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闡微》~ 洞垣全書脈訣闡微 (3)
洞垣全書脈訣闡微 (3)
1. 第一篇
又曰:大為血乾,大者重按而仍洪也。火之有餘,乃血之不足,血不能制火,乃見大脈,在夏天則猶非大忌。然見大脈即宜補血滋陰,以水伏火之為得耳。
又曰:沉為陰寒,沉者至深之象,深則未有不陰,陰則未有不寒者也。入石洞而陰寒逼人者,正以其深沉耳。
又曰:遲為困乏,遲者言俟之而不能進也。行百里者半九十,非遲之之謂乎。是其力乏神困,欲進而不能,非可進而不肯進也。
又曰:小者氣衰,小脈言脈之小而不能大也,氣不充之故耳。
又曰:細脈言脈之細而不能粗也。江河細流,正水縮也。人身之血少,自然脈細矣。
又曰:浮脈指按即得,氣舉而升之也。
又曰:伏脈指按始終不可得,或隱隱約約,或有或無者,是邪氣搏結正氣而不能出也。用藥出之者生,然出之驟亦非佳兆。
又曰:芤脈中空如無也,血失則內無血養,安得不中空乎。
又曰:實脈不獨按指有力,且有不可止抑之狀,非正氣之有餘,乃邪氣之有餘也。邪氣有餘,自然壅阻正氣矣。
又曰:弱脈不能強旺之狀,陰虛而不敢與陽氣相爭也。
又曰:濡脈言其濡滯也,濕則霑濡非歟。
又曰:長脈之現,正氣之和也。有胃氣則脈自修長,有從容和緩之象。
又曰:短脈者,欲長而不能,欲速而不達。因邪氣克犯正氣,正負而邪勝也。
又曰:代脈之現,正氣之衰,不得不止,以息其氣也。有痰氣之結,壅隔不散,亦現代脈者。然正氣不衰,痰安能作祟,使脈中止而不還乎。
又曰:革脈來渾渾而濁亂,至擊指者是,蓋正氣之欲脫也。
又曰:結脈其來則緩,而時又現止,是力不能不止也。明是正氣甚衰,不敢與邪氣相鬥,邪氣搏結於一身耳。
又曰:促脈,急遽之狀,氣耗而勢難寬舒也。
又曰:動脈有不能安靜之勢,動極生變也。
又曰:靜脈與動相反,不動則不變,自享寧靜之福矣。
又曰:毛脈言如羽毛之拂體,乃有餘之象,火將浮而又息之狀,夏秋之間之正脈也。在夏則生氣之旺也,在秋則旺氣之衰也,在他時則熱氣之盛也,宜於活看。
又曰:石脈乃沉脈之至藏之極也,冬時正脈,余時見之為寒冷矣。
又曰:耎脈不能剛健之狀,明是力之不勝耳。
又曰:堅脈至硬之狀,邪氣深入,牢不可破也。
又曰:鉤脈洪而不大之象,如鉤之有留也。乃胃脈和平,火不盛而司其令,夏日見之尤為平脈也。
又曰:躁脈似動而非動,似數而非數,似促而非促,似急而非急也,若有乾枯煩擾之狀。
又曰:搏脈者,擊指之謂也。各脈皆能擊指,俱屬太過。
又曰:散脈者,即解索之兆,乃欲留而不能留,欲存而不能存也。
又曰:絕脈者,言脈之將斷而未斷,可續而不續也。死亡之時,必現此脈。
又曰:平脈者,言各脈之得其平也。如浮不甚浮,沉不甚沉,遲不甚遲,數不甚數耳。人現平脈,多是胃氣之全也,胃氣無傷,又寧有疾病哉。此脈之所以貴得平耳。
白話文:
[第一篇]
還說:脈象極大,代表氣血枯竭,這種大是重按下去仍然感到洪大的。這是因為體內火氣過旺,導致血液不足,血液無法控制火氣,所以才會出現大脈。在夏天出現這種脈象,還不算太嚴重。但是,一見到大脈就應該補血滋陰,用水來壓制火氣,這樣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
還說:脈象沉在深處,代表體內有陰寒。沉脈的現象就是脈象很深,脈象深就必然屬於陰,屬於陰就必然有寒。就像進入石洞會感覺陰寒逼人一樣,正是因為石洞深而沉的緣故。
