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辨脈平脈章句》~ 卷上辨脈法篇第一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上辨脈法篇第一 (12)

1. 第二十二章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不行,澀者榮氣不足。榮衛不能相將,三焦無所御,身體痹不仁。榮氣不足,則煩疼,口難言。衛氣虛,則惡寒,數欠。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醋吞,中焦不歸者不能消穀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

此合下節,以明身痹之脈證也。《內經》曰:衛氣不為痹,究竟衛氣周行,則身不痹。故仲景必推本於衛氣不行也。《內經》之意謂痹則衛氣別行其道,其慓疾滑利不因痹而阻耳。微者,來去不大也。榮氣不足,則經隧不利,故脈澀。榮氣既滯,而衛氣之力又不足以推蕩之,則二氣不調,失其常度,運行不周,三焦失養。

其氣不能滲於身,以溫肌肉充腠理,而身體有痹而不仁者矣。身體既痹,則榮衛更衰矣,三焦更失其職矣。榮屬於心,心液不足,則虛熱內生,故煩而似疼,其狀難言也。衛屬於肺,肺主皮毛,故虛則惡寒。其數欠者,上下氣不相續也。三焦雖是一氣,而各有其部,即各有其職。

不歸者,失其常度也。上焦為開,中焦為樞,下焦為闔,皆氣之所為也。既不得其氣,能成其功用乎?故噫而醋吞,諸證見也。

趺陽脈沉而數,沉為實,數消穀。緊者,病難治。

若身痹之時趺陽脈沉而數,沉為內實,內實而數,是真氣不能達於周身,而猶未衰於臟腑也,故消穀。消穀則食入於陰,長氣於陽,而痹可治也。不數而緊則內寒,而真氣不可恢復矣,故難治。一說緊者,沉數而緊也。緊為弦細之名,弦細而數,本為勞脈,在胃經水穀之海,多氣多血,尤不宜如此枯索也,故難治,亦通。

白話文:

[第二十二章],內容如下:

如果寸口的脈象微弱且澀滯,脈象微弱代表防禦系統(衛氣)運行不順,脈象澀滯表示營養系統(榮氣)供應不足。營氣與衛氣無法協同作用,致使三焦系統無法正常運作,進而導致身體失去知覺和活動能力。營氣供應不足會引起煩躁疼痛,患者可能難以表達自己的感覺。衛氣虛弱,會產生畏寒的反應,且常打哈欠。三焦系統若無法在正確的位置運作,上焦功能異常會造成噁心嘔吐,中焦功能異常會導致消化不良和食慾下降,下焦功能異常則可能引發尿失禁。

這段描述了身體失去知覺時的脈象特徵。根據《內經》記載,防禦系統(衛氣)不會被痹症影響,因為它會循環全身,所以身體不會失去知覺。因此,張仲景認為衛氣的運行不順是根本原因。《內經》指出,當發生痹症時,衛氣會尋找其他路徑流動,但其快速流動的特性並不會受到影響。脈象微弱表示脈搏的幅度不大。營氣供應不足會使經絡運行受阻,導致脈象澀滯。營氣滯留,衛氣的力量又不足以推動它,使得兩種氣無法協調,超出正常範圍,運行週期混亂,三焦系統得不到足夠的滋養。

營氣無法穿透身體,溫暖肌肉和填充皮膚組織,進而導致身體失去知覺。身體一旦失去知覺,營氣和衛氣會進一步衰退,三焦系統的功能也會進一步喪失。營氣和心臟相關,心臟的液體不足會產生內在虛熱,因此患者會感到煩躁且類似疼痛,這種狀態很難用語言描述。衛氣和肺臟相關,肺主掌皮膚和毛髮,所以虛弱時會畏寒。頻繁打哈欠表示上下氣息無法連接。三焦系統雖然是一股氣體,但它們各自有其位置,即各司其職。

失去正常位置,表示超出正常範圍。上焦系統負責開通,中焦系統負責轉換,下焦系統負責閉合,這些都是氣的作用。如果無法得到氣的支撐,它們能發揮其功能嗎?因此,噁心嘔吐等症狀就會出現。

如果趺陽脈象深沉且快速,深沉表示實證,快速表示消化能力強。緊繃表示病情難以治療。

如果在身體失去知覺的時候,趺陽脈象深沉且快速,深沉表示內在實證,內在實證且快速,表示真氣無法達到全身,但尚未在臟腑衰竭,所以消化能力強。消化能力強意味著食物進入陰性器官,促進陽性器官的氣生成,所以失去知覺可以治療。如果不快速且緊繃,表示內在寒涼,真氣無法恢復,所以難以治療。另一種解釋是緊繃表示深沉快速且緊繃。緊繃是指弦細的脈象,弦細且快速,本來就是勞損脈象,在胃經的水穀之海,氣血旺盛,尤其不適合出現如此乾涸的情況,所以難以治療,這種解釋也是合理的。

