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雷

《本草正義》~ 卷之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9)

1. 千年健

[發明]千年健,僅於趙氏《本草綱目拾遺》見之,引朱氏《柑園小識》謂產於交趾及廣西,氣極香烈,可入藥酒,治風氣痛,壯筋骨。今恆用之於宣通經絡,祛風逐痹,頗有應驗。蓋氣味皆厚,亦辛溫走竄之作用也。

白話文:

千年健這個藥物,最早記載於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一書中,書中引述了朱橚的《柑園小識》,指出千年健產於交趾和廣西,其氣味極其香烈,可以加入藥酒中,用於治療風氣疼痛,增強筋骨。現代常用它來疏通經絡,祛風除痹,療效顯著。這是因為千年健藥性厚重,具有辛溫走竄的作用。

2. 象貝母

《本經》:「貝母:味辛,平。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瘕,喉痹,乳難,金瘡,風痙。」

《別錄》:「苦,微寒。療腹中結實,心下滿,洗洗惡風寒,目眩,項直,咳嗽上氣,止煩熱,渴,出汗。」

[考證]貝母,今有兩種:川產者,形小而氣甚淡,謂之川貝;浙產者,形大味苦,謂之象貝,又稱浙貝,亦曰大貝母,以其顆粒較大。然產地頗多,不獨生於浙寧之象山,但尋常之土貝母,味尤苦劣,不如浙產為佳。

今之醫家,僅以貝母為清肺化痰之用,但知川產者為佳,則因其氣味平和,遂謂為味甘補肺,實則市肆之川貝,淡泊無味,絕少功力,而風熱痰壅,氣逆胸滿等證,非象山貝母不為功。

白話文:

《本經》記載:貝母的味道辛辣,性平。可以治療傷寒發熱、小便淋瀝、邪氣入侵、疝氣、喉嚨腫痛、乳房腫痛、刀傷、風痙。

《別錄》記載:貝母味苦,微寒。可以治療腹部積塊、胸悶、寒風侵襲、頭昏眼花、脖子僵硬、咳嗽氣喘,止住發熱、口渴、出汗。

考證:現在有兩種貝母:四川產的貝母,形狀小,氣味很淡,稱為川貝;浙江產的貝母,形狀大,味道苦,稱為象貝,也叫浙貝或大貝母,因為它的顆粒比較大。然而,貝母的產地很多,不僅僅生長在浙江寧波的象山,但是普通產地的貝母,味道苦澀,不如浙江產的貝母好。

現在的醫生,只用貝母來清肺化痰,只知道四川產的貝母比較好,是因為它的氣味平和,就認為它味甘補肺,其實市面上賣的川貝,味道淡薄無味,藥效很差,而風熱痰阻,氣逆胸悶等症狀,只有象山產的貝母才有效。

考《詩》之言採其蝱,《管子·地員篇》之其山之旁,有彼黃蝱,皆即《爾雅》之莔、貝母,亦即今之貝母,可見齊衡之間,本多此物,且其時蜀道未通,必非川產,且諸家本草,詳載貝母出產之處,並未及於川蜀,頗不知今人崇尚川貝何所緣起?考貝母命名之義,以其形似貝子也,貝子種類良多,其最小者,即今之所謂貝齒,大加人指,亦惟象貝之橢圓者,可以比擬,而川貝則大如豆粒,小如苡米,又頗不類。

再以氣味氣(注:「氣」,疑衍)言之,則《本經》稱其辛,《別錄》謂之苦,又惟象貝苦而有氣,猶近於辛,若川貝則絕淡,強名之苦,已大不然,而辛於何有?更以《本經》、《別錄》所言主治證之,則傷寒煩熱,腹中結實,心下滿,咳嗽上氣,皆惟象貝苦寒泄降,是其正治,斷非川貝輕微淡遠,所能勝任,此則少知醫理,粗有經驗者,當皆能知之而共信之,亦不特智者而後能辨也。

白話文:

《詩經》中提到的「蝱」,以及《管子·地員篇》中所說的「黃蝱」,都是指《爾雅》中的「莔」和「貝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貝母。由此可見,齊國和衡山一帶原本盛產貝母。而且當時蜀道尚未開通,所以貝母不可能來自四川。各家本草書中記載的貝母產地,也沒有提到四川。那麼,現代人為何如此推崇川貝呢?

