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脈平脈章句》~ 卷下平脈法篇第二 (5)
卷下平脈法篇第二 (5)
1. 第二十二章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不行,澀者榮氣不足。榮衛不能相將,三焦無所御,身體痹不仁。榮氣不足,則煩疼,口難言。衛氣虛,則惡寒,數欠。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醋吞,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
白話文:
寸口脈象微弱而且澀,微弱表示防禦氣運行不暢,澀表示滋養氣不足。滋養氣和防禦氣無法互相配合,三焦沒有氣血引領,身體就會麻木不靈。滋養氣不足,就會煩躁疼痛,說話困難。防禦氣虛弱,就會怕冷,反覆打哈欠。三焦氣血無法回到各自的區域:上焦氣血未能回歸,會出現呃逆和咽酸;中焦氣血未能回歸,會消化不良、反胃;下焦氣血未能回歸,會出現小便失禁。
此合下節,以明身痹之脈證也。《內經》曰:衛氣不為痹,究竟衛氣周行,則身不痹。故仲景必推本於衛氣不行也。《內經》之意謂痹則衛氣別行其道,其慓疾滑利不因痹而阻耳。微者,來去不大也。榮氣不足,則經隧不利,故脈澀。榮氣既滯,而衛氣之力又不足以推蕩之,則二氣不調,失其常度,運行不周,三焦失養。
白話文:
這部分內容說明的是有關身體麻痺的脈象和證狀。醫經中說:衛氣運行通暢,身體就不會麻痺。因此張仲景必然認為痺病的根本原因是衛氣不通。醫經的意思是:麻痺是因為衛氣改走其他路徑,其特點是倏忽快捷,不受痺阻。症狀輕微的,是因為衛氣往返幅度不大。榮氣不足,則經絡不通暢,所以脈搏澀滯。榮氣停滯,而衛氣力量又不夠把它推動疏通,那麼兩氣不調和、失去常規、運行不暢,導致三焦失養。
其氣不能滲於身,以溫肌肉充腠理,而身體有痹而不仁者矣。身體既痹,則榮衛更衰矣,三焦更失其職矣。榮屬於心,心液不足,則虛熱內生,故煩而似疼,其狀難言也。衛屬於肺,肺主皮毛,故虛則惡寒。其數欠者,上下氣不相續也。三焦雖是一氣,而各有其部,即各有其職。
白話文:
當氣血無法滲入身體,溫暖肌肉和滋潤肌膚時,就會導致身體痠痛麻木。身體痠痛麻木之後,血液循環會更加衰弱,三焦功能也會失調。血液屬於心,心臟的水液不足,就會產生虛熱,因此會煩躁不安,感覺疼痛難耐,無法用言語形容。氣血屬於肺,肺掌管皮膚,所以肺氣虛弱就會怕冷。頻繁打哈欠是因為身體上下氣息不順暢。雖然三焦是一股氣,但各有其管轄範圍和工作。
不歸者,失其常度也。上焦為開,中焦為樞,下焦為闔,皆氣之所為也。既不得其氣,能成其功用乎?故噫而醋吞,諸證見也。
趺陽脈沉而數,沉為實,數消穀。緊者,病難治。
白話文:
不歸位是指身體失去正常的運作規律。上焦(胸腔以上)負責宣發,中焦(胸腔到腹腔)負責樞轉,下焦(腹腔以下)負責閉合,這些都是氣的作用。既然不能得到氣,身體還能發揮正常的機能嗎?因此,出現打嗝、吞酸等症狀。
若身痹之時趺陽脈沉而數,沉為內實,內實而數,是真氣不能達於周身,而猶未衰於臟腑也,故消穀。消穀則食入於陰,長氣於陽,而痹可治也。不數而緊則內寒,而真氣不可恢復矣,故難治。一說緊者,沉數而緊也。緊為弦細之名,弦細而數,本為勞脈,在胃經水穀之海,多氣多血,尤不宜如此枯索也,故難治,亦通。
白話文:
如果得了身體麻痺的疾病,趺陽脈沉細而有力,沉脈說明體內有實邪,實邪存在而有力,說明正氣雖不能運行到全身,但還沒有衰竭於臟腑,所以還能消化食物。食物能供給陰分營養,壯陽氣,麻痺的疾病才能治癒。如果脈搏不有力而緊,說明體內有寒邪,正氣無法恢復,所以難以治癒。有人說「緊」是指沉細而有力,緊脈弦細之象,弦細而有力,本來是過度勞累的脈象,在胃經這個消化食物的大海中,氣血本應充足,不宜如此枯竭,所以難以治癒,這也說得通。
2. 第二十三章
諸證多屬肺癰。肺癰固多成勞損,而勞損不盡由肺癰,則此章之義似當以肺癰為主。四屬斷絕,所謂肺熱葉焦,發為痿躄者也。
白話文:
