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脈平脈章句》~ 卷下平脈法篇第二 (4)
卷下平脈法篇第二 (4)
1. 第十八章
自此至末,皆言各脈之主病也。脈之主病,原不止此,蓋舉其病之大者言之耳。
白話文:
從這裡到結尾,都是在講各種脈象所對應的病症。脈象所對應的病症原本不只是這些,這裡主要是舉一些主要的病症來說明。
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毛髮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硬;陰陽相抱,榮衛俱行,剛柔相搏,名曰強也。
白話文:
如果寸口脈象緩慢而綿長,表示陽氣充足,脈象的顏色鮮明,脈象的聲音清晰而洪亮,毛髮生長茂密;遲緩的脈象則表示陰氣旺盛,骨髓滋生,血液充盈,肌肉緊繃細緻;陰陽調和,氣血運行正常,剛柔相濟,這種脈象被稱為「強脈」。
此與下節合,寸口、趺陽以明陰陽血氣強實太過之病變也。此緩而遲,與上章義同,非是榮衛相和也。衛和則緩,緩則陽氣長,而其色鮮,顏光,聲商,髮長,陽主外也。榮和則遲,遲則陰氣盛,而骨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硬,陰主內也。此所謂陰陽相抱、榮衛俱行也。陽剛陰柔,二氣相搏,其人似強,故名曰強也。
白話文:
這一段與下一段合起來,就是通過寸口脈和趺陽脈來瞭解陰陽血氣過於強盛的病變。這裡「緩而遲」的含義與上文相同,並不是指榮衛相和。衛氣和調就會緩,緩則陽氣旺盛,因此面色紅潤、容光煥發、聲音洪亮、頭髮濃密,因為陽主外。榮氣和調就會遲,遲則陰氣旺盛,因此骨髓充足、氣血充盈、肌肉緊致結實,因為陰主內。這就是所謂的陰陽相抱、榮衛俱行的狀態。陽氣剛強,陰氣柔順,兩者相搏,人體就會表現出強健的樣子,所以稱為「強」。
雖然強矣,滿於中而溢於外,至於色鮮,顏光,肌肉緊薄,未免有肥盛太過壅實之虞矣。
趺陽脈滑而緊,滑者胃氣實,緊者脾氣強,持實擊強,痛還自傷,以手把刃,坐作瘡也。
白話文:
雖然身體看來很強壯,但是體內過於充盈以致於表現到外表,使得面色鮮亮,皮膚光澤,肌肉緊繃且瘦薄,這樣不免有營養過剩、身體過於壅塞的隱憂。
足背的脈搏滑順且緊繃,滑順表示胃氣充足,緊繃則說明脾氣強盛,用這種強實的狀態去硬碰硬,最終受傷的還是自己,這就像是用手握住刀刃,結果導致了創傷。
寸口脈緩而遲,固曰強矣。必趺陽脈亦緩而遲,乃為胃氣如經而無患也。若滑而緊,滑者陽盛,故為胃氣實;緊者,堅實之意也,陰盛,故為脾氣強。胃實脾強,飲食倍進,氣血愈實。本強矣,而又以實益之,是謂持實擊強。本已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硬矣,後益者何所容耶?氣血過實必壅,肌肉必見痹痛,其經絡之中悶脹萬狀,必將持刃自傷,如有邪祟,而非祟也。《靈樞》所謂脈氣輩至,即自齧舌、齧腮之類是也。
白話文:
寸口脈搏緩慢而遲鈍,本來就是強盛的脈象。如果趺陽脈也緩慢而遲鈍,那麼胃氣就運行正常,沒有病症。如果滑而緊,滑表示陽氣盛,因此說明胃氣實證;緊表示堅實,陰氣盛,因此說明脾氣強。胃實脾強,飲食攝取量增加,氣血越發實盛。本來就強盛,又以實盛來滋養,這叫做「持實擊強」。本來已經骨髓生血,肌肉緊繃鮮紅堅硬了,後來滋養的還有什麼地方容納呢?氣血過於實盛必然會壅塞,肌肉必定會出現痹痛,經絡中悶脹的症狀多種多樣,必定會拿刀自傷,好像有邪祟作祟,但實際上並非邪祟作祟。《靈樞》中所說的脈氣太盛,就會自己咬舌頭、咬腮幫子,就是這種情況。