從貝母的命名來看,它形狀像貝殼,而貝殼種類繁多,其中最小的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貝齒」。貝母只有像貝殼一樣呈現橢圓形才能比擬,但川貝卻大小不一,有的如豆粒,有的如薏米,並不像貝殼。

從氣味來說,《本經》記載貝母味辛,《別錄》說它味苦。只有像貝殼一樣苦而有氣的,才接近辛味,而川貝則非常淡,勉強說它苦,已經不符合實際,更談不上辛味。

再從《本經》和《別錄》記載的主治功效來看,傷寒煩熱、腹中結實、心下滿、咳嗽上氣等症,都只有苦寒泄降的貝母才能真正治癒,而川貝則輕微淡遠,根本無法勝任。這些道理,只要稍微懂得醫理,有一些經驗的人,都能明白並相信,這並不是只有聰明的人才能辨別。

石頑《逢原》,已謂浙產治疝瘕、喉痹、乳難、金瘡、風痙,則昔人已有明見及此者,實則古方所用之貝母,無一非此近道之土產,博考古書,隱隱可以識別,特未有人顯為揭出耳。

而川貝入藥,且不知昉於誰氏,無如庸俗之輩,耳食者多,方且以道遠價貴為奇珍,而象貝等之功在生民者,則以近而易得,敝屣視之,猶幸習用久沿,功力卓著,尚堪與前賢著述,互相印證,不致淹沒失傳。

須知藥以治病,生命所寄,疑是疑非,所關甚巨,不得以耳為目,附和盲從,竟以遠來之物為可貴,而鄙夷目前所易有者,不為剖晰其功能也,爰以古來主治之屬於象貝者,悉繫於此,而別以川貝附錄於後,雖似故為翻案,未免駭人聽聞,實則平情論之,理固如此,效力昭昭,不可誣也。好學之士,試就古書之記述,而合以主治之功能,細為研究,或不以此言為刺謬乎?

白話文:

石頑在《逢原》中已經指出,浙江產的貝母可以治療疝氣、瘕積、喉痹、乳腺炎、刀傷和風痙,可見古人已經對此有所認識。事實上,古方中使用的貝母,大多數都是產自這些靠近藥材產地的地區。只要深入研究古籍,就能隱約辨別出來,只是從來沒有人明確地指出來而已。

而川貝入藥,至今無人知道是誰首先使用的,只能說普通百姓耳聞目睹,盲目跟風而已。他們甚至因為川貝產地遙遠、價格昂貴而視為珍品,而對像貝母這樣的救人性命的藥材,卻因為產地靠近、容易取得而棄如敝屣。幸好這些藥材歷經久遠的使用,療效卓著,才得以與前賢的著作相互印證,不至於淹沒失傳。

我們必須明白,藥物是治病救命的,關係著人的性命,對於藥物真偽,絕不能聽信謠言,盲目跟風。不能因為遠方來的東西就認為珍貴,而輕視眼前容易取得的藥材,不深入了解其功能。因此,我將古籍中記載的主治屬於象貝的藥材都列在這裡,而將川貝單獨列在後面,雖然看似故意推翻舊說,可能會讓人感到驚訝,但平心而論,道理本就如此,藥效顯而易見,不容置疑。有志學習的人,可以參考古書記載,結合藥材的功效,細心研究,或許就不會再認為我的說法是謬論了。

[正義]象貝母,苦寒泄降,而能散結。《本經》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別錄》止煩熱,渴,出汗,皆泄降除熱也。疝瘕,以熱結而言,泄熱散結,故能治之。喉痹,熱之結於上者也。乳難之乳,即孳乳之乳,指產難也,貝母滑降,且能散結,故催生而治產難。

