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義》~ 卷之三 (7)
卷之三 (7)
1. 麻黃
《本經》:「味苦,溫。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
《別錄》:「微溫。主五臟邪氣,緩急風脅痛,字乳余疾,止好睡,通腠理,疏傷寒頭痛,解肌,泄邪惡氣,消赤黑斑毒,不可多服,令人虛。」
[正義]麻黃,質輕而清,專泄氣分,而性微溫,故為疏散風寒外感之主藥。《本經》主中風傷寒頭痛,發表出汗;《別錄》通腠理,疏傷寒頭疼解肌;仲景《傷寒論》方麻黃、葛根、大小青龍等湯皆是也。然其性微溫,非大溫大熱之比,但專以輕疏見長,則不獨泄散風寒,而亦可泄散風熱。
白話文:
麻黃性味苦溫,能治療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除邪熱氣,止咳逆上氣,消除寒熱,破除癥結積聚。它也能治療五臟邪氣,緩解急風脅痛,治療乳房餘疾,止住嗜睡,通暢腠理,疏散傷寒頭痛,解肌發汗,泄除邪惡氣,消退赤黑斑毒,但不可服用過量,容易導致虛弱。麻黃質地輕盈清透,專門泄散氣分,性微溫,因此是疏散風寒外感的主藥。
《本經》又主溫熱,去邪熱氣,除寒熱;《別錄》謂主五臟邪氣,泄邪惡氣,蓋輕清之質,專行於肌表,凡寒熱之邪,尚在表分者,麻黃能疏以達之。主咳逆上氣者,疏通肺氣之功也;主風脅痛者,疏泄風邪而宣達肝膽經絡之鬱滯也;破癥結積聚,消赤黑斑毒,則宣通其氣機而瘀積亦得漸通,血熱亦從而泄化矣。不可多服者,疏泄太過,則正氣耗散於無形耳。
惟《別錄》謂主字乳余疾,則指新產乳子之時,然氣血既虛,殊不宜於泄散,恐有訛誤,不敢望文生義,強作解人。
[廣義]甄權:治毒風疹痹,皮肉不仁,及壯熱溫瘧,山嵐瘴氣。
潔古謂:祛營中寒邪,泄衛中風熱。
白話文:
麻黃性溫熱,能驅除邪熱氣,消除寒熱。《別錄》記載它能治療五臟的邪氣,排泄邪惡之氣,因為它質地輕清,專門作用於肌膚表面,凡是寒熱之邪尚未深入內部的,麻黃都能疏散開來,使其宣洩出去。它能治咳逆上氣,是因為它能疏通肺氣;能治風脅痛,是因為它能疏泄風邪,宣通肝膽經絡的鬱滯;能破除癥結積聚,消散赤黑斑毒,是因為它能宣通氣機,使瘀積逐漸通暢,血熱也能隨之化解。不可多服麻黃,因為疏泄過度,會耗散正氣。
《別錄》中提到麻黃能治療乳餘疾,是指產婦哺乳期間的疾病,但產婦氣血虛弱,不適宜泄散,這可能是有誤,不敢妄加解釋。
麻黃廣泛應用於治療毒風疹痹、皮肉不仁、壯熱溫瘧、山嵐瘴氣等病症。
麻黃能祛除營氣中的寒邪,排泄衛氣中的風熱。
瀕湖謂:散赤目腫痛,水腫風腫。
景岳謂:輕揚之性,善達肌表,治風寒溫疫,嵐瘴表實之證。兼溫藥以助陽,則逐陰凝之寒結;兼涼藥以助陰,則解炎熱之溫邪。手太陰之風寒咳嗽,手少陰之風熱斑疹,足少陰之風水腫脹,足厥陰之風痛目痛,苟宜疏散,惟此為最。
壽頤按:風水腫脹,法宜輕疏發汗者,是肺為風壅而皮毛郁遏不宣,故可用麻黃之類。若曰足少陰病而為腫脹,則腎水上泛,豈有麻黃泄表之理,介賓此語,大有誤會。
[發明]麻黃,質輕而空疏,氣味俱薄,雖曰性溫,然淡泊殊甚,故輕浮上升,專泄肌腠,凡風寒溫熱之邪,自外感而來,初在肌腠者,無不治之。雖古今皆以為發表之藥,仲景列之於太陽篇中,然表即皮毛之部,而皮毛即合於肺。
