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脈平脈章句》~ 卷下平脈法篇第二 (1)
卷下平脈法篇第二 (1)
1. 平脈法篇章句
平,讀如駢,即辨脈也。蓋三代秦漢之書,有名辨脈,有名平脈,仲景撰用古書,於是取之辨脈者,即名辨脈,取之平脈者,即名平脈,從其目,所以存古也。或謂無病之平脈者,非。
白話文:
「平」字發音同「駢」,指的是分辨脈象。在三代到秦漢時期的醫書中,有「辨脈」和「平脈」兩種說法。仲景在編寫醫書時,引用了古書中的「辨脈」和「平脈」,將辨脈的內容稱為「辨脈」,將平脈的內容稱為「平脈」,沿用原有的名稱,以保留古書的原貌。有些人認為沒有疾病的脈象才稱為「平脈」,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首章四言成韻,《傷寒》、《金匱》中多有此體。而此章《脈經》引為仲景脈法,然則此體皆仲景自作與說者。又謂此章論脈法大義,當為辨脈平脈並言,故有移此章居辨脈之首者,亦有移平脈居辨脈之前者,此皆未深思也。夫平,即辨也。仲景分為二者,或是「辨脈」,古有其書,掇而錄之,仍其舊名。
至於「平脈」,或古有其書,或古無其書,仲景輯錄眾書,參以己說,故別為此名,附於後與。
白話文:
第一首四字成韻的歌訣,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有很多這樣的韻文。而這首《脈經》中的歌訣被引用為仲景的脈診方法,那麼這種形式都是仲景自己創作和論述的。又有說法稱這首歌訣論述脈診法的要義,應該是辨脈和平脈同時論述,因此有人把這首歌訣移到辨脈的開頭,也有人把平脈移到辨脈之前,這些說法都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平,就是辨。仲景把它分為兩部分,可能是「辨脈」,古代有這樣的書,摘取下來編錄,仍然保留了它的舊名稱。
2. 第一章
觀為子條記,是下文諸篇,乃仲景自作也。
白話文:
以下各篇是由張仲景自己所寫的。
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遊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願為具陳,令得分明。以韻推之,相乘當作相從。
白話文:
有人問:脈象有寸、關、尺三部,陰陽氣血相互影響。榮氣、衛氣、血氣存在於人體內,呼吸出入,在體內上下運行,隨著呼吸而流動,津液也因此流通。脈象會隨著身體的活動而變化,外表也會表現出來。春季脈象緊張有力,秋季脈象浮淺,冬季脈象沉伏,夏季脈象洪大。通過觀察面色和脈象,能發現它們的大小不同。在同一時間內,脈象經常變化,尺寸不一,有的短,有的長,有的上下錯雜,有的若有若無。疾病會導致脈象發生變化,脈象會忽高忽低。這讓人迷惑不解,失去判斷的依據。希望您能詳細闡述,讓我明白這些脈象的變化規律。按照韻律推測,應該是「相乘」變成了「相從」。
起二句,以陰陽提綱;次六句,言脈體之源流也;「隨時動作」六句,言脈之隨時不同也;「一時之間」八句,言脈之因病改易也;末四句,問詞。進退,言脈之長短盛衰也。低昂,言前後俯仰,如寸浮尺沉、寸沉尺浮也。
白話文:
文章開頭兩句,以陰陽為綱領。接下來六句,闡述脈象的源流。
「隨時動作」六句,說明脈象會隨著時間而變化。
「一時之間」八句,說明脈象會因為疾病而改變。
文章最後四句,是問診時的問題。進退,是指脈象的長短、盛衰。低昂,是指脈象的高低、起伏,例如浮脈在寸口,沉脈在尺口,或者沉脈在寸口,浮脈在尺口。
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環,當復寸口,虛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滀,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
