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本草通玄》~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人參

職專補氣,而肺為主氣之臟,故獨入肺經也。肺家氣旺,則心、脾、肝、腎四臟之氣皆旺,故補益之功獨魁群草。凡人元氣虛衰,譬如令際嚴冬,黯然肅殺,必陽春布德而後萬物發生。人參氣味溫和,合天地春生之德,故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王海藏云:肺寒可服,肺熱傷肺。

猶為近理。至王節齋謂參能助火,虛勞禁服。自斯言一出,印定後人眼目,遂使畏參如螫,而病者亦泥是說,甘受苦寒,至死不悟,良可嘆也。獨不聞東垣云:人參補元氣,生陰血,而瀉虛火。仲景又云:亡血虛家,並以人參為主;丹溪於陰虛之症,必加人參。彼三公者,誠有見於無陽則陰無以生,氣旺則陰血自長也。

白話文:

人參專門補益元氣,而肺是主氣的臟器,所以人參只入肺經。肺氣旺盛,則心、脾、肝、腎四臟的氣都旺盛,所以人參補益的功效獨一無二。凡是元氣虛衰的人,就像嚴冬一樣,一片肅殺,必須等到春天來臨,萬物才能生長。人參氣味溫和,符合天地春生之德,所以能將元氣回補到無形無狀的地方。王海藏說:肺寒可以服用人參,肺熱傷肺則不宜服用。

這個說法很合理。但王節齋說人參能助火,虛勞的人不能服用。自此說法出現後,就限制了後人的眼界,使人畏懼人參像毒蛇一樣,而病人也深信不疑,甘願接受寒涼的藥物,直到死亡也不明白,實在令人惋惜。難道他們沒聽過李東垣說:人參補元氣,生陰血,而瀉虛火嗎?張仲景也說:失血虛弱的人,都以人參為主藥;朱丹溪對於陰虛的病症,也必加人參。這三位醫學大家,都明白沒有陽氣,陰氣就無法生長,氣旺盛,陰血自然會滋長。

愚謂肺家本經有火,右手獨見實脈者,不可驟用。即不得已用之,必須鹹水焙過,秋石更良。蓋咸能潤下,且參畏滷咸故也。若夫腎水不足,虛火上炎乃刑金之火,正當以人參救肺,何忌之有?元素云:人參得升麻,補上焦之氣,瀉肺中之火;得茯苓,補下焦之氣,瀉腎中之火。凡用必去蘆淨,蘆能耗氣,又能發吐也。

李言聞曰:東垣交泰丸用人參、皂莢,是惡而不惡也。古方療月閉四物湯加人參、五靈脂,是畏而不畏也。痰在胸鬲,以人參、藜蘆同用而取湧越,是激其怒性也。是皆精微妙奧,非達權者不能知。少用則壅滯,多用則宣通。

白話文:

我認為肺經有火,如果右手只有實脈,就不可輕易用藥。如果必須用藥,也必須用鹽水焙過,秋石更佳。因為鹹能潤下,而且人參畏懼滷鹹。如果腎水不足,虛火上炎,這是刑金之火,就應該用人參救肺,何必忌諱呢?《元素》說:人參配合升麻,可以補益上焦之氣,瀉去肺中的火;配合茯苓,可以補益下焦之氣,瀉去腎中的火。凡是用人參,一定要去蘆頭,蘆頭會耗氣,也會引起嘔吐。

李言聞說:東垣的交泰丸用人參和皂莢,這是以惡制惡;古方治療月閉的四物湯加入人參和五靈脂,這是以畏制畏;痰在胸膈,用人參和藜蘆一起使用,可以使痰液湧出,這是激發藥物的作用。這些都是精妙微妙的醫理,只有懂得權衡的人才能明白。用藥少則會阻塞,用藥多則會宣通。

2. 甘草

甘平之品,合土之德,故獨入脾胃。蓋土位居中,而能兼乎五行,是以可上可下,可內可外,有和有緩,有補有瀉,而李時珍以為通入十二經者,非也。稼穡作甘土之正味,故甘草為中宮補劑。《別錄》云:下氣治滿。甄權云:除腹脹滿。蓋脾得補則善於健運也。若脾土太過者,誤服則轉加脹滿,故曰脾病。