白話文:
《瀕湖脈學》記載,麻黃能散除赤眼腫痛、水腫、風腫。
《景岳全書》中提到,麻黃性輕揚,善於到達肌膚表面,能治療風寒、溫疫、瘴氣等表實證。若與溫藥合用,可助陽氣驅散陰寒凝結;若與涼藥合用,可助陰氣解熱消炎。手太陰經的風寒咳嗽、手少陰經的風熱斑疹、足少陰經的風水腫脹、足厥陰經的風痛眼痛,都適合用麻黃來疏散風邪。
《壽頤保生》指出,風水腫脹應該用輕疏發汗的藥物治療,因為肺被風邪阻滯,導致皮毛郁遏不宣。因此可以用麻黃之類的藥物。但是,若說是足少陰經病變導致腫脹,那就屬於腎水上泛,並不適合用麻黃來泄表。介賓在這裡的說法,似乎有些誤解。
麻黃質地輕而空疏,氣味淡薄,雖然性溫,但淡泊無味,所以輕浮上升,專門疏泄肌膚腠理。凡是風寒溫熱之邪,從外感而來,初次停留在肌膚腠理者,無不可以用麻黃來治療。雖然古今都將麻黃視為發表藥,張仲景將它列在《傷寒論》的太陽篇中,但表即指皮毛部位,而皮毛又與肺相合。
總之外來之邪,皆自外入,傷於皮毛,則曰表病,觸於口鼻,則為氣病,而皮毛合於肺,口鼻通於肺,肺又專主氣之出納,故外感之第一步,皆氣分先受其病,無論風寒溫熱之邪,肺家首當其衝,表病即氣病,氣病即肺病。寒邪則鼻塞身重,凜寒發熱;溫邪則鼻燥氣濁,肌膚灼熱,且必多兼咳嗽。
寒邪則咳聲不揚,溫邪則咳痰不滑,又皆感邪犯肺傷氣之明證,是以治外感之病,第一要著即在輕泄肺邪,疏達氣分,無不立解,惟麻黃輕清上浮,專疏肺郁,宣泄氣機,是為治感第一要藥,雖曰解表,實為開肺,雖曰散寒,實為泄邪,風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溫熱亦無不賴之以宣通。
白話文:
總之,外來的病邪都是從體外入侵的。如果侵犯到皮膚和毛髮,就叫做表病;如果侵犯到口鼻,就叫做氣病。因為皮膚和毛髮與肺臟相連,口鼻也與肺臟相通,而肺臟負責呼吸,所以外感的第一步,都是氣分先受到病邪的侵襲。無論是風寒、溫熱等病邪,肺臟都是首當其衝的。表病就是氣病,氣病就是肺病。寒邪入侵會導致鼻塞、身體沉重、畏寒發熱;溫邪入侵則會導致鼻乾燥、氣息濁重、皮膚灼熱,而且通常伴隨著咳嗽。
寒邪引起的咳嗽聲音低沉,溫邪引起的咳嗽痰液不暢,這都是病邪侵犯肺臟、傷及氣分的明顯證據。所以治療外感疾病的第一步,就是要輕輕地疏泄肺部的病邪,通暢氣分,這樣就能快速見效。麻黃性輕清上浮,專門疏通肺部的鬱結,宣泄氣機,是治療外感疾病的首選藥物。雖然說它是解表藥,但實際上是開通肺氣;雖然說它是散寒藥,但實際上是排除病邪。風寒之邪自然能藉此外散,即使是溫熱之邪也需要藉此宣通。
觀於《本草經》主中風傷寒,去邪熱氣,除寒熱之說,及後人並治風熱斑疹,熱痹不仁,溫瘧嵐瘴,其旨可見,而俗人猶以為專主表寒之猛劑者,誤矣。且仲景麻黃之專主太陽病寒傷營者,以麻黃與桂枝並行,乃為散寒之用,若不與桂枝同行,即不專主散寒發汗矣。
抑麻黃之泄肺,亦不獨疏散外來之邪也,苟為肺氣鬱窒,治節無權,即當藉其輕揚,以開痹著,如仲景甘草麻黃湯之治里水黃腫,《千金》麻黃(注:「黃」原脫,今補)醇酒湯之治表熱黃疸,後人以麻黃治水腫氣喘、小便不利諸法,雖曰皆取解表,然以開在內之閉塞,非以逐在外之感邪也。
白話文:
《本草經》記載麻黃可治中風、傷寒,祛除邪熱,去除寒熱,後人更用它來治療風熱斑疹、熱痹不仁、溫瘧嵐瘴,其用途廣泛,不難理解。然而,世俗之人卻誤以為麻黃專治表寒,這就錯了。而且,張仲景用麻黃治療太陽病寒傷營氣,是將麻黃與桂枝搭配使用,目的是散寒,若單獨使用麻黃,就無法單獨散寒發汗。
事實上,麻黃除了疏散外邪,還能治療肺氣鬱結、氣機不暢的病症,利用其輕揚之力,疏通閉塞。例如張仲景的甘草麻黃湯用於治療內水黃腫,而《千金方》的麻黃醇酒湯則用於治療表熱黃疸。後世更用麻黃來治療水腫氣喘、小便不利等病症,雖然都是以解表為目的,但其實是疏通內在的閉塞,並非單純驅逐外感邪氣。
又凡寒邪郁肺,而為鼻塞音啞;熱邪窒肺,而為濁涕鼻淵;水飲漬肺,而為面浮喘促;火氣灼肺,而為氣熱息粗,以及燥火內燔,新涼外束,乾咳嗌燥等證,無不恃以為疏達肺金,保金清肅之要務。較之杏、貝苦降,桑皮、杷葉等之遏抑閉塞者,功罪大是不侔,而庸俗畏之,幾如蛇蠍,豈真古今人之不相及耶?蓋皆耳食之誤,而未嘗體驗之耳。
李瀕湖《本草綱目》麻黃髮明一條,極言其為肺經專藥,申明仲景麻黃湯之功用,本不專為散寒發汗而設,謂傷寒無汗之用麻黃湯,雖治太陽,實即治肺。蓋汗為津液所化,汗即血也,其在營則為血,在衛則為汗,寒邪傷營,則營血內澀,而氣不能外通於衛,衛氣閉塞,津液不行,故無汗發熱而憎寒。
白話文:
凡是寒邪困在肺部,就會導致鼻塞失聲;熱邪阻礙肺部,就會出現濃鼻涕和鼻淵;水飲積聚在肺部,就會導致面部浮腫和呼吸急促;火氣灼傷肺部,就會出現氣熱呼吸粗重;以及燥火內燃,外寒緊閉,乾咳咽喉乾燥等症状,這些都必須依靠麻黃來疏通肺金,保護肺金清肅的功能。相比杏仁、貝母等苦寒下降,桑皮、枇杷葉等收斂閉塞的藥物,麻黃的功效和弊端是完全不同的。而庸醫卻害怕麻黃,把它當成蛇蠍一樣,難道古今醫者真的完全不同嗎?這都是道聽途說造成的錯誤,他們根本沒有親身體驗過麻黃的功效。
李瀕湖在《本草綱目》中專門為麻黃立項,極力主張它是肺經專藥,並闡明張仲景麻黃湯的功用,本不只是用來散寒發汗,而是用來治療傷寒無汗的。雖然治太陽病,但其實是治療肺病。因為汗液是由津液轉化而來,汗液也就是血液,在營氣中為血,在衛氣中為汗。寒邪傷及營氣,就會導致營血內阻,氣血不能外達衛氣,衛氣閉塞,津液無法運行,因此就會出現無汗發熱、怕冷的症状。
風邪傷衛,則衛氣外泄,而不能內護其營,營氣虛弱,津液不固,故有汗發熱而惡風,然風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衛氣,包羅一身,是其證雖屬太陽,而肺實受其病。其證必兼面赤怫鬱,咳嗽有痰,喘而胸滿,非皆肺病之明驗乎?蓋皮毛外閉,而邪熱內攻,則肺氣膹郁,故以麻黃、甘草同桂枝引出營分之邪,達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其氣。汗後無大熱而喘者,則加石膏;朱肱《活人書》夏至後加以石膏、知母,是皆泄肺火之藥。
白話文:
風寒侵襲人體的衛氣,導致衛氣外泄,無法保護營氣,營氣因此虛弱,津液不能固守,所以會出現發汗發熱、怕風的症狀。風寒之邪會透過皮毛入侵,而皮毛是肺的合穴,肺主衛氣,保護全身,因此雖然病症屬於太陽經,但肺部實際上也受到影響。病症一定會伴隨面部發紅、鬱悶、咳嗽有痰、喘息胸悶,這些都是肺部病變的明顯徵兆。
