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學輯要》~ 卷上 (1)
卷上 (1)
1. 總說
朱奉議曰。凡初下指。先以中指端。按得關位。掌後高骨為關。乃齊下前後二指。為三部脈。前指寸口也。後指尺部也。若人臂長。乃疏下指。臂短則密下指。(活人書)
白話文:
朱奉議說:
一開始號脈的時候,先用中指指尖按在關位。手背上突出的骨頭就是關位。然後並排放下前一後二指,號取三部脈。前手指號寸口脈。後手指號尺部脈。如果人的手臂長,就疏鬆地下指。手臂短,就緊密地下指。(《活人書》)
汪石山曰。揣得高骨。厭中指於高骨。以定關位。然後下前後兩指。以取尺寸。不必拘一寸九分之說也。(脈訣刊誤附錄)
案二說。原於脈經分別三關境界脈候篇。
白話文:
汪石山說:找到尺澤穴,用中指按在尺澤穴上,確定關脈跳動的位置。然後把前、後兩根手指放下去,以取得寸脈和尺脈的位置。不一定要拘泥於一寸九分的說法。
楊仁齋曰。凡三部之脈。大約一寸九分。人之長者。僅加之。而中人以下。多不及此分寸也。究其精微。關之部位。其肌肉隱隱而高。中取其關。而上下分之。則人雖長短不侔。而三部之分。亦隨其長短而自定矣。是必先按寸口。次及於關。又次及尺。每部下指。初則浮按消息之。
白話文:
楊仁齋說:整條脈搏大約長一寸九分。高的人可能會略長一點,而一般人則可能達不到這個長度。仔細觀察,脈搏位於隱隱隆起的肌肉處。一般取中間作為「關部」,而上下分為「寸部」和「尺部」。因此,雖然不同的人身材有高矮差異,但三部的分法也會根據身長而自動調整。這需要先按「寸口」,然後再按「關部」,最後按「尺部」。每次按脈時,一開始要輕輕按壓,以感受脈搏跳動的節奏。
次則中按消息之。又次則沉按消息之。浮以診其腑。沉以診其臟。中以診其胃氣。於是舉指而上。復隱指而下。又復拶相進退。而消息之。心領意會。十得八九。然後三指齊按。候其前後往來。接續間斷何如耳。(察脈真經)
白話文:
然後,用中等力度按壓,判斷脈象的浮沉。再次,用較重的力度按壓,判斷脈象的沉浮。脈象浮可以診斷腹部的健康狀況,脈象沉可以診斷臟器的健康狀況,脈象中等可以診斷胃氣的狀況。這時,抬起手指往上按,再收回手指往下按,而且反覆按壓,判斷脈象的浮沉變化。心領神會,十次有八九次正確。最後,三根手指同時按壓,觀察脈搏的前後往來,以及脈象的連續性和間斷性如何。
徐春甫曰。脈有三部。曰寸。曰關。曰尺。寸部法天。關部法人。尺部法地。寸部。候上自胸心肺咽喉頭目之有疾也。關部。候中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脾胃肝膽。皆在中也。尺部。候下自少腹腰腎膝胻足之有疾也。大腸小腸膀胱。皆在下也。皆內經所謂上以候上。下以候下。而理勢之所不容間也。其候豈不易驗哉。(古今醫統)
白話文:
徐春甫說:脈絡有三部:稱為寸、關、尺。寸部對應於天,關部對應於人,尺部對應於地。寸部,用來檢查胸部、心肺、咽喉、頭目等上身疾病。關部,用來檢查胸膈以下到小腹部等中焦部位的疾病,包括脾胃、肝膽等臟器。尺部,用來檢查小腹部、腰腎、膝蓋、小腿、足部等下身疾病,包括大腸、小腸、膀胱等臟器。這些都是《內經》所說的「上部脈象反映上部疾病,下部脈象反映下部疾病」,這是自然規律,不容忽視。難道這些檢查方法不是容易驗證的嗎?
案此十八難。三部上中下診候之法也。蓋考內經。有寸口氣口之名。而無並關尺為三部之義。難經昉立關尺之目。而無左右府藏分配之說。其有左右府藏分配之說。始於王叔和焉。十八難所謂三部四經。未必以左右定十二經之謂。只其言太簡。不可解了。故左右部位挨配之說。
白話文:
關於十八難。這是上中下三部診脈的方法。如果考察《內經》,只有寸口、氣口之名,並沒有關、尺為三部的說法。《難經》首次提出了關、尺的觀念,但沒有左右藏腑分配的說法。左右藏腑分配的說法,始於王叔和。十八難中提到的三部四經,未必是以左右來確定十二經的。只是其說法過於簡略,無法理解。因此,左右部位對應的說法就產生了。
諸家紛然。互為詆訟。要之鑿空耳。三焦者。有名無狀。所隸甚廣。豈有以一寸部候之之理乎。小腸居下焦。假令與心為表裡。豈有屬諸寸位。候於上部之理乎。三部四經。全可解了。其言如此。不可以為準也。脈要精微論。尺內兩傍。季脅也。一節。乃循尺膚之法。注家遂取難經寸關尺之部位。
白話文:
各家的說法紛紛擾擾,互相爭論不休。歸根究柢,都是空談理論而已。三焦這個概念,只聞其名不見其形,涵蓋的範圍很廣。怎麼可能用一寸的脈搏區來判斷呢?小腸位於下焦,即使假設它與心臟是表裡關係,怎麼可能歸屬到寸位,又在上面部脈搏區來判斷呢?三部四經的理論可以完全理解。這樣的說法,不能作為依據。脈要精微論中提到,尺脈內側兩旁,指的是季脅。這一段,是說明沿著尺脈表面的方法。但是注釋家卻拿「難經」中寸、關、尺的部位來說明。
及三部四經之義。並用叔和左右分配之說以解釋之。後賢奉為診家之樞要。亦何不思之甚也。矧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之類。率皆無稽之談。不可憑也。詳傷寒論言脈者。曰三部。曰寸口。曰關上。曰尺中。曰尺寸。曰陰陽。未有言左右者。乃與難經三部上中下。診候之法符矣。
白話文:
一些中醫理論認為脈象分為「三部」和「四經」。根據「叔和」的說法,將脈象左右分配。後世醫家將此奉為診病的關鍵。但是,沒有必要過於重視這個理論。
「人迎」和「氣口」等說法都是沒有根據的,不可信。
《傷寒論》中關於脈象的論述提到「三部」,包括寸口、關上、尺中;以及「尺寸」和「陰陽」,並沒有提到左右之分。
這與《難經》中提到的「三部」(上、中、下)診候方法相符。
夫仲景為醫家萬世之師表。孰不遵依其訓乎。王叔和於分別三關境界脈候篇則云寸主射上焦。出頭及皮毛竟手。關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及足。此叔和別發一義者。乃十八難三部診法。而仲景所主也。今診病者。上部有疾。應見於寸口。中部有疾。應見於關上。
白話文:
