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 山草部 (3)
山草部 (3)
1. 黃精
(一名救窮草)
味甘、微辛,性溫。能補中益氣、安五臟、療五勞七傷、助筋骨、益脾胃、潤心肺、填精髓、耐寒暑、下三蟲。久服延年,不飢,發白更黑,齒落更生。張華《博物志》言:「天老曰:太陽之草名黃精,食之可以長生;太陰之草名鉤吻,不可食之,入口立死。」此但以黃精、鉤吻對言善惡,原非謂其相似也。
而陶弘景謂:「黃精之葉與鉤吻相似,誤服之害人。」蘇恭曰:「黃精葉似柳,鉤吻蔓生葉如柿葉,殊非比類。」陳藏器曰:「鉤吻乃野葛之別名,二物全不相似,不知陶公憑何說此。」是可見黃精之內本無鉤吻,不必疑也。
白話文:
黃精
黃精(又名救窮草)味甘微辛,性溫。具有補益中氣、滋養五臟、治療勞損、強健筋骨、益脾胃、潤肺養心、滋補精髓、耐寒暑、驅除腸道寄生蟲等功效。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不感覺飢餓,白髮轉黑,脫落的牙齒重新長出。張華在《博物志》中記載:「天老說:太陽之草名叫黃精,吃了可以長生;太陰之草名叫鉤吻,不能食用,入口即死。」這只是用黃精和鉤吻來對比它們的藥效好壞,並不是說它們外形相似。
陶弘景認為:「黃精的葉子與鉤吻相似,誤食會傷人。」蘇恭則說:「黃精葉子像柳樹葉,鉤吻是蔓生植物,葉子像柿子葉,兩者完全不同。」陳藏器指出:「鉤吻是野葛的別名,這兩種植物完全不像,不知道陶弘景根據什麼說它們相似。」由此可見,黃精本身並非鉤吻,不必擔心混淆。
2. 肉蓯蓉
味甘、咸、微辛、酸,氣微溫。味重,陰也,降也。其性滑。以其味重而甘溫,故助相火、補精興陽、益子嗣,治女人血虛不孕,暖腰膝,堅筋骨,除下焦寒痛;以其補陰助陽,故禁虛寒遺瀝、泄精,止血崩、尿血;以其性滑,故可除莖中寒熱澀痛。但驟服反動大便,若虛不可攻而大便閉結不通者,洗淡,暫用三、四錢,一劑即通,神效。
白話文:
肉蓯蓉味甘鹹微辛酸,性溫和。味道濃厚,屬陰,具有下降的特性,質地滑潤。因為味道濃厚且溫和甘甜,所以能滋補命門之火(相火)、補益精氣、壯陽、增強生育能力,治療女性血虛不孕,溫暖腰膝,強健筋骨,消除下焦寒冷疼痛;因為它能同時補益陰精和陽氣,所以禁用于虛寒遺精、滑精、崩漏、尿血等症;由於它質地滑潤,所以可以治療陰莖寒熱澀痛。但服用過多會導致腹瀉,如果本身虛弱不宜攻下,且大便秘結不通者,應將其洗淨,用少量(三、四錢)服用,一劑即可通便,效果神奇。
3. 丹參
味微苦、微甘、微澀,性微涼。無毒。反藜蘆。能養血、活血、生新血、行宿血,故能安生胎,落死胎,血崩、帶下可止,經脈不勻可調。此心、脾、肝、腎血分之藥,所以亦能養陰、定志、益氣、解煩,療眼疼、腳痹,通利關節及惡瘡疥癬、赤眼、丹毒,排膿止痛,長肉生肌。
白話文:
丹參味苦、甘、澀,性微涼,沒有毒性,與藜蘆相克。它能滋養血液、活化血液、生成新血、運行瘀滯的血液,因此能安胎、排出死胎,治療血崩、帶下等症狀,還能調理月經不調。丹參作用於心、脾、肝、腎等臟腑的血液循環,所以也能滋陰、安定心神、益氣、解煩躁,治療眼痛、腳痺,疏通關節,以及惡瘡、疥癬、紅眼、丹毒等症,具有排膿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生肌的作用。
4. 遠志
