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義》~ 卷之三 (4)
卷之三 (4)
1. 藍澱
[發明]藍澱,以藍葉浸水,和石灰攪澄,而去其清水故謂之澱。澱者,滓垽之下沉者也,今字則作靛。苦寒之性,解毒清熱,亦同藍草。但加之石灰,則止血、消腫、殺蟲之力尤勝。陳藏器謂其解諸毒,敷熱瘡、禿瘡、熱腫。瀕湖謂能治噎膈,即石灰重墜,故能破堅積,消瘀血,且能殺蟲也(噎膈有濕熱生蟲一證)。凡外瘍熱毒,疔瘡癰腫,及濕瘡奇癢者,用作敷藥,皆佳。
白話文:
藍澱是用藍葉浸泡在水中,加入石灰攪拌後靜置,去除清水,留下沉澱物而得名。澱,指的是沉澱物。現在的寫法是「靛」。藍澱性味苦寒,具有解毒清熱的功效,與藍草相似,但因為加入了石灰,所以止血、消腫、殺蟲的功效更強。陳藏器認為它能解各種毒,治療熱瘡、禿瘡、熱腫。瀕湖則認為它能治療噎膈,這是因為石灰重量下沉,可以破除堅硬積聚,消除瘀血,還能殺蟲(噎膈症中有一種類型是濕熱導致蟲症)。凡是外傷引起的熱毒、疔瘡癰腫,以及濕疹奇癢等症狀,用藍澱作敷藥都很有效。
2. 青黛
[發明]青黛,古時產于波斯,後人以藍澱之浮沫為之,故李瀕湖謂之靛花,其功用亦與藍澱同。但靛之浮沫,干之則所存無多,今市肆之物,乃以靛之凝結下澄者為之,純是石灰本質,與靛花之質,清濁絕異。考古方多用青黛為內服之藥,必非今時重濁之物。若今之青黛,則止宜外敷,以為燥濕殺蟲及金瘡止血之用。
李瀕湖已謂貨者多以干澱充之,中有石灰,服餌宜慎。而今之俗醫,尚不知辨別,猶復以為內服之藥,是呆讀古書,不辨藥理之咎矣。
[廣義]《開寶》:味鹹寒,解諸藥毒,小兒諸熱,驚癇發熱,天行頭痛寒熱,傅熱瘡惡腫,金瘡蛇犬等毒。
甄權:解小兒疳熱,殺蟲。
藏器:治小兒疳熱。
丹溪謂其瀉肝火,散五藏鬱火,解熱,消食積。
瀕湖謂:去熱煩,主吐血,斑瘡,陰瘡,殺惡蟲。
[正義]古人所謂青黛,必非今市肆中重濁之青石灰。凡內服者,寧用大青葉、板藍根,萬勿沿用此惡濁之青黛。又咽喉口舌諸方,古今方藥,多用此物,惟今則物質已非,壽頤修合咽喉口瘡諸末藥,已屏絕不復用矣。
白話文:
青黛
古代青黛產自波斯,後來人們用靛藍的浮沫製成,因此李時珍稱之為靛花,其功效也與靛藍相同。但是靛藍的浮沫曬乾後剩餘很少,現在市面上的青黛,是用靛藍凝結沉澱的部分製成,純粹是石灰的性質,和靛花的性質,清濁截然不同。古代許多方劑內服使用青黛,肯定不是現在這種沉重濁質的青黛。現代的青黛,只適合外用,用於乾燥濕潤、殺蟲和金瘡止血。
李時珍已經指出,市面上很多青黛是用乾燥的靛藍充當,裡面含有石灰,服用要謹慎。而現在一些庸醫,還不懂得辨別,仍然把它當作內服藥,這是死讀古書,不懂藥理的過錯。
古代文獻記載青黛味鹹性寒,能解各種藥物毒性,治療小兒發熱、驚癇發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熱瘡腫痛、金瘡、蛇犬咬傷等。 也具有解小兒疳熱、殺蟲、瀉肝火、散五臟鬱火、解熱、消食積的功效,能治療熱煩、吐血、斑瘡、陰瘡,並殺滅惡蟲。
古代所說的青黛,絕對不是現在市面上沉重濁質的青石灰。如果要內服,最好使用大青葉或板藍根,千萬不要再使用這種污濁的青黛。此外,古今許多治療咽喉、口舌疾病的方劑都使用青黛,但現在的青黛品質已變,一些著名的咽喉口瘡藥方,已不再使用它了。