張仲景是一位名醫,是歷代醫家的榜樣和老師。誰不遵循他的教導呢?王叔和在他的《分別三關境界脈候篇》中說,寸口脈主射上焦(頭部、胸部),出頭和皮膚直至手指;關脈主射中焦(腹部、腰部),腹和腰;尺脈主射下焦(少腹、足部),少腹和足。這是王叔和提出的另一種診斷方法,也就是「十八難」三部診法,也是張仲景的主張。現在的醫生診病,上部有疾病,應該從寸口脈象中診斷出來;中部有疾病,應該從關上脈象中診斷出來。
下部有疾。應見於尺中。此其最的實明驗者。春甫之言。信為不誣焉。鶴臯吳氏脈語。亦揭此診法云。正與素問以脈之上中下三部。診人身之上中下三部。其理若合符節然。學者其可離經以狥俗乎哉。可以為知言而已。(難經原文無左右字面。後人卻添此二字立說。竟失古義矣。
白話文:
王士亨說,診脈的方法主要有三個:
人迎脈 :位於頸部兩側,按壓時手指會感覺到跳動。這個部位與天相應。
三部脈 :包括寸脈、關脈和尺脈。位於手腕內側,有塊骨頭略高,稱為「高骨」。先用中指按壓高骨,手指自然落下的位置就是關脈。按壓高骨前方的位置就是寸脈,按壓高骨後方的位置就是尺脈。寸脈和尺脈用來區分陰陽。陽氣下降,陰氣上升,氣血通行的關口就是關脈。所以稱為關脈。這個部位與人體相應。
趺陽脈:
在足面系鞋之所。按之應指而動者。是也。此部法地。三者皆氣之出入要會。所以能決吉凶死生。凡三處。大小遲速。相應齊等。則為無病之人。故曰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未知生死。所以三者。決死生之要也。(全生指迷方)
白話文:
在腳的腳面,綁鞋帶的地方。按壓這個地方時,手指會感到裡面有動靜,這就是「人迎穴」。「人迎穴」、「趺陽穴」、「氣戶穴」這三個穴位都位於氣血出入的重要部位,因此能反映人的吉凶生死。
如果這三個穴位的大小、緩急程度都相應一致,那麼這個人就是健康的。因此,有句話說「人迎脈和趺陽脈保持均衡,三個穴位不會同時出現異常」。如果這三個穴位失去協調,脈搏跳動的次數和呼吸的次數都增加,且次數不到五十次,那麼這個人的生死還不能確定。因此,這三個穴位是判斷生死的重要依據。
案此三部診法。本於仲景序語所立。為診家之章程矣。嘗驗人迎脈。恆大於兩手寸口脈數倍。未見相應齊等者。何夢瑤曰。人迎脈恆大於兩手寸脈。從無寸口反大於人迎者。是言信然。
白話文:
這三種診脈的方法,都是根據仲景所定的序語。是中醫診斷的準則。我常常測量人迎脈,它通常比兩手寸口脈大好幾倍,從未見過相應等大的情況。何夢瑤說:人迎脈通常比兩手寸脈大,從來沒有見過寸口脈反過來比人迎脈大的。這句話說得很對。
滑伯仁曰。凡診脈之道。先須調平自己氣息。男左女右。先以中指定得關位。卻齊下前後二指。初輕按以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然後自寸關至尺。逐部尋究。一呼一吸之間。要以脈行四至為率。閏以太息。脈五至為平脈也。其有太過不及。則為病脈。看在何部。各以其脈斷之。(診家樞要)
白話文:
滑伯仁說:凡是診脈的方法,首先必須調整自己的呼吸節奏。男性診左手脈,女性診右手脈。先用中指找出關脈部位,接著同時按上前後兩指。一開始輕輕按壓,察覺脈搏的跳動情況。接著稍加用力,再度察覺脈搏的跳動情況。最後從寸關至尺脈,逐一探查。脈搏跳動一次,按壓停留的時間大約是呼吸一次的時間。隔著一個呼吸的時間再探查一次,脈搏跳動五次是正常的脈況。如果次數太多或太少,就屬於病脈。觀察出現在哪個部位的脈,就可以根據脈象來判斷疾病。
又曰。三部之內。大小浮沉。遲數同等。尺寸陰陽。高下相符。男女左右。強弱相應。四時之脈不相戾。命曰平人。其或一部之內。獨大獨小。偏遲偏疾。左右強弱相反。四時男女之相背。皆病脈也。凡病之見。在上曰上病。在下曰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也。
白話文:
又說,在三部脈象中,大小、浮沉、遲數都均衡一致。寸關尺陰陽脈象,高低相符。男女左右脈象,強弱相應。一年四季的脈象都不互相抵觸,稱之為「平人脈」。如果某一部脈獨大或獨小,偏遲或偏疾,左右強弱相反,四季或男女脈象相悖,這些都是病脈。凡是病症的表現,在上部稱「上病」,在下部稱「下病」,在左側稱「左病」,在右側稱「右病」。
又曰。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輕手循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初持脈輕手候之。脈見皮膚之間者陽也。府也。亦心肺之應也。重手得之。脈附於肉下者陰也。藏也。亦肝腎之應也。不輕不重。中而取之。其脈應於血肉之間者。陰陽相適。
中和之應。脾胃之候也。若沉中沉之不見。則委曲而求之。若隱若見。則陰陽伏匿之脈也。三部皆然。
白話文:
還有說:把脈的方法有三個。稱為「舉」、「按」、「尋」。輕輕地沿著脈位觸摸稱為「舉」。用力按壓脈位稱為「按」。不輕不重,彎曲地探求脈位稱為「尋」。一開始把脈時,用輕柔的手法探測。如果脈搏出現在皮膚之間,表示是陽脈,也是表裡之脈,也反映心肺的狀況。用較重的手法按壓,如果脈搏附著在肌肉下方,表示是陰脈,也是裡裡之脈,也反映肝腎的狀況。不輕不重,在中間的部位觸摸,如果脈搏出現在血肉之間,表示陰陽調和。
汪石山曰。按消息。謂詳細審察也。推。謂以指那移於部之上下而診之。以脈有長短之類也。又以指那移於部之內外而診之。以脈有雙弦單絃之類也。又以指推開其筋而診之。以脈有沉伏止絕之類也。
案脈經云。以意消息。進退舉按之。脈要精微云。推而外之云云。石山釋消息及推字者。本此也。
白話文:
汪石山說:所謂「消息」,是指仔細觀察。而「推」,是指用手指移動到脈搏的上下位置來進行診脈,以檢查脈搏是否有長短等特徵。另外,還可以手指移動到脈搏的內外側來診脈,以檢查脈搏是否有雙弦、單弦等特徵。此外,還能用手指推開筋膜來診脈,以檢查脈搏是否有沉伏、止絕等特徵。
吳山甫曰。東垣著此事難知。謂脈貴有神。有神者有力也。雖六數七極。三遲二敗猶生。此得診家精一之旨也。節庵辨傷寒脈法。以脈來有力為陽證。沉微無力為陰證。此發傷寒家之蒙瞽也。杜清碧診論曰。浮而有力為風。無力為虛。沉而有力為積。無力為氣。遲而有力為痛。無力為冷。數而有力為熱。無力為瘡。各於其部見之。此得診家之領要也。(脈語)
