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本草發揮》~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人部

人溺

成聊攝云:《內經》曰:若調寒熱之逆,冷熱必行。則熱物冷服,下隘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由是病氣隨愈,嘔噦皆除,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和人尿、豬膽汁鹹苦寒物於白通湯熱劑中,要其氣相從,則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丹溪云:人溺降火最速。

人中白

丹溪云:能瀉肝火,降陰火。須置於風露下,經二三年者始可用。

人中黃

丹溪云:性涼治溫病,《日華子》有方。

白話文:

人溺:

李東垣在《內經》中提到:若要調理寒熱的失調,必須冷熱交替。因此,使用熱性的食物時要冷服,排便後,冷性的體質消散,熱性就能發揮作用,由此疾病會逐漸痊癒,嘔吐和噁心的情況也會消失,且符合自然規律,能夠得到大的好處。這就是在白通湯(一種熱性藥方)中加入人尿和豬膽汁(鹹苦寒性物質),讓其與藥方的氣息相協調,以此來祛除體內的寒邪。

丹溪說:人溺具有快速降火的效果。

人中白:

丹溪說:它能清瀉肝火,降陰火。需要放置在風露之下,經過二三年才能使用。

人中黃:

丹溪說:它性涼,適用於治療溫熱病,《日華子》中有相關的方子。

2. 獸部

龍骨

成聊攝云:澀可去脫,龍骨、牡蠣之澀,以收斂浮越之正氣。

東垣云:龍骨味甘,平,純陽。能固大腸脫。又云:龍齒安魂。

海藏云:澀可去脫而固氣。成聊攝云:龍骨、牡蠣、黃丹皆收斂神氣以鎮驚。凡用,燒通赤,研為粉。

麝香

東垣云:麝香入脾,治肉病。

牛黃

東垣云:牛黃入肝,治筋病。

阿膠

成聊攝云:陰不足者以甘補之,阿膠之甘以補血。

白話文:

龍骨: 東垣認為,龍骨味甘,性平,具有純陽之性,能夠固守大腸,防止脫肛。此外,龍骨還能安定心神,使魂歸正位。

牡蠣: 龍骨與牡蠣的澀味能夠收斂散漫的正氣,使之回歸正軌。

黃丹: 龍骨、牡蠣和黃丹都能夠收斂心神,穩定情緒,防止驚悸。使用時需先將其燒至通紅,再研磨成粉末。

麝香: 東垣認為,麝香進入脾胃系統,可以治療肌肉疾病。

牛黃: 牛黃進入肝經,可以治療筋骨疾病。

阿膠: 成聊攝指出,對於陰虛的情況,可以利用甘味來補充陰液,阿膠的甘味正好適合補充血液。

潔古云:性平味淡,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能補肺氣不足。甘溫,以補血不足。慢火炮脆,搓細用。

東垣云:喘者用阿膠。

海藏云:入手太陰、足少陰、足厥陰。補虛損極,咳唾膿血,非阿膠不能補。仲景豬苓湯用阿膠,滑以利水道。《活人》四物湯加減例,妊娠下血者加阿膠。

白馬脛骨

丹溪云:白馬胚骨,煅過用,性甘性寒,可代黃芩、黃連,中氣不足者用之。

丹溪云:世俗言犬治虛損之病,似指陽虛而議治。殊不知人身之虛悉是陰虛,若陽果虛,其死甚易,敏者亦難措手。夫病在可治者,皆陰虛也。

白話文:

潔古說:這藥品性質平和,味道淡,氣息微弱,浮動上升,屬陽性。能補充肺部氣力不足。它甘甜溫和,適合補充血液不足。需要慢火煎煮,然後搓碎使用。

東垣說:有喘息症狀的人可以使用阿膠。

海藏說:這藥品進入手太陰、足少陰、足厥陰等經絡。對於補充極度虛弱的體力、咳嗽吐痰帶血,非阿膠不可。仲景的「豬苓湯」使用阿膠,用滑潤的方式幫助排尿道。《活人》的「四物湯」有增減的例子,懷孕期間出血的情況下會加入阿膠。