許多症狀都屬於肺部化膿。肺部化膿固然會導致身體虛弱,但身體虛弱並非完全是由肺部化膿所致,因此這章節的重點應該是肺部化膿。四肢癱瘓,就是所謂的肺熱導致肺葉燒焦,導致無法動彈。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表,澀者榮氣不足。衛氣衰,面色黃;榮氣不足,面色青。榮為根,衛為葉,榮衛俱微,則根葉枯槁,而寒慄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白話文:
寸口的脈搏微弱而又澀滯,微弱表示衛氣表虛,澀滯表示榮氣不足。衛氣衰弱,面色發黃;榮氣不足,面色發青。榮氣是根,衛氣是葉,榮衛兩氣都虛弱,那麼根葉就會枯萎,從而出現寒戰、咳嗽、呃逆、唾液腥臭吐沫的症狀。
此合下節,以明勞損之脈證也。前言微者,衛氣不行,不行者,以其衰也。衛衰面黃者,氣不行則血滯,血滯則色黃;榮微面青者,血不足則膚夭,膚夭則色青;血虛且滯,青黃雜見。榮根衛葉,根里葉表,二氣俱微,表裡俱病,不但面色蒼黃見於外,而且寒慄,咳逆,唾腥,吐涎沫,諸證生於內也。寒慄者,真火不足於三焦,而腎經寒水之氣上犯心包也。
白話文:
這些症狀說明瞭勞損的脈象和證狀。前面說到的輕微的症狀,是因為衛氣運行不暢,而不暢的原因是因為衛氣衰弱。衛氣衰弱,會導致面色發黃,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血液瘀滯,血液瘀滯就會導致面色發黃;血氣虧虛,會導致皮膚失去光澤,皮膚失去光澤就會導致面色發青;血虛血瘀,面色會青黃相間。榮氣是衛氣的根源,衛氣是榮氣的枝葉,根源和枝葉都虧虛,表裡都會生病,不僅會出現面色蒼黃的外在表現,還會出現寒戰、咳嗽逆氣、吐出腥味痰液、吐泡沫等內在證狀。寒戰是因為三焦的真火不足,腎經的寒氣入侵心包所致。
咳逆者,寒水之氣上犯於肺也,此衛氣不溫也。唾腥,吐涎沫者,津液上湧也,津液本藉大氣以通行腠理者也。衛衰則榮索,其飲食既不能化津液以充肌膚,其肌腠固有之津液又將日漸內縮,隨逆氣而上出。體瘦甲錯,即由於此,此榮氣不潤也。
趺陽脈浮而乳,浮者衛氣衰,芤者榮氣傷,其身體瘦,肌肉甲錯。浮芤相搏,宗氣衰微,四屬斷絕。
白話文:
咳嗽、嘔吐是寒水之氣侵犯肺部,導致衛氣不溫造成的。口中發腥臭、吐出唾液是體內津液上湧造成的,津液原本要靠大氣在全身組織中運行。衛氣衰弱,營氣就會衰竭,吃進去的食物不能轉化為津液來滋養皮膚,皮膚固有的津液也逐漸內縮,隨著逆氣向上而出。身體消瘦、皮膚乾燥都是這個原因,這是因為營氣不能滋潤身體的緣故。
寸口微澀,而見上文諸證,則勞損已成,而趺陽脈必浮而芤矣。浮者,泛泛然而來去無力也,故為衛衰;芤者,按之內虛,故為榮傷。榮傷則無以充肌肉而潤皮膚,必身體瘦而肌肉甲錯矣。謂皴揭,如鱗甲參錯也。浮芤相搏,氣既不能生血,血愈不能養氣,衛散榮敗。宗氣者,榮衛之所合也,積於胸中,以行呼吸而主一身之動靜者也。
將見宗氣衰微,呼吸喘促,而四肢斷絕,手足不用,著床不起矣。斷絕者,謂血氣不至其處也。
白話文:
寸口脈略微澀,加上出現先前所說的各種症狀,這表示勞損已經形成,趺陽脈必定浮大且軟弱。浮脈的特性是來來回回卻無力,因此代表衛氣衰弱;軟弱的脈象按壓時感覺其中空虛,因此代表營血受損。營血受損就無法充足肌肉和滋潤皮膚,必定導致身體瘦弱且肌肉乾枯粗糙。這種粗糙的皮膚被稱為「皴揭」,就像參差不齊的鱗甲。浮脈和軟脈相互搏擊,氣血無法相互生養,導致衛氣散逸、營血敗壞。宗氣是營氣和衛氣匯集的地方,積聚於胸中,隨著呼吸循環,主導全身的動作和靜止。
3. 第二十四章
寸口脈微而緩,微者衛氣疏,疏則其膚空;緩者胃氣實,實則谷消而水化也。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榮盛則其膚必疏。三焦絕經,名曰血崩。
白話文:
寸口脈搏微弱而緩慢,微弱表示衛氣疏散,疏散則皮膚空虛;緩慢表示胃氣實盛,實盛則食物消散,水液化生。食物進入胃部,脈道才會運行;水液進入經絡,血液才會生成。氣血旺盛,皮膚必定鬆弛。三焦與經絡斷絕,稱為血崩。
此至篇末,皆以明厥之為病有表虛、裡實、外寒、內熱、乘腑、乘臟之不同也。疏,散也,氣散不固,則力不盛,故脈微而膚空。胃氣實者,濕熱盛也,經絡縱弛,故脈緩。濕熱者,水穀之氣也。谷消水化,故實也。凡人稟賦既偏,則水穀多從偏勝之氣化,而勝者愈勝,弱者愈弱。
