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義》~ 卷之一 (21)
卷之一 (21)
1. 天麻
且石頑之《逢原》,不採濕痹拘攣一節,尤有卓見,其意亦知平肝息風之品,斷無驅濕通痹之理;然則俗醫猶信其宣通絡脈,疏散外風,亦未免為《開寶》所愚矣。或謂既多脂液,而能養血平肝,又何必不可以補益經絡,而治風痹?然柔潤之物,終無驅濕而治冷氣𤸷痹之理,蓋通經宣絡、泄散外感之風,必不能與潛降攝納、鎮定內動之風,併為一氣。
要知痹痛拘攣,不仁不遂,癱瘓麻木諸證,本多肝陽上升,擾動腦經之病,必以潛陽鎮攝為治,乃有捷效,天麻重墜定風,正是專藥,古人固知此物之能治此病,《開寶》所謂利腰膝,強筋力者,亦是此旨。然古人之治麻痹癱瘓諸證,又無不誤內風為外風者,既知天麻能愈是病,遂並誤認為疏風逐濕之品,斯其所以一誤再誤,而糾結繚繞,今人不可索解者也。
[正訛]石頑又謂:天麻雖曰不燥,終屬風藥,若血虛無風,火炎頭痛,不可妄用。是猶誤認其升散,而故為叮嚀,其亦知陰虛頭痛,雖曰虛火上炎,實皆內風煽動,固未有火盛而不生風者。
而天麻之治風,則柔潤以息風湯(注:當為「揚」字之誤),殊非升散疏泄之比,景岳且有性懦力緩,必須倍用之說,則善用之者,尤須重其任,而後乃能專其效,石頑固未達此一間者也。
白話文:
《逢原》這本書的作者石頑,他沒有採用天麻能治療濕痹拘攣的說法,這見解非常獨到。他的意思也認為天麻這種平肝息風的藥,絕對沒有驅除濕氣、疏通痹症的道理。然而,一般的醫生仍然相信天麻能疏通經絡,驅散外來的風邪,這也是被《開寶本草》的說法給誤導了。
有人說,天麻既然富含油脂,能夠養血平肝,為什麼就不能補益經絡、治療風痹呢?然而,柔潤的藥物,終究沒有驅除濕氣、治療冷氣痹痛的道理。疏通經絡、發散外感風邪的藥物,絕對不能和潛藏下降、鎮定內動風邪的藥物,混為一談。
要知道,痹痛、拘攣、麻木、癱瘓等症狀,大多是肝陽上升、擾亂腦經所引起的疾病,必須用潛陽鎮攝的方法來治療,才會有效果。天麻具有重鎮降逆、平息風邪的功效,正好是治療這類疾病的專用藥。古人本來就知道天麻能治療這種病,《開寶本草》所說的能「利腰膝,強筋力」,也是這個意思。然而,古人治療麻痹癱瘓等症狀時,常常把內風誤認為外風。既然知道天麻能治這種病,就誤以為它具有疏散風邪、驅除濕氣的功效,這就是一錯再錯,以致糾纏不清,讓後人難以理解的原因。
石頑又說:天麻雖然說不燥熱,但終究屬於風藥,如果屬於血虛沒有風、或是火氣旺盛引起的頭痛,就不能隨便使用。這就像誤認為天麻具有升散的功效,所以才這樣叮囑,他其實也知道陰虛引起的頭痛,雖然說是虛火上炎,實際上都是內風煽動造成的,本來就沒有火盛而不生風的道理。
而天麻治療風邪,是用柔潤的方式來平息風邪,和升散疏泄的藥物不同。張景岳甚至說天麻藥性緩和,必須加倍使用。所以善用天麻的人,必須重視它的作用,這樣才能發揮專長療效。石頑並沒有理解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