白馬脛骨:丹溪提到,白馬的胎骨經過煅燒後使用,性質甘甜且涼爽,可以用來代替黃芩或黃連,適閤中氣不足的人使用。

犬肉:丹溪指出,民間認為狗肉能治療體力虛弱的疾病,似乎是指針對陽虛的情況進行治療。然而,實際上人身的虛弱全都是陰虛造成的,如果陽真的虛弱,死亡會來得很快,即使是敏感的人也難以處理。疾病的可治部分,都是因為陰虛所致。

羚羊角

丹溪云:屬木,入厥陰經為捷,紫雪方中用之近理。

犀角

海藏云:治一切瘡腫破血,升麻代犀角,其說見升麻條下。易老治畜血分三部:上焦畜血用犀角地黃湯,中焦畜血用桃仁承氣湯,下焦畜血用抵當丸。丸但緩於湯。爾三法的當,後之用者無以復加。

丹溪云:犀角屬陽,性走散,比諸角為甚。痘瘡後用此以散餘毒,俗以為常。若無餘毒而血虛者,或已燥熱發散者而誤用之,禍立至,人所不知也。

白話文:

羚羊角: 丹溪認為,羚羊角屬木,進入厥陰經,是治療疾病的快捷方式,紫雪配方中使用羚羊角是合理的。

犀角: 海藏指出,犀角可以治療所有創傷、腫脹和出血,升麻可以替代犀角,詳細說明在升麻條目下。易老提出治療動物血液分三部分:上焦動物血液使用犀角地黃湯,中焦動物血液使用桃仁承氣湯,下焦動物血液使用抵當丸。丸劑相比湯劑效果較緩慢。這三個方法確切有效,後人無法再加以改進。

丹溪進一步解釋,犀角屬陽性,性質輕鬆散發,比一般的角更強烈。在痘瘡後使用它來消除剩餘的毒素,這是常規做法。但如果沒有剩餘的毒素而只是血虛,或者已經燥熱且誤用它,災難會立刻發生,這是人們往往不認識的。

傷寒

海藏云:豬膚,傷寒也。仲景《傷寒論》豬膚湯注云:豬膚甘寒。豬,水畜也,其氣先入堅少陰,客熱,是以豬膚解之。加白蜜以潤燥除煩,白粉以益氣斷痢。又云:《傷寒論》白通湯加豬膽汁方注云:若調寒熱之逆,冷熱必行。則熱物冷服,下嗌之後,冷體既消,熱性便發,由是病氣隨愈,嘔噦皆除,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加人尿、豬膽汁鹹苦寒物白通湯熱劑中,要其氣相從,則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白話文:

傷寒:

海藏認為,豬膚在治療傷寒疾病時有著重要作用。在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一種名為「豬膚湯」的藥方,其中提到豬膚具有甘寒的性質。因為豬屬水類動物,其體內氣息會首先進入堅硬的少陰部位,當受到熱邪侵襲時,豬膚就能起到解熱的作用。此外,豬膚還能加入白蜜來滋潤身體、消除煩躁,以及加入白粉以補充體力、止住腹瀉。

再者,《傷寒論》中的「白通湯」,在配方中添加了「豬膽汁」。這表明在寒熱失調的情況下,需要根據情況來調整飲食。例如,如果需要冷飲來調節,那麼冷飲下嚥後,體內的寒氣被化解,熱性就會發散,這樣就能讓疾病得到緩解,嘔吐和煩躁的症狀也會隨之消失。在熱性的藥方中加入鹹苦寒性的豬膽汁,與原有藥方的氣息相配合,能有效消除阻隔的寒氣。

又與醋相和內穀道中,酸苦益陰,以潤燥瀉便。

羊肉

東垣云: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羊肉,有形之物也,能補有形肌肉之氣。凡味與羊肉同者,皆可以補之。故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人參補氣,羊肉補形也。