白話文:
到文章最後,都是說明虛證之病症有表虛、裡實、外寒、內熱、侵犯腑臟的不同。疏,就是散漫,氣散不凝聚,因此力道不強,所以脈搏微弱而皮膚鬆弛。胃氣實證,就是濕熱過盛,經絡鬆弛,所以脈搏緩慢。濕熱,就是水穀之氣。穀物消化,水液轉化,所以形成實證。一般人的體質各有偏頗,所以水穀多從偏盛之氣轉化,而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此人衛氣既疏,故水穀得胃氣之消化偏助榮氣,其榮益盛。榮盛者,體肥也。榮盛而衛氣不足以運之,玄府必疏。氣無所束,而三焦之升降出入者,散而失紀。氣失其紀,則血失其道,何者?氣既外散,即不內充,而血之藉氣推行者,其力微矣,故津液菀為痰涎也。崩,壞也。
白話文:
這個人的衛氣已經散失,所以水穀(食物)在胃中得到胃氣的消化作用,偏向於幫助榮氣,所以他的榮氣很旺盛。榮氣旺盛的人,體型就會肥胖。榮氣旺盛,但衛氣不足以運行榮氣,玄府(肺)必定虛弱。氣不能被約束,而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的升降出入,就會散亂失序。氣失去了規律,那麼血也會失去正常的運行。這是因為:氣既然向外散失,就不會向內充盈,而血依靠氣的推動才能運行,所以氣力衰微,津液就會停滯而形成痰涎。崩,就是壞了的意思。
世謂肥人多痰,又謂肥人多患類中風,即此義也。此節明厥之本起於氣虛血實也,其後則血滯氣壅而病成矣。厥成於陰虛者,津液不足也。此云血實者,非真血實也,痰涎自盛也。
趺陽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相搏,則為短氣。
白話文:
傳統中醫認為肥胖的人容易生痰,也容易中風,原因就在這裡。這段文字說明厥症最初是由於氣虛血實造成的,後來則血流不通,氣血壅塞,症狀才形成。厥症如果由於陰虛造成,是因為津液不足。這裡所說的血實,並非真正的血液過多,而是痰液過盛。
前節是厥病主脈,此下趺陽、少陰四節,變脈兼脈也。趺陽脈,候胃脘之陽氣者也。前云胃氣實,趺陽脈亦必緩,可知矣。若微而緊,是氣本虛而血又寒。寒則血凝,氣不能運。呼吸短氣,是不但在表之衛氣不足,而在裡之宗氣亦不足矣。宗氣者,大氣之行呼吸,主持一身之氣機闔闢者也。
少陰脈弱而澀,弱者微煩,澀則厥逆。
白話文:
前一節是討論厥病的主脈,接下來的趺陽脈、少陰脈四節,主要探討變脈和兼脈。趺陽脈,主要反映胃脘部的陽氣。前面提到胃氣旺盛,那麼趺陽脈也必定緩和,這很容易理解。如果趺陽脈脈搏微弱且緊,說明氣血本就虛弱,而且又受寒。寒冷會導致血凝固,氣血運行不暢。呼吸短促,說明不只是表面的衛氣不足,連內在的宗氣也虧虛了。宗氣,是大氣(呼吸)的運行,主管全身氣機的開合。
少陰脈,候腎中真陰真陽之元氣者也。弱者,真陰虛而生內熱,故微煩,煩則有眩冒之事矣。澀者,脈道不通而氣不接續也,故厥逆。厥逆者,四肢時時逆冷也,是氣機愈不利而外寒內熱之勢成矣。合上節觀之,始因血寒而氣不運,繼因氣鬱而內化熱。《內經》曰: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
白話文:
少陰脈反映了腎臟內部陰陽元氣的狀況。脈象微弱,表示腎陰虛損,內生虛熱,所以會感到輕微煩躁,煩躁就會引起頭暈目眩的問題。脈象澀滯,表示脈道不通暢,氣血不能連接,所以會出現厥逆。厥逆是指四肢時常冰冷,說明氣機運行更加不利,外寒內熱的局面已經形成。結合上文來看,一開始是因為血寒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接著因為氣鬱而內化為熱。《內經》中說:陽氣的運行,可以天地間疾風的速度來形容。
郁久,則發暴。而又血凝經隧,使不得循其正道,逼迫交爭,有不令人卒厥者乎?
趺陽脈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膚硬。
不出者,伏而無脈也,是其氣機已窒。脾澀不通,氣不上下矣。身冷膚硬,所謂屍厥也。
白話文:
如果鬱悥太久,就會突然爆發。而且血液凝滯在經絡中,無法正常流通,被迫互相衝突,這樣怎麼不會讓人突然昏倒呢?