3. 甘藍
[發明]甘藍,載於陳藏器《本草拾遺》,謂產於西土,葉闊可食,治黃毒。蓋亦清利熱結之品,故治發黃。亦藍之別一種。瀕湖《綱目》,亦稱其葉長大而厚,煮食甘美。
白話文:
甘藍最早記載於陳藏器的《本草拾遺》,書中說它產自西方,葉片寬大可以食用,能治療黃疸。它屬於性質清涼,能去除熱結的藥材,因此能治療黃疸。甘藍也是一種藍的變種。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記載,甘藍葉片又長又厚,煮熟後味道甘美。
4. 大青、小青
[發明]大青、小青之氣味性質,皆與藍草近似,故功用亦相等。張石頑竟以大青、小青並於藍實一條,未為無見。特古書皆不謂大青、小青可以為染,則亦自有區別。
[廣義]《別錄》謂:大青,味苦,大寒,主時氣頭痛,大熱口瘡。
陶弘景謂:除時行熱毒。
甄權:治溫疫寒熱。
《日華》:主熱毒,煩渴,風疹,金石藥毒,腫毒。
瀕湖謂:大青,主熱毒痢,黃疸,喉痹,丹毒。小青,治血痢腹痛,研汁服,解蛇毒。
蘇頌《圖經》謂:小青,搗敷癰腫瘡癤。
張石頑謂:宋朱肱治發斑咽痛,有犀角大青湯、大青四物湯,皆以治溫熱毒盛之病,非正傷寒病。大青能瀉肝膽之實火,正以祛心胃之邪熱,所以小兒疳熱,丹毒,皆為要藥。小青殺百藥毒,解狼毒、射罔、斑蝥、砒石等毒(注:「廣義」項名,原本漏,今補)。
白話文:
大青和小青的氣味和性質都與藍草相似,因此功效也差不多。張石頑將大青、小青和藍實放在一起論述,也並非沒有道理。只是古書一般都不說大青和小青可以用来染色,這兩者之間還是存在差異的。
《名醫別錄》記載:大青味苦、性寒,主治時令性頭痛、高燒引起的口腔潰瘍。
陶弘景說:它能消除流行性的熱毒。
甄權說:它能治療溫疫導致的寒熱症狀。
《日華子本草》記載:它主治熱毒、口渴煩躁、風疹、金石藥物中毒、腫毒。
《瀕湖集簡》記載:大青主治熱毒引起的痢疾、黃疸、喉嚨阻塞、丹毒;小青能治療血痢腹痛,研磨成汁服用,還能解蛇毒。
蘇頌的《圖經本草》記載:小青搗碎敷貼能治療癰腫瘡癤。
張石頑說:宋代的朱肱用犀角大青湯、大青四物湯治療發斑、咽喉疼痛等症狀,這些都是治療溫熱毒盛的疾病,而不是一般的傷寒病。大青能瀉去肝膽的實火,去除心胃的邪熱,所以治療小兒疳熱、丹毒等症狀是很重要的藥物。小青能解百藥之毒,能解狼毒、射罔、斑蝥、砒霜等毒。
5. 馬蘭
[發明]馬蘭,為卑濕地恆有之草,今吳人恆嗜之,俗呼為馬蘭頭,吾嘉又名為紅梗菜。考馬蘭之名,始見於《日華本草》,前人皆列於芳草類中,與蘭草、澤蘭並列。李瀕湖謂似蘭而大,故有馬蘭之名。考《爾雅·釋草》,凡草之大者,固多以牛馬命名。然以今之馬蘭,比較肆中澤蘭,則枝葉皆小,且無香氣,乃古本列之芳草一類,則因其蘭字之一字而以類及之也。考其氣辛、性涼,甘而微苦,治療血熱諸毒甚效。
蓋其形色氣味,性質功用,皆與藍靛相近,或亦藍草類中之一種,因而亦名為藍。後人不察,遂以蘭、藍音近,而誤列於香草隊中也。茲移於隰草中以存其真。馬蘭甘寒,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特長。蓋其莖深赤,干而煮之,其汁深紫,故能從其類而清利血熱。
凡溫熱之邪深入營血,及癰瘍血熱腐潰等證,尤為專藥。內服外敷,其用甚廣,亦清熱解毒要品也。