豬肉

丹溪云:豬肉皆補氣。又云:世俗以肉為性之物。肉無補性,惟補陽耳。今之虛損者,不在於陽而在於陰,以肉補陰,猶緣木求魚,何者?肉性熱,入胃便發熱,熱發便生痰,痰生則氣便不降,而諸證作矣。久病後須用補胃氣,胃氣非陰氣,不足以自全,所以淡味為自養之良方也。然食淡味,又須安心,使內火不起可也。

虎睛

東垣云:虎睛定魄。

白話文:

又與醋相和內穀道中,酸苦益陰,以潤燥瀉便。

【羊肉】 東垣認為,羊肉甘熱,能夠補充血液的虛弱。羊肉是具體的事物,能補充具體肌肉的氣血。所有與羊肉味道相同的食材,都可以用來補充身體。所以說,「補充可以去除弱小」,例如人參、羊肉等都是如此。人參補充氣血,羊肉補充身體形態。

【豬肉】 丹溪認為,豬肉都具有補充氣血的功效。他又說,世俗中認為肉類是性質強烈的食物。肉並不是補充什麼性質,它主要補充的是陽氣。現在的人體虛弱問題,並不在於陽氣不足,而是在於陰氣不足,用肉類來補充陰氣,就像在樹上尋找魚一樣,這是不合理的。因為肉類性熱,進入胃部會產生熱度,熱度會導致痰濕生成,痰濕生成就會影響氣息的下降,引發各種病症。長期患病後,需要補充胃部的氣血,而胃部的氣血如果不能得到陰氣的滋養,就無法自我維持。因此,清淡的食物對於養生來說是最好的選擇。然而,食用清淡食物時,也需要保持心平氣和,讓體內的火氣不會升騰。

【虎睛】 東垣認為,虎睛可以安定神魂。

3. 禽部

成聊攝云:陰不足者以甘補之,雞子黃、阿膠之甘以補血。

海藏云:陰不足補之以血。若咽有瘡,以雞子一枚,去黃留白,用苦酒傾殼中,以半夏入苦酒中,取殼置刀環上,安火上熬,微沸去滓,旋旋呷之。

丹溪云:風之為病,西北氣寒,為風所中,誠有之矣。東南氣溫,而地多濕,有風病者非風也,皆因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經曰:亢則害,承乃制。河間云:土極似木。數千年得經意者,河間一人爾。《衍義》云:雞動風者,習俗所移也。雞屬土,而有金與木。火性補,故助濕中之火,病邪得之為有助,而病反劇,非雞而已。

凡有血氣與夫魚肉之類,皆助病邪者也,《衍義》不暇及爾。又云:雞屬巽,助肝火。

白話文:

成氏和海藏氏認為,如果陰虛,可以用甘味藥物來補充,例如雞蛋黃和阿膠,以補充血液。若咽喉有傷,可以使用一個雞蛋,去掉蛋黃,保留蛋白,再倒入醋,用半夏加入醋中,將雞蛋殼放在刀環上,放在火上熬煮,微微沸騰後去除渣滓,持續飲用。

丹溪氏指出,風病可能由西北寒冷之氣引起,當人受到風吹時,確實會生病。但在東南溫暖地區,因為土地多濕,即使有風病,也不是真正由風引起的,而是因為濕氣生成痰,痰生熱,熱生風。經典中有說,過度則有害,相承則可制衡。河間氏認為,土極似木。在數千年的醫學實踐中,真正理解經典之意義的,只有河間一人。

《衍義》則提到,雞蛋能引發風病,這是由於民間習俗的影響。雞蛋屬於土,但同時有金和木的屬性。火性補益,所以會助長濕氣中的火氣,使得病邪得到增強,病情反而加重,並不只是雞蛋如此。

所有具有血氣和魚肉類的食物,都可能助長病邪,《衍義》無法一一詳述。此外,《衍義》還提到,雞蛋屬巽,能助長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