趺陽脈沒有搏動,脾臟功能失調,身體會變冷且皮膚硬化。
沒有搏動是指脈搏沉伏而摸不到,這表示氣機已經阻塞。脾氣滯澀不通,氣機也就不能上下運行了。身體冷並且皮膚硬化,這就是所謂的屍厥。
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屍厥,當刺期門、巨闕。西醫略論云:股陰動脈略與腎囊相對。
白話文:
少陰脈路不通,腎氣微弱。精氣和血液上衝,氣息急促,堵塞在胸腔和橫膈膜。宗氣反而凝聚,血液凝結在心臟下方,陽氣退卻,熱氣回到陰部和大腿。這些異常現象與陰氣相動,導致身體麻木不仁。這就是屍厥症,應該針刺期門穴和巨闕穴。西醫簡要地認為:股陰動脈大致與腎囊相對應。
不至者,沉細不能應指也。腎氣者,真陰之氣也。真陰微少,則真陽無所涵養依戀,而精血奔,氣促迫,上人胸膈。胸膈者,宗氣之部也。下焦虛陽之氣逼迫上焦,則宗氣不得調暢,呼吸短促,有升無降,且血隨氣升,亦結於心下而不散矣。血,即痰涎之類也。《內經》謂大怒氣逆,血菀於上,使人薄厥,亦此義也。
白話文:
脈象微弱無力,按壓不能引起脈象反應。腎氣是陰氣的根本。陰氣不足,陽氣就沒有依附的環境,導致精血流失,氣息急促,上衝胸膈。胸膈是宗氣(人體重要臟腑的氣)所在的部位。下焦虛陽之氣壓迫上焦,則宗氣不能正常運行,呼吸急促,只能上行不能下行。此外,氣血相隨,氣逆也會導致血液上逆,凝結成痰液,堵塞心下而不消散。血即痰涎之類。《內經》中提到,大怒時氣往上逆,導致血液充盈於上部,使人昏厥,也是這個道理。
宗氣與血結聚心下,陽氣之促迫上奔者,既不能上通,又不能四達,因退下而熱歸陰股。不行於陽,只動於陰,是血並於上,氣並於下,上實下虛,心迷無知,而身不仁矣。扁鵲之治虢太子,即其事也。原注曰:刺期門者,以通心下結血;刺巨闕者,以行胸中宗氣。
白話文:
中氣和血液聚集在心臟下方,陽氣被迫向上衝,導致既不能向上暢通,也不能向四處運行。於是便退回到下方,熱量趨向於陰性的大腿根部。陽經無法正常運行,只在陰經中流動,所以血液集中在上,中氣集中在下,上部實熱,下部虛寒,導致心神昏迷,身體無知覺。扁鵲醫治虢國太子時所用的方法就是針對這種情況。附註:刺入期門穴位,可以疏通心下聚集的血液;刺入巨闕穴位,可以讓胸中的中氣流通。
首節言氣虛血實,厥之本也;次二節血實氣壅,由寒化熱,厥之機也;此二節氣窒氣亂,厥之成也。
寸口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知陰常在,絕不見陽也。
白話文:
第一部分說到氣虛而血過於充盈,這是厥症的根本原因;接下來的兩部分提到血液過於充盈導致氣滯,從寒轉化為熱,這是厥症發生的機制;這兩部分又說到氣滯與氣亂,是厥症形成的表現。
診察寸口的脈搏微弱,而尺部的脈搏緊繃,這個人有虛弱損傷且多汗的症狀。由此可知陰氣常在,而陽氣幾乎看不到了。
寸為陽,微者,陽氣衰;尺為陰,緊者,陰氣盛。是其人內之真陽虛損,而外之衛陽又不能自固,而多汗以泄之。有陰無陽,故其脈如此。
白話文:
寸脈代表陽氣,細弱表示陽氣不足。尺脈代表陰氣,緊實表示陰氣旺盛。這是因為人體的內在陽氣不足,而外在的衛陽又不能自我保護,所以多汗來泄發。陰盛陽衰,所以脈象如此。
凡人陰陽血氣有偏實者,固必有偏虛。厥之為病,究不成於偏虛而成於偏實。偏實者,非陰氣也,陽氣積於一偏而無所泄,乃逼迫妄行而卒倒。此尺緊多汗,只是陽虛陰實,且汗多氣泄,亦為虛損,不為厥也。故竊疑與前後論厥諸文不續也。意者,言陰實而陽有所泄,即至妄泄成損,亦不成厥,以反證厥之成於偏實耶。
白話文:
所有人的陰陽血氣都可能有偏多或偏少的情況,但有偏多的情況,就一定有偏少的情況。發作厥症的病因,最終不是偏少,而是偏多。偏多指的並不是陰氣,而是陽氣過度集中在某一面,沒有辦法發散出去,於是強制驅動運作,最後倒下。那些脈搏緊實、多汗的狀況,只是陽虛陰實的情況,而且多汗會消耗氣息,也是虛損的表現,不能算是厥症。因此我懷疑與前後論述厥症的文章之間有矛盾之處。或許是說陰實而陽氣有發散的管道,就會造成過度耗散而受損,也不會變成厥症,以此說明厥症是偏多造成的。
寸口,諸微亡陽,諸濡亡血,諸弱發熱,諸緊為寒。諸乘寒者,則為厥,鬱冒不仁,以胃無穀氣,脾澀不通,口急不能言,戰而慄也。
白話文:
寸口脈微弱表示體內陽氣不足,脈濡滑表示血氣不足,脈虛弱表示發熱,脈緊表示寒氣入侵。被寒氣侵襲的人會出現厥逆,意識不清,昏蒙不仁。這是因為胃中沒有穀氣,脾氣不通暢,導致口急不能言語,身體顫慄。
