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雷

《本草正義》~ 卷之四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5)

1. 菟葵

[發明]菟葵,見於《爾雅》、《說文》,其名最古。郭氏《爾雅注》謂其頗似葵而小,葉狀如藜,有毛,汋啖之滑,則必與錦葵相似,但莖葉較小耳,當即是一類二種。《御覽》引《廣志》云:菟葵,瀹之可食;唐《本草》云:菟葵,苗如石龍芮,而葉光澤,花白似梅,其莖葉紫黑,煮啖極滑,所在下澤田間皆有,人多識之,稱其氣味甘寒,下諸石五淋,止虎蛇毒諸瘡,搗汁飲之。塗瘡能解毒止痛。

則清熱利濕,解毒通淋,功用亦與錦葵相似,其為同類無疑。

[存疑]菟葵之名,由來最古,然其為物,似久已不識。考郭景純《爾雅注》及蘇恭《唐本草》,一言其葉有毛,一言其葉光澤,已大相刺謬。寇宗奭謂綠葉如黃蜀葵,花形至小,如初開單葉蜀葵,有檀心,色如牡丹姚黃,其葉則蜀葵也云云。是即錦葵之形狀,而蘇氏反以為菟葵,尤覺不似。

至瀕湖《綱目》,則並列三家之說,而無所折衷,又加以天葵、雷丸草之名,以為即是紫背天葵,趙恕軒《綱目拾遺》又辨之,則紫背天葵,確又別有一物,然則菟葵果是何物,聚古今諸家之說,而皆不得其真,何如存而不論,闕疑為是。頤愚以為古人於草之大者多有馬牛之名,則菟葵或本作兔葵,固指葵之小者言之,合於《爾雅》郭注之說,而於《唐本草》所載主治功用,亦不相背。

讀書但求有用,而醫藥尤以切用為主,不如併入錦葵條中,較為切實,若徒多分別,無裨實用,於故紙堆中推敲搜索,未免枉費可寶之光陰。寇氏以錦葵釋之,或知其本無區別,而欲合之為一乎?

白話文:

菟葵一名的出現非常早,《爾雅》和《說文》中就有記載。古書記載它外形類似葵但較小,葉子像藜,長有細毛,煮熟後口感滑潤,與錦葵很相似,只是莖葉較小。古籍記載菟葵可以煮食,其苗像石龍芮,葉子光亮,花白色像梅花,莖葉呈紫黑色,煮熟後口感很滑,田間澤地都有生長,很多人認識它。古人認為它味甘性寒,能治療各種尿路結石、蛇蟲咬傷等,搗碎後取汁服用或外敷,可以解毒止痛。因此,菟葵具有清熱利濕、解毒通淋的功效,與錦葵相似,應屬同類植物。

然而,菟葵究竟是什麼植物,卻一直存在爭議。古籍記載中,有的說葉子有毛,有的說葉子光滑,互相矛盾。有的古籍認為它像黃蜀葵,花很小,像剛開的單瓣蜀葵,花蕊是檀木色,花瓣顏色像牡丹的姚黃色,葉子像蜀葵。這與錦葵的描述很相似,但古書卻將其歸為菟葵,顯然不太符合。

後世的《本草綱目》收錄了幾種不同的說法,但沒有明確結論,還把它與天葵、雷丸草混淆,認為它就是紫背天葵。但《本草綱目拾遺》又指出紫背天葵是另一種植物。因此,菟葵究竟是什麼,歷代醫家眾說紛紜,至今仍未有定論。或許,古人用「菟葵」來指稱葵類植物中較小的種類,這與古書的描述相符,也與古籍中記載的藥用功效沒有衝突。

從實用的角度來看,醫藥學更注重實際應用。不如將菟葵的藥效歸入錦葵,這樣更實際,過多地區分反而沒有實質意義。 寇宗奭認為菟葵就是錦葵,或許他知道兩者並無區別,所以想將其合而為一。