坐如驚沙,坐飛之坐,謂無因而突然也。氣爭於脈外氣分,則棄衣逾垣之事起矣。氣爭於脈中血分,則自齧自刃之災作矣。其厥而卒倒者,氣實內乘臟腑也。故凡色鮮,聲商,肌肉緊薄鮮硬此等,其後病狂、病厥者,吾見屢矣。《金匱要略》曰: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則為卒厥。
沉大,即緊之類也。
白話文:
坐像受驚的沙子,突然站起,形容沒有原因的突然起身。如果氣血爭鬥在脈絡之外,就會出現拋棄衣服、越過圍牆的行為。如果氣血爭鬥在脈絡中,就會出現咬傷自己、自殘的災禍。如果氣血衝擊導致突然倒下,那是因為氣血實證侵犯了臟腑。
所以,凡是面色鮮紅,聲音高亢,肌肉緊緻硬實的人,很容易在以後患上狂躁症或厥症。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金匱要略》上說:脈象沉大而滑利,沉主實證,滑主氣證,實氣交搏,就會導致卒厥。
2. 第十九章
癮疹身癢,是因風不得泄。而曰泄風者,在表而未內陷也。
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
白話文:
癢疹和身體瘙癢,是因為風邪不能排出。所說的排風,是指風邪在肌表尚未深入體內。
脈象在寸口浮而且大,浮代表虛症,大則表示實症。如果在尺部則是關,而在寸部則是格。關的情況會造成小便不通,格則會導致嘔吐。
此與下節合,寸口趺陽以辨關格也。論曰: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大者,來盛去衰也。血陰氣陽,陰虛陽實則病根於陰,證見於陽。故實者在尺,是陽氣下並而為關實者;在寸,是陽氣上越而為格。關者,陰為陽擾,不得清肅下降也,格者,孤陽獨行,厥氣上逆也。《素問》曰: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
趺陽脈伏而澀,伏則吐逆,水穀不化,澀則食不得入,病名曰關格。
白話文:
這段文字與下一段文字結合起來,用寸口的趺陽脈來辨別關格的證候。
古籍中說:脈搏浮大的人,表示氣血充實,但血氣虛弱。脈搏大是因為氣血來得快去得慢。血為陰,氣為陽,陰虛則陽實,所以病的根源在陰,而病症卻表現為陽。因此,脈搏在尺脈處實大,是因為陽氣下流旺盛,形成關脈實大;脈搏在寸脈處實大,是因為陽氣上逆太過,形成格脈。關脈是指陰氣被陽氣擾亂,不得清淨下降;格脈是指陽氣孤行,逆氣上衝。
《素問》中說:陰陽不協調相應,這種病就叫做關格。
寸口浮大,關格之病已見矣。而趺陽之脈亦有關格,與寸口不同。伏者,沉之極也。陽氣衰微,不能鼓動,故胃寒而吐逆,水穀不化也。澀則陰氣鬱結,中焦不暢,故食不得入。趺陽主胃,胃主中焦,中焦不通,則上下亦將隔絕矣,故亦名曰關格。前關格分主上下,此關格止主中焦,今謂之寒膈是也。
白話文:
寸口脈浮大,表示關格的症狀已出現。但趺陽脈的關格與寸口脈的關格不同。伏脈是沉脈的極點。陽氣衰弱,不能鼓動,所以胃中發寒,出現嘔吐,水穀不能消化。澀脈則表示陰氣鬱結,中焦不通暢,所以食物無法進入胃中。趺陽脈主胃,胃主中焦,中焦不通,則上下也會隔絕,所以也稱為關格。前述的關格分主上下,而此處的關格只主中焦,現在我們稱之為寒膈。
脈浮而大,浮為風虛,大為氣強,風氣相搏,必成癮疹。身體為癢,癢者名泄風,久久為癡癩。此文又見《金匱·水氣篇》中。
白話文:
脈象浮而大,浮脈是風虛的表現,大脈是氣強的徵兆,風氣相互對抗,必定會形成癮疹。身體會出現瘙癢的症狀,瘙癢就被稱為泄風,時間久了就會發展成癡呆和癩病。這段話在《金匱·水氣篇》中也有記載。