人毋多食甘,甘能滿中,此為土實者言也。世俗不辨虛實,每見脹滿,便禁甘草,何不思之甚耶!甘草為九土之精,故能化百毒和百藥,熱藥用之緩其熱,寒藥用之緩其寒。理中湯用之,恐其僭上;承氣湯用之,恐其速下。凡下焦藥中勿用,嘔吐家及酒家勿用。生用,有清火之功;炙熟,有健脾之力。

白話文:

甘味平和的食物,符合土的特性,因此只進入脾胃。因為土位居中央,能兼具五行之性,所以可以上達可以下達,可以內行可以外達,既能調和又能緩和,既能補益又能瀉下。但李時珍認為甘草能通入十二經脈,這是不對的。農耕收穫是甘土的正味,所以甘草是中宮的補益藥物。《名醫別錄》說:甘草可以降氣治脹滿。甄權說:甘草可以消除腹脹滿。這是因為脾胃得到補益,就能更好地運化食物。如果脾土過於旺盛,誤服甘草反而會加重脹滿,所以叫做脾病。

人不要多吃甘味的食物,因為甘味容易導致腹脹,這是針對脾土實證的人而言。世俗之人不分虛實,每當看到腹脹就禁食甘草,為什麼不深思熟慮呢?甘草是九種土的精華,所以能化解百毒,調和百藥。熱性藥物用甘草可以緩解其熱性,寒性藥物用甘草可以緩解其寒性。理中湯用甘草,擔心它會過於上行;承氣湯用甘草,擔心它會過於下行。凡是下焦的藥方中不要用甘草,嘔吐的人和嗜酒的人也不要服用甘草。生用甘草,有清熱解毒的作用;炙熟甘草,有健脾益氣的作用。

節能理腫毒諸瘡,梢可止莖中作痛。甘草與甘遂、芫花,大戟、海藻四味相反,而胡洽治痰癖,十棗湯加甘草乃痰在膈上,欲令攻擊以拔病根。東垣治結核,甘草與海藻同用。丹溪治勞瘵,芫花與甘草同行。故陶弘景謂古方多有相惡相反,並不為害。非妙達精微者不能也。

白話文:

甘草具有節能理氣、消腫解毒、治療瘡傷等功效,少量服用也能止住莖部疼痛。甘草與甘遂、芫花、大戟、海藻四味藥性相剋,但胡洽醫師用甘草治療痰癖,並在十棗湯中加入甘草,因為痰在膈膜上,需要用甘草來攻擊痰根,以達到拔除病根的效果。東垣醫師治療結核,也會將甘草和海藻一起使用。丹溪醫師治療勞瘵,也會將芫花和甘草一起使用。所以陶弘景認為古方中很多藥性相剋、相反,但並不會造成傷害,只有真正精通藥理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奧妙。

3. 沙參

微苦微寒。以補陰清肺為用,故久咳肺痿,右寸數實者頗為相宜,但體質清虛,性用寬緩,非肩弘任重之品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的一種藥物特性。藥物具有微苦且微寒的性質,主要用於補充陰氣和清凈肺部的功能。因此,對於長期咳嗽和肺部萎縮的症狀來說,這種藥物是比較適合的選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身體虛弱,或者使用時需要寬鬆緩和的方式,這種藥物可能就不適合那些負擔重大責任的人使用。

4. 黃耆

甘而微溫,氣薄味厚。入肺而固表虛之汗,充膚入腠;入脾而托已潰之瘡,收口生肌;逐五臟惡血,去皮膚虛熱。原其功能,惟主益氣。甄權謂其補腎,氣為水母也。《日華》謂其止崩帶,氣旺則無下陷之憂也。《靈樞》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

黃耆補衛氣,與人參、甘草三味,為除熱之聖藥。脾胃一虛,肺氣先絕,必用黃耆益衛氣而補三焦。丹溪云:肥白而多汗者宜與黃耆。若黑瘦而形實者服之,則多胸滿,宜以三拗湯瀉之。黃耆同陳皮、白蜜能通虛人腸閉,補脾肺之功也。防風能制黃耆,黃耆得防風,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