白話文:
吳山甫說,東垣主張要把脈診斷當作一門不易掌握的學問。認為脈搏要有力才重要。有力指有氣血。即使脈搏出現六數七極,三遲二敗的現象,病人仍然有可能生還。這說明診脈者必須掌握精湛的技巧。節庵解釋《傷寒論》的脈法,認為脈搏來勢有力是陽證,脈搏沉弱無力是陰證。這點把《傷寒論》中未曾明確的地方清楚地闡明瞭。杜清碧在《診論》中說,浮脈有力是風證,無力是虛證。沉脈有力是積證,無力是氣證。遲脈有力是痛證,無力是冷證。數脈有力是熱證,無力是瘡證。這些症狀都可以從脈象中發現。這掌握了診脈的關鍵所在。(出自《脈語》)
孫光裕曰。愚按有力。亦不足以狀其神。夫所謂神。滋生胃氣之神也。於浮沉遲數之中。有一段沖和神氣。不疾不徐。雖病無虞。以百病四時。皆以胃氣為本是也。蔡氏曰。凡脈不大不小。不長不短。不浮不沉。不澀不滑。應手中和。意思欣欣。難以名狀者。為胃氣。素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以此。(太初脈辨)
白話文:
孫光裕說,我認為這個形容還不夠有力,不足以描述它的神妙。所謂的「神」,就是滋生胃氣的神靈。在脈搏浮沉、緩慢、迅速的變化中,有一段和緩平順的神氣,不快不慢。即使生病,也不必擔憂。因為所有的疾病和四季變化,都以胃氣為根本。
蔡氏說,凡是脈搏不大不小,不長不短,不浮不沉,不澀不滑,接觸起來和諧平均,感覺喜悅充實,難以用語言形容的,就是胃氣。
《素問》上說,得到神氣就會昌盛,失去神氣就會死亡。這正說明瞭這一點。
滑伯仁曰。察脈須識上下來去至止六字。不明此六字。則陰陽虛實不別也。上者為陽。來者為陽。至者為陽。下者為陰。去者為陰。止者為陰也。上者。自尺部上於寸口。陽生於陰也。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陰生於陽也。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也。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也。應曰至。息曰止也。
白話文:
滑伯仁說:觀察脈象必須瞭解上下來去至止六個字。不明白這六個字,就無法分辨陰陽虛實。
- 上:指陽氣
- 來:指陽氣升發
- 至:指陽氣到達極點
- 下:指陰氣
- 去:指陰氣下降
- 止:指陰氣達到極點
從尺脈至寸口的脈象是上,表示陽氣從陰氣中生發。從寸口至尺脈的脈象是下,表示陰氣從陽氣中生發。從肌肉與皮膚的分界處向外鼓動的脈象是來,表示氣息升發。從皮膚與肌肉的分界處向內收縮的脈象是去,表示氣息下降。脈象跳動叫至,脈象停止跳動叫止。
又曰。診脈須要先識時脈胃脈。與府藏平脈。然後及於病脈。時脈。謂春三月。六部中帶弦。夏三月俱帶洪。秋三月俱帶浮。冬三月俱帶沉。胃脈。謂中按得之脈和緩。府藏平脈。心脈浮大而散。肺脈浮澀而短。肝脈弦而長。脾脈緩而大。腎脈沉而軟滑。凡人府藏脈既平。胃脈和。
又應時脈。乃無病者也。反此為病。(府藏部位。滑氏原五難菽法為說。詳見樞要。今不繁引。)
白話文:
另有記載說:診脈首先要辨識時脈、胃脈和府藏的正常脈象,然後再診斷病脈。
時脈:春三月,六部脈象都帶有弦脈。夏三月都帶有洪脈。秋三月都帶有浮脈。冬三月都帶有沉脈。
胃脈:用中指按壓時,脈象和緩。
府藏正常脈象:心脈浮大而發散。肺脈浮澀而短。肝脈弦長。脾脈緩而大。腎脈沉穩、柔軟滑潤。
一般人的府藏脈象正常,胃脈和緩。
案府藏平脈。非指下可辨。蓋胃者五藏六府之大源也。胃脈和平。正知府藏之和平。即是應手中和者。不必逐部尋究也。
白話文:
檢查五臟六腑氣血是否調和。並非指脈象即可判斷。因為胃是五臟六腑的總樞紐。胃部脈象平和,就代表五臟六腑氣血調和。也就是手上的脈象調和,不用逐一檢查。
陳遠公曰。看脈。須看有神無神。實是秘訣。而有神無神。何以別之。無論浮沉遲數。澀滑大小之各脈。按指之下。若有條理。先後秩然不亂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而充然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餘按指而微微鼓動者。亦謂有神。倘按之而散亂者。或有或無者。或來有力。
白話文:
陳遠公說:看脈象,必須觀察脈象是否有神氣。這是祕訣。脈象有神氣和沒有神氣,如何區分呢?無論是浮脈、沉脈、遲脈、數脈、澀脈、滑脈、大脈或小脈,按壓手指之下,如果脈搏井然有序,先後分明,不雜亂無章的,這是脈象最有神氣的。如果按壓手指,有充實的力度,這是脈象次有神氣的。其他按壓手指,微微鼓動的,也可以說是脈象有神氣。如果按壓時脈象散亂無序,時有時無,或有時有力,有時候又沒力道的,這是脈象沒有神氣的。
而去無力者。或輕按有。而重按絕無者。或時而續。時而斷者。或欲續而不能。或欲接而不得。或沉細之中。倏有依稀之狀。或洪大之內。忽有飄渺之形。皆是無神之脈。脈至無神。即為可畏。當用大補之劑。急救之。倘因循等待。必變為死脈。而後救之晚矣。(辨證錄)
白話文:
而脈象微弱無力者,有時輕輕按壓就有,用力按壓卻感覺不到。或者一陣有,一陣沒有。或者想要接續卻接不上,或者想要連接卻連不起來。或者在細弱微弱的脈搏中,偶爾隱約有脈象。或者在洪大有力的脈搏中,突然出現虛浮飄渺的形狀。這些都是沒有神采的脈象。脈搏出現無神,就令人擔憂。這時應當使用大補的藥物,緊急搶救。如果猶豫不決,慢慢等待,脈象就必定會變成死脈。等到那時再搶救,就晚了。
又曰。平脈者。言各脈之得其平也。如浮不甚浮。沉不甚沉。遲不甚遲。數不甚數耳。人現平脈多是胃氣之全也。胃氣無傷。又寧有疾病哉。此脈之所以貴得平耳。
白話文:
又說,平脈是指各脈都處於適中的狀態。比如浮脈不太浮,沉脈不太沉,遲脈不太遲,數脈不太數。如果人的脈搏平穩,大多是胃氣充足的表現。胃氣沒有受損,怎麼會有疾病呢?所以,脈搏平穩是十分可貴的。
王士亨曰。人生所稟氣血有變。故脈亦異常。有偏大偏小者。或一部之位無脈者。或轉移在他處者。其形或如蛇行雀啄亂絲。如旋轉於指下者。或有受氣自然者。或有因驚恐大病憂恚。精神離散。遂致轉移而不守也。此陰陽變化不測。不可以理推。若不因是。而得此脈者。非壽脈也。
