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脈平脈章句》~ 卷上辨脈法篇第一 (5)
卷上辨脈法篇第一 (5)
1. 第十八章
脈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屬腑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硬,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屬腑者下,當有「攻之」二字。經不言者,承上而省文也。
白話文:
脈搏浮大,心窩部位反而堅硬。有熱邪侵犯內臟的,治療時不要發汗;有熱邪侵犯腸胃的,不要讓小便次數過多。小便次數過多,大便會變硬;汗出過多,熱邪會更加嚴重;汗出過少,大便會難以排出。脈搏遲緩的話,還不能夠攻伐治療。侵犯腸胃的熱邪,要用下法治療,這個時候才會出現「攻之」兩個字。經書上沒有說的,是承接上文而簡略省去了。
脈浮大者,當為表實裡虛,今心下反硬,是熱結於膈上也。屬臟者,氣分無形之病也。攻之,謂清之降之,如陷胸、瀉心之類也;不令發汗,發汗則上焦之清氣愈虛,下氣愈逆愈壅,不得清肅矣。屬腑者,腸胃有形之病,如陽明承氣證是也。利水發汗,皆在所禁,為傷津也。
白話文:
脈象浮大,通常表示外實內虛。現在心下發硬,是因為熱邪停滯在橫膈膜之上造成的。屬於臟腑的疾病,是氣分無形的疾病。治療的方法是清熱疏通,比如瀉心湯、陷胸湯等;不要發汗,發汗會使上焦的清陽之氣更加虛弱,下焦的濁氣更加逆行壅塞,導致清氣無法清肅。屬於腑的疾病,是腸胃有形的疾病,比如陽明承氣證。利水發汗都應該避免,因為會傷津液。
熱愈者,熱益甚也,急攻之以驅其有形之滓,則內熱清而痞結可去矣。若脈浮而遲,裡氣未實,是或陰結也,又未可攻。攻,謂攻下,與上屬臟之攻義殊。此章以「有熱」二字為骨。脈遲未可攻者,為無熱也。舊解熱愈俱謂熱已解也,未合。或疑汗多汗少,「多少」二字誤倒,非也,汗多固由誤汗之太過,汗少更津虛而不能多耳。
白話文:
如果熱症已經減輕,但餘熱未清,反而會加重病情,必須趕緊用藥驅除體內的毒素,這樣內熱才能消退,積聚的痞塊才能消除。但如果脈象浮而遲,內氣不足,這可能屬於陰寒積聚,還不能用攻下之法。這裡的「攻」,指的是攻下,與治療臟腑疾病的「攻」意義不同。本章以「有熱」二字為核心。脈象遲緩不能用攻下之法,是因為沒有餘熱。舊解中將「熱愈」都解釋為熱症已經痊癒,這並不合適。有些人可能懷疑汗出多少,認為「多少」二字寫反了,其實不然。汗多是因為發汗過度,汗少則是津液不足,無法出汗過多。
按:心下硬是心下結急,為瀉心證。胸中滿是胸中脹悶,為陷胸證。而陽明證常兼此二者,以胃氣上逆,而大腸又與肺表裡,大便不通則氣上壅遏也。
白話文:
註解:心下硬是指心下有結塊感,這是瀉心病的表現。胸中滿是指胸中發悶,這是陷胸病的表現。而陽明病常兼具這兩種病症,因為胃氣上逆,而且大腸與肺相表裡,大便不通會導致氣上逆而受阻。
《傷寒論》曰: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主之。此表氣不宣以致裡氣郁也,義與此殊,亦可參看。陽明指經言,非在腑也。
白話文:
《傷寒論》說: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生病症,出現喘息和胸悶的症狀,不適合使用通下之法。應該使用麻黃湯治療。這是因為表氣不宣暢,導致裡氣鬱結。這種情況和「陽明合病」的意義不同,但也可以作參考。文中所說的陽明,是指經脈而言,而不是指臟腑。
2. 第十九章
此章當在篇末,考前後皆論妄治之害,不當以五臟絕證橫決於中,故知錯簡。
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體形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洪,一作滑。
白話文:
這章應該放在最後,考察前後內容都是在討論錯誤治療的危害,不應該在中間突然插入關於五臟病危的症狀,所以可知這是篇章次序弄錯了。
脉搏浮而且洪大,身上出汗像出油一樣,喘息不停,無法喝水进食,身体失去知觉,時而清醒時而混乱,這是生命垂危的徵兆。洪脉,在另一處記載中寫作滑脉。
浮而洪,氣上湧沸而無根也。下五節,敘五臟絕證,有氣越於上者,有氣脫於下者,有氣四散而不收者,總是陰陽兩絕也。
又未知何臟先受其災。若汗出發潤,喘不休者,此為肺先絕也。
白話文:
脈象浮沉洪大,氣勢上衝沸騰,但卻沒有根基。下面五節,描述了五臟衰竭的證候,有氣息向上衝冒的,有氣息向下脫出的,有氣息四散而不收斂的,這些都是陰陽兩絕的表現。