2. 第二十三章

諸證多屬肺癰。肺癰固多成勞損,而勞損不盡由肺癰,則此章之義似當以肺癰為主。四屬斷絕,所謂肺熱葉焦,發為痿躄者也。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表,澀者榮氣不足。衛氣衰,面色黃;榮氣不足,面色青。榮為根,衛為葉,榮衛俱微,則根葉枯槁,而寒慄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此合下節,以明勞損之脈證也。前言微者,衛氣不行,不行者,以其衰也。衛衰面黃者,氣不行則血滯,血滯則色黃;榮微面青者,血不足則膚夭,膚夭則色青;血虛且滯,青黃雜見。榮根衛葉,根里葉表,二氣俱微,表裡俱病,不但面色蒼黃見於外,而且寒慄,咳逆,唾腥,吐涎沫,諸證生於內也。寒慄者,真火不足於三焦,而腎經寒水之氣上犯心包也。

咳逆者,寒水之氣上犯於肺也,此衛氣不溫也。唾腥,吐涎沫者,津液上湧也,津液本藉大氣以通行腠理者也。衛衰則榮索,其飲食既不能化津液以充肌膚,其肌腠固有之津液又將日漸內縮,隨逆氣而上出。體瘦甲錯,即由於此,此榮氣不潤也。

趺陽脈浮而乳,浮者衛氣衰,芤者榮氣傷,其身體瘦,肌肉甲錯。浮芤相搏,宗氣衰微,四屬斷絕。

寸口微澀,而見上文諸證,則勞損已成,而趺陽脈必浮而芤矣。浮者,泛泛然而來去無力也,故為衛衰;芤者,按之內虛,故為榮傷。榮傷則無以充肌肉而潤皮膚,必身體瘦而肌肉甲錯矣。謂皴揭,如鱗甲參錯也。浮芤相搏,氣既不能生血,血愈不能養氣,衛散榮敗。宗氣者,榮衛之所合也,積於胸中,以行呼吸而主一身之動靜者也。

將見宗氣衰微,呼吸喘促,而四肢斷絕,手足不用,著床不起矣。斷絕者,謂血氣不至其處也。

白話文:

[第二十三章],主要討論的是肺癰的症狀,雖然肺癰確實常導致勞損,但勞損並非全是由肺癰引起的,所以這一章的主要焦點應放在肺癰上。四屬斷絕,所指的是肺熱過盛導致肺葉乾燥,進而引發四肢無力的現象。

在診脈時,如果發現寸口脈微弱且澀滯,微弱表示體表的衛氣不足,澀滯代表營氣供應不夠。衛氣衰弱會使臉色變黃,營氣不足則臉色顯青。營氣是身體的根本,衛氣是表面的保護,當兩者都微弱時,就像樹木的根和葉子都枯萎,人體會感到寒冷、咳嗽、反胃,甚至吐出血腥或泡沫。

這段描述清楚地說明瞭勞損的脈象與症狀。前面提到的脈象微弱,是因為衛氣無法正常運作,衛氣衰弱使臉色發黃,是因為氣血循環受阻,導致血液滯留,臉色便會呈現黃色;營氣衰弱使臉色顯青,是因為血液供應不足,肌膚失去光澤,臉色就會顯青;血液虛弱且流動不順,臉色會呈現青黃交雜。營氣是根本,衛氣是表面,兩者都衰弱,內外都會生病,不僅臉色蒼黃,還會感到寒冷、咳嗽、反胃,吐出血腥或泡沫等症狀從內部產生。感到寒冷是因為體內的真火(能量)不足,腎臟的寒水之氣侵犯心臟周圍的部位。

咳嗽是因為寒水之氣侵犯肺部,這是因為衛氣無法提供足夠的溫暖。吐出血腥或泡沫,是因為體內的津液上升,津液原本應該在大氣的幫助下流通於肌膚,但衛氣衰弱後,營氣也會跟著減少,食物無法轉化為津液滋養肌膚,肌膚原有的津液也會逐漸縮小,隨著逆氣上升。身體消瘦,肌膚像鱗片一樣皺起,就是這個原因,這顯示營氣無法滋潤肌膚。