白話文:
老師說:你所問的是中醫學的基礎。脈象分為三部:寸、關、尺。氣血循環運行,不偏不倚。腎脈沉靜、心脈洪大、肺脈浮虛、肝脈弦緊,這是正常的脈象,絲毫不差。氣血出入升降,就像漏刻一樣規律運行,二刻鐘氣血流經全身一週,回到寸口,脈象的虛實就顯現出來了。脈象會隨著環境變化而改變,陰陽相互影響。風邪入侵脈象會浮虛,寒邪入侵脈象會沉實,水氣入侵脈象會沉伏,飲食不當脈象會弦緊,脈動劇烈會引起疼痛,脈數過快會導致發熱煩躁。
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太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中必有奸,審察表裡,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腑臟,獨見若神,為子條記,傳與賢人。
白話文:
當發現身體出現異常狀況時,要找出變化的原因。頭、胸、腹三部不同,病症各有不同。太過分或不及分都異常。病邪不會憑空出現,身體內部一定有破綻。仔細觀察身體內外的狀況,判別病邪在哪個部位。找出病邪所在,才能對症下藥。評估五臟六腑的功能,獨具慧眼,宛若神明。將這些知識整理成條例,傳授給賢德之人。
自首至虛實見焉,亦言脈體之源流也;易春秋冬夏而言腎心肺肝者,四臟通於四氣也;「變化相乘」八句,言脈之應病也;「設有不應」以下,是進推脈之應病,更無定象,勿謂不應。「中必有奸」,為察脈要訣,洵一篇之綱領也。「漏刻周旋」,詳見《靈樞》及《難經》首章。
白話文:
從脈搏的最初到虛實狀態,都能在脈象中看出來,這也是脈象源流所在;《易經》中提到春秋冬夏時節對應腎心肺肝等臟腑,因為這四個臟腑與四種氣息相通;「變化相乘」八個短句,指的是脈象會根據疾病而變化;「設有不應」以下,是進一步推導脈象的應病變化,並強調這些變化沒有固定模式,不要以為脈象不應病就是不應病。「中必有奸」,是察脈的要訣,也是這段文字的總綱。「漏刻周旋」,詳見《靈樞》和《難經》的開篇章節。
3. 第二章
師曰:呼吸者,脈之頭也。初持脈,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內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內實外虛也。
白話文:
老師說:呼吸,是脈搏的源頭。初次把脈時,來脈快,去脈慢,這表示內部虛弱,外部實熱。初次把脈時,來脈慢,去脈快,這表示內部實熱,外部虛寒。
頭者,紀數之名也。《內經》曰:脈之行也,以息往來。故以呼吸為脈之紀也。來去者,氣之出入也。出入者,陰陽血氣之內外也。來疾去遲,是出多人少,則氣聚於外,故外實;來遲去疾,是出少人多,則氣聚於內,故內實。外實者,陰之吸力微,故內虛;內實者,陽之鼓力微,故外虛也。
白話文:
「頭」這個字,指的是脈搏跳動的次數。《內經》說:脈搏的跳動,是因為氣息的出入。所以用呼吸來計算脈搏的次數。
「氣息的出入」,指的是氣血的運作,由體內流向體外,再由體外流向體內。這個循環過程,代表了陰陽血氣在體內的流動。
如果脈搏跳動快,則氣血流向體外比較多,導致體內氣血較少,因此「外實而內虛」。如果脈搏跳動慢,則氣血流向體內比較多,導致體內氣血較多,因此「內實而外虛」。
「外實而內虛」是因為陰氣的吸力太弱;「內實而外虛」是因為陽氣的推動力太弱。
,「初持脈」句宜著眼,蓋察脈之神,全在有意無意之間,惟初持則指下乍來,心無成見,能得其真。若久持,或不免矜心作意,曲委揣摩,而反失其真矣。故診脈久持而心神惉懘、真象倘恍者,即宜舉指離脈,洗心凝神,重行按下,以審諦也。此章言診脈須知來去出入、以察其神,洵秘訣也。