白話文:
王士亨說:人體氣血變化,因此脈象也會異常。有的脈象很強或很弱,有的部位沒有脈象,有的脈象會轉移到其他部位。脈象的形狀有如蛇行、鳥啄、亂絲,有的在手指下旋轉。有些脈象是自然產生的,有的則是因為受到驚嚇、大病、憂愁,導致精神離散,脈象才會轉移而不守其位。這些都是陰陽變化的結果,無法用道理推測。如果不因為這些原因而出現這種脈象,那就不會是長壽之脈。
祝茹穹曰。人一身以胃為主。一陽之氣升於上。中實緋生物。其在脈中。難取形狀。診脈者。指下按之。渾渾緩緩。無形之可擬者。為平脈也。但覺有形。便是六淫阻滯。便是病脈耳。(心醫集)
白話文:
祝茹穹說:人體以胃為主。陽氣從胃部上升。如果胃氣實盛,就會滋生病氣。這些病氣存在於脈絡中,很難找出具體的形狀。診脈的時候,手指按下去感覺渾濁緩慢,沒有固定的形狀,這就是平和的脈象。如果感覺到有形體,那就是六淫之氣阻滯,就是病脈了。(出自《心醫集》)
何夢瑤曰。四時之升降動靜。發斂伸縮。相為對待者也。極於二至。平於二分。故脈子月極沉。午月極浮。至卯酉而平。觀經文謂秋脈中衡。又謂夏脈在膚。秋脈下膚。冬脈在骨。則秋之不當以浮可言可知也。特以肺位至高。其脈浮。秋金配肺。故示言浮耳。夫秋初之脈。仍帶夏象。
白話文:
何夢瑤說:四季氣血的升降活動、開合伸縮,都是相互對應的。在冬至、夏至時最極端,在春分、秋分時最平衡。因此,子月的脈象最沉,午月的脈象最浮,而卯月、酉月則平穩。醫經中說「秋脈中衡」,又說「夏脈在膚,秋脈下膚,冬脈在骨」。由此可知,秋天脈象不能簡單地說為浮脈。秋脈之所以顯得浮,是因為肺位於人體最高處,肺脈天生就浮。秋天屬金,與肺臟相配,所以秋脈表現出浮的現象。不過,初秋的脈象仍然帶有夏季的餘象。
言浮猶可。若於酉戌之月。仍求浮脈。不亦惑乎。夫於春言長滑。則於秋言短澀可知。於冬言沉實。則於夏言浮虛可知。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是在讀者之領會耳。(醫碥)
白話文:
說浮脈還可以理解。如果在酉戌之月(秋天)還求浮脈,豈不是迷惑了?因為春季說脈像應該是長而滑,那麼秋季脈像應當短而澀可知。冬季脈像應沉而實,那麼夏季脈像應浮而虛也可知。書中意思無法全部寫出來,所說的也表達不出全部涵義,在於讀者領會。
案平脈不一。所謂不緩不急。不澀不滑。不長不短。不低不昂。不縱不橫。此形象之平也。一息五至。息數之平也。弦洪毛石。四時之平也。而人之稟賦不同。脈亦不一其形。此乃稟受之平也。吾家君有平脈考一書。嘗詳及此云。
白話文:
探測脈象並無統一標準。所謂平脈,指不緩不急、不澀不滑、不長不短、不低不昂、不縱不橫,這是一種脈象的具象表現。每分鐘脈搏跳動五次,是脈搏數量的平穩表現。弦、洪、毛、石等四種脈象,是四季脈象的平穩表現。不過,人的體質各有不同,脈象也各有不同,這就屬於與生俱來的平穩表現。我們家師傅有一本《平脈考》的著作,其中詳細闡述了這方面的內容。
董西園曰。脈者血之府也。血充脈中。緣氣流行。肢體百骸。無所不到。故為氣血之先機。憑此可以察氣血之盛衰。疾病未形。脈先昭著。故云先機。所謂脈者。即經脈也。若專以經為脈。則反遺言氣血。但言血則遺氣。但言氣則遺血。故以脈明之。凡邪正虛實寒熱。憑此可推而得焉。(醫級)
白話文:
董西園說:脈象是血的倉庫。血液充滿在脈中,隨著氣的運行,流遍全身各處。因此脈象是氣血變化的先兆,根據脈象可以觀察氣血的盛衰。疾病還沒有形成,脈象上就已經表現出來了,所以稱為先兆。所謂的脈象,就是經脈。如果只把經絡當作脈象,就會忽略氣血。只說血就會忽略氣,只說氣就會忽略血。所以用「脈」來表示。凡是邪正虛實寒熱,都可以通過脈象推斷出來。
又曰。瘦者肌肉薄。其脈輕手可得。應如浮狀。肥者肌肉豐。其脈重按乃見。當如沉類。反者必病。浮大動數滑。陽也。人無疾病。六部見此。謂之六陽脈。非病脈也。其人稟氣必厚。多陽少陰。病則多火。沉弱澀弦微。陰也。人無所苦。六部皆然。謂之六陰脈。其人稟氣清平。多陰少陽。病則多寒。但六陰六陽之脈。不多見。偏見而不全見者。多有之。
白話文:
另外,瘦的人肌肉薄,脈搏輕微,容易摸到,看起來像浮脈的狀態。肥胖的人肌肉豐厚,脈搏沉重,需要按壓才能摸到,像沉脈的狀態。如果相反,就一定有疾病。
脈象浮大、動數、滑利,屬於陽脈。健康的人,六個部位都出現這種脈象,稱為六陽脈,不是疾病的脈象。這種人先天體質強壯,陽氣較多,陰氣較少。如果生病,多為火熱證。
脈象沉弱、澀弦、細微,屬於陰脈。健康的人,六個部位都出現這種脈象,稱為六陰脈。這種人先天體質平和,陰氣較多,陽氣較少。如果生病,多為寒證。
不過,六陰六陽之脈同時出現的情況不常見。多見偏陽或偏陰的脈象,但不完全出現。
吳幼清曰。五臟六腑之經。分布手與足。凡十二脈。魚際下寸內九分。尺內七分者。手太陰肺經之一脈也。醫者於左右寸關尺。輒名之曰此心脈。此脾脈。此肝脈。此腎脈。非也。手三部皆肺藏。而分其部位。以候他藏之氣焉耳。其說見於素問脈要精微論。而其所以然之故。
白話文:
吳幼清說:五臟六腑的經絡分佈在手和腳上,總共有十二條脈絡。在魚際穴下方一寸九分,尺關穴內七分的,是手太陰肺經的一條脈絡。醫生在左手或右手的寸、關、尺三個部位,常常將它們稱為「心脈」、「脾脈」、「肝脈」、「腎脈」,這是錯誤的。手上的三個部位都屬於肺臟的經絡,只是分出不同的位置,用來診察其他臟腑的氣息罷了。這種說法記載在《素問·脈要精微論》中。
則秦越人八十一難之首章發明至矣。是何也。脈者血之流派。氣使然也。肺居五藏之上。氣所出入之門戶也。脈行始肺終肝。而復會於肺。故其經穴。名曰氣口。而為脈之大會。一身之氣。必於是占焉。(吳文定公集贈邵志可序)
白話文:
《內經》中《秦越人八十一難》的首章就闡明瞭這個道理。這是為什麼呢?脈絡是血的流動支脈,是由氣推動的。肺位於五臟之上,是氣出入的門戶。脈絡運行從肺開始,到肝臟結束,又回到肺,所以肺上的經穴叫「氣口」,是脈絡的大會合之處。一個人全身的氣,一定要在這裡檢查才能得知。
何夢瑤曰。脈之形體。長而圓。如以水貫蔥葉中。有長有短。有大有小。有虛有實。有緩有急。脈之行動。如以氣鼓蔥葉中之水。使之流動也。有浮有沉。有遲有數。有澀有滑。
