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脈平脈章句》~ 卷上辨脈法篇第一 (6)
卷上辨脈法篇第一 (6)
1. 第二十二章
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
白話文:
脉象浮而且迟,脸部发热发红并且有颤抖的现象,六七天后会出汗而病愈。如果反而发热,恢复会比较慢,这是因为没有阳气无法出汗,身体一定会感到痒。
脈浮,邪氣在表也;遲,裡氣衰也;面熱赤,陽氣不能四達而上越也;戰惕,陽氣躍躍欲出而力不能也。六七日邪氣漸退,裡氣漸復,當可汗解矣。反加發熱而無汗者,是裡氣仍未能復,脈且較遲於前。差,頗也。遲為陽氣不足,故不能蒸動津液以作汗也。脈浮發熱,邪氣久徘徊於肌膚之間,怫鬱而不得泄,其身必癢也,此麻桂各半湯證也。
白話文:
脈搏浮動,表示邪氣在外層(表);脈搏緩慢,表示裡氣虛弱;臉熱發紅,是陽氣不能均勻分佈而上湧的緣故;戰慄,是陽氣急於外發,但力量不足的表現。六七天後,邪氣逐漸消退,裡氣慢慢恢復,應該可以出汗了。但是,如果反而發燒而且沒有出汗,表示裡氣還沒有恢復,脈搏也比以前更緩慢。這裡的「差」,指稍微好轉一些。脈搏緩慢表示陽氣不足,因此無法蒸動體液而產生汗液。脈搏浮動發熱,表示邪氣長期徘徊在皮膚之間,鬱結而無法宣洩,身體必定會發癢,這就是麻桂各半湯的證狀。
2. 第二十三章
全章重在中焦不治。其上焦怫鬱,
下焦不合,只是帶敘,勿誤作平列看。
白話文:
這章主要強調的是中焦的問題如果不治療的話。至於上焦的鬱結和下焦的不協調,只是順帶提及,不要誤以為是平行並列的問題。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內慄也。表氣微虛,裡氣不守,故使邪中於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痠。所謂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法當」二字,直貫至此。
白話文:
寸口脈的陰陽兩脈都緊,表示邪氣已經侵入人體。清邪(輕而浮的邪氣)侵入上焦,濁邪(重而沉的邪氣)侵入下焦。清邪侵入上部,稱為「潔」;濁邪侵入下部,稱為「渾」。陰脈受邪侵襲,必定會讓人感到內部發冷。表氣微弱虛虛,裡氣不能守住,所以邪氣便會侵入陰脈。陽脈受邪侵襲,必定會發熱頭痛,頸項強直,腰痛小腿痠痛。這裡所說的陽脈中的霧露之氣,就是指輕而浮的清邪侵入上部,重而沉的濁邪侵入下部。「法當」這兩個字,一直貫穿到這裡。
言清邪中上,濁邪中下,各賅表裡,非清邪中上即為陽中於邪,濁邪中下即為陰中於邪也。陰氣為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裡氣微急,三焦相溷,內外不通。上焦怫鬱,臟氣相熏,口爛蝕齦也。中焦不治,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為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
白話文:
當清邪侵襲上半身,濁邪侵襲下半身,兩者都包括表裡。如果清邪侵襲上半身,就是陽性部分受到了邪氣影響;如果濁邪侵襲下半身,就是陰性部分受到了邪氣影響。
陰氣會導致發冷,腳和膝蓋會發冷,大小便失控。表氣稍微虛弱,裡氣稍微緊迫,三焦功能混亂,內外不通暢。上焦鬱悶,臟腑之氣互相燻蒸,會導致口腔潰爛和牙齦腐蝕。
中焦失調,胃氣上逆,脾氣運行不暢,胃中積聚濁氣,氣血不通暢,血液凝結而不流通。