諸,賅詞,皆也,但也。言三部九候,皆但見此,不雜和他脈也。微者,來去不盛也,故為亡陽;濡者,浮而應指無力也,按之即芤,故為亡血;弱者,緩之甚也,形體縱弛而無所斂,是陰虛也,故發熱;緊者,斂之甚也,陰盛而不得陽以和之,故為寒。諸,賅微濡弱而言也。
白話文:
諸,這個字的意思是概括所有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但」、「也」。這段話的意思是三部九候的脈象,都只能看到這些特徵,不會混雜其他脈象。
微:脈象來去不強烈有力,所以是陽氣不足。
濡:脈象浮在表面,按壓時虛弱無力,按壓後馬上彈起,所以是血不足。
弱:脈象十分緩慢鬆散,形體鬆弛沒有收斂,這是陰虛的現象,所以會發熱。
緊:脈象十分急促收斂,陰氣過盛而沒有陽氣調和,所以會發寒。
諸這個字,概括了微、濡、弱這些脈象特徵。
寒,即緊也。言其人平日脈見微濡弱,是為內虛而亡陽亡血,發熱,氣血有妄行之勢矣。忽乘之以寒,而脈見緊,是遏其氣血之妄行者,使積於一偏而鬱而不宣也,故遂厥而鬱冒不仁矣。所以然者,由於胃無穀氣,津液不充,脾澀不通,氣機不利,故外寒乘之,即陽結於內,陰肆於外,而口急不能言,戰而慄也。此節蓋總束前文,以明厥之起於內虛,成於內實。
白話文:
寒氣就是收縮的意思。是指這個人平時脈象微弱濡軟,這是因為內在虛弱而陽氣和血氣不足,發熱時,氣血有妄動的傾向。突然受到寒氣的侵襲,脈象變得緊,這是抑制氣血妄動,導致氣血積聚在一側而鬱結不疏通,所以就昏厥了,並且鬱結導致昏迷不醒。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胃裡沒有食物的精氣,津液不足,脾氣不通暢,氣機不利,所以外來的寒氣乘虛而入,導致陽氣聚結在內,陰氣肆虐在外,而口部緊閉不能說話,戰慄哆嗦。這一段總結了前文,說明厥症是由於內虛引起,並因內實而加重。
其所以由虛變實,由於中焦不能健運也。然則厥病並非內寒,治厥者,但宣上焦之陽,開中焦之郁,鎮下焦之逆而可矣。
白話文:
虛症演變成實症的主要原因是中焦運化功能不健全所致。但是,這種病症並非是由於體內有寒氣造成的。治療厥症的方法,只要宣導上焦的陽氣,疏通中焦的鬱滯,壓制下焦的逆氣就可以了。
《靈樞·脹論》曰: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分肉,行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五臟更始,四時循序,五穀乃化。然後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素問·調經論》曰: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
白話文:
《靈樞·脹論》中說:衛氣在身體中,經常隨著脈絡在肌肉中運行,有順有逆,陰陽相隨,這樣才能符合自然規律,五臟健康地執行,四季自然地交替,五穀才能消化。
然後,沉濁之氣沉降在下面,營衛之氣停滯在上面,寒氣往上逆行,正邪兩氣相互爭鬥,兩氣相互搏擊,於是就形成了腫脹。
《素問·調經論》中說:氣血相並進,陰陽相互影響,氣亂於衛氣,血逆於經脈,血氣分離,一方充實一方虛弱。
血氣相失故為虛焉,血與氣並故為實焉。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血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矣。是脹與厥皆氣之實而逆也,非虛而脫也。自臟腑而逆向外則為脹,自經絡而逆向內則為厥。逆者,脈氣並至也。曰逆、曰並、曰搏、曰爭、曰菀、曰薄、曰煎,曰張、曰亂,皆厥之情也。
白話文:
當血氣互相依存時,身體就會虛弱;當血氣一同運行時,身體就會充實。由於氣不足而導致的虛弱稱為血虛,由於血不足而導致的虛弱稱為氣虛。當血氣往上運行時,就會引起大厥(猝死)。厥症發作時,如果氣息恢復,人就能活命;如果氣息沒有恢復,人就會死亡。因此,脹症和厥症都是由於氣實而逆行所致,而不是由於虛弱而脫離。如果氣從臟腑逆行到外面,就會造成脹症;如果氣從經絡逆行到裡面,就會造成厥症。逆行是指脈氣同時到達。所謂「逆」、「並」、「搏」、「爭」、「菀」、「薄」、「煎」、「張」、「亂」等等,都是厥症的症狀。
明乎此,而厥之是實非虛,昭然若揭矣,氣機乍窒而停故也。若虛而脫者,直謂之脫,不名厥也。故古人凡於氣之逆而亂者,皆謂之厥,未聞虛損亦謂之厥也。