趺陽脈浮動且虛弱,浮動表示衛氣衰弱,虛弱表示營氣受損,身體因此消瘦,肌膚像鱗片一樣皺起。浮動和虛弱相互影響,宗氣(生命氣息)也跟著衰弱,四肢的連接處也會斷絕。

當寸口脈微弱且澀滯,出現上述的症狀,就表示勞損已經形成,趺陽脈必然浮動且虛弱。浮動表示衛氣衰弱,虛弱表示營氣受損。營氣受損,無法滋養肌膚和肌肉,身體必然消瘦,肌膚像鱗片一樣皺起。浮動和虛弱相互影響,氣血無法生成,血液也無法滋養氣血,衛氣和營氣都衰敗。宗氣是衛氣和營氣的結合,積聚在胸口,負責全身的呼吸和活動。

當宗氣衰弱,呼吸變得急促,四肢的連接處也會斷絕,手腳無法使用,只能躺在牀上,無法起身。斷絕,是指血液和氣息無法到達那些部位。

3. 第二十四章

寸口脈微而緩,微者衛氣疏,疏則其膚空;緩者胃氣實,實則谷消而水化也。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榮盛則其膚必疏。三焦絕經,名曰血崩。

此至篇末,皆以明厥之為病有表虛、裡實、外寒、內熱、乘腑、乘臟之不同也。疏,散也,氣散不固,則力不盛,故脈微而膚空。胃氣實者,濕熱盛也,經絡縱弛,故脈緩。濕熱者,水穀之氣也。谷消水化,故實也。凡人稟賦既偏,則水穀多從偏勝之氣化,而勝者愈勝,弱者愈弱。

此人衛氣既疏,故水穀得胃氣之消化偏助榮氣,其榮益盛。榮盛者,體肥也。榮盛而衛氣不足以運之,玄府必疏。氣無所束,而三焦之升降出入者,散而失紀。氣失其紀,則血失其道,何者?氣既外散,即不內充,而血之藉氣推行者,其力微矣,故津液菀為痰涎也。崩,壞也。

世謂肥人多痰,又謂肥人多患類中風,即此義也。此節明厥之本起於氣虛血實也,其後則血滯氣壅而病成矣。厥成於陰虛者,津液不足也。此云血實者,非真血實也,痰涎自盛也。

趺陽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相搏,則為短氣。

前節是厥病主脈,此下趺陽、少陰四節,變脈兼脈也。趺陽脈,候胃脘之陽氣者也。前云胃氣實,趺陽脈亦必緩,可知矣。若微而緊,是氣本虛而血又寒。寒則血凝,氣不能運。呼吸短氣,是不但在表之衛氣不足,而在裡之宗氣亦不足矣。宗氣者,大氣之行呼吸,主持一身之氣機闔闢者也。

少陰脈弱而澀,弱者微煩,澀則厥逆。

少陰脈,候腎中真陰真陽之元氣者也。弱者,真陰虛而生內熱,故微煩,煩則有眩冒之事矣。澀者,脈道不通而氣不接續也,故厥逆。厥逆者,四肢時時逆冷也,是氣機愈不利而外寒內熱之勢成矣。合上節觀之,始因血寒而氣不運,繼因氣鬱而內化熱。《內經》曰: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

郁久,則發暴。而又血凝經隧,使不得循其正道,逼迫交爭,有不令人卒厥者乎?

趺陽脈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膚硬。

不出者,伏而無脈也,是其氣機已窒。脾澀不通,氣不上下矣。身冷膚硬,所謂屍厥也。

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屍厥,當刺期門、巨闕。西醫略論云:股陰動脈略與腎囊相對。

不至者,沉細不能應指也。腎氣者,真陰之氣也。真陰微少,則真陽無所涵養依戀,而精血奔,氣促迫,上人胸膈。胸膈者,宗氣之部也。下焦虛陽之氣逼迫上焦,則宗氣不得調暢,呼吸短促,有升無降,且血隨氣升,亦結於心下而不散矣。血,即痰涎之類也。《內經》謂大怒氣逆,血菀於上,使人薄厥,亦此義也。

宗氣與血結聚心下,陽氣之促迫上奔者,既不能上通,又不能四達,因退下而熱歸陰股。不行於陽,只動於陰,是血並於上,氣並於下,上實下虛,心迷無知,而身不仁矣。扁鵲之治虢太子,即其事也。原注曰:刺期門者,以通心下結血;刺巨闕者,以行胸中宗氣。