[廣義]《日華》:主鼻衄吐血,治金瘡、血痢,解酒疸、諸菌毒,搗塗蛇咬。
石頑謂其入陽明血分,與澤蘭功用相近,能破宿生新,治淋濁痔漏。搗汁治喉痹腫痛。細嚼咽汁,治絞腸痧腹痛,皆取其散血解毒也。
壽頤按:寒涼之品,清熱則有餘。又其汁色赤,則入血分而祛血熱。若謂其破宿血而能生新血,則未免言之過甚。
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謂:馬蘭,甘、辛,涼。清血熱,解酲化毒,療痔,殺蟲。嫩者可茹,蔬中佳品,諸病可餐。
白話文:
馬蘭,是生長在潮濕低窪地帶的一種常見植物,現在吳地人很喜歡吃它,俗稱馬蘭頭,另名紅梗菜。《日華本草》最早記載了馬蘭,以前都被歸類為芳草,與蘭草、澤蘭並列。李時珍認為它長得像蘭草但更大,所以叫馬蘭。古代典籍中,凡是較大的草本植物,常以牛馬命名。《爾雅》中記載的馬蘭,與現在的馬蘭和澤蘭相比,枝葉都較小,也沒有香味,古書將它列入芳草類,可能是因為名稱中帶有「蘭」字而造成的誤分類。馬蘭味辛、性涼,甘中略苦,治療血熱諸毒非常有效。
馬蘭的形態、氣味、性質和功效都與藍靛相似,可能是藍草的一種,所以也叫藍。後人因「蘭」、「藍」音近而混淆,把它誤列入香草類,這裡將它歸類於濕地生長的草本植物,以正其名。馬蘭甘寒,最擅長解熱毒,能直接作用於血液,止血涼血,這是它的特長。因為它的莖深紅色,乾燥後煮沸,汁液呈深紫色,所以能清熱涼血。
凡是溫熱邪氣深入血液,以及癰瘍(瘡瘍)因血熱腐敗等病症,馬蘭都是特效藥。內服外敷皆可,是清熱解毒的重要藥物。
《日華本草》記載:馬蘭主治鼻出血、吐血,治療刀傷、血痢,解酒疸(黃疸)、各種菌毒,搗碎敷塗蛇咬傷。
石頑認為馬蘭入陽明經的血分,與澤蘭功效相近,能破除陳舊血液,生成新血,治療淋病、濁涕、痔漏。搗爛取汁治喉嚨腫痛。細嚼咽下汁液,治療絞腸痧腹痛,這些都是利用它散血解毒的功效。
壽頤認為:寒涼藥物,清熱解毒作用較強。馬蘭汁液呈紅色,能入血分,祛除血熱。但說它能破除陳舊血液並生成新血,就有些誇大了。
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馬蘭味甘辛、性涼,能清血熱、解酒毒、治痔瘡、殺蟲。嫩的馬蘭可以食用,是蔬菜中的上品,各種疾病期間均可食用。
6. 麥門冬
《本經》:「味甘平。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
《別錄》:「味微寒。療身重目黃,心下支滿,虛勞客熱,口乾燥渴,止嘔吐,愈痿蹶,強陰益精,消穀,調中,保神,定肺氣,安五臟,令人肥健,美顏色。」
[正義]麥冬富有脂液,清潤甘涼,得土之正味,故為養胃生津之專品。《本經》主心腹結氣,乃燥熱津枯而氣結不利之病。麥冬甘潤,滋燥清熱,是其專職,若痰濕鬱窒之結氣,非其治矣。
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皆指胃液不充,食少中虛之證,故宜於滋養陰液;非食積之傷飽,痰壅之短氣,亦可以麥冬作消食化痰用也,石頑已謂非開豁痰氣,消克食積,其說甚是。
