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雷

《本草正義》~ 卷之一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5)

1. 白朮

[發明]術之功用,自唐宋以前,止言其燥濕逐水,所謂暖胃消食,亦燥能健脾醒胃也。蓋其氣甚烈,故能振動脾陽,而又疏通經絡,然又最富脂膏,故雖苦溫能燥,而亦滋津液,且以氣勝者,流行迅利,本能致津液通氣也。唐宋以後,皆以為補益脾胃,其旨即從此出。

壽頤謂:白朮、蒼朮,在古不分,而今已各別,則凡古人所稱燥濕逐水之用,今必以茅山蒼朮當之;其補益脾胃,則宜用白朮;蓋今之所謂冬白朮者,質潤而氣香,健運脾陽,滋養胃陰之力不小,且其氣既盛,不致呆守滿中,允為健脾益胃之專劑矣。

[禁忌]仲景理中丸:臍上築築,腎氣動也,欲作奔豚,去白朮而加桂四兩。

壽頤按:此以腎氣上奔,而術以氣勝,恐增其升也。又吐多去朮,亦即此意。

[正訛]東垣謂:白朮主安胎。蓋謂妊娠養胎,依賴脾土,術能健胃故耳。乃後人竟一例盲從,不論何種醫書,皆止言白朮安胎,而不詳其理,頗似安胎一事,但用白朮一味,可竟全功,而於體質之虛實,病情之寒熱,不妨一概不問,有是理乎?

丹溪謂:白朮無汗能發,有汗能止。

壽頤按:白朮補中,雖以氣勝,不可謂之發汗,惟蒼朮則辛烈開腠,能發濕家之汗耳。

繆仲淳引劉涓子《癰疽論》謂:潰瘍忌白朮,以其燥腎閉氣,故能生膿作痛。張石頑亦採其說。不知術能補益,潰瘍毒盛,誠非所宜,若潰後元虛,非補脾胃,何以收效,參、地、朮、耆,皆補虛要藥,豈可不問虛實,而一概抹煞之耶。

繆氏又謂:術以氣勝,除邪之功巨,補陰之效虧,凡陰虛血少燥渴,及精不足,便閉滯下者,忌之。繆氏之意蓋謂其氣味燥烈,故有耗陰爍精等弊,愚謂術本多脂,萬無傷陰之慮,仲淳臆說,妄不可聽。

白話文:

關於白朮的功效,從唐宋以前,只提到它能去除濕氣、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所謂的溫暖腸胃、幫助消化,也是因為它乾燥的特性可以健脾醒胃。這是因為白朮的藥性非常強烈,所以能夠振奮脾臟的陽氣,並且疏通經絡,而且它又含有豐富的油脂,因此雖然藥性苦溫而能乾燥,也能夠滋潤津液。加上它以氣的作用為主導,所以運行快速且有力,能促進津液的產生和氣的流通。唐宋之後,大家都認為它能補益脾胃,其道理也是從這裡來的。

壽頤說:白朮和蒼朮在古代是不分的,但現在已經區分開來了。所以,古代所說的去除濕氣、排除體內多餘水分的功效,現在應該用茅山蒼朮來負責;而補益脾胃的功效,則應該用白朮。現在所說的冬白朮,質地潤澤而且氣味芬芳,健運脾陽、滋養胃陰的功效不小,而且因為它的藥性很強,不會停滯於腸胃中造成腹脹,可以說是健脾益胃的專用藥材了。

【禁忌】《傷寒論》中的理中丸,如果服用後感到肚臍上方有跳動感,這是腎氣上衝的現象,可能會引起奔豚病,這時候就要去除白朮,改為加入四兩的桂枝。

壽頤認為:這是因為腎氣向上衝,而白朮的藥性又以氣的運行為主,恐怕會加劇腎氣的上衝。另外,嘔吐嚴重時也要去除白朮,也是同樣的道理。

【糾正錯誤】東垣認為:白朮主要的功能是安胎。這是因為懷孕時養胎要依賴脾土的功能,而白朮能健胃,所以有安胎的作用。但是後人卻盲目地遵循這種說法,不論是什麼醫書,都只說白朮能安胎,而不詳細說明其中的道理,好像安胎只要用白朮這一味藥就能成功,完全不考慮體質的虛實、病情的寒熱,這是不合常理的。

丹溪認為:白朮沒有汗時能發汗,有汗時能止汗。

壽頤認為:白朮的功能是補中氣,雖然它的藥性以氣的運行為主,但不能把它說成是發汗的藥,只有蒼朮辛辣而能打開毛孔,才能發散濕氣所造成的汗。

繆仲淳引用劉涓子《癰疽論》的說法,認為:潰瘍患者忌用白朮,因為它會使腎燥而閉塞氣機,所以會產生膿液和疼痛。張石頑也採納這種說法。但是他們不知道白朮具有補益的功效,如果潰瘍正處於毒性很強的階段,確實不宜使用白朮,但如果潰瘍後期身體虛弱,不用補脾胃的方法來治療,又怎麼能見效呢?人參、熟地、白朮、黃耆都是補虛的重要藥材,怎麼可以不問虛實,就一概否定它們的功效呢?

繆仲淳又說:白朮的藥性以氣為主,所以去除邪氣的功效很強,但補陰的功效卻不足,凡是屬於陰虛血少、燥渴、以及精不足、便秘的人,都應該忌用白朮。繆仲淳的意思是認為白朮的氣味燥烈,所以會有耗傷陰液、損耗精氣的弊病。我認為白朮本身就含有許多油脂,絕對沒有傷害陰液的疑慮,繆仲淳的說法只是自己的臆測,不可聽信。

2. 於潛術

[發明]術之種類不一,古今以於潛產者為上品。然真是野生者,不可多得,今市肆之所謂於朮,皆江西萍鄉產也,人力培植,較之尋常白朮,氣稍和平,質稍柔潤,以補脾胃,頗合沖和之性。

白話文:

於潛術

白朮的種類很多,古今以來都認為於潛產的白朮品質最好。但是真正野生於潛產的白朮非常稀少,現在市面上賣的白朮,大多產自江西萍鄉,是人工栽培的。相比普通的白朮,人工栽培的於潛白朮藥性較為平和,質地也較為柔潤,用於補益脾胃,相當符合平和調和的特性。

3. 徽歙術

[發明]今安徽有野術一種,非市肆所有,乃土人四出尋覓而得者,氣味芳香異常而不燥烈,中有硃砂點甚多,雖藏之極燥,而剖之則朱點皆是硃色之油,最是上品。以入煎劑,清芬之氣,繚繞一室,令人鐃(注:當是「饞」之誤)涎欲滴,補脾醒胃,大有奇功,非尋常之冬白朮、萍鄉術所能望見項背者也。

白話文:

徽歙術

現在安徽有一種野生的術(指中藥材白朮),市面上沒有賣,是當地人四處尋找才找到的。它的氣味芳香異常,卻不燥烈,裡面有很多硃砂點,即使儲藏在非常乾燥的地方,剖開後硃砂點依然是硃砂色的油狀,這是上品。用它煎藥,清香的氣味瀰漫整個房間,讓人垂涎欲滴,能補脾醒胃,功效非常顯著,遠非普通的冬白朮、萍鄉白朮所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