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辨脈平脈章句》~ 卷上辨脈法篇第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辨脈法篇第一 (6)

1. 第二十二章

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

脈浮,邪氣在表也;遲,裡氣衰也;面熱赤,陽氣不能四達而上越也;戰惕,陽氣躍躍欲出而力不能也。六七日邪氣漸退,裡氣漸復,當可汗解矣。反加發熱而無汗者,是裡氣仍未能復,脈且較遲於前。差,頗也。遲為陽氣不足,故不能蒸動津液以作汗也。脈浮發熱,邪氣久徘徊於肌膚之間,怫鬱而不得泄,其身必癢也,此麻桂各半湯證也。

白話文:

[第二十二章]

如果脈搏看似浮而緩慢,臉部發熱並且呈現紅色,身體伴隨著戰慄的情況,大約在六到七天後,會出現汗水並隨之病情緩解。但若反而持續發燒,這表示病情進展緩慢,可能因為體內缺乏陽氣無法促進排汗,這時候,身體可能會感到搔癢。

脈搏浮現,代表病邪位於身體表面;脈搏遲緩,顯示體內元氣正在衰弱;臉部熱紅,是因體內的陽氣無法正常運行全身而向上沖突;戰慄則表示陽氣想要突破而出,卻力有未逮。大約六至七天後,病邪逐漸消退,體內元氣開始恢復,這時應可藉由出汗來達到療效。但若持續發燒且無汗,這表示體內元氣仍然無法恢復,脈搏比先前更顯遲緩。'遲'字在此用以形容病情發展緩慢,因為陽氣不足,所以無法促使體液蒸騰而出汗。脈搏浮現且持續發燒,表示病邪在皮膚層長時間逗留,導致體內氣血鬱積無法釋放,這時身體便會感到搔癢,這種情況適用於麻黃湯和桂枝湯各半的治療方式。

2. 第二十三章

全章重在中焦不治。其上焦怫鬱,

下焦不合,只是帶敘,勿誤作平列看。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內慄也。表氣微虛,裡氣不守,故使邪中於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痠。所謂陽中霧露之氣,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法當」二字,直貫至此。

言清邪中上,濁邪中下,各賅表裡,非清邪中上即為陽中於邪,濁邪中下即為陰中於邪也。陰氣為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裡氣微急,三焦相溷,內外不通。上焦怫鬱,臟氣相熏,口爛蝕齦也。中焦不治,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為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

若衛氣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遊於經絡,出入臟腑,熱氣所過,則為癰膿。若陰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人,嚏而出之,聲嗢咽塞。寒厥相逐,為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合,清便下重,令便數難,臍築湫痛,命將難全。

此章文義頗難曉。喻嘉言指為溫熱病證,王孟英因之。竊以脈象及所列諸證測之,確係起於寒濕,非溫毒也。想其人必是房室無度,寒暑不慎,飲食無節,起居不時,內氣久虛,外邪久漬,潰入血分,復感新邪,而發病也。此邪之極雜,病之極深,治之極難者也。下章亦言脈陰陽俱緊而病淺,是在氣分,由表漸入於裡,治之,即由里漸出於表也。

此章病在血分,內而臟腑,外而軀殼,無一非邪氣所充塞,治內則遺外,治外則遺內,故衛氣前通,陰氣前通,俱有敗證。當於病未劇時,清內疏外,陰陽兩解,方為合法。然與尋常表裡兩解法又迥別,彼為實邪,為氣分,此則表裡俱病,虛實合邪,著眼宜在中焦不治數語。

上有風寒,下有濕寒,上下逼向中焦,中焦鬱結成熱,故用熱治以溫之,則上寒既除,中熱愈熾,而有衛氣前通諸證矣;用寒治以清之,則中熱愈郁,下寒愈深,而有陰氣前通諸證矣。成注隨文衍義,固解經之體宜然,但於義緒,未能提清耳。今既明其大義,復隨文而衍之曰:寸口脈陰陽俱緊者,陰陽,賅尺寸浮沉在內,在法諸緊為寒,當是風寒之清邪中於上焦,濕寒之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濁邪中下,名曰渾也。