因為皮毛閉塞,邪熱內攻,肺氣鬱結,所以用麻黃、甘草配伍桂枝引導營分中的邪氣,使其達於肌表,並輔以杏仁宣肺利氣。若汗出後仍有喘息、無明顯發熱,則加用石膏;朱肱《活人書》中提到夏至後可以使用石膏、知母,這些都是清泄肺火的藥物。
則麻黃湯雖曰太陽發汗重劑,而實為發散肺金火鬱之藥,其說極是,於此可見麻黃湯之發汗,更重在桂枝,而麻黃之治,則其主在肺而不在表,尤彰彰明矣。
[正訛]麻黃性質最輕,氣味又淡,本草雖曰苦溫,亦因其功用而懸擬之,不過言其溫和升發之義耳。乃流俗畏之,幾以為大溫大熱藥,則李瀕湖《綱目》性熱一言誤之也。甚且謂其出產之地,冬不積雪,而繆氏《經疏》更為過甚之詞,竟有味大辛、氣大熱之說,又謂自春深以至初秋,法所同禁。
今試取麻黃而細嚼之,辛味何在?考古今各家本草,《別錄》謂微溫,則輕浮體質,必稟春升溫和之氣,最為有據;惟張潔古稱其性溫、味苦甘辛,然亦謂其氣味俱薄;不知繆氏何忽一變而為大辛,且加以大熱二字,似此危詞聳聽,最足駭人,實屬荒謬已極,而俗人聞聲卻步,大率為此謬說所累。不知麻黃髮汗,必熱服溫覆,乃始得汗,不加溫覆,並不作汗,此則治驗以來鑿鑿可據者。
白話文:
麻黃湯雖然被稱為太陽發汗重劑,但其實是散發肺金火鬱的藥,這個說法非常正確。由此可見,麻黃湯的發汗作用主要來自桂枝,而麻黃的作用主要是針對肺部,而不是表層,這點非常明顯。
麻黃的性質很輕,氣味也很淡,雖然本草書上說它是苦溫,但那是根據它的功效推測的,只是說明它溫和升發的特性而已。然而,民間卻很害怕麻黃,把它當成大溫大熱的藥,這是李瀕湖《綱目》中說它性熱的錯誤說法。更過分的是,有人說麻黃產地冬天不積雪,而繆氏《經疏》更是誇張,竟然說它味大辛、氣大熱,還說從春天到初秋都禁止使用。
現在我們試著嚼一嚼麻黃,哪裡有辛味?翻看古今各家本草書,《別錄》說它微溫,這就說明它輕浮的特性,必然是吸收了春天的溫和升發之氣,這才是最合理的解釋。雖然張潔古說它性溫、味苦甘辛,但也說它的氣味都很薄;不知道繆氏為何突然就說它大辛,還加上大熱兩個字,這種危言聳聽的說法最容易嚇人,實在是荒謬至極,一般人聽到這些謬論就退卻,大多是被這些錯誤說法誤導了。其實麻黃發汗,必須熱服溫覆,才能出汗,不加溫覆,就不會出汗,這都是治療經驗中確鑿的證據。
且亦惟寒邪在表,乃宜少少取汗,以解表邪之寒熱,若用以泄肺開喑,亦且無取乎得汗,而奏效甚捷。何況輕揚之性,一過無餘,亦必不能大汗頻仍,留戀藥力,釀為巨患。景岳已謂今人畏為毒藥而不敢用,又有謂夏月不宜用麻黃者,皆可哂也。瀕湖又謂凡服麻黃藥,須避風一日,不則病恐復作,亦是臆說,皆不足徵。
但性質甚輕,不可重用耳。
白話文:
只有當寒邪表露在外時,才應該少量發汗,用來解除表邪的寒熱。如果用來治療肺氣鬱結、失聲,則不必刻意追求發汗,只要藥效顯著即可。何況麻黃藥性輕揚,藥效過後便無殘留,也不可能大量出汗、藥力停留,進而釀成大患。如今有些人害怕麻黃有毒而不願使用,也有人說夏天不適合服用麻黃,這些說法都不可取。瀕湖還說服用麻黃藥後要避風一日,否則病情可能復發,這也是主觀臆測,不足為憑。
不過麻黃藥性輕盈,不可過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