首節言氣虛血實,厥之本也;次二節血實氣壅,由寒化熱,厥之機也;此二節氣窒氣亂,厥之成也。

寸口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知陰常在,絕不見陽也。

寸為陽,微者,陽氣衰;尺為陰,緊者,陰氣盛。是其人內之真陽虛損,而外之衛陽又不能自固,而多汗以泄之。有陰無陽,故其脈如此。

凡人陰陽血氣有偏實者,固必有偏虛。厥之為病,究不成於偏虛而成於偏實。偏實者,非陰氣也,陽氣積於一偏而無所泄,乃逼迫妄行而卒倒。此尺緊多汗,只是陽虛陰實,且汗多氣泄,亦為虛損,不為厥也。故竊疑與前後論厥諸文不續也。意者,言陰實而陽有所泄,即至妄泄成損,亦不成厥,以反證厥之成於偏實耶。

寸口,諸微亡陽,諸濡亡血,諸弱發熱,諸緊為寒。諸乘寒者,則為厥,鬱冒不仁,以胃無穀氣,脾澀不通,口急不能言,戰而慄也。

諸,賅詞,皆也,但也。言三部九候,皆但見此,不雜和他脈也。微者,來去不盛也,故為亡陽;濡者,浮而應指無力也,按之即芤,故為亡血;弱者,緩之甚也,形體縱弛而無所斂,是陰虛也,故發熱;緊者,斂之甚也,陰盛而不得陽以和之,故為寒。諸,賅微濡弱而言也。

寒,即緊也。言其人平日脈見微濡弱,是為內虛而亡陽亡血,發熱,氣血有妄行之勢矣。忽乘之以寒,而脈見緊,是遏其氣血之妄行者,使積於一偏而鬱而不宣也,故遂厥而鬱冒不仁矣。所以然者,由於胃無穀氣,津液不充,脾澀不通,氣機不利,故外寒乘之,即陽結於內,陰肆於外,而口急不能言,戰而慄也。此節蓋總束前文,以明厥之起於內虛,成於內實。

其所以由虛變實,由於中焦不能健運也。然則厥病並非內寒,治厥者,但宣上焦之陽,開中焦之郁,鎮下焦之逆而可矣。

《靈樞·脹論》曰: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分肉,行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五臟更始,四時循序,五穀乃化。然後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素問·調經論》曰: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

血氣相失故為虛焉,血與氣並故為實焉。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血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矣。是脹與厥皆氣之實而逆也,非虛而脫也。自臟腑而逆向外則為脹,自經絡而逆向內則為厥。逆者,脈氣並至也。曰逆、曰並、曰搏、曰爭、曰菀、曰薄、曰煎,曰張、曰亂,皆厥之情也。

明乎此,而厥之是實非虛,昭然若揭矣,氣機乍窒而停故也。若虛而脫者,直謂之脫,不名厥也。故古人凡於氣之逆而亂者,皆謂之厥,未聞虛損亦謂之厥也。

問曰:濡弱何以反適十一頭?師曰:五臟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此因上節而推論也。濡弱既各有主病矣,何以反通十一頭,俱宜兼濡弱耶?適,猶通也,宜也。頭者,紀數之名,今謂之項,古謂之首。乘者,交和之義也。答言此是五臟六腑之本氣自相乘,所謂胃氣也,與正氣虧虛、病脈之濡弱,自不同耳。須重讀五臟六腑,意自顯然。

問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臟?師曰:諸陽浮數為乘腑,諸陰遲澀為乘臟也。

乘腑乘臟,厥之所以辨吉凶也。諸陽諸陰,以部位言,寸也、浮也、趺陽也,為諸陽;尺也、沉也、少陰也,為諸陰。浮數為陽脈,見於陽部,其氣有外達之機,故乘腑即愈。遲澀為氣血兩虧,陰脈見於陰部,其氣有內熄之勢,故乘臟者危也。蓋氣機不轉,始厥而繼脫矣。

此上七章,固合寸口、趺陽、少陰三脈以決病矣。要之,寸口自為各病主脈,且趺陽、少陰脈變,寸口脈必無不變。所以偏診者,欲藉旁證以審真耳。《內經》曰:氣口獨為五臟主。不亦宜乎。

按:二篇大義,是統冠《傷寒》、《金匱》兩書,非專以《傷寒》也。故「辨脈」所論,乃外感傷寒之事;「平脈」所論,乃內傷雜病之事。即如「辨脈」次章之論陽虛惡寒、陰虛發熱,九章之論亡血失精,二十一章之論癰膿,皆以其脈與證有似傷寒,而因以辨其疑也。「平脈」之論膈、論痢、論疝、論痹、論厥,詞旨顯然。

