學》認為,狗脊能強健肝腎,治療風虛。
趙恕軒的《綱目拾遺》中提到,金毛狗脊能治療頑固性痹症(這些都是《神農本草經》和《名醫別錄》的延續)。
狗脊其實有兩種:一種形似狗的脊椎骨,是古代所使用的;另一種長有金毛,形狀極像狗,稱為金毛狗脊,《瀕湖脈學》已詳細記載。趙氏《拾遺》根據《職方典》記載,指出金毛狗脊產於廣西南寧府,即蕨類植物的根莖。這種植物即使多年收藏,拔掉毛髮後,也能再次生長,不久便又毛茸茸的,可見其生命力旺盛,即使枯萎,仍餘氣盎然。
現在所使用的,都是金毛狗脊,因此它能溫補肝腎,調節全身經脈,強健腰膝,使脊柱強健,舒利關節,治療痹症,恢復萎廢的功能,還能固攝沖任二脈,強健督脈和任脈,治療女性月經不調、帶下、風寒濕邪侵襲等症,功效顯著,是虛弱衰老者的常用藥物。而且溫而不燥,藥力能到達病灶而不耗散,益處多多,沒有壞處,具有溫和平和的特性,但很多人卻忽視了它的重要性,實在可惜。
繆希雍的《經疏》認為:腎虛伴有內熱,小便不利,或尿少、尿急、尿色赤黃、口苦舌乾者,忌用狗脊。這是因為狗脊性溫而提出的禁忌。但狗脊的溫性是溫和溫補之意,並非溫熱溫燥,如果肝腎虛弱,陰虛火旺,用狗脊來固攝下元,引導經氣運行,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