《別錄》療心下支滿,蓋亦屬於燥熱津枯,而心胸不舒之證,方合麥冬之寒潤。然本文則謂身重目黃,明是濕熱蘊積為病,而即繼之以心下支滿,又是痰濕互相結合,麥冬黏膩,大非所宜,雖曰古書,奚堪盡信?其治虛勞客熱,口乾燥渴,則滋虛退熱,解渴生津,固是正治。
止嘔吐者,以清胃熱而降氣火,然非舌質乾紅之燥火為病,即宜審慎,或挾痰濁,則柔潤之品,夫豈所宜?愈痿蹶者,足痿多由陽明燥熱,灼爍津液,以致筋枯骨萎,所以古人有治痿獨取陽明之說,則麥冬柔潤,以解燥熱而滋脈絡,正其專長,魏玉璜氏一貫煎,為治燥熱痿弱主方,正合此意,倘是寒濕,即為大禁。
若所謂強陰益精,消穀調中,保神定肺,安五藏諸功效,則無非養胃生津,育陰滋液之餘義而已。壽頤謂消穀二字,當指中消之善食易飢而言,凡消穀能食,無非胃火極旺,必以甘寒大劑,清胃解渴,麥冬固在必需之列者也。
[廣義]藏器:去心熱,止煩熱。
《日華》:治五勞七傷,安魂定魄(皆滋陰清熱之意也)。《日華》又謂:主時疾熱狂。
甄權:治熱毒(則惟燥熱熾盛,耗爍胃津者宜之。若挾濕挾痰,縱有熱證,亦必先以開泄,凡滋膩之品,皆非所宜)。
潔古:治肺中伏火,補心氣不足(皆以燥熱傷血言之)。又主血之妄行(則邪火上炎,甘寒涼降之力也)。又主經水枯亂不下(亦燥熱爍陰之證治)。
寇宗奭謂:治心肺虛熱及虛勞,與地黃、阿膠、麻仁、五味子、枸杞子同為潤經益血,復脈通心之劑。
景岳謂:補上焦之津液,清胸膈之渴煩,定火炎之嘔吐,退血燥之虛熱,益精滋陰,澤肌潤結。
[發明]麥冬產於西北,土脈深厚之地,入土深遠。其味大甘,得坤土之正,而膏脂濃郁,故專補胃陰,滋津液,本是甘藥補益之上品。凡胃火偏盛,陰液漸枯,及熱病傷陰,病後虛羸,津液未復,或炎暑爍津,短氣倦怠,秋燥逼人,肺胃液耗等證,麥冬寒潤,補陰解渴,皆為必要之藥。但稟西北嚴肅之氣,偏於陰寒,則惟熱熾液枯者,最為恰當。
而脾胃虛寒,清陽不振者,亦非陰柔之品所能助其發育生長,況復膏澤厚膩,如其脾運不旺,反以礙轉輸而有餘,而濕阻痰凝,寒飲停滯者,固無論矣。《本經》、《別錄》主治,多就養胃一層立論,必當識得此旨,方能洞徹此中利弊,不然者,拘執傷飽支滿,身重目黃等說,一概亂投,自謂此亦古人精義所在,豈不益增其困?《別錄》又以麥冬主痿蹶者,正是《內經》治痿獨取陽明之意,胃主肌肉,而陽明之經又自足而上,陽明經熱則經脈弛緩而不收,胃液乾枯則絡脈失潤而不利,補胃之津,而養陽明之液,是為治痿起廢之本。
但亦有濕流關節而足廢不用者,則宜先理其濕,又與滋潤一法,遙遙相對,不知辨別,其誤尤大。《別錄》又謂其定肺氣,而後人遂以麥冬為補肺主藥。蓋以肺家有火,燥爍津液,洵是正鵠,參麥散一方,固為養胃保肺無上炒品,然肺為貯痰之器,乾燥者少,濕濁者多,倘使痰垢未清而即投黏膩,其害已不可勝言,而麥冬又滋膩隊中之上將,或更以玉竹、二母等柔潤甘寒之物輔之,則盤踞不行,闢為窟宅,而清肅之肺金,遂為痰飲之淵藪矣。
[正訛]麥冬,本為補益胃津之專品,乃今人多以為補肺之藥,雖曰滋液和陰,無甚悖謬,究其所以專主者,固在胃而不在肺。寇宗奭謂治肺熱,亦就肺家有火者言之,柔潤滋液,以療肺熱葉焦,本無不可;《日華》謂主肺痿,固亦以肺火熾盛者言之也。然又繼之曰吐膿,則系肺癰矣,究之肺痿、肺癰,一虛一實,虛者干痿,實者痰火。
麥冬潤而且膩,可以治火爍之痿,不可治痰塞之癰,景岳和之,遂以肺癰、肺痿,並作一氣,則虛實之不分,豈非大謬?且肺癰為痰濁與氣火交結,咯吐臭穢,或多膿血,宜清宜降,萬無投以滋膩之理,即使如法清理,火息痰清,咳吐大減,肺氣已呈虛弱之象,猶必以清潤為治,誤與膩補,痰咳即盛,余焰復張,又臨證以來之歷歷可據者。