脈,趺陽也,承上節而言。趺陽脈亦浮大,與寸口同也。趺陽候陽,寸口候陰,陰陽二部皆見浮大,是一身上下氣浮於表矣。氣浮於表者,邪盛於表也。故浮為風虛,風邪耗液而榮虛也;大為氣強,衛為邪鼓而氣強也。風邪與衛氣相搏,其即發者,必成癮疹。身體為癢,癢者名泄風,謂風有所泄也。
白話文:
「脈」指的是「趺陽脈」,它是承接上一節所說的。趺陽脈也浮腫而大,與寸口脈一樣。趺陽脈可以察看陽氣,寸口脈可以察看陰氣,陰陽兩部分都浮腫而大,表示全身上下氣都浮在表層。氣浮在表層,說明邪氣盛行於表層。因此,浮脈表示風虛,風邪耗損津液而導致血氣虛弱;大脈表示氣強,衛氣被邪氣鼓動而氣強。風邪與衛氣互相搏擊,如果即刻發作,必定會形成癮疹。身體感到瘙癢,瘙癢稱為「泄風」,也就是說風邪有所宣洩。
《內經》曰:外在腠理,名為泄風是也。若久而不泄,侵入榮中,則風與濕相搏,為痂癩矣,疥瘡是也。世謂疥瘡發於脾胃,正與此合。
白話文:
《內經》說:外在皮膚毛孔的排洩功能,稱為「泄風」。如果長期不能排洩,病邪侵入血脈之中,風邪與濕邪互相作用,就會形成痂癩,也就是疥瘡。民間說疥瘡是由脾胃虛弱引起的,正好與這個說法相符。
3. 第二十章
寸口脈弱而遲,弱者衛氣微,遲者榮中寒。榮為血,血寒則發熱。衛為氣,氣微者心內飢,飢而虛滿,不能食也。
白話文:
橈動脈的脈象微弱而遲緩,微弱表示衛氣不足,遲緩表示榮氣中有寒氣。榮氣就是血液,血液寒涼就會發熱。衛氣就是陽氣,陽氣不足會導致心臟內虛寒,虛寒導致飢餓感,飢餓會虛脹,無法進食。
此合下節,以明胃陽不足之脈證也。弱者,形無力也;遲者,勢不振也。弱為氣衰,故衛氣微;遲為氣滯,故榮中寒。榮主血,血寒者,衛氣不能內溫也;衛不內溫,則必外越,故發熱。衛主氣,氣微者,榮氣不能內充也:榮不內充,則津涸而氣亢,故心內苦飢,而又虛滿不能食也。
趺陽脈大而緊者,當即下利,為難治。
白話文:
這段經文說明瞭胃陽不足的人會出現的脈象和症狀。
脈象方面:
- 弱:表示身體虛弱無力。
- 遲:表示氣機運行不暢。
症狀方面:
- 弱導致氣血衰弱,衛氣微弱。
- 遲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榮血(血液)中出現寒氣。
榮血主導血液,血液寒涼的人,表示衛氣不能溫暖臟腑,無法發揮溫煦作用。衛氣不溫暖臟腑,就會向外擴散,造成發熱。
衛氣主導氣血運行,衛氣微弱的人,表示榮氣(血液)不能充盈臟腑。榮氣不充盈臟腑,會導致體液耗竭,氣機亢盛,出現內心飢餓,但虛脹吃不下東西的情況。
不能食,則胃氣益虛,而趺陽脈亦必遲而弱,不待言矣。若大而緊,大則為芤,緊則為寒,是不但陽虛於內,而且陰盛於內矣,故當即下利也。陰盛於內,則陽無根而難復矣。故凡病發熱,胸滿,不能食,而又下利,罕能愈者,是噤口利之類也。
白話文:
如果不能吃東西,胃氣就會越來越虛弱,趺陽脈也必定遲而弱,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趺陽脈既大又緊,大就是鬱滯,緊就是寒氣,這不光是陽氣虛弱於內,而且陰氣也盛於內,所以應該立即瀉下。陰氣盛於內,陽氣就沒有根基,難以恢復。因此,凡是發熱、胸滿、不能吃東西,又同時瀉下利,很少能治癒的,這類情況屬於噤口利便。
4. 第二十一章
寸口脈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餘,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於膈上也。
白話文:
寸口的脈象既弱又緩,弱表示陽氣不足,緩則表示胃氣有餘,會打嗝且反酸,食物突然間難以下咽,這是因為氣滯留在膈膜之上。