還說:脈象遲緩,代表身體困乏。遲緩的意思是等待卻不能前進。就像走一百里路,走到九十里才算完成一半,這不就是遲緩的狀態嗎?這是因為身體疲乏,精神困倦,想前進卻無法前進,而不是可以前進卻不肯前進。
還說:脈象微小,代表氣衰弱。小脈是指脈搏細小,不能變得粗大,這是因為體內氣不足的緣故。
還說:脈象細微,是指脈搏很細,不能變粗。就像江河細流一樣,這是水縮小的現象。人體內血液減少,自然脈搏就會細微。
還說:脈象浮在表面,用手指輕按就能感覺到,這是氣向上浮動的表現。
還說:脈象伏在深處,用手指按壓始終感覺不到,或者隱隱約約,時有時無,這是因為邪氣與正氣互相搏鬥,正氣被阻礙而無法顯現出來。如果用藥可以使脈象顯現出來,就還有生存的希望,但是如果脈象突然顯現出來,也不是好兆頭。
還說:脈象中間空虛,像沒有東西一樣,這是因為失血導致體內沒有血液滋養,自然就會中間空虛。
還說:脈象有力,不僅按下去有力,而且還有難以抑制的感覺,這不是正氣過於強盛,而是邪氣過於強盛。邪氣強盛,自然會阻塞正氣的運行。
還說:脈象軟弱,沒有強勁旺盛的表現,這是因為陰虛,不敢與陽氣抗衡的緣故。
還說:脈象濡軟黏滯,就像潮濕的東西一樣,不正是濕邪阻滯的表現嗎?
還說:脈象長,表示身體正氣平和。有胃氣,脈搏自然修長,呈現從容和緩的狀態。
還說:脈象短,是想變長卻不能變長,想快速卻無法達到。這是因為邪氣侵犯正氣,導致正氣衰弱,邪氣佔上風的緣故。
還說:脈象間歇,表示正氣衰弱,不得不停止跳動,來休息一下。也有可能是體內有痰氣積聚,阻塞不散,也會出現這種脈象。但是,如果正氣不衰弱,痰怎麼可能作祟,導致脈搏中止而不恢復呢?
還說:脈象雜亂渾濁,當觸碰到手指時會感覺到衝擊,這是因為正氣將要脫離身體的表現。
還說:脈象來得緩慢,卻又時不時停止跳動,這是因為正氣虛弱,力量不足而不得不停止跳動。這明顯是正氣太過衰弱,不敢與邪氣抗衡,邪氣在身體內互相搏鬥。
還說:脈象急促,表示氣消耗嚴重,難以舒緩。
還說:脈象跳動不安靜,這是跳動到極致而產生變化的表現。
還說:脈象安靜,與跳動相反,不跳動就不會產生變化,自然可以享受寧靜。
還說:脈象輕柔,像羽毛拂過皮膚一樣,這是氣有餘的表現,是火氣要上浮又即將消退的狀態,是夏秋季節正常的脈象。在夏天,這是生氣旺盛的表現,在秋天則是旺氣衰退的表現,在其他時候則表示體內有熱氣過盛,應該靈活判斷。
還說:脈象像石頭一樣沉實,這是沉脈發展到極致的表現,是冬季正常的脈象,如果在其他時候出現,就表示身體寒冷。
還說:脈象軟弱無力,無法剛勁有力,明顯是身體力量不足。
還說:脈象堅硬,像石頭一樣,是邪氣深入,牢不可破的表現。
還說:脈象洪大但不浮,像鉤子一樣有停留,這是胃氣平和,火氣不旺盛但能正常運行的表現,在夏天出現這種脈象,是正常的脈象。
還說:脈象躁動,像跳動又不是跳動,像快速又不是快速,像急促又不是急促,好像有乾枯煩躁的狀態。
還說:脈象搏動,是指擊打手指的感覺。各種脈象都可能出現擊打手指的情況,都屬於太過。
還說:脈象散亂,表示即將解體的徵兆,是想要停留卻無法停留,想要存在卻無法存在的表現。
還說:脈象將要斷絕卻還沒有斷絕,可以繼續卻無法繼續,這通常是死亡來臨前的脈象。
還說:平脈,是指各種脈象都處於平和的狀態。比如浮脈不會過於浮,沉脈不會過於沉,遲脈不會過於遲,數脈不會過於數。如果人出現平脈,多半是胃氣完整的表現,胃氣沒有損傷,又怎麼會有疾病呢?所以這種脈象最為珍貴,因為它代表著身體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