白話文:
何夢瑤說:脈搏的形狀,又長又圓,就像水流過蔥葉一樣。脈搏有長有短,有大有小,有虛有實,有緩有急。脈搏的流動,猶如氣體鼓動蔥葉中的水,使其流動。脈搏有浮有沉,有遲有數,有澀有滑。
柳貫曰。古以動數候脈。是吃緊語。須候五十動。乃知五藏缺失。今人指到腕骨。即云見了。夫五十動。豈彈指間事耶。故學者當診脈問證。聽聲觀色。斯備四診而無失。(道傳集○瀕湖脈學引)
白話文:
柳貫說:古代用脈搏的動數來判斷病情,這是至關重要的事情。必須等到脈搏跳動五十次,才能瞭解五臟的虛損。現在的人一摸到腕骨,就說看出來了。那五十次脈搏的跳動,豈是彈指之間就能察覺到的呢?因此,學醫的人在診脈時,應當詢問患者的症狀,並通過聽聲音、看氣色等方法來進行綜合診斷,這樣才能做到全面瞭解病情,不致於有疏漏。
汪石山曰。脈經云。浮為風。為虛。為氣。為嘔。為厥。為痞。為脹。為滿不食。為熱。為內結等類。所主不一。數十餘病。假使診得浮脈。彼將斷其為何病耶。苟不兼之以望聞問。而欲的知其為何病。吾謂戛戛乎其難矣。古人以切。居望聞問之後。則是望聞問之間。已得其病情。
白話文:
汪石山說:「《脈經》記載,浮脈代表風、虛、氣、嘔吐、厥逆、痞氣、腹脹、不思飲食、熱症、內結等類別。它所代表的疾病不只一種,有幾十種。假設診斷出浮脈,難道就可以斷定是哪種疾病嗎?如果沒有結合望、聞、問診,而想準確地知道是哪種疾病,我認為這非常困難。古人把切脈放在望、聞、問之後,這是因為在望、聞、問的過程中,已經瞭解了病人的病情。」
不過再診其脈。看病應與不應也。若病與脈應。則吉而易醫。脈與病反。則凶而難治。以脈參病。意蓋如此。曷嘗以診脈知病為貴哉。夫脈經一書。拳拳示人以診法。而開卷入首。便言觀形察色。彼此參伍。以決死生。可見望聞問切。醫之不可缺一也。豈得而偏廢乎。
白話文:
但再診視他的脈象。看病情是否符合脈象。如果病情和脈象相符,那麼預後良好,容易治療。脈象和病情相違背,那麼預後不佳,難以治療。用脈象來驗證病情,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哪曾把根據脈象來判斷病情當作最重要的呢?《脈經》這本書,專門教人診脈的方法,但開篇便論述觀察形色。各種診斷方法互相補充,用來判斷患者生死。可見望聞問切四診,對看病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怎能片面地只重視其中一種呢?
張景岳曰。脈者血氣之神。邪正之鑑也。有諸中。必形諸外。故血氣盛者。脈必盛。血氣衰者。脈必衰。無病者。脈必正。有病者。脈必乖。矧人之疾病。無過表裡寒熱虛實。只此六字。業已盡之。然六者之中。又惟虛實二字為最要。蓋凡以表證里證。寒證熱證。無不皆有虛實。
白話文:
張景嶽說:脈象是氣血活動的徵象,是分辨疾病性質的鏡子。人體內部的變化,必然會表現於外部。因此,氣血旺盛,脈象必定有力。氣血衰弱,脈象必定微弱。沒有疾病,脈象必定規律。有疾病,脈象必定紊亂。再者,人的疾病不外乎表裡寒熱虛實。這六個字已經概括了所有的症狀。然而,這六者之中,只有虛實二字最重要。因為凡是表證、裏證、寒證、熱證,沒有哪一種不是包含虛實的。
既能知表裡寒熱。而復能以虛實二字決之。則千病萬病。可以一貫矣。且治病之法。無逾攻補。用攻用補。無逾虛實。欲察虛實。無逾脈息。雖脈有二十四名。主病各異。然一脈能兼諸病。一病亦能兼諸脈。其中隱微。大有玄秘。正以諸脈中。亦皆虛實之變耳。言脈至此。有神存矣。
白話文:
既能辨清身體表裡寒熱的變化,還能再用「虛實」兩個字來判斷病情。那麼上千種、上萬種疾病,都可以用一個標準來貫穿了。而且治療疾病的方法,不外乎攻補。使用攻法、補法的依據,離不開虛實。想要分辨虛實,最可靠的就是脈息。雖然脈象有二十四種不同的名稱,主治的疾病各不相同,但一種脈象可以同時兼顧多種疾病,一種疾病也可能具備多種脈象。其中的奧妙,藏著非常深遠的道理。正是因為諸多脈象之中,也都是虛實變化的反應。說到脈象,這裡面已經蘊含著神采了。
倘不知要。而泛焉求跡。則毫釐千里。必多迷誤。故予特表此義。有如洪濤巨浪中。則在乎牢執柁干。而病值危難處。則在乎專辨虛實。虛實得真。則標本陰陽。萬無一失。其或脈有疑似。又必兼證兼理。以察其孰客孰主。孰緩孰急。能知本末先後。是即神之至也矣。(脈神草)
白話文:
如果不瞭解重點,而盲目地追求細節,就像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一樣,肯定會有很多錯誤。所以我特地提示這個道理。就像在洶湧的波濤中,關鍵在於牢牢抓住船槳,而在病情危急的情況下,關鍵在於辨別虛實。虛實辨別正確,標本陰陽把握無誤。如果脈象有真假混淆的情況,又必須結合證候和病理,以判斷哪是客邪、哪是主症,哪是緩症、哪是急症。能夠知道病情的本末先後,這纔是醫術高超的體現。
又曰。據脈法所言。凡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多熱。遲為多寒。弦強為實。微細為虛。是固然矣。然疑似中。尤有真辨。此其關係非小。不可不察也。如浮雖屬表。而凡陰虛血少。中氣虧損者。必浮而無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沉雖屬裡。而凡表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皮毛。
白話文:
古文:
又說,根據脈象的說法,浮脈表示病症在表層,沉脈表示病症在裏層,脈搏快表示熱盛,脈搏慢表示寒盛,脈弦而強表示實證,脈微細表示虛證。這些都是基本的道理。然而,在相似症狀中,還需要仔細辨別。這一點關係重大,不可不注意。
浮脈雖然通常屬於表證,但是陰虛血少、中氣虧損的人,脈象也會浮起,但沒有力氣。所以,不能簡單地把浮脈都看作表證。沉脈雖然通常屬於裏證,但是表邪初侵很深的時候,寒邪束縛皮毛,也會出現沉脈。
脈不能達。亦必沉緊。是沉不可以概言里。數為熱。而真熱者未必數。凡虛損之證。陰陽俱困。氣血張皇。虛甚者。數必甚。是數不可以概言熱。遲雖為寒。凡傷寒初退。餘熱未清。脈多遲滑。是遲不可以概言寒。弦強類實。而真陰胃氣大虧。及陰陽關格等證。脈必豁大而弦健。