甄權《藥性論》,謂貝母作末酒服,治產難,及胞衣不出,近人保生無憂散一方,為催生保產靈藥,內有貝母,程鍾齡釋之,謂貝母滑潤,義皆本此,而注《本經》者,僅以為下乳汁,恐非真旨。主金瘡者,苦降清熱之功也,不僅可以內服,亦可外作摻藥,後人以象貝通治陽症癰瘍,消腫退熱,殊有捷效,亦本於此。主風痙者,苦寒清熱,泄降定風之功也。

白話文:

貝母味苦性寒,具有清熱泄降、散結的作用。《本經》記載,貝母主治傷寒發熱、淋瀝邪氣;《別錄》也指出它能止煩熱、口渴、出汗,皆因其能泄降除熱。疝瘕屬熱結於腹部,貝母泄熱散結,因此能治療。喉痹是熱結於喉部,乳難則是指產婦難產,貝母滑降且能散結,故能催生治產難。

甄權在《藥性論》中說,貝母研末用酒服用,可以治療產難以及胎盤不出來。現代的保生無憂散方劑中也包含貝母,被視為催生保產的靈藥,其功效正是源於貝母滑潤散結的作用。古人注釋《本經》時,只說貝母能下乳汁,可能並非其真正功效。貝母主治金瘡,是因為它具有苦降清熱的功效,不僅可以內服,也能外用於傷口。後人以象貝母治療陽症癰瘍,消腫退熱,效果顯著,也是源於此。貝母主治風痙,是因為它具有苦寒清熱、泄降定風的作用。

《別錄》療腹中結實,心下滿,皆指邪熱窒塞之證,苦泄散結,故皆主之。洗洗惡風寒者,則風寒外襲於皮毛,內合於肺,象貝清泄肺氣而辛能疏散,其效可知。目眩,為肝陽之上乘;項直,為風邪之外感,苦降息風,辛泄疏散,治之宜也。咳嗽上氣,又痰熱之侵肺,苦泄清金,而又降逆之功用也。

詳繹《本經》、《別錄》所主各證,皆惟象貝母之苦泄辛散,足以當之,非必川貝之淡泊而無味者,所可混同施治者也。

[廣義]《日華》:消痰止嗽。

甄權:主胸滿逆氣,時疾黃疸,散項下癭瘤。

成無己謂:辛散苦泄,用以下氣。

蘇頌:治惡瘡。

白話文:

《別錄》中提到治療腹中結實、心下滿等症狀,都是指邪熱阻塞的表現,苦味藥物能瀉火散結,所以都能治療這些疾病。洗洗惡風寒,指的是風寒外襲皮毛,侵入肺部,象貝母清泄肺氣,辛辣能疏散風寒,效果顯著。目眩是肝陽上亢所致,項直則是風邪外感,苦味藥物能降火息風,辛辣藥物能疏散風邪,所以用來治療這兩種病症很合適。咳嗽上氣,是痰熱侵襲肺部,苦味藥物能清熱化痰,並能降逆止咳。

仔細分析《本經》、《別錄》中記載的象貝母主治的各種疾病,都可以通過其苦泄辛散的特性來治療,而川貝母味淡無味,不能與象貝母混淆使用。

此外,《日華子本草》記載象貝母能消痰止咳;甄權認為象貝母能治療胸滿逆氣、時疾黃疸、散項下癭瘤;成無己認為象貝母辛散苦泄,能下氣;蘇頌則記載象貝母能治惡瘡。

陳承謂:能散心胸鬱結之氣,故《詩》稱言採其蝱,本以不得志而云然,今用以治心中不快,氣結悶郁者,殊有功效,詩人之言信矣。

景岳謂:解肝家鬱結,散心下逆氣,肺痿肺癰,膿痰喘嗽,主熱實結胸,乳癰,流痰,結核,瘰癧,降痰逆,消脹滿,清肝火,明耳目,解熱毒,吐血衄血,血淋便血溺血,主一切癰瘍腫毒,濕熱惡瘡,痔漏,金瘡出血,火瘍疼痛,為末可敷,煎湯可服,性味俱厚,較之川貝,清降之功,不啻數倍。