白話文:
「初次觸摸脈搏」這句話值得關注。因為觸摸脈搏的精髓,就在於有意無意之間。只有初次觸摸時,手指剛接觸脈搏,心無成見,才能得到脈象的真實情況。如果觸摸時間長了,難免會產生矜持的心態,刻意揣測,反而會失去真實情況。所以診脈時間長了,心神疲憊、真象模糊的時候,就應該抬起手指離開脈搏,洗淨心神,重新按壓,仔細審視。這段話強調診脈時必須瞭解脈搏的來去出入,才能觀察到脈象的精髓,這真是祕訣中的祕訣。
4. 第三章
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願聞其說。師曰:病家人請云,病人苦發熱,身體疼,病人自臥。師到,診其脈,沉而遲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脈反沉遲,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內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脈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里有病者,脈當沉而細,今脈浮大,故知愈也。
白話文:
有人問:「上等的中醫,只要看一看就知道;中等的中醫,問一問就知道;下等的中醫,必須把脈才知道。請問這是什麼道理?」
老師說:「如果病人告訴我,發燒,身體痠痛,病人自行躺著。我到場後,診斷他的脈象,沉而遲緩,就知道他會好轉。為什麼這樣知道呢?如果表層有病,脈象應該是浮而大;現在脈象卻沉而遲緩,所以知道他會好轉。
如果病人告訴我,肚子突然劇痛,病人自己坐著。我到場後,診斷他的脈象,浮而大,就知道他會好轉。為什麼這樣知道呢?如果裡層有病,脈象應該是沉而細;現在脈象浮而大,所以知道他會好轉。」
自臥者,不能坐也。自坐者,不欲臥也。答意蓋言脈而知之,亦多神妙,未可言下也。《千金方》引此文下續云:若不愈者,必死,以其脈與病反也。凡醫者,須察證之盛衰,脈之順逆,如脈順病衰則愈,病甚脈反則死。一死一愈,其機甚微,脈而知之,豈曰下乎?夫四診以望居首,以脈居末者,醫師臨證之次序也。後世昧於脈法者,每藉口於末,此章蓋深闢其說矣。
師曰:病家人來請云,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臥,此熱已去也。設令脈不和,處言已愈。
白話文:
如果只能臥牀,就無法坐起。如果只肯坐著,就不願臥牀。這是說透過脈象來判斷(病人的情況),其中也有許多奇妙之處,無法輕易說明。
《千金方》在引用這篇文章之後接著說:如果(病人)沒有好轉,一定會死亡,因為脈象與病情相反。
所有醫師都必須觀察病情盛衰和脈象順逆。如果脈象順利,病情衰退,就會痊癒;如果病情嚴重,脈象卻相反,就會死亡。一死一愈之間的機率非常微小,靠脈象就能知道,這難道是說得出來的嗎?
四種診斷中,望診是最重要的,脈診是最末的,這是醫師看診時的次序。後世不擅長脈法的醫師,常常以此為藉口,而這篇文章正是深刻地駁斥這種說法。
發熱煩極,有邪氣勝而正氣無主者,是真液受傷也。有正氣盛於內,欲逼邪外出而相爭者,所謂大煩口噤,不能言而躁擾者,為欲解也。方煩熱時氣迫於內,必欲向空而自發揚。今向壁臥,是邪退而神倦,欲自息養也。脈不和者,僅不和而無邪脈也,是陰陽未平也。或曰不和,當作自和。
白話文:
如果發燒煩躁到極點,邪氣過盛而正氣不足,這是真陰受損的緣故。如果正氣在體內充沛,想要逼迫邪氣外出而與邪氣對抗,就會出現極度煩躁、口不能言、躁動不安的症狀,這是身體想要化解邪氣的表現。
當煩熱時,氣血鬱積在體內,必定會向外擴散,發散到空曠處。此時臥靠在牆上,表示邪氣消退,神氣疲倦,身體想要休息養神。
脈象不和,僅僅是不和而不帶有邪脈,表明陰陽沒有平衡。有的人認為「不和」應該是「自和」。