白話文:
脈搏微弱,通常是沉緊的。但沉脈並不代表一定是裡證。脈搏數急通常表示有熱,但真正的熱證不一定會出現脈數。凡是虛損病症,陰陽兩虛,氣血運行混亂。虛證嚴重者,脈數必然很急。所以脈數並不能概括為熱證。脈搏遲緩雖然表示有寒,但是對於傷寒初愈,餘熱未清的情況,脈象往往遲緩而滑利。因此,脈遲並不代表一定是有寒證。弦脈、強脈通常是實證的表現。但如果真陰虧虛、胃氣嚴重不足或陰陽關格等病症,脈象可能寬大而弦緊。
是強不可以概言實。微細類虛。而凡痛極氣閉。營衛壅滯不通者。脈必伏匿。是伏不可以概言虛。由此推之。則不止是也。凡諸脈中皆有疑似。皆有真辨。診能及此。其必得鳶魚之學者乎。不易言也。
白話文:
強脈不一定表示實證,細弱脈也不一定是虛證。一般來說,疼痛嚴重導致氣血不通,營衛運行滯塞不通暢的人,脈搏會很隱伏。所以,伏脈也不能一概而論為虛證。由此推論下去,不僅僅是這樣。凡是各種脈象,都有相似或不同的情況,都有真假之分。診斷能達到這個水平,恐怕要像鳶魚一樣擅長觀察才能做到吧。確實不容易一言以蔽之。
又曰。治病之法。有當舍證從脈者。有當舍脈從證者。何也。蓋證有真假。脈亦有真假。凡見脈證有不相合者。則必有一真一假。隱乎其中矣。故有以陽證見陰脈者。有以陰證見陽脈者。有以虛證見實脈者。有以實證見虛脈者。此陰彼陽。此虛彼實。將何從乎。病而遇此。最難下手。
白話文:
另外說,治療的方法,有時候應該放棄症狀而根據脈象,有時候又應該放棄脈象而根據症狀。為什麼呢?因為症狀有真有假,脈象也有真有假。凡是發現脈象和症狀不符的,那麼必定其中有一真一假,隱藏其中了。所以有陽證(症狀)卻見陰脈(脈象)的,有陰證(症狀)卻見陽脈(脈象)的,有虛證(症狀)卻見實脈(脈象)的,有實證(症狀)卻見虛脈(脈象)的。這邊是陰證、那邊是陽證,這邊是虛證、那邊是實證,應該從哪個下手呢?生病遇到這種情況,最難下手。
最易差錯。不有真見。必致殺人。矧今人只知見在。不識隱微。凡遇證之實。而脈之虛者。必直攻其證。而忘其脈之真虛也。或遇脈之弦大。而證之虛者。亦必直攻其脈。而忘其證之無實也。此其故正以似虛似實。疑本難明。當舍當從。孰知其要。醫有迷途。莫此為甚。余嘗熟察之矣。
白話文:
最容易出錯的是,沒有真正的見解,一定會誤殺病人。何況現在的人只知道眼前,不瞭解隱情。凡是遇到虛實不符的情況,例如症狀為實而脈象為虛,就只單純針對症狀治療,而忘記了脈象纔是真正的虛證;又或者遇到脈象弦大而症狀為虛,也只單純針對脈象治療,而忘記了症狀並非實證。這都是因為看似虛實,實際上虛實難辨,而分辨虛實的關鍵又難以明確,因此難以確定是該治療虛證還是實證。醫者因此陷於迷惘,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我曾仔細觀察,深以為然。
大都證實脈虛者。必其證為假實也。脈實證虛者。必其脈為假實也。何以見之。如外雖煩熱。而脈見微弱者。必火虛也。腹雖脹滿。而脈見微弱者。必胃虛也。虛火虛脹。其堪攻乎。此宜從脈之虛。不從證之實也。其有本無煩熱。而脈見洪數者。非火邪也。本無脹滯。而脈見弦強者。
白話文:
大部分情況下,脈象虛弱的人,其證狀實際上是假性實證。脈象實而證狀虛弱的人,其脈象實際上是假性實證。為什麼這樣說呢?比如說,外表上雖然有發熱的症狀,但是脈象卻很虛弱,這一定是虛火。腹部雖然脹滿,但是脈象卻很虛弱,這一定是胃氣虛弱。虛火和虛脹,怎麼能攻治呢?這種情況應該根據脈象的虛弱來治療,而不是根據證狀的實證來治療。還有一種情況,原本沒有發熱的症狀,但是脈象卻洪大而數,這並不是火邪。原本沒有脹滯的症狀,但是脈象卻弦緊而強,這就是氣滯血瘀。
非內實也。無熱無脹。其堪瀉乎。此宜從證之虛。不從脈之實也。凡此之類。但言假實。不言假虛。果何意也。蓋實有假實。虛無假虛。假實者病多變幻。此其所以有假也。假虛者。虧損既露。所以無假也。大凡脈證不合者。中必有奸。必先察其虛。以求根本。庶乎無誤。此誠不易之要法也。
白話文:
這不是真正的實證。既沒有發熱,也沒有腹脹。難道可以瀉下嗎?這種情況應該從證候的虛證來治療,而不是從脈象的實證來治療。凡是這種情況,只說「假實」,不說「假虛」。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實證有假實,虛證沒有假虛。假實是指病情多變。這就是有「假」的原因。假虛是指虧損已經明顯,所以沒有「假」。凡是脈象和證候不符合的,其中一定有問題。一定要先察看虛證,以求根本,這樣纔不會出錯。這真是不可改變的重要法則。
又曰。真實假虛之候。非曰必無。如寒邪內傷。或食停氣滯。而心腹急痛。以致脈道沉伏。或促或結一證。此以邪閉經絡而然。脈雖若虛。而必有痛脹等證可據者。是誠假虛之脈。本非虛也。又若四肢厥逆。或惡風怯寒。而脈見滑數一證。此由熱極生寒。外雖若虛。而內有煩熱便結等證可據者。
白話文:
另外,對於真虛假虛的診斷,並非絕對沒有(假虛脈象)。例如,寒邪侵入體內造成損傷,或飲食停滯,氣機不暢,導致心腹劇痛,甚至脈象沉伏、脈搏忽快忽慢。這些症狀都是因為邪氣堵塞經絡所致。脈象雖然虛弱,但必然有疼痛、脹滿等症狀作為依據。這就是假性虛脈,本質上並不虛。再如,四肢冰冷,甚至畏寒怕冷,但脈象卻見滑數。這是因為熱邪極盛而化寒,外在雖然表現為虛弱,但內在可能有煩躁、便祕等症狀作為依據。
是誠假虛之病。本非虛也。大抵假虛之證。只此二條。若有是實脈。而無是實證。即假實脈也。有是實證。而無是實脈。即假實證也。知假知真。即知所從舍矣。
白話文:
另外,還有按照脈象和症狀來辨證的方法。這是因為疾病有輕重之分。如果疾病原本較輕微,沒有其他危急的徵兆,那麼根據症狀來治療,通常是沒有問題的。這就是「從證」。如果疾病影響內臟氣血,稍有疑難之處,那麼就必須仔細辨別虛實,根據脈象開藥,纔算恰當。因此,疾病較輕的,從證辨證的比例大約是十分之二;疾病較重的,從脈辨證的比例大約是十分之九。可見,脈象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說脈象有真假之分,但其實是人判斷不準確造成的。脈象怎麼會有假呢?