若衛氣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遊於經絡,出入臟腑,熱氣所過,則為癰膿。若陰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人,嚏而出之,聲嗢咽塞。寒厥相逐,為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合,清便下重,令便數難,臍築湫痛,命將難全。
白話文:
如果衛氣過度活躍,小便會變黃。衛氣與熱邪交戰,熱邪在經絡和臟腑之間遊走,所到之處會形成膿腫。
如果陰氣過度活躍,陽氣就會虛微,陰氣沒有了陽氣的調控,外邪入侵身體,會引起打噴嚏和咽喉阻塞。寒氣和發熱交替出現,熱邪會逼迫血液凝結並向下流動,狀如豬肝。
如果陰陽兩氣都虛微,脾氣衰弱,五臟之液會向下流淌。下焦失調,清液下行變遲,導致排便不通暢,臍部疼痛,生命難以保全。
此章文義頗難曉。喻嘉言指為溫熱病證,王孟英因之。竊以脈象及所列諸證測之,確係起於寒濕,非溫毒也。想其人必是房室無度,寒暑不慎,飲食無節,起居不時,內氣久虛,外邪久漬,潰入血分,復感新邪,而發病也。此邪之極雜,病之極深,治之極難者也。下章亦言脈陰陽俱緊而病淺,是在氣分,由表漸入於裡,治之,即由里漸出於表也。
白話文:
這一段文章的意思比較難理解。喻嘉言認為這是溫熱病的證候,王孟英也同意他的看法。但我私下用脈象和所列出的各種徵兆來推測,確定這是起因於寒濕,而不是溫熱毒邪。我猜測這個人一定是房事過度,不注意寒暑變化,飲食沒有節制,作息不規律,導致內氣長久虛弱,外邪長期侵蝕,進而侵入血液中,又遇上新的邪氣,所以發病。這種邪氣極其複雜,病情極其嚴重,治療起來極其困難。下一章也說脈象陰陽都緊,但病情較輕,病位在氣分,由表層逐漸深入內部,治療時,就要由內部逐漸導出表層。
此章病在血分,內而臟腑,外而軀殼,無一非邪氣所充塞,治內則遺外,治外則遺內,故衛氣前通,陰氣前通,俱有敗證。當於病未劇時,清內疏外,陰陽兩解,方為合法。然與尋常表裡兩解法又迥別,彼為實邪,為氣分,此則表裡俱病,虛實合邪,著眼宜在中焦不治數語。
白話文:
這一章節講的是血分方面的疾病,內髒器官和外部肌膚,沒有不受邪氣侵犯的。如果只治療內部,那麼外部就會受到影響;如果只治療外部,那麼內部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衛氣和陰氣都出現問題,都有病變的跡象。當疾病尚未嚴重時,應該同時清除內部和疏導外部,讓陰陽兩方面都得到改善,這纔是合乎規律的治療方法。不過,這種治療方法與通常的表裡兩解法有很大不同,表裡兩解法是針對實邪和氣分的,而這裡表裡都出現了問題,虛實兼有,治療的重點應該放在「中焦不治數語」上。
上有風寒,下有濕寒,上下逼向中焦,中焦鬱結成熱,故用熱治以溫之,則上寒既除,中熱愈熾,而有衛氣前通諸證矣;用寒治以清之,則中熱愈郁,下寒愈深,而有陰氣前通諸證矣。成注隨文衍義,固解經之體宜然,但於義緒,未能提清耳。今既明其大義,復隨文而衍之曰:寸口脈陰陽俱緊者,陰陽,賅尺寸浮沉在內,在法諸緊為寒,當是風寒之清邪中於上焦,濕寒之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
白話文:
如果上焦有風寒,下焦有濕寒,上下逼近中焦,中焦鬱結形成熱氣,就用熱性藥物治療以溫暖它,這樣,上焦的寒氣就會消除,中焦的熱氣就會更加旺盛,就會出現衛氣外達的各種症狀;如果用寒性藥物治療以清熱,那麼中焦的熱氣就會更加鬱積,下焦的寒氣就會更加嚴重,就會出現陰氣外達的各種症狀。成無己在註解時根據經文衍生義理,本來就是解經的應有方式,但是對於義理的脈絡,還沒有理清。現在我們既然明白了它的主要意思,就再根據經文衍生說:寸口脈上陰陽脈搏都緊,陰陽脈包括了尺寸浮沉在內,在方劑學中,各種緊脈都屬寒證,所以應該是風寒的清邪侵襲上焦,濕寒的濁邪侵襲下焦。清邪侵襲上焦,叫做「潔」;濁邪侵襲下焦,叫做「渾」。