問曰:濡弱何以反適十一頭?師曰:五臟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白話文:
瞭解了這些,就能明白厥脫是實症而非虛症,這是再明顯不過的事情。因為氣機突然堵塞而停滯才叫做厥。如果因為虛弱而脫離,就應該直接稱之為脫,而不是厥。所以,古人對所有氣逆而亂的症狀都稱之為厥,從未聽說過虛損也稱為厥的。
此因上節而推論也。濡弱既各有主病矣,何以反通十一頭,俱宜兼濡弱耶?適,猶通也,宜也。頭者,紀數之名,今謂之項,古謂之首。乘者,交和之義也。答言此是五臟六腑之本氣自相乘,所謂胃氣也,與正氣虧虛、病脈之濡弱,自不同耳。須重讀五臟六腑,意自顯然。
問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臟?師曰:諸陽浮數為乘腑,諸陰遲澀為乘臟也。
白話文:
這是根據前面一段推論的。既然濡弱各有其特定的病因,為什麼反而都適合用濡弱來治療呢?「適」的意思是「合適」、「合宜」。「頭」是紀數的稱呼,現在稱為「項」,古代稱為「首」。「乘」有交互作用的意思。回答是,這是指五臟六腑的本氣互相作用,所謂的「胃氣」,和正氣虛弱、脈象濡弱的病證不同。要注意重複閱讀「五臟六腑」,它的意思就會顯而易見。
乘腑乘臟,厥之所以辨吉凶也。諸陽諸陰,以部位言,寸也、浮也、趺陽也,為諸陽;尺也、沉也、少陰也,為諸陰。浮數為陽脈,見於陽部,其氣有外達之機,故乘腑即愈。遲澀為氣血兩虧,陰脈見於陰部,其氣有內熄之勢,故乘臟者危也。蓋氣機不轉,始厥而繼脫矣。
白話文:
判斷生死關鍵在於脈絡所乘部位。以脈絡的位置來說,寸脈、浮脈、趺陽脈(足背脈)屬於諸陽;尺脈、沉脈、少陰脈(心下脈)屬於諸陰。
浮脈脈搏數快,代表陽脈,出現在陽部(上部),表示氣有向外發散的傾向,所以脈絡所乘在腑(體表臟腑),病情就能較快癒合。遲脈脈搏緩慢且澀,代表氣血雙虛,陰脈出現在陰部(下部),表示氣有向內消退的跡象,所以脈絡所乘在臟(內臟),病情就比較危急。這是因為氣機運轉不暢,才會先昏厥接著死亡。
此上七章,固合寸口、趺陽、少陰三脈以決病矣。要之,寸口自為各病主脈,且趺陽、少陰脈變,寸口脈必無不變。所以偏診者,欲藉旁證以審真耳。《內經》曰:氣口獨為五臟主。不亦宜乎。
白話文:
上述七章主要將寸口脈、趺陽脈、少陰脈這三條脈絡結合起來判斷疾病。其中,寸口脈本身就是各個疾病的主要脈象,而趺陽脈、少陰脈發生變化,寸口脈一定也會跟著變化。所以,單純地診斷其中一脈,是想要藉助其他脈象的驗證來確定真正的病情。就像《內經》所說的:「氣口脈獨獨為五臟的主要脈象。」這難道不恰當嗎?
按:二篇大義,是統冠《傷寒》、《金匱》兩書,非專以《傷寒》也。故「辨脈」所論,乃外感傷寒之事;「平脈」所論,乃內傷雜病之事。即如「辨脈」次章之論陽虛惡寒、陰虛發熱,九章之論亡血失精,二十一章之論癰膿,皆以其脈與證有似傷寒,而因以辨其疑也。「平脈」之論膈、論痢、論疝、論痹、論厥,詞旨顯然。
白話文:
這兩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統括《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不單單只是針對《傷寒論》而言的。所以「辨脈篇」所講述的,是外感傷寒的病症;「平脈篇」所講述的,則是內傷雜病的病症。例如「辨脈篇」第二章論述陽虛惡寒、陰虛發熱,第九章論述亡血失精,第二十一章論述癰膿,都是因為這些病症的脈象和證狀類似傷寒,因此才借此辨別疑難雜症。「平脈篇」論述膈、痢、疝、痹、厥,其意思十分明顯。
而前賢之注,索隱鉤深,卒未有肯指明何病者,豈以道破便著滯相而不靈耶?仲景果何為作此惝恍無據之文也,且篇中多合寸口、趺陽以論斷一病,前賢每離二脈而各類之,讀之殊覺事理乖隔不全矣。宜其不能一一指明也,矇昧千秋,莫此為甚。不揣狂愚,僭為揭出,理不必深,但期徵實,論不必高,但求適用,知我罪我,聽之而已。
白話文:
前人對於這段古文的注釋,雖然都能旁徵博引、深入探究,但始終沒有人敢明確指出這是什麼病。難道是因爲道破了病症就會顯露出僵滯的跡象而失去靈活性嗎?仲景為什麼要寫出這樣模棱兩可、沒有依據的文章呢?而且在這篇文章中,多次結合寸口脈和趺陽脈來診斷同一個疾病,前人常常將這兩條脈分開來論述,讀起來感覺事情的道理不完整、有出入。因此他們無法一一明確地指出病症,這種情況已經迷惑了一千多年,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我不自量力,冒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道理不一定深入,但求證據確鑿;論點不一定很高深,但求實用。至於別人如何批評我,我就聽之任之吧。