石頑謂:肺受火束,因而生痰,或為邪熱所幹,喘嗽煩悶,非此莫治。浙產者,治疝瘕、喉痹,乳難、金瘡、風痙,一切癰瘍。仲景之當歸貝母苦參丸,治妊娠小便難,合連翹,治頸項結核,皆其開鬱散結,化痰解毒之功也。

白話文:

陳承認為:這種藥物可以散去胸中鬱結之氣,所以《詩經》中說採集它,原本是表達不得志的感受,現在用它來治療心中不快、氣結悶郁,效果顯著,詩人的話真是可靠啊。

景岳認為:它能解開肝臟的鬱結,散去心下逆氣,治癒肺痿、肺癰、膿痰喘嗽,主治熱實結胸、乳癰、流痰、結核、瘰癧,降痰逆,消脹滿,清肝火,明耳目,解熱毒,吐血、衄血、血淋、便血、溺血,主治一切癰瘍腫毒、濕熱惡瘡、痔漏、金瘡出血、火瘍疼痛,可以研成粉末敷於患處,也可以煎湯服用,藥性味都很厚重,比川貝母的清降功效還要好上好幾倍。

石頑認為:肺部受到火氣束縛,就會產生痰液,或者被邪熱所侵襲,導致喘嗽煩悶,沒有它就治不好。浙江產的這種藥物,可以用來治療疝瘕、喉痹、乳難、金瘡、風痙,以及一切癰瘍。張仲景的當歸貝母苦參丸,是用來治療妊娠小便困難的,與連翹一起使用,可以治療頸項結核,這些都是它開鬱散結、化痰解毒的功效。

趙恕軒《本草綱目拾遺》引葉闇齊云:象貝,苦,寒。解毒,利痰,開宣肺氣,治肺家風火痰嗽為宜。若虛人咳嗽,則宜川貝。又引《百草鏡》云:土貝母各處皆產,形大如錢,安徽六安、江南宜興、浙江象山皆有之,味苦,微寒,能散癰毒,化膿行滯,解廣瘡結毒,除風濕,利痰,敷惡瘡,斂瘡口。又引茅昆來筆記:味大苦,消癰疽,毒痰,楊梅結毒非此不除。

[發明]象貝母,味苦而性寒,然含有辛散之氣,故能除熱,能泄降,又能散結。《本經》治傷寒煩熱,《別錄》主洗洗惡風寒,今人乃以通治風熱、濕熱、時氣熱邪,則寒能勝熱,辛能散邪也。《本經》治淋瀝、疝瘕;《別錄》療腹中結實,心下滿,咳嗽上氣;仲景則治寒實結胸;而後人主鬱氣痰核等證,則辛散苦泄,開結散郁也。《本經》治乳難,後人以之催生、下乳,又其泄降之餘義。

白話文:

趙恕軒《本草綱目拾遺》關於象貝母的記載:

葉闇齊記載:象貝,苦味,性寒。具有解毒、利痰、開宣肺氣的功效,適合治療肺部風火痰嗽。若體虛咳嗽,則建議使用川貝母。

**《百草鏡》**記載:土貝母各地都有生產,形狀像銅錢般大小,安徽六安、江南宜興、浙江象山等地都有出產。味苦,微寒,能散解癰毒,化膿行滯,解治廣瘡結毒,除風濕,利痰,敷治惡瘡,收斂瘡口。

茅昆來筆記記載:象貝母味苦,能消解癰疽,毒痰,楊梅結毒非它莫屬。

象貝母功效發明:

象貝母味苦性寒,卻帶有辛散之氣,因此能除熱、泄降、散結。

**《本經》記載其能治傷寒煩熱,《別錄》**記載其主治洗惡風寒。現代人則用它來治療風熱、濕熱、時氣熱邪,這是因為寒能勝熱,辛能散邪。

**《本經》記載其能治淋瀝、疝瘕;《別錄》**記載其能治療腹中結實、心下滿、咳嗽上氣;仲景則用其治療寒實結胸;後人則用它來治療鬱氣痰核等症狀,這是因為其辛散苦泄,能開結散郁。

**《本經》**記載其能治乳難,後人用它來催生、下乳,這也是其泄降功效的延伸。

至於治疸、治瘍,清喉咽,主吐衄,療痰嗽,通二便,種種功用,無非「清熱泄降」四字足以賅之。要之,皆象貝之功用,而市肆通行之川貝,則淡泊異常,斷不足以語此,乃或者猶復誤認川貝價高十倍,恆欲以本草所述貝母之大功,悉以歸之於川產,張石頑且有川產者味甘最佳之說,又何論乎庸庸之俗子,盍亦於臨證之時潛心體察,而一較其功績之優劣耶!

[正訛]貝母之於半夏,俗醫恆以為通用之藥,一見咳嗽有痰,往往互相更換,龐雜亂投,實則一燥一潤,一以健脾,一以清肺,各有專長,豈容相混?汪石山已謂,俗以半夏有毒,代以貝母,不知貝母主肺家之火,半夏主脾胃之濕,何可相代?若虛勞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癰、婦人乳癰,及癰疽諸郁之證,半夏嫌燥,以貝母為嚮導可也,若脾胃濕熱生痰,因而氣逆上凌,豈貝母所能代乎?張景岳亦謂半夏、貝母,俱治痰嗽,但半夏兼治脾肺,貝母獨善清金;半夏用其辛,貝母用其苦;半夏用其溫,貝母用其涼;半夏散寒,貝母清熱,性味陰陽,大有不同,俗以代用,其謬孰甚。

白話文:

至於治療黃疸、瘡瘍,清喉嚨,止吐血鼻血,治療痰嗽,通大小便,各種功效,無非是「清熱泄降」四個字就能概括。總之,這些都是貝母的功效,而市面上流通的川貝,味道淡薄異常,根本不足以談論這些,更何況還有人誤以為川貝價格比貝母高十倍,就想要把本草書上記載的貝母的功效全部歸功於川產貝母。張石頑還說川產貝母味道最好,這話又怎麼說呢?對於這些庸俗的人,何不你在臨床上用心體察,比較一下它們功效的優劣呢!

貝母和半夏,庸醫總是認為可以互相代替,一看到咳嗽有痰,就隨便互相替換,亂七八糟地用藥,其實它們一個燥一個潤,一個健脾一個清肺,各有專長,怎麼能混淆呢?汪石山已經說過,民間認為半夏有毒,就用貝母代替,卻不知道貝母主要治療肺部的火熱,半夏主要治療脾胃的濕氣,怎麼能互相代替呢?如果出現虛勞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癰、婦女乳癰,以及癰疽等鬱結症,半夏太燥,就可以用貝母來引導;但如果是脾胃濕熱生痰,導致氣逆上衝,貝母就無法代替半夏了。張景岳也說過,半夏、貝母都能治療痰嗽,但半夏兼治脾肺,貝母只擅長清金;半夏用它的辛味,貝母用它的苦味;半夏用它的溫性,貝母用它的涼性;半夏散寒,貝母清熱,它們的藥性陰陽差別很大,民間互相代替,實在是錯誤至極。

繆仲淳亦謂寒痰濕痰,非貝母可治;李士材又謂腎虛水泛成痰,非其所司;而石頑亦謂其寒潤,治肺家燥痰,半夏性燥,治脾胃濕痰,兩者天淵,何可混用,諸說皆最明晰,辨之極細。惟虛勞咳嗽一證,如其邪熱甚熾,消爍肺金,貝母清降,固猶可用,若其陰虛火動,象貝苦寒,已宜相度其火焰之盛衰,而與為消息進退,不得恣肆過,以戕生氣。

如至虛甚,則不獨象貝苦降,非所宜投,即以川貝之淡,亦含寒潤之性,傷中敗脾,當知顧慮,弗謂川貝甘能補肺,一往無前,死而後已也。彼未專以二母、二冬之類,加減出入,以治勞損咳嗽者,則專以殺人為天職,前已論之,茲勿重贅。

白話文:

繆仲淳也認為,寒痰濕痰並非貝母所能治療;李士材又說,腎虛水泛而成的痰,也不在貝母的管轄範圍;石頑也說,貝母性寒潤,適合治療肺燥痰,而半夏性燥,適合治療脾胃濕痰,兩者天差地別,怎麼能混用呢?這些說法都非常清晰,辨析得非常細緻。

但是,虛勞咳嗽這一症狀,如果邪熱很盛,消爍肺金,貝母清降,倒還可以服用。但如果陰虛火動,象貝苦寒,就應該根據火勢的盛衰,來決定用量和進退,不能一味地肆意服用,以免損傷生氣。

如果虛弱到極點,不僅象貝苦降不適合服用,就連川貝的淡性,也含有寒潤的特性,會傷及脾胃,必須慎重考慮,不能認為川貝甘甜能補肺,就一味地服用,直到死亡。那些不善於運用二母、二冬等藥材,加減調配,來治療勞損咳嗽的人,就是以殺人為己任,我之前已經論述過,這裡就不再贅述。

考貝母之名,自瀕湖《綱目》以前,尚無川、象之分,景岳之《本草正》則已於貝母之外,別出土貝母一條,至石頑《逢原》則曰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味苦又次之,一種大而苦者,僅能解毒,象山貝母之名,始見於此。然據其所言,以一種大者特提,即景岳之所謂土貝母也,頗似石頑之所稱川者、西者、象山者,皆不如土貝母之大,然今則市肆通行象貝、土貝,其形皆大,絕不與川貝相類矣。

趙氏《拾遺》又引《百草鏡》曰:出川者曰川貝,有一種出巴東者獨大,出陝西省名西貝,又號大貝,且川中更有大者一種,搗粉作漿,不入藥用,則皆土貝之類矣。然則川產之小者為一種,而各處及象山所產者為一種,不必於象貝之外,更別立一土貝母之名矣,茲故不復以象貝、土貝分晰云。

白話文:

考察貝母的名字,在李時珍《本草綱目》之前,還沒有川貝、象貝的區分。張景岳的《本草正》則在貝母之外,另外列出一條土貝母。到了李中梓的《本草逢原》,則說川貝味道甘甜最好,西貝味道淡薄次之,象山貝味道苦又次之。還有一種大而苦的貝母,只能解毒,象山貝母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這裡。但是根據他的說法,特別提到一種大的貝母,就是張景岳所說的土貝母,看起來石頑所說的川貝、西貝、象山貝,都比不上土貝母大。然而現在市面上通行的是象貝、土貝,它們的形狀都很大,絕對不像川貝。

趙學敏的《本草拾遺》又引用《百草鏡》說:產於四川的叫做川貝,有一種產於巴東的特別大,產於陝西的叫做西貝,又叫做大貝。而且四川還有更大的一種,搗成粉末做漿,不用於藥用,這些都是土貝母類。這樣看來,產於四川的小的貝母是一種,其他地方包括象山產的貝母是另一種,沒必要在象貝之外,再另外設立一個土貝母的名字。因此,這裡就不再用象貝、土貝來區分了。

象貝之用,世恆以為消痰止咳輔佐之品,司空見慣,往往視為無足輕重,不知降氣化痰,且能除熱解結,其力頗猛,抑且破堅、消核,治癰腫癧瘍,痰核,其效甚速,則其性之峻利,尤可想見,故用之得當,其功奇捷,而用之過劑,為害亦巨,且苦寒泄降,無不傷脾敗胃,而人多忽之,亦不可不察者也。

白話文:

象貝在中醫上一直被認為是輔助治療痰咳的藥材,人們習以為常,往往認為它不重要。殊不知象貝具有降氣化痰的功效,還能清熱解結,其藥力十分強勁。更重要的是,象貝能夠破堅消核,治療癰腫、癧瘍和痰核,其療效非常快速,可見其藥性非常峻利。因此,使用象貝必須得當,才能發揮其奇效,如果用量過大,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此外,象貝性寒苦,容易泄降,對脾胃都有損傷,而人們常忽略這一點,不可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