上下各有表裡。陰陽,表裡也。里中於邪,其證必內慄也。所以然者,表虛則裡氣不守,而邪得乘間內入也。插一筆,申明清邪中上,亦有里證之故也。表中於邪,其證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見於上也,腰痛脛痠見於下也。所謂陽中濁邪者,以寒濕不必地氣上攻,即霧露亦是也。
白話文:
身體內外有相互依存的關係,陰陽也代表了表裡。如果身體內部受到外邪侵襲,症狀必定會出現在內部。這是因為如果身體表面虛弱,體內的氣血就會無法守住,外邪就會趁機入侵。順便說一下,這也說明瞭為什麼邪氣侵襲上部,也會出現裡證的症狀。如果身體表面受到外邪侵襲,症狀必定會在上半身出現發熱、頭痛、後頸僵硬、脖子僵硬,在下半身出現腰痛、小腿痠痛。而所謂陽中濁邪,指的是寒濕不一定是由地面上的氣息上衝而形成的,霧氣露水也一樣會造成這種情況。
插一句,申明濁邪中下,亦有表證之故也。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也,是上下之表裡皆邪矣。此段敘邪氣中於上下表里之部分與其見證,為全章之前段。陰氣不但為慄也,裡氣不守,邪入日深,旋見足膝逆冷,便溺妄出矣,是陽氣內縮也。因前敘里證未備,補敘二句,所以不連敘於前者,此證非初起與內慄一時齊見,故不與陽證諸初起即見者並敘也。於此,見經文之敘次精矣。
白話文:
插一句說明:濁邪會中於下方,也有表證的原因。所以說,清邪中於上方,濁邪中於下方,也就是說,上下表裡都邪氣入侵了。這段敘述邪氣中於上下表裏的情況及其表現,是本章的前半部分。
陰氣不僅會感到畏寒,裡氣也不固守,邪氣侵入越來越深,很快就會出現足膝發冷,大小便失禁的情況,這是陽氣向內收縮的表現。因為前面敘述裡證不完整,所以補敘兩句,所以不連接在前面敘述,這個證狀不是初期與裡證同時出現的,因此與陽證諸初期即見到的情況不同時敘述。從這裡可以看出經文的敘述順序很精妙。
若此者,邪從上下四旁攢擁而來,表氣漸虛,裡氣漸為邪氣所束,而鬱結逼急,不得流行,且將化熱矣。上下皆邪則三焦相溷,《內經》曰:升降息則氣立孤危。表裡皆邪則內外不通,《內經》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邪周於外,臟氣不得四達,但熏積於上焦,從胃口一線而出,口爛蝕齦。
白話文: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邪氣從上、下、四面八方聚集而來,身體表面的氣血逐漸虛弱,體內的氣血逐漸被邪氣所束縛,鬱結逼迫,無法運行,並且將會轉化為熱。上下都是邪氣,就會導致三焦混亂。《內經》說:升降作用停止,氣血就會孤立無援。表裡都是邪氣,就會導致內外不通。《內經》說:出入作用廢棄,神機就會消滅。邪氣在體外縈繞,臟腑之氣無法四處散佈,只能積聚在上焦,從胃口一線排出,導致口腔潰爛,牙齦腐蝕。
此變證之略見於外者,可知中焦不治,以致胃氣上衝,已如此也,由是脾氣不轉,濁氣浸漬胃中,不得升降,是內熱將令血變也。周身榮衛為邪所據,血凝不流,是外寒又令血結也,其勢不可為矣。此段敘邪氣由淺入深,由寒化熱,由氣分據血分,句句在氣機上立論。注意中焦為前後樞紐,是全章中權扼要處也,最宜著眼。
白話文:
這種變化的徵兆從外在表現來看,可以得知中焦的功能失調,導致胃氣上逆,已經到了這種程度。由此使得脾氣運行不暢,濁氣滯留在胃中,不能升降,這表示內熱將會導致血液發生改變。全身上下的榮氣和衛氣都被邪氣侵佔,血液凝結不流動,這表示外邪又導致了血液瘀結,情勢將無法挽回。這段文字敘述了邪氣由淺入深、由寒轉熱、由氣分侵犯血分的過程,句句都從氣機的角度立論。注意中焦是前後樞紐,是全文中關鍵要點所在,最值得關注。
治之者,若因外寒而用熱藥以疏外寒,則衛氣前通而小便黃赤。藥之熱與內之熱相結,內之熱因藥之熱為使,以遊於經絡,出入臟腑,藥熱助虐,其氣所過,即為癰膿。以血寒久結,得熱驟開,不能復還原質,故熱觸之而即腐矣。若熱而用寒藥以清內熱,則陽氣厥微,愈不能振,陰不得陽以調和而蒸動之。