此合下節,以明胃陽不宣之脈證也。前弱而遲,是陽衰於內;此弱而緩,是陽鬱於內。弱者,應指無力,故為陽氣不足。陽氣者,衛外為固,發於肺者也。緩者,脈體柔軟,故為胃氣有餘。胃氣者,水穀之津液,即榮氣是也。榮強衛弱,胃氣不能流通,而陷積於中焦,胃以降為功者也。
白話文:
這句話是說,這些脈象可以說明胃中陽氣不暢的病症。之前的脈搏虛弱而遲緩,表明陽氣在體內衰弱;而現在脈搏虛弱而緩和,表明陽氣在體內鬱結。虛弱是指無力,所以是陽氣不足。陽氣的作用是保衛外部,發源於肺。緩和是指脈體柔軟,所以是胃氣有餘。胃氣是指水穀化成的津液,也就是榮氣。榮氣強健,衛氣虛弱,胃中的氣血就不能運行暢通,而鬱結在中焦,而胃有下降的功能。
今陽氣不足,遏其胃氣之外行,是猶瓶之窒其上口,而其下滴水不能漏也,故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膈上者,胃中濁氣不降而上蒸,使胸中痞滿也。故凡治吞酸不宜用熱藥者,以其非陽虛也。寒濕上盛,陽為所遏,宣導之,斯愈矣。
白話文:
現在由於陽氣不足,阻礙了胃氣的運行,就像瓶子被堵住口,下面的水無法流出來一樣,所以會出現噯氣和吞食酸水,食物也無法順利吞下去。氣堵塞在膈肌上方的人,是胃裡的濁氣逆行而上,導致胸部悶脹。所以,凡是治療吞食酸水的,不適合使用熱性的藥物,因為這不是陽虛造成的。是寒氣和濕氣過剩,導致陽氣受阻,疏通這些阻礙,病情自然就能好轉。
趺陽脈緊而浮,浮為氣,緊為寒。浮為腹滿,緊為絞痛,浮緊相搏,腸鳴而轉,轉即氣動,膈氣乃下。少陰脈不出,其陰腫大而虛也。
白話文:
趺陽脈緊而浮動。浮動表示氣盛,緊繃表示寒氣。浮動表示腹脹,緊繃表示絞痛。浮動和緊繃互相影響,腸鳴並翻滾。翻滾就是氣在運動,橫膈膜的氣就下去了。少陰脈不出,這是因為陰脈腫大而虛弱。
趺陽,為胃之下腧,寒濕填於膈上,脈象變見於寸口。膈氣若下,當診趺陽與少陰矣。浮為氣實,緊為血寒;氣實於外,不能歸根,故腹滿;血寒於經,阻其隧道,故絞痛。此中焦腸胃之證,與噫而吞酸相因者也。浮緊相搏者,氣與寒相逐也。相逐則有時腸鳴,而中焦氣轉矣。
白話文:
趺陽穴在胃的下方,當膈肌上方寒濕停聚時,脈象會在寸口脈出現異常變化。如果膈氣下陷,就要診斷趺陽穴和少陰經。脈象浮主氣實,脈象緊主血寒;氣實於體表,不能歸於根本,所以腹部脹滿;血寒於經絡,阻滯經絡通道,所以絞痛。這是中焦(腸胃)的病證,與打嗝伴隨反酸相呼應。脈象浮緊交雜,表示氣與寒相互搏擊。相互搏擊時,有時會腸鳴,說明中焦氣機已開始運轉。
中焦氣轉,則上焦氣動,而膈上氣乃下矣。雖然,未可為病愈也。少陰,太谿也。若此脈不出者,是又寒濕之氣下陷少陰,結於陰器,其陰必腫大而虛也。虛者,其中無物,一朝氣上,旋覆消也,此寒疝證也。疝本於肝,今胃陽不運,不能驅除寒濕根株,以致氣上下走而成此證者,蓋胃氣不宣,則肝氣必郁,況寒濕下合那!昔人謂吞酸日久不治,必成臌脹,亦此意也。觀此則治疝,必注意脾胃矣。
白話文:
如果中焦的氣轉動,那麼上焦的氣就會活動,而膈肌以上的氣就會向下。儘管如此,也不能因此就判斷病好了。少陰經就是太谿穴所經過的經絡。如果這個脈絡的脈象不出,這是因為寒濕之氣下陷到了少陰經,並且積聚在下腹部,那麼下腹必定會腫脹而且空虛。空虛是因為裡面沒有東西,當氣息突然上升時,積聚就會很快消散,這就是寒疝的症狀。疝氣的根源在於肝臟,現在胃的陽氣不運轉,無法驅散寒濕的根源,導致氣息上下遊走而形成這個症狀。這可能是因為胃氣不暢通,所以肝氣必定鬱結,再加上寒濕向下匯合,這個原因就更明顯了!古人說長期吞嚥酸性的東西而不治療,必定會變成腹脹,也是這個道理。從這個角度來看,治療疝氣必定要關注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