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宗漢

《重訂時行伏陰芻言》~ 正文 (5)

回本書目錄

正文 (5)

1. 變症

本年(即民國十一年)夏秋間,育溪附近伏陰症流行甚盛。六月中旬,農人王腎林年三十許,患瀉利清水,吐出之水微黃。下午七點鐘,詢方於余。余秉燭就之,其脈俱無,四肢厥逆,轉筋疼痛,並口渴而喘,目冒聲瘖,言不辨。前醫朱某諉為不治,余曰:「此伏陰症也,幸胸前猶溫,尚有一線可救。」急施以湯熨法,其轉筋遂止。進以漂蒼朮五錢、沒厚朴(薑汁炒)二錢、灸甘草一錢、木香一錢、乾姜一錢、砂仁一錢半、赭石(軋細先煎)二錢、臺參二錢、附子一錢,煎湯服之。

約半句鍾,陽回汗出,小便通利而喘亦就平。及其盡劑而病霍然矣。余歸就寢,鐘鳴十二,乃子時也。六月三十日,余方就診戚家,不意長兒大新(現年十三歲)大泄不止。及余回家而吐亦作矣。其脈沉緊而遲,四末微麻,頭痛身熱無汗,口渴。此伏陰而兼外感也。投以急救回生丹(此方系張壽甫先生所創,載在醫學衷中參西綠。本年暑假內,余按法制有數劑用之,無不獲效。小兒此症雖屬伏陰,因有兼症。又先生謂此丹服之,可溫裹得汗。故與之後可知,無論伏陰霍亂,其病初起時,可先與此丹,令其得汗以減殺其勢,而後再分途治之可也。若系伏陰症,先與以先生所制衛生防疫寶丹更妙)。

須臾汗出,吐瀉之勢亦稍緩。繼與以漂蒼朮三錢、西砂仁一錢、灸甘草一錢、蘇葉一錢、厚朴一錢五分、枳谷二錢、廣皮一錢、薄荷八分,加薑棗煎湯服之。未盡劑而愈。鄰村佟某之子甫三齡,於五月前患腹痛泄瀉,經他醫治愈。至七月前症復作,兼嘔清水,面色蒼白。前醫治之罔效,其父求診於余。肢冷嘲熱諷,肌削,不時吐瀉,兼四肢搐搦。與以蘇砂平胃散加桂枝八分,一劑病若失。以上數症,均伏陰為患。余依田氏之法出八治之,皆獲全愈,益信其言之足微也。

白話文:

今年(民國十一年)夏秋之間,育溪附近地區的伏陰症非常流行。六月中旬,農民王腎林大約三十歲左右,得了拉肚子,拉出來的是像清水一樣的東西,還會吐出淡黃色的水。下午七點鐘,他來找我問診。我點著蠟燭幫他看診,發現他的脈搏完全摸不到,四肢冰冷,手腳抽筋疼痛,而且口渴氣喘,眼睛看不清楚,聲音沙啞,說話也聽不明白。之前的醫生朱某認為他的病沒辦法治了,我說:「這是伏陰症啊,幸好他胸前還有點溫熱,還有一線生機可以救。」我趕緊用熱敷的方法,他的抽筋就停止了。接著,我讓他服用用漂蒼朮五錢、薑汁炒過的沒厚朴二錢、灸甘草一錢、木香一錢、乾姜一錢、砂仁一錢半、碾碎先煎的赭石二錢、臺參二錢、附子一錢,煎成的湯藥。

大約半個小時,陽氣恢復,開始流汗,小便也順暢了,氣喘也平息下來。等他把藥都喝完,病就完全好了。我回家睡覺,聽到鐘聲響了十二下,已經是子時了。六月三十日,我正在戚家看診,沒想到大兒子大新(當時十三歲)突然開始不停地拉肚子。等我回家時,他還開始嘔吐了。他的脈搏沉而緊又遲緩,四肢末梢微微麻木,頭痛身體發熱卻沒有流汗,還口渴。這也是伏陰症,而且還合併了外感風寒。我給他服用急救回生丹(這個藥方是張壽甫先生創製的,收錄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今年暑假,我按照藥方製作了一些,用後效果都很好。雖然我兒子的病屬於伏陰症,但還合併了其他症狀。而且張先生說,服用這個藥可以使身體溫暖而流汗,所以我就給他吃了。這表示不論是伏陰霍亂,在剛發病的時候,可以先服用這個藥,讓他出汗,減弱病情,然後再針對不同情況治療。如果是伏陰症,先服用張先生製作的衛生防疫寶丹效果會更好)。

一會兒,他開始流汗,吐瀉的情況也稍微減緩了。接著,我又給他服用漂蒼朮三錢、西砂仁一錢、灸甘草一錢、蘇葉一錢、厚朴一錢五分、枳實二錢、廣皮一錢、薄荷八分,再加上薑棗煎成的湯藥。還沒喝完藥病就好了。鄰村佟某的兒子剛滿三歲,在五個月前得了肚子痛拉肚子的病,經其他醫生治療後痊癒了。到了七月,同樣的病又發作了,還吐清水,臉色蒼白。之前的醫生治療沒有效果,他父親來找我求診。他四肢冰冷,身體發熱,肌肉消瘦,不停地吐瀉,還出現四肢抽搐。我給他服用蘇砂平胃散,加桂枝八分,喝一劑病就好了。以上這些病例,都是伏陰症引起的。我依照田氏的方法進行治療,全部都治癒了,更加相信他的理論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