白話文:
在治療過程中,如果因為外部受寒而使用熱藥來驅散寒氣,則衛氣會向前通暢而小便變黃變紅。藥物的熱性與體內的熱性相結合,體內的熱性因藥物的熱性而被激發,從而遊走於經絡之間,出入於臟腑,藥物熱性助長了熱性的嚴重性,熱氣所經過的地方,就會化為膿腫。由於血液受寒而長期凝滯,在熱氣的突然作用下,無法恢復原來的狀態,所以熱氣一旦接觸到它,它就會腐爛。如果內有熱氣而使用寒藥來清熱,則人體的陽氣會虛弱,更加無法振奮,陰氣得不到陽氣的調節和蒸動。
陽在外,陰之使也,外無所使,腠理愈疏,客氣易人。嚏而出之,聲嗢咽塞,是胃中濁氣全為寒束,略無出路,直上蒸肺。且藥之寒與陽氣之厥相逐,濁熱內擁迫血,血之凝結於內者,不得融散而自下,狀如豚肝矣。夫衛氣前通,是陽自外越,非能通於陰也。陰氣前通,是陰自內陷,非能通於陽也。
白話文:
陽氣在體表,受陰氣的支配。當體表沒有受到支配時,皮膚和肌肉之間的縫隙就會變疏,外來的病氣容易侵入。打噴嚏是將病氣排出體外,如果打噴嚏時聲音嘶啞、咽喉堵塞,說明胃中的濁氣完全被寒氣堵住,沒有出路,只能直接蒸騰至肺部。此外,藥物的寒性與陽氣衰竭相互作用,導致濁熱之氣內聚,壓迫血液,體內的凝結血液無法融化排出,就像豬肝一樣。
如果衛氣前通,表明陽氣由體表向外散發,而不是與陰氣相通。如果陰氣前通,表明陰氣由體內向外擴散,而不是與陽氣相通。
此時真氣已漓,陰陽表裡不相順接,脾氣孤弱,中氣下陷。前此內熱久蘊,五臟不能藏精,精血久為蒸變,將見五液注下。下焦不合,清便下重,數而且難,是津液隨中氣之陷而下泄矣。津液泄盡,真元即脫,故臍下築動而湫痛以死也。《內經》曰:大氣入臟,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此之謂也。
白話文:
此時患者的正氣已經虧損,陰陽內外不能協調,脾氣虛弱,中氣下陷。先前內熱長期鬱積,五臟不能藏精,精血長期受蒸發的影響,將出現五液往下滲的情況。下焦失調,大便清稀且沉重,次數多且困難,這是因為津液隨著中氣下陷而下泄所致。津液泄盡,真元就會離散,所以臍下拘急作痛,最終導致死亡。《內經》說:大氣進入臟腑,導致腹痛、大便下泄,可能會導致死亡,不會導致生機,所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籲!始為外感,終成內傷,怪變雜沓,未死先腐,豈不憫哉!誰之咎哉?此病吾已兩見,皆心力俱瘁人也。時俗指為勞損,實是寒濕雜病最重者,所謂風寒不醒成勞瘵也。其前後見證,一一皆與此合。其脈初起即沉細而緊,或沉而牢,起伏極小,帶數而澀,化熱則變數而滑,指下漉漉不續,最後沉細而滑如電掣,去死近矣。或一年或半年,輾轉床褥,五液注下,臍築湫痛而命盡矣。
白話文:
啊!起初是外感,最後卻成為內傷,種種奇異的病變紛雜,人還沒死就先腐爛,難道不令人感到痛心嗎?這是誰的過錯呢?這樣的病我已經見過兩次了,都是身心俱疲的人。俗稱勞損,實際上是寒濕雜病中最嚴重的,俗話說「風寒不醒,變成癆瘵」。病前後的症狀,都與此相符。脈象一開始就沉細而緊,或沉而有力,起伏很小,有點急促而澀滯,轉變成熱證後變為急促而滑利,指下脈象斷斷續續,最後沉細而滑利如電閃雷鳴,離死亡就不遠了。或一年或半年,輾轉牀褥,體內津液流失到體外,臍部堆積腫脹疼痛,性命終結。
總因內氣先傷,而寒濕之邪從下焦兜入、直搗元氣巢穴,惉懘血分,遂浸淫至於不可為也。若僅清邪中上,不至搖動根株若此。
白話文:
主要原因是人體內在的正氣先受損,寒氣濕邪從下半身侵入,直接攻擊元氣的核心,擾亂血液循環,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就會變得難以挽回。如果只是清除上半身的邪氣,不會撼動身體的根本到這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