原注曰:汗出發潤者,脫津也。喘不休者,脫氣也。張石頑曰:肺為榮行脈中之第一關隘。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絕,故精氣四潰也。
白話文:
古註解說:出血發熱又潮濕的,是因為體液流失。喘個不停的,是因為氣體流失。張石頑說:肺就像氣血脈絡中第一個要塞。脾臟的氣血散發精氣,這些精氣上升歸於肺,現在氣血阻斷了,所以精氣四處流失。
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燻,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也。
心為太陽,主血而藏神故也。
唇吻反青,四肢漐習習者,此為肝絕也。
唇吻四肢,皆脾所主。原注曰:漐習者,振動若搐搦,手足時時引縮也。真臟色證見於所勝之部,故為肝絕。
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
白話文:
嘴唇、鼻子和四肢都是脾臟所主管的部位。注釋說明:「漐習」是指像抽搐一樣不停地顫抖,手腳不時地收縮。臟腑病變的顏色表現會出現在它所影響的部位,所以嘴唇和四肢的顏色變化反映的是肝臟的病變,因此可以判斷為肝臟停止運作。
患者嘴唇周圍發黑,流出的汗液呈黃色,這表示脾臟已經停止運作。
黧黑者,水反侮也;柔汗,即汗出如油而不流者也;發黃者,面目如黃土,脾之真色也。
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也。
白話文:
臉色發黑:水液亂髮,侵犯陽氣。
柔汗:出汗像油一樣不流動。
發黃:面色像黃土,是脾臟的原本顏色。
溲,小便;便,大便。遺失,出而不知,少陰不藏,腎失其樞也。腎藏志,《內經》曰:狂言者是失志。目反,即戴眼,為太陽終證,太陽少陰表裡也。直視者,瞳子屬腎也。
五臟絕證,略敘梗概而未備也。更當考之《內經》。
白話文:
小便稱為「溲」,大便稱為「便」。如果出現小便或大便失禁,在不知不覺中就排出,說明少陰經不能藏氣,腎臟失去樞紐的作用。腎臟藏志,因此《內經》說:說胡話是意志受損。目光向上翻白,稱為「戴眼」,這是太陽經的終極證候,表示太陽經和少陰經同時有病。而目光直視不動,說明瞳孔屬於腎臟。
又未知何臟陰陽前絕。若陽氣前絕,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絕,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白話文:
目前還不知道哪個臟腑的陰陽先衰竭。如果陽氣先衰竭,陰氣後衰竭,這個人死去時,身體的顏色一定會發青。陰氣先衰竭,陽氣後衰竭,這個人死去時,身體的顏色一定會發紅。腋下溫熱,表示心下有熱。
陰氣後竭,則絕證見於陰;陽氣後竭,則絕證見於陽。何者?陽去則陰獨,陰去則陽孤,故彷惶無依,而絕證見也。《靈樞·小針解》曰: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者,脈口氣內絕,不至,其死也。內氣重竭,無氣以動,故靜。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其死也。陽氣反入,陰氣有餘,故躁。
白話文:
陰氣如果過度衰竭,絕症就會表現出陰證的徵兆;陽氣如果過度衰竭,絕症就會表現出陽證的徵兆。這是什麼原因?陽氣離開,只剩陰氣單獨存在,陰氣離開,只剩陽氣孤零零的,所以心神恍惚無依無靠,出現了絕症的徵兆。《靈樞·小針解》說:五臟的氣已經在體內斷絕的,脈搏出的氣在體內斷絕,不達體表,就會死亡。體內的氣嚴重衰竭,沒有氣來推動,所以身體安靜不動。五臟的氣已經在外表斷絕的,脈搏出的氣在體外斷絕,不達體表,就會死亡。陽氣回縮內藏,陰氣過盛,所以病人會煩躁不安。
《金匱要略》曰: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此亦其驗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上說:六腑的氣息絕於體外,就會出現手腳冰冷、上氣不接下氣、腳部蜷縮的症狀。五臟的氣息絕於體內,就會出現腹瀉不止、嚴重時手腳麻木的情況。這些都是中醫診斷氣絕症狀的依據。
3. 第二十章
按:噦且衄者,衛氣久郁,熱力勃發,與胃中氣血相激,而出於竅也。
白話文:
呃逆並且鼻出血的情況,是因為防禦氣機長時間鬱積,熱力突然發作,與胃中的氣血相互激蕩,因而從孔竅中溢出。
寸口脈浮大,而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噎。
白話文:
寸口脈象浮大而無力的時候,醫生卻反其道而行之,使用洩下法治療,這是大大的錯誤。脈象浮大,表示身體沒有血液;脈象無力,表示身體虛寒。寒氣互相激盪,就會產生腸鳴。醫生不知道這個道理,還讓病人喝冷水,導致病人大汗淋漓。水遇寒氣,就會互相激盪,導致病人氣噎。
浮大者,浮緊有力也。表邪宜汗,醫反下之,復虛其內。脈續浮大,此浮大不得為邪在表矣。浮則無血,是傷液也;大則為寒,是傷氣也。氣傷內寒,寒復生氣,氣寒相搏,則為腸鳴,是寒燥內郁,無陽以化也。醫見腸鳴脈大,更謂溫毒內陷,飲以冷水,欲令大汗,豈知汗不得出,而水得寒氣,冷必固結,胃氣愈衰,其人即噎。噎者,呃也,大氣無所發越而上逆也。
白話文:
脈象浮大有力,表示表邪需要發汗驅散,但醫生卻反而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反而損傷了體內正氣。脈象持續浮大,這種浮大脈象就不能認為是表邪了。浮脈表示血氣不足,是傷津液;大脈表示寒氣侵襲,是傷氣。氣傷則內生寒氣,寒氣又損傷元氣,氣寒互相作用,就會引起腸鳴,這是因為寒邪在體內鬱結,陽氣不足以化解所致。醫生看到腸鳴和脈大,誤認為這是溫毒內陷,就給病人灌冷水,希望病人大汗淋漓出汗,殊不知汗出不來,而灌入的冷水反而帶來了寒氣,使寒邪更加固結,胃氣更加衰弱,病人就會出現噎症。噎症就是呃逆,是大氣無法宣發而逆上。
按:腸鳴必有腹痛,溫毒內陷亦有此證,故飲冷水以發汗也,以治傷寒則戾矣。一寒中於表,一溫發於里也,水得寒氣,中焦更結,胃氣上下不續,故噎也。
白話文:
注意:腸鳴必定伴有腹痛,溫熱之毒入侵人體內部也會出現這種症狀,所以喝冷水發汗,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就違背了原則。因為一種是寒氣侵襲體表,一種是溫熱之氣發作於體內,水與寒氣相結合,中焦更加瘀結,胃氣不能上下貫通,所以發生噎膈。
趺陽脈浮,浮則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噎,言胃氣虛竭也。脈滑則為噦,此為醫咎,責虛取實,守空迫血。脈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白話文:
趺陽脈浮起,浮表示虛弱,浮虛相互作用,所以導致氣息噎住,這是說胃氣虛弱。脈滑表示嘔吐,這是醫生的過錯,責怪虛弱卻用補氣的方法,固守空虛而壓迫血液。脈浮,鼻中乾燥的人,一定會流鼻血。
是時也,趺陽脈必浮。浮者,內虛也。內之津液愈虛,而氣愈上湧,故令氣噎。浮則傷胃,浮極,故胃氣虛竭也,此寒變也。若趺陽脈滑,是又胃中虛熱蘊結,而為噦矣。此必醫見其寒,而又妄從而溫補之。若此者,忽而責虛,忽而取實。《內經》曰:陰在內,陽之守也。今既妄下以傷陰,而又妄溫之,陰虛而陽無所歸,迫血妄行,未知從何道出。
若脈浮,鼻中燥者,必從鼻中出而衄也。
白話文:
此時,趺陽脈(足陽明胃經)必然浮起。浮脈表示內部空虛。內部的津液越虛,氣就越往上湧,因此導致氣喘。浮脈會損傷胃氣,浮脈極盛時,胃氣就會虛竭,這是寒症的變化。如果趺陽脈滑,表示胃中虛熱鬱結,就會嘔吐。這一定是因為醫生看到患者有寒症,卻誤用溫熱補藥的緣故。這種情況下,醫生忽而責怪患者虛寒,忽而認為患者虛熱。根據《內經》所說,陰氣在內,是陽氣的守護者。現在卻胡亂瀉下損傷陰氣,又胡亂溫補,導致陰虛而陽氣無處可歸,於是迫使血液妄行,不知會從哪個管道流出。
4. 第二十一章
諸脈浮數,當發熱而灑淅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者,畜積有膿也。此文又見《金匱·瘡癰篇》中。
白話文:
各種脈象浮數的,應該會發燒並且畏寒顫慄,如果伴有疼痛的地方,但是飲食依然正常,這就是體內有膿積的情況。這段文字也在《金匱要略·瘡癰篇》中出現。
當發熱者,謂是表邪。風寒傷榮衛也,反但時時灑淅惡寒,或腹內或身中隱隱作痛,而有定處,飲食如常,此非外邪也。又病在血分,不在氣分也。病在氣分則發熱於周身,病在血分則畜積於一處,如內而肺癰胃癰,外而瘡疽是也。
白話文:
當發燒時,通常是表邪造成的。風寒損傷了榮衛之氣,就會出現時不時地打寒顫畏寒,或者肚子裡或身體某個部位隱隱作痛,而且疼痛部位固定,飲食正常。這就不是外邪引起的,而是血液出了問題。病在氣分,則發熱遍及全身;病在血分,則熱邪蓄積在一個部位,比如內部的肺癰、胃癰,外部的瘡疽等。
《脈經》、《病源》並作「而反灑淅惡寒」。又曰:欲知其膿已成未成,脈數而緊,膿未成也,緊去但數,膿為已成。
白話文:
《脈經》和《病源》都記載:「舌頭又紅又紫,害怕寒冷」。另外說:想要知道膿液是否已經形成,脈搏快速且緊,表示膿液尚未形成;緊脈消失了只剩下脈搏快,表示膿液已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