而前賢之注,索隱鉤深,卒未有肯指明何病者,豈以道破便著滯相而不靈耶?仲景果何為作此惝恍無據之文也,且篇中多合寸口、趺陽以論斷一病,前賢每離二脈而各類之,讀之殊覺事理乖隔不全矣。宜其不能一一指明也,矇昧千秋,莫此為甚。不揣狂愚,僭為揭出,理不必深,但期徵實,論不必高,但求適用,知我罪我,聽之而已。

又按:拙注用意,固欲上協經旨,下徵實事,不涉空談也。獨「平脈」第十七、十八章經文明言:榮和衛和,陰陽相抱,榮衛俱行。注乃謂非榮衛相和,不免可疑,謹再申之。蓋經文措詞以不盛不衰為和,和,即平也;相抱,幸其未離也;俱行,幸其無滯也,非合同而化之義也。《傷寒論》曰: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

榮氣和者,衛氣不共榮氣和諧也。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若以後世文理律之,豈有衛既不與榮和,而反得謂之榮和者耶?此經義之可據也。每診身體肥健者,其脈往往指下通長圓潤,非緩也耶。其起伏也,自沉從容上浮,自浮從容下沉,非遲也耶。其人一生無病,有病即死,恆多短命,罕至五十歲者。

七年之內已診四人,此人事之可據也。推原其故,榮衛果是相和,方脈未動之頃,指下當不見脈之圓管,既見圓管,即是脈中脈外氣不相貫矣。又其來也,似不能極頂,其去也,似不能極底,起伏從容,實怠緩也。只因榮衛兩平,不相軒輊,不相傾軋,故直謂之和耳。其實各行其道,兩不融洽,已隱有渙散之機矣。

其死多在四十後者,經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故一旦或因憂思,或因勞倦,或飲食傷重,或六淫感深,以致兩邊輕重稍偏,即豁然潰決,不可收拾矣。此等人多是肉堅骨重,色鮮潤而有浮光,聲粗雄而少餘韻。經旨人事,尤堪互證矣。至於手刃作瘡,乃以強益強,濕熱增長,氣血沸騰,此榮衛搏激之事也。

即如遍身脹癢,抑搔不止,皮破血出;又如癰疽漫渙,不能作膿;或流清汁,以致於死,皆其類也。經特言其暴者。

又按:「辨脈」第十五章:「以少陰脈弦而浮才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也」。注言未曉。今伏思之:當是以「少陰脈弦」,句;「而浮才見」,句;此為調脈,句。蓋少陰下利,脈當微弱。今脈乃弦,而其弦又僅於浮分才見之,此因下利微泄下焦之陽,而真陰未動,本經沉分之脈自調也。

第十六章:「榮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氣噫而除」一節,注中詞義未暢,謹再申之。經蓋推原表證妄下,榮衛內陷,其脈未遽數也,而先見微,其微復只見於浮。反,復也。但,只也。始終,只如此也。便硬氣噫,津虛氣結而痞也。又云:「本以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者,是申明數則動脾之義,正以其數先微故也。下乃歸到正面云:「今脈反浮,其數改微」者,謂今脈仍舊是浮,而其象已數而改微矣。

此津液不復,虛陽外並,故曰邪氣獨留也。合觀全文,脈在浮分,始終未改,只因氣陷於內,而浮先見微,氣復於表,而浮又變數耳。便硬氣噫,是先浮微之見證。「心中則飢」以下,是今浮數之見證也。大抵太陽病妄下,有下利不止者,有大便反硬者,二者皆有寒有熱也。

利家,其初為協熱,謂驅抑其熱而下也;其繼或傳太陰而脈沉遲,或傳少陰而脈沉細,是熱盡而寒矣,必其人陽氣不盛故也。有傳為熱利而便膿血者,必其人陽盛而又有濕故也。硬家,其初為結胸,為痞氣,是氣不隨津液俱下,而結於上中焦也。其繼或傳陽明內實,或傳本經畜血,由燥轉熱矣,必其人陽盛故也。

此節論脈,始終見浮,是陽氣未肯全伏,故津液未得遽還,虛陽遽還於表,脈變見數也。結末「惡瘡」一語,可想見其氣強血熱之概矣。寒實結胸,必其人陽氣不盛而又下藥太寒,藥去寒在,氣津交沍。若不利者,再以熱藥下之;若下利不止者,當死。救之之法,熱固之劑佐以宣通氣化,如四逆白通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