古人制黃耆多用蜜炙,予易以酒炙,即助其走表,又行滯性。若補腎及崩帶淋濁藥中,皆須鹹水拌炒。

白話文:

黃耆功效說明:

藥性與功效:

黃耆味甘性微溫,氣輕味厚。它主要入肺經,可以固表止汗,滋潤肌膚,使皮膚細緻;入脾經,能促進潰瘍癒合,收口生肌;同時還能驅除五臟積血,去除皮膚虛熱。黃耆的主要功效在於益氣。

古籍記載:

  • 甄權認為黃耆能補腎,因為氣是水的本源。
  • 《日華子本草》說黃耆能止崩漏帶下,因為氣旺則不會下陷。
  • 《靈樞》記載:衛氣負責溫暖肢體、滋潤皮膚、充盈毛孔,掌管開合的功能。

黃耆與其他藥材的搭配:

  • 黃耆能補衛氣,與人參、甘草三味合用,是治療熱證的聖藥。
  • 脾胃虛弱時,肺氣容易衰竭,必須使用黃耆來益衛氣,補益三焦。
  • 丹溪認為:肥胖容易出汗的人適合服用黃耆。瘦弱的人服用黃耆容易胸悶,可以用三拗湯來瀉火。
  • 黃耆與陳皮、白蜜一起服用,可以通暢虛弱體質的人的腸道,並補益脾肺。
  • 防風可以抑制黃耆的藥性,兩者搭配可以增強黃耆的功效,是相畏相使的典型例子。

總結:

黃耆具有補益氣血、固表止汗、生肌止痛等功效,適合脾胃虛弱、容易出汗、皮膚乾燥、潰瘍難癒等症狀。在使用黃耆時,需要根據體質選擇合適的藥材搭配,以達到最佳療效。

5. 白朮

味甘性溫。得中宮沖和之氣,故補脾胃之藥,更無出其右者。土旺則能健運,故不能食者、食停滯者、有痞積者,皆用之也。土旺則能勝濕,故患痰飲者,腫滿者、濕痹者,皆賴之也。土旺則清氣善升而精微上奉,濁氣善降而糟粕下輸,故吐瀉者不可缺也。《別錄》以為利腰臍間血者,因脾胃統攝一身之血,而腰臍乃其分野,以藉其養正之功,而瘀血不敢稽留矣。

張元素謂其生津止渴者,濕去而氣得周流,而津液生矣;謂其消痰者,脾無濕則痰自不生也;安胎者,除胃熱也。米泔浸之,借穀氣以和脾也;壁土炒之,竊土氣以助脾也。嫌其燥,以蜜水炒之;嫌其滯,以薑汁炒之。

白話文:

甘味,性溫。它吸收了中宮沖和的氣息,因此作為補脾胃的藥物,沒有其他藥物可以與之相比。脾胃強盛,就能夠健運,所以不能吃飯、食物停滯、有痞積的人,都可以用它。脾胃強盛,就能夠勝過濕氣,所以患有痰飲、腫脹、濕痺的人,都要依靠它。脾胃強盛,清氣就能向上升,精微物質就能向上輸送,濁氣就能向下沉降,糟粕就能向下輸送,所以嘔吐腹瀉的人不可缺少它。

《別錄》認為它可以利腰臍間血,是因為脾胃統攝全身的血液,而腰臍是脾胃的氣血分佈區域,藉助它補益正氣的功能,瘀血就不敢停留了。

張元素說它可以生津止渴,是因為濕氣去除,氣血流通,津液自然產生;說它可以消痰,是因為脾胃沒有濕氣,痰自然不會產生;說它可以安胎,是因為可以去除胃熱。用米泔水浸泡它,借用穀物之氣來和脾胃;用壁土炒它,借用土氣來助脾胃。如果擔心它太燥,可以用蜜水炒它;如果擔心它太滯,可以用薑汁炒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