又曰。又有從脈從證之法。乃以病有輕重為言也。如病本輕淺。別無危候者。因見在以治其標。自無不可。此從證也。若病關藏氣。稍見疑難。則必須詳辨虛實。憑脈下藥。方為切當。所以輕者從證。十惟一二。重者從脈。十當八九。此脈之關係非淺也。雖曰脈有真假。而實由人見之不真耳。脈亦何從假哉。
陳士鐸曰。脈有陰陽之不同。王叔和分七表八里。似乎切脈分明。不知無一脈無陰陽。非淨為陽而沉為陰。遲為陰而數為陽也。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於中消息。全在臨症時察之。心可意會。非筆墨能繪畫耳。
白話文:
陳士鐸說,脈象有陰陽之分。王叔和將脈象分為七表八里,好像把脈能分得清清楚楚。不知道實際上每一種脈象都同時具有陰陽兩方面。並不是浮脈就一定是陽脈,沉脈就一定是陰脈。也不能說遲脈就是陰脈,數脈就是陽脈。陰脈中有陽氣,陽脈中有陰氣。這些微妙的變化,都要在實際診症時仔細觀察才能體會到。這種微妙的變化,無法用文字和繪畫清晰地描繪出來。
董西園曰。浮為表證。法當表汗。此其常也。然亦有宜下者。仲景云。若脈浮大。心下硬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者是也。脈沉屬裡。治宜從下。而亦有宜汗者。如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而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微汗之是也。脈促為陽盛。當用葛根芩連清之矣。若促而厥冷者。
白話文:
董西園說,浮脈是表證,通常應該發汗治療。但也有適合用下法的。仲景說,如果脈浮大,心下堅硬有熱,屬於臟腑的病,就應該攻治,而不讓它發汗。脈沉屬裏,應該從下治療。但也有適合發汗的,比如少陰病剛開始時,反而發熱但是脈沉,就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微汗一下。脈促是陽氣太盛,應該用葛根芩連清熱。如果又促又厥冷,
為虛脫。非灸非溫不可。此又非促為陽盛之脈也。脈遲為寒。當用姜附溫之矣。若陽明脈遲。不惡寒。身體濈濈汗出。則用大承氣湯。此又非遲為陰寒之脈矣。四者皆從症。不從脈也。至若從脈舍症之治。如表證宜汗。此常法也。仲景曰。病發熱頭痛而脈反沉。身體疼痛者。
白話文:
這是一種虛脫的狀態,非針灸或溫補不可。但這不是促進陽氣過盛的方法。脈搏遲緩是寒氣的表現。應該用生薑和附子來溫補它。
如果是陽明脈遲緩,但不惡寒,身體發熱出汗,則可以使用大承氣湯。這也不是因為脈搏遲緩而出現陰寒症狀。
這四種情況都根據症狀而定,而不是根據脈象。至於根據脈象而捨棄症狀的治療方法,例如外感證應該發汗,這是常規的做法。仲景說,發熱頭痛而脈象反而沉穩,身體疼痛的,
當先救里。用四逆湯。此從脈沉為治也。(此條若無頭疼。乃可竟從里治。否則尚宜斟酌。)裡實用下。此常法也。如日晡發熱者。屬陽明。若脈浮虛者。宜法汗。用桂枝。此從脈浮為治也。結胸證具。自當以大小陷胸治之矣。若脈浮大者不可陷。陷之則死。是宜從脈證。
白話文:
首先治療裡證。使用四逆湯。這是根據脈沉的治法。(如果沒有頭痛,就可以只治療裡證。否則需要謹慎斟酌。)裡實證就用瀉法。這是通用的方法。如果下午開始發熱,屬於陽明經證。如果脈象浮虛,應該用發汗法。使用桂枝湯。這是根據脈浮的治法。結胸的證狀齊全,自然應該用大小陷胸湯治療。如果脈象浮大,就不能陷法,陷法會導致死亡。所以應該根據脈證來治療。
而酌解之也。身疼痛者。當以桂枝發之。若尺中遲者。不可汗。以營血不足故也。是宜從脈而調其營矣。此四者。從脈不從證也。
白話文:
我們根據脈象來分析病情並制定治療方案。身體疼痛時,應當使用桂枝來解表發汗。如果尺脈(寸脈、關脈、尺脈中的尺脈)跳動緩慢,則不能發汗,因為營血不足。此時應該根據脈象來調理營血。這四種情況,都是根據脈象來判斷,而不是根據症狀。
朱丹溪曰。凡看脈。如得惡脈。當覆手取。如與正取同。乃元氣絕。必難治矣。如與正取不同。乃陰陽錯綜。未必死。(丹溪纂要)
白話文:
朱丹溪說:在切脈時,如果摸到非常不好的脈象,就要反手再把脈。如果反手把脈的結果與正面把脈相同,表示元氣已經耗盡,很難治癒。如果反手把脈的結果與正面把脈不同,表示陰陽氣血錯亂,不一定會死。
高武曰。人或有寸關尺三部脈不見。自列缺至陽谿脈見者。俗謂之反關脈。此經脈虛。而絡脈滿。千金翼。謂腸脈逆。反大於寸口三倍。叔和尚未之及。而況高陽生哉。(針灸聚英○案所引千金翼。今無考。)虞天民曰。此地天交泰。生成無病之脈耳。學者可不曉歟。(醫學正傳)張路玉曰。
白話文:
高武說:有的人寸關尺三部脈都沒有。只有從列缺穴到陽谿穴這段脈絡有脈象。俗話叫做「反關脈」。這表明正經的脈氣不足,而絡脈的脈氣卻很充盛。《千金翼方》說:是腸脈倒流,比寸口脈大三倍。叔和都沒有提到過這種脈象,更何況高陽生呢?(《針灸聚英》注:所引《千金翼方》,現在無法考證。)
虞天民說:這是地天交泰,生成沒有病痛的脈象而已。學醫的人能不明白嗎?(《醫學正傳》)張路玉說:
脈之反關者。皆由脈道阻礙。故易位而見。自不能條暢如平常之脈也。有一手反關者。有兩手反關者。有從關斜走至寸。而反關者。有反於內側。近大陵而上者。有六部原如絲。而陽谿列缺。別有一脈。大於正位者。亦有諸部皆細小不振。中有一粒如珠者。此經脈阻結於其處之狀也。
(診宗三昧)
白話文:
脈象反關,都是因為脈道受阻,所以會在不正常的地方出現。不能像平時那樣運行順暢。有的人一隻手脈象反關,有的人兩隻手都反關。有的人從關脈斜行到寸脈而反關,有的人反於內側,靠近大陵穴上行。有的人六部脈象原本像絲一樣細,但陽谿穴和列缺穴卻出現另一條脈象,比正常位置的脈象更大。也有的人各部脈象都細小無力,中間有一顆像珠子一樣的硬結。這些都是經脈在某處受阻的表現。
案至真要論云。諸不應者。反其診則見矣。王啟玄注曰。不應者。皆為脈沉。脈沉下者。仰手而沉。覆其手則沉為浮。細為大也。陶節庵云。病人若平素原無正取脈。須用覆手取之。脈必見也。此屬反關脈。診法與正取法同。若平素正取有脈。後因病診之。無脈者。亦當覆手取之。