而肺痿為肺熱葉焦之病,但言理法,自必以補肺為先務,然氣虛必咳,咳必迫火上升,而胃中水穀之液,即因而亦化為痰濁,故肺雖萎矣,亦必痰咳頻仍,咯吐不已,惟所吐者,多涎沫而非穢濁之濃痰,是亦止宜清養肺氣,漸理其爍金之火,使但知為虛而即與黏膩滋補,則虛者未必得其補益,而痰火既得所憑依,反致愈咳愈盛,必至碎金不鳴,不復可救,此玉竹、二冬、知母等味固不獨膿痰肺癰所大忌,即稀痰之肺痿,亦必有不可誤與者,皆俗醫之所不知者也。又麥冬本非治咳嗽之藥,《本經》、《別錄》鑿鑿可據。
自《日華》有止嗽一說,而景岳亦謂其治肺乾咳嗽,推其用意,亦謂乾咳無痰,則為氣火刑金,麥冬滋潤退熱,夫豈不可?特咳嗽一證,雖有虛實寒熱之分,而挾痰濕者十恆八九,乾咳無痰者十不一二,即使本是無痰,而誤投滋膩,則氣火交結,痰濁遂滋,適以助其黏膩,而邪無從泄。
凡屬咳病,必肺氣鬱塞,不能宣通,因而作聲,以求開泄,止宜順其機以導之,用輕揚疏達之品,如白蒺藜、兜鈴、木蝴蝶之類,助其開展,則咳聲暢遂,痰吐滑利,其勢即解。誤與滋膩,則痰涎為其閉塞,昔賢比之如油入面,不可復出,最是確論。張石頑亦謂陰虛羸瘦,喘嗽上氣,失音,失血及風寒暴嗽,大非所宜,正是此旨。
蓋痰濁得其滋填,則無論為風、為寒、為外來之邪、為內蘊之熱,皆膠黏固結,牢不可破,永永閉錮於肺絡,後(注:疑衍)雖欲開泄而不可得,遂致釀成蟠結之根,時時震撼,試問肺葉嬌嫩,而能堪此日常之激動乎?勞瘵之由,強半在此。石頑又謂麻疹咳嗽,亦不可用此,以其性寒助陰,適以固斂陽邪,不能發越,尤為剴切。
且咳病苟服麥冬,多致音啞,是其陰寒斂邪入肺之明證,所以凡有咳證,麥冬等味真是鴆毒。徐靈胎嘗大聲疾呼,而人多不覺,近世名賢如葉天士、費伯雄皆犯此禁,未始不誤於《日華》止嗽之一說。
而陳藏器且以此物為下痰飲,景岳亦有消痰一說,尤為殺人之利刃,今之俗醫,又誤於葉氏《指南》、費氏《醫醇》等書,恆以製造勞瘵為事,所見治咳之方,踵此弊者,比比而是,醫學之不昌,雖曰自昔已然,未免於今為烈,曷禁感慨系之。《日華》又謂麥冬治五勞七傷,蓋亦《本經》主傷中之意。
養胃滋陰,生津益血,夫孰非調和五臟之正治?然以為服食之品,調養於未病之先則可,若曰勞傷已成,而以陰柔之藥治之,又非陽生陰長之旨。且勞損之病,雖曰內熱,然亦是陰虛而陽無所附,補脾之氣,助其健運,尚能擊其中堅而首尾皆應,徒事滋潤養陰,則陰寒用事,而脾陽必敗,不食、泄瀉等證必可操券以俟,越人所謂過中不治之病,又皆陰柔之藥,有以釀成之矣。
再按近人之用麥冬,皆去其心,蓋此物以滋膩為用,其心乃乾燥之筋,既無脂液,留之無益,且剖之則入煎劑而易得全味。又其說最古,始於陶弘景,甚謂不去其心,令人心煩,幾有必不可用之意。
然此物入土甚長,一莖數枚,連綿不絕,一線貫通,屈曲而達,《本經》謂主心腹結氣,治胃絡脈絕,即取此義,所以能貫通脈絡,開達結氣,凡通達脈絡之藥,如竹茹、絲瓜絡等皆是此意。而麥冬去心,則僅存黏膩之質,更何有通結宣絡之力,此物理之不可不知者(注:本項名原作「正義」,顯誤,現據內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