2. 紫背天葵

[發明]紫背天葵,近人用以治瘰癧,頗有應驗。瀕湖《綱目》引《本草圖經》及鄭氏《通志》,以為即是兔葵。趙恕軒《本草綱目抬遺》謂鄭氏《通志》言天葵狀如葵菜,葉大如錢而厚,面青背紫,生於崖石者,即是紫背天葵,葉分三歧,如三葉酸草而大,有根,根下有子,年深者其子大如指,俗呼千年老鼠屎,以其形黑皮粗,如鼠屎狀也。《外丹本草》名曰雷丸草,以其根下之子如雷丸耳。

此則全非葵類,不過有葵之名而已。又謂紫背天葵之功用全在根,出金華、諸暨深山石罅間者,根大而佳,春生夏枯,秋冬罕有。又引《百草鏡》云,二月發苗,葉如三角酸草,向陰者紫背為佳,其根如鼠屎,外黑內白,三月開花細白,結角亦細,四月枯,性驚,清熱,治癰疽腫毒,疔瘡癧串,跌撲,風犬傷,七種(注:原作「腫」,顯誤,改)疝氣,痔瘡,勞傷。蓋其根堅實,年久愈大,故能通達經絡,消除凝結之痰滯也。

《綱目拾遺》引《醫宗彙編》:紫背天葵子同鯽魚搗敷癧串,立消。又引《救生苦海》治瘰癧,千年老鼠屎搗碎,同好酒隔湯煮一炷香,隨意飲醉,蓋被取汗,數次自效。又引黃賓江天葵丸專治瘰癧,紫背天葵一兩五錢,海藻、海帶、貝母、昆布、桔梗各一兩,海螵蛸五錢,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後溫酒下。蓋以桔梗開泄氣分鬱結,貝母消毒化痰,海藻、昆布等以軟堅也。

又引《經驗集》荔枝核十四枚,小茴香二錢,紫背天葵四兩,蒸白酒頻服,治諸疝初起,寒熱疼痛,欲成囊癰者。壽頤謂囊癰、子癰,多屬厥陰濕熱,不比寒疝之宜於溫藥,此方以荔茴之溫,宣通氣滯,而以天葵之涼,泄化濕熱,立法頗良,惟用酒服,則仍以寒疝為宜,而厥陰濕熱之壅,非其治也。

白話文:

紫背天葵

古人用紫背天葵治療瘰癧(淋巴結結核),效果不錯。一些古代典籍認為它就是兔葵。根據記載,紫背天葵葉片像葵菜,葉子圓而厚,正面青綠,背面紫色,長在懸崖峭壁上。葉子分三叉,像酢漿草但更大,有根,根部有種子,年份久的種子像手指般大,俗稱「千年老鼠屎」,因為它的形狀黑色粗糙,像老鼠屎。也有人稱它為雷丸草,因為根部的種子像雷丸。

其實紫背天葵並非葵類植物,只是名稱相似而已。它的藥效主要在根部,金華、諸暨深山石縫中生長的根莖較大,品質最佳。春夏季生長,夏末秋冬季節較少見。 二月發芽,葉子像三角形的酢漿草,背部紫色者較佳,根像老鼠屎,外黑內白,三月開花,花白色細小,四月枯萎。它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治療癰疽腫毒、疔瘡癧串(淋巴結腫痛)、跌打損傷、風犬傷(被狗咬傷)、各種疝氣、痔瘡、勞傷等。因為它的根部堅實,年份越久越大,所以能暢通經絡,消除凝結的痰濕。

古代醫籍記載,紫背天葵的種子與鯽魚搗碎後敷在癧串處,能迅速消腫。用「千年老鼠屎」搗碎,加好酒隔水加熱煮一炷香的時間,然後飲酒至醉,使身體發汗,幾次就能見效。還有一種方子,用紫背天葵、海藻、海帶、貝母、昆布、桔梗、海螵蛸等藥材製成藥丸,專門治療瘰癧。

還有一個方子用紫背天葵、荔枝核、小茴香治療各種疝氣初期症狀,如寒熱疼痛,將要形成囊腫的情況。 有人認為,囊腫多屬厥陰濕熱,不宜用溫藥治療,這個方子用荔枝核和小茴香溫經通氣,用紫背天葵清熱解毒,藥效很好。但用酒服用,則只適用於寒疝,不適用於厥陰濕熱引起的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