設令向壁臥,聞師到,不驚起而盼視。若三言三止,脈之嚥唾者,此詐病也。設令脈自和,處言此病大重,當須服吐下藥,針灸數十百處,乃愈。
白話文:
如果病人面向牆壁躺著,聽到醫生來了卻不驚慌起身而是轉頭觀望。如果醫生說了三句話就停下來,病人脈搏沉緩並吞嚥唾液,這便是假病。如果病人的脈搏正常,醫生卻說病情很嚴重,需要服用嘔吐、瀉下的藥物,還要針灸數十到上百處,才能治癒。
此與上節皆言望必參以脈也。望不可專恃,明矣。詐病,有試醫者,有因事者,此以言恐之,蓋惡其試醫也。若因事,當別有權衡。
白話文:
這段話與上一節都說觀察面色時,必須結合脈診。可見,單憑觀察面色並不可靠。假裝生病的人,有的想試探醫生的水平,有的另有目的。說這段話是為了嚇唬這些人,主要是討厭他們試探醫術。如果是因為特殊原因假裝生病,那就需要另外考慮了。
師持脈,病人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搖頭言者,里痛也。行遲者,表強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腳《脈經》作膝者,腰痛也。《脈經》無「也」字。裡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
白話文:
醫生把脈時,如果病人欠身,表示沒有病。把脈時,病人呻吟,表示生病了。病人說話緩慢,表示有風寒。病人搖頭說話,表示腹中疼痛。病人起身慢,表示表證較重。病人坐著時身體前傾,表示氣短。病人坐著時一隻腳放下(脈經中寫成「膝」),表示腰痛。腹中實證,用手護著腹部的樣子好像懷了個蛋,表示心痛。
此節更言望之為法,止可於診脈時藉以知其病之所苦,而不能知其病之原委與其淺深也。欠者,陰陽相引也。相引,即相和矣。呻者,病也,病當作痛。言遲者,風壅腠理,搏入肺中,呼吸喘粗故也。搖頭言者,痛在上里也。行遲者,寒迫液凝,骨屬不利也。氣出丹田,氣不足,故伏以就之。
白話文:
這一章節更加闡述望診的方法,只可以在診脈時依據觀察來瞭解患者的疾病症狀,但不能瞭解其疾病的根源和輕重程度。欠嘴的人,是陰陽氣血相互吸引。相吸引,也就是相和諧。呻吟的人,有疼痛的疾病,應該把「病」字理解為「痛」。說話遲緩的人,是風氣壅塞在腠理之間,衝擊到肺部,呼吸粗重所以說話遲緩。搖頭說話的人,疼痛在胸部以上的位置。走路遲緩的人,是寒氣逼迫導致體液凝滯,骨節活動不利。氣息從丹田部位呼出,說明氣不足,所以要俯下身體去取氣。
腰痛,由於裡實,故下一腳以伸其氣,痛在下里也。護腹如懷卵物者,心下牽引而痛也,舊解以裡實屬心痛,大謬。凡痛,有虛有實。實者,其痛脹悶,恆展其肢體以舒其氣;虛者,其痛拘引,恆曲其胸腹以緩其經。況此節大義在觀外以知內,又何得先言裡實耶?
白話文:
腰痛是因為體內有實邪,所以腳部伸直可以舒暢氣血,疼痛在腰部。護著腹部好像懷抱著一顆蛋,是因為心下牽引而導致疼痛。過去的註解認為這是因為體內有實邪而導致心痛,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所有的疼痛,都有虛和實的區別。實證的疼痛,會感覺脹悶,患者常常會伸展四肢以舒緩氣血;虛證的疼痛,會感覺拘引,患者常常會彎曲胸腹以緩解經絡。更何況這一節的重點在於通過觀察外在來瞭解內在,又怎麼可以先談論體內有實邪呢?
按:《傷寒論》曰: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此言遲為風之義也。
白話文:
根據《傷寒論》記載:風溫引起的疾病,脈象陰脈和陽脈都浮在表面,身體會自動出汗,感到身體沉重,嗜睡,呼吸時一定會打鼾,說話困難。這句話說明,風邪導致的疾病,會發展得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