又按:拙注用意,固欲上協經旨,下徵實事,不涉空談也。獨「平脈」第十七、十八章經文明言:榮和衛和,陰陽相抱,榮衛俱行。注乃謂非榮衛相和,不免可疑,謹再申之。蓋經文措詞以不盛不衰為和,和,即平也;相抱,幸其未離也;俱行,幸其無滯也,非合同而化之義也。《傷寒論》曰: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
白話文:
又根據我的注釋,目的是為了上符合經典旨意,下徵引實際情況,不空談。只有「平脈」第十七、十八章經文明確表示:榮氣和調,衛氣和諧,陰陽交合,榮衛同時運行。我的注釋說不是榮衛交合,難免令人疑惑,在此謹再說明。經文中「和」這個字,是指不旺不衰的狀態;「相抱」,表示還沒有分別開來;「俱行」,表示沒有停滯,並非指融合為一體的意思。《傷寒論》中說:病症常常自發出汗的,這是因為榮氣和調。
榮氣和者,衛氣不共榮氣和諧也。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若以後世文理律之,豈有衛既不與榮和,而反得謂之榮和者耶?此經義之可據也。每診身體肥健者,其脈往往指下通長圓潤,非緩也耶。其起伏也,自沉從容上浮,自浮從容下沉,非遲也耶。其人一生無病,有病即死,恆多短命,罕至五十歲者。
白話文:
榮氣和諧一致,衛氣不與榮氣相爭。再次發汗,榮衛調和就能痊癒。如果按照後世的文字邏輯,怎麼會有衛氣不與榮氣和諧,反而還能稱之為榮氣和諧的情況呢?這是經文義理的依據。我每次診斷身體肥健的人,他們的脈象往往在手指下通暢圓潤,這難道不緩和嗎?他們的脈象起伏,從沉穩從容地浮現,到從容不迫地沉下去,這難道不緩慢嗎?這樣的人一生都沒有什麼病,一旦生病就會死去,經常是短命,很少有人能活到五十歲。
七年之內已診四人,此人事之可據也。推原其故,榮衛果是相和,方脈未動之頃,指下當不見脈之圓管,既見圓管,即是脈中脈外氣不相貫矣。又其來也,似不能極頂,其去也,似不能極底,起伏從容,實怠緩也。只因榮衛兩平,不相軒輊,不相傾軋,故直謂之和耳。其實各行其道,兩不融洽,已隱有渙散之機矣。
白話文:
在過去的七年裡,我已經診斷過四人,這個人事的例子是可靠的。探究其原因,榮氣和衛氣確實是相協調的。在脈搏還沒跳動的時候,手指觸摸不到脈搏的圓形管道。一旦出現圓形管道,就表示脈中脈外的氣息無法貫通。
此外,脈搏的出現似乎不能達到頂點,消失時似乎也不能達到底部,起起伏伏從容不迫,實際上是懈怠和遲緩。這只是因為榮氣和衛氣平衡,不相上下,不相傾軋,所以可以直接稱為調和。但實際上,它們各行其道,兩者都不融洽,已經隱約有渙散的危機了。
其死多在四十後者,經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故一旦或因憂思,或因勞倦,或飲食傷重,或六淫感深,以致兩邊輕重稍偏,即豁然潰決,不可收拾矣。此等人多是肉堅骨重,色鮮潤而有浮光,聲粗雄而少餘韻。經旨人事,尤堪互證矣。至於手刃作瘡,乃以強益強,濕熱增長,氣血沸騰,此榮衛搏激之事也。
白話文:
人的死亡往往發生在四十歲以後,古籍記載:“四十歲以後,陰氣逐漸減半。”因此,一旦因為憂慮思考、勞累疲倦、飲食過度損傷、或外邪侵襲嚴重,導致身體兩邊重量稍微偏斜,就會突然潰爛,不可控制。這類人大多肌肉結實、骨骼沉重、面色鮮潤有光澤、聲音粗獷有勁但餘音較少。醫書記載的人體規律,與實際情況非常吻合。至於自己動手造成傷口,是強上加強,濕熱增加,氣血沸騰,這是榮衛氣血相互搏擊的結果。
即如遍身脹癢,抑搔不止,皮破血出;又如癰疽漫渙,不能作膿;或流清汁,以致於死,皆其類也。經特言其暴者。
白話文:
就好像全身發癢浮腫,忍不住抓撓,皮膚破裂出血一樣;又像癰疽化膿潰爛,不能形成膿液;或者流出清澈的液體,最終導致死亡,這些都是同一類疾病。經文中特別提到的是那些發病急劇的。
又按:「辨脈」第十五章:「以少陰脈弦而浮才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也」。注言未曉。今伏思之:當是以「少陰脈弦」,句;「而浮才見」,句;此為調脈,句。蓋少陰下利,脈當微弱。今脈乃弦,而其弦又僅於浮分才見之,此因下利微泄下焦之陽,而真陰未動,本經沉分之脈自調也。
白話文:
又根據「辨脈」第十五章:「以少陰脈弦而浮才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也」。注釋中所說的意思不明確。現在我仔細思考後認為:應該把「少陰脈弦」作為一句,「而浮才見」作為一句,「此為調脈」作為一句。因為少陰脈因下痢而虛弱。現在脈象卻是弦脈,而且弦脈只在浮脈部分纔出現,這是因為下痢微泄了陽熱,而真正的陰液還沒有動,所以本經的沉脈部位的脈象自行調和了。
第十六章:「榮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氣噫而除」一節,注中詞義未暢,謹再申之。經蓋推原表證妄下,榮衛內陷,其脈未遽數也,而先見微,其微復只見於浮。反,復也。但,只也。始終,只如此也。便硬氣噫,津虛氣結而痞也。又云:「本以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者,是申明數則動脾之義,正以其數先微故也。下乃歸到正面云:「今脈反浮,其數改微」者,謂今脈仍舊是浮,而其象已數而改微矣。
白話文:
第十六章:榮衛內陷
在「榮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氣噫而除」這段經文中,註釋中的詞義不夠清晰,在此進一步說明。
經文推測的是表面證狀妄加下通,導致榮衛內陷,脈象並不會立刻顯著,而是先出現微弱的變化,而這微弱的變化只表現在浮脈上。
「反」有回覆的意思,「但」有隻、僅的意思。從頭到尾,脈象都只有這種現象。
大便硬結、氣噫,是因為津液不足、氣體鬱結導致的阻塞。
經文又說:「本來是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所以知道脾氣不調和」,這是說明數脈可以動脾的道理,正是因為其數先微所致。
最後歸結到正面說:「現在脈象反而變成了浮脈,其數已從先微變成了數脈」,意思是現在脈象仍然是浮脈,但其徵兆已經從數脈變成了微脈。
此津液不復,虛陽外並,故曰邪氣獨留也。合觀全文,脈在浮分,始終未改,只因氣陷於內,而浮先見微,氣復於表,而浮又變數耳。便硬氣噫,是先浮微之見證。「心中則飢」以下,是今浮數之見證也。大抵太陽病妄下,有下利不止者,有大便反硬者,二者皆有寒有熱也。
白話文:
由於津液不足,虛熱外散,所以邪氣得以獨自殘留。綜觀全文,脈象始終浮分,未曾改變,只因為氣陷於內,所以浮脈最初微弱可見;氣又返至體表,所以浮脈又變為數脈。緊硬的氣體從喉中發出,是先前浮脈微弱的見證;「心中感到飢餓」以下,是現在浮數脈象的見證。通常太陽病妄下,有的人會腹瀉不止,有的人大便反硬,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為有寒有熱造成的。
利家,其初為協熱,謂驅抑其熱而下也;其繼或傳太陰而脈沉遲,或傳少陰而脈沉細,是熱盡而寒矣,必其人陽氣不盛故也。有傳為熱利而便膿血者,必其人陽盛而又有濕故也。硬家,其初為結胸,為痞氣,是氣不隨津液俱下,而結於上中焦也。其繼或傳陽明內實,或傳本經畜血,由燥轉熱矣,必其人陽盛故也。
白話文:
利家
初期表現為驅除熱邪,使熱向下排出。接著可能會傳變到太陰經,脈象沉遲緩慢;或傳變到少陰經,脈象沉細無力。這是因為熱邪耗盡,轉為寒證,可能是因為患者陽氣不足所致。如果傳變為熱利而伴有膿血排出,可能是因為患者陽氣旺盛且體內有濕所致。
硬家
初期表現為胸悶氣結,這是氣血津液沒有同時下行,而停滯在上中焦所致。接著可能會傳變到陽明經內實證,或傳變到本經蓄血證,這是由燥熱轉變而來,可能是因為患者陽氣旺盛所致。
此節論脈,始終見浮,是陽氣未肯全伏,故津液未得遽還,虛陽遽還於表,脈變見數也。結末「惡瘡」一語,可想見其氣強血熱之概矣。寒實結胸,必其人陽氣不盛而又下藥太寒,藥去寒在,氣津交沍。若不利者,再以熱藥下之;若下利不止者,當死。救之之法,熱固之劑佐以宣通氣化,如四逆白通輩。
白話文:
這一段談論脈象。脈象始終浮起,表示陽氣尚未完全被抑制。因此津液無法迅速回歸,虛陽之氣迅速回歸體表,脈象便呈現數(脈搏跳動頻繁)的變化。文末提到的「惡瘡」,可以想像到其氣盛血熱的情況。
寒邪實結胸中,必然是因為人體陽氣不足,又服用了過於寒涼的藥物,藥力散去後,寒邪仍留在體內,氣血津液混凝滯塞。如果患者無法排便,就再服一次熱性藥物以瀉下。若瀉下不止,則可能死亡。救治的方法是使用溫補固氣的藥物,輔以疏通氣化的藥物,例如四逆白通湯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