上下各有表裡。陰陽,表裡也。里中於邪,其證必內慄也。所以然者,表虛則裡氣不守,而邪得乘間內入也。插一筆,申明清邪中上,亦有里證之故也。表中於邪,其證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見於上也,腰痛脛痠見於下也。所謂陽中濁邪者,以寒濕不必地氣上攻,即霧露亦是也。

插一句,申明濁邪中下,亦有表證之故也。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也,是上下之表裡皆邪矣。此段敘邪氣中於上下表里之部分與其見證,為全章之前段。陰氣不但為慄也,裡氣不守,邪入日深,旋見足膝逆冷,便溺妄出矣,是陽氣內縮也。因前敘里證未備,補敘二句,所以不連敘於前者,此證非初起與內慄一時齊見,故不與陽證諸初起即見者並敘也。於此,見經文之敘次精矣。

若此者,邪從上下四旁攢擁而來,表氣漸虛,裡氣漸為邪氣所束,而鬱結逼急,不得流行,且將化熱矣。上下皆邪則三焦相溷,《內經》曰:升降息則氣立孤危。表裡皆邪則內外不通,《內經》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邪周於外,臟氣不得四達,但熏積於上焦,從胃口一線而出,口爛蝕齦。

此變證之略見於外者,可知中焦不治,以致胃氣上衝,已如此也,由是脾氣不轉,濁氣浸漬胃中,不得升降,是內熱將令血變也。周身榮衛為邪所據,血凝不流,是外寒又令血結也,其勢不可為矣。此段敘邪氣由淺入深,由寒化熱,由氣分據血分,句句在氣機上立論。注意中焦為前後樞紐,是全章中權扼要處也,最宜著眼。

治之者,若因外寒而用熱藥以疏外寒,則衛氣前通而小便黃赤。藥之熱與內之熱相結,內之熱因藥之熱為使,以遊於經絡,出入臟腑,藥熱助虐,其氣所過,即為癰膿。以血寒久結,得熱驟開,不能復還原質,故熱觸之而即腐矣。若熱而用寒藥以清內熱,則陽氣厥微,愈不能振,陰不得陽以調和而蒸動之。

陽在外,陰之使也,外無所使,腠理愈疏,客氣易人。嚏而出之,聲嗢咽塞,是胃中濁氣全為寒束,略無出路,直上蒸肺。且藥之寒與陽氣之厥相逐,濁熱內擁迫血,血之凝結於內者,不得融散而自下,狀如豚肝矣。夫衛氣前通,是陽自外越,非能通於陰也。陰氣前通,是陰自內陷,非能通於陽也。

此時真氣已漓,陰陽表裡不相順接,脾氣孤弱,中氣下陷。前此內熱久蘊,五臟不能藏精,精血久為蒸變,將見五液注下。下焦不合,清便下重,數而且難,是津液隨中氣之陷而下泄矣。津液泄盡,真元即脫,故臍下築動而湫痛以死也。《內經》曰:大氣入臟,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此之謂也。

籲!始為外感,終成內傷,怪變雜沓,未死先腐,豈不憫哉!誰之咎哉?此病吾已兩見,皆心力俱瘁人也。時俗指為勞損,實是寒濕雜病最重者,所謂風寒不醒成勞瘵也。其前後見證,一一皆與此合。其脈初起即沉細而緊,或沉而牢,起伏極小,帶數而澀,化熱則變數而滑,指下漉漉不續,最後沉細而滑如電掣,去死近矣。或一年或半年,輾轉床褥,五液注下,臍築湫痛而命盡矣。

總因內氣先傷,而寒濕之邪從下焦兜入、直搗元氣巢穴,惉懘血分,遂浸淫至於不可為也。若僅清邪中上,不至搖動根株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