味微苦、微辛,氣溫。陽也,升也。制以甘草湯浸一宿,曬乾,炒用。功專心腎,故可鎮心止驚、辟邪安夢、壯陽益精、強志助力。以其氣升,故同人參、甘草、棗仁,極能舉陷、攝精、交接水火。但可為佐,用不宜多。神氣上虛者所宜,痰火上實者當避。
白話文:
遠志的味道微苦微辛,性溫。它具有溫陽上升的特性。 用甘草湯浸泡一夜後曬乾,再炒制後使用。它的主要功效是作用於心腎,因此可以鎮靜安神、止驚、辟邪、改善睡眠、壯陽益精、增強意志力。由於它具有上升的特性,因此與人參、甘草、棗仁等藥材一起使用,能有效提升元氣、固攝精氣、調和陰陽。但遠志只能做輔助藥材使用,用量不宜過多。氣血不足的人適合服用,而痰火旺盛的人則應避免使用。
5. 巴戟天
味甘,微溫。陰中陽也。雖曰足少陰腎經之藥,然亦能養心神、安五臟、補五勞、益志氣、助精強陰,治陰痿不起、腰膝疼痛及夜夢鬼交、遺精、溺濁、小腹陰中相引疼痛等證。制宜酒浸,去心,微炒,或滾水浸剝亦可。
白話文:
巴戟天味甘性微溫,屬於陰中之陽。雖然它是足少陰腎經的藥物,但也能滋養心神、安定五臟、補益勞損、增強意志氣力、壯陽補腎,治療陽痿、腰膝疼痛以及夢遺、滑精、尿液混濁、小腹陰部牽引疼痛等症狀。 炮製方法宜用酒浸泡,除去藥材中心部分,再稍微炒一下,或者用滾水浸泡後剝皮也可以。
6. 仙茅
味辛,溫。有小毒,陽也。能助神明,強筋骨,益肌膚,培精血,明耳目,填骨髓,開胃消食,助益房事,溫利五臟,補暖腰腳。此西域婆羅門僧獻方於唐明皇,服之有效,久秘而後得傳。按許真君書云,仙茅久服可以長生,其味甘能養肉,辛能養節,苦能養氣,咸能養骨,滑能養膚,酸能養筋。
宜和苦酒服之,必效也!然仙茅性熱,惟陽弱精寒、稟賦素怯者宜之;若體壯相火熾盛者服之,大能動火,不可不察。凡制用之法,於八、九月採得,用竹刀刮去黑皮,切如豆粒,糯米泔浸兩宿,去赤汁,用酒拌蒸之,從巳至亥制之極熟,自無毒矣;然後曝乾、搗篩,熟蜜丸,桐子大,每空心酒飲,任下二三十丸。忌食牛乳及黑牛肉,恐減藥力也。
若隨群補藥中為丸,服之無所不可。
白話文:
仙茅味辛性溫,略帶小毒,屬於陽性藥物。它能增強精神、強健筋骨、滋養肌膚、補充精血、明目益耳、充實骨髓、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增強性功能、溫暖和調理五臟,並溫暖腰腳。據說這是西域婆羅門僧侶獻給唐明皇的藥方,服用後有效,之後才流傳開來。許真君的著作記載,長期服用仙茅可以長生不老,其甘味能滋養肌肉,辛味能滋養關節,苦味能滋養元氣,鹹味能滋養骨骼,滑味能滋養皮膚,酸味能滋養筋脈。
最好用苦酒送服,效果最佳!但是仙茅性溫熱,只有陽氣不足、精氣虛寒、體質虛弱的人才適合服用;如果體質強壯、相火旺盛的人服用,很容易助長火氣,必須謹慎。仙茅的炮製方法是:在八、九月採收,用竹刀刮去黑色外皮,切成豆粒大小,用糯米淘米水浸泡兩夜,去除紅色汁液,用酒拌勻後蒸煮,從上午十點到晚上十點,徹底蒸熟,這樣就沒有毒性了;然後曬乾、研磨過篩,用熟蜜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酒送服,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忌食牛奶和黑牛肉,以免降低藥效。
如果和其他補藥一起製成藥丸服用,也沒有什麼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