白話文:
《至真要論》中提到:脈象異常時,反過來診脈就可以看出來了。王啟玄註解說:異常情況下,脈象都表現為沉。脈沉伏於下,仰手測摸時仍為沉脈,覆手測摸時沉脈會轉為浮脈,細脈會轉為大脈。陶節庵說:如果患者平常沒有正常的脈象,需要反手取脈,脈象才能顯現出來。這種脈象屬於反關脈,診脈方法與正常取脈法相同。如果患者平常正取脈有脈象,後來因病診脈時沒有脈象,也應該反手取脈。
取之而脈出者。陰陽錯亂也。宜和合陰陽。如覆取正取。俱無脈者必死矣。此為良法。王陶所說。今驗之。極如其言。脈伏甚者。亦當以此法診得焉。
白話文:
針刺後如果脈搏跳出來,是因為陰陽錯亂,應調和陰陽。如果針刺後脈搏跳出來,就表示陰陽調和。如果針刺後脈搏沒有跳出來,那肯定會死。這是治療的好方法,由王陶提出。現在驗證他的說法,確實非常符合他的說法。脈搏非常隱伏的患者,也應該用這個方法診斷出來。
醫學綱目。載開寶寺僧。衣缽甚厚。常施惠於人。孫兆重之與往還。一日謂孫曰。某有一事。於翁約賞罰為戲。可否。孫曰。如何為賞罰。儈曰。若診吾脈。若知某病。賞三十千為一筵。若不中。罰十千歸小僧。孫曰。諾。與之診。左手無脈。右手有脈。遂尋左手之脈。乃轉左臂上。
白話文:
《醫學綱目》中記載,開寶寺有一位僧人,衣服非常厚實,常常向人施捨。孫兆經常和他有來往。有一天,僧人對孫兆說:「我有一件事,想跟您玩賞罰遊戲,可以嗎?」孫兆問:「怎麼賞罰?」僧人說:「如果你診斷出我的脈象,並且知道我有什麼病,我就給你三十千錢設宴款待你;如果你診斷不出來,就罰給你十千錢。」孫兆答應了,於是替他診脈。左手的脈象微弱,右手的脈象較明顯。孫兆仔細檢查左手的脈象,發現它轉到了左臂上。
動搖如常。孫曰。此異脈也。醫書不載。脈行常道。豈有移易之理。往昔少年為驚撲。震動心神。脈脫舊道。乍移臂外。復遇驚撲。不能再歸。年歲長大。氣血已定。不能復移。目下無病爾。僧曰。某襁褓而撲背幾死。固宜脈失所。某亦平生無病。亦不曾診脈。聞公神醫試驗之。
果神醫也。○按此疑因驚撲為反關之脈者。世亦間有焉。姑附於斯。
白話文:
脈搏活動的位置一直沒有改變。孫思邈說:這是奇特的脈象,醫書上沒有記載。脈搏沿著固定的路線運行,怎麼會有改變位置的道理?過去在少年時期受到驚嚇,驚動了心神,脈搏就脫離了原來的路線,突然移到了手臂外面。後來又遇到驚嚇,脈搏無法再歸於原本的位置。隨著年紀的增長,氣血已經穩定,脈搏也無法再移位,目前沒有疾病。和尚說:我在襁褓中摔倒在地上,幾乎摔死,所以脈搏失位是很正常的。我也一生沒有疾病,也沒有診過脈。聽說您是神醫,所以請您試驗一下。
董西園曰。老者氣血已衰。脈宜衰弱。過旺則病。若脈盛而不躁。健飯如常。此稟之厚。壽之徵也。若強而躁疾。則為孤陽。少壯者脈宜充實。弱則多病。謂其氣血日盈之年。而得此。不足故也。若脈體小而和緩。三部相等。此稟之靜。養之定也。惟細而勁急者。則為不吉。
白話文:
董西園說:老年人的氣血已經衰弱,脈象應該衰弱無力。如果脈搏過於強旺,就會生病。如果脈象強盛但卻不急躁,飲食正常,說明體質強健,長壽的徵兆。如果脈象強勁而且急躁,則為孤陽之症。年輕人脈象應該充實有力。如果脈象虛弱,則容易生病。因為年輕人氣血正處於充盈的階段,出現虛弱說明氣血不足。如果脈體細小而和緩,三部脈象均等,說明體質安靜,修養平靜。只有細弱而急促的脈象,纔是凶兆。
故執脈審症者。一成之矩也。隨人變通者。圓機之義也。肥盛之人。氣盛於外。而肌肉豐厚。其脈多洪而沉。瘦小之人。氣急於中。肌肉淺薄。其脈多數而浮。酒後之脈必數。食後之脈常洪。遠行之脈必疾。久飢之脈必空。孩提襁褓。脈數為常也。
白話文:
所以,執著於脈象來判斷症狀的人,只能一成不變地照本宣科。而能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調整的人,才符合中醫的圓通之道。
肥胖的人,氣血旺盛,肌肉豐厚,脈象通常有力而沉穩。瘦小的人,氣血不足,肌肉薄弱,脈象通常急促而浮淺。
飲酒後,脈搏必定會快速。進食後,脈搏通常有力。遠行後,脈搏必定會快。長時間飢餓後,脈搏必定會虛弱。嬰兒和襁褓中的幼兒,脈搏快速是正常的。
葉文齡曰。脈經云。性急人脈躁。性緩人脈靜。夫脈乃氣血之運。而行於呼吸者也。血稟偏勝。必多緩。陰之靜也。氣稟偏勝。必多急。陽之躁也。以此只可論人之氣血。孰為不足。不可以性情。而謂躁靜者也。(醫學統旨)
白話文:
葉文齡說:脈經上說,性情急躁的人,脈象會躁動;性情緩慢的人,脈象會平穩。脈象是氣血運行的反映,而氣血的運行與呼吸相關。
如果體內血氣偏勝,那麼脈象會較為緩慢,因為血屬陰,陰主靜。如果體內氣血偏勝,那麼脈象會較為急促,因為氣屬陽,陽主躁動。
因此,只可以用脈象來判斷一個人氣血的虛實,不能根據性格來判斷脈象的躁靜。
陳無擇曰。經云。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乃可診有過之脈。或有作為。當停寧食頃。俟定乃診。師亦如之。釋曰。停寧俟定。即不拘於平旦。況倉卒病生。豈待平且。學者知之。(三因方)
白話文:
陳無擇說,醫經上說,常常在黎明時分,陰氣尚未運行,陽氣尚未消散,飲食尚未進入口中,經絡尚未充盈,絡脈發揮調節作用平衡,這時可以診斷出過盛的脈象,或者需要進行治療的病症。或者在進食後暫時停止診脈,等待一段時間後再診脈。老師也是這樣做的。釋文說,所謂暫停和等待不再拘泥於黎明時分,尤其是突然發生的疾病,難道還要等到天明嗎?學醫者要明白這個道理。(三因方)
徐春甫曰。無脈之候。所因不一。久病無脈。氣絕者死。暴病無脈。氣鬱可治。傷寒頭風。痰積經閉。憂驚折傷。關格吐利。氣運不應。斯皆勿忌。
白話文:
徐春甫說:沒有脈象的原因不只一個。
- 久病沒有脈象,是氣息消散,會死亡。
- 突然發病沒有脈象,可能是氣鬱,可以治療。
- 傷寒、頭風、痰積經閉、憂慮驚嚇、筋骨折傷、沖關阻滯、嘔吐腹瀉、氣機運行不順,都不需要迴避(脈象)。
沈朗仲曰。久病服藥後。六脈俱和。偶一日診。或數或細。或虛弱。或變怪異常。即當細問起居之故。或因一夜不睡而變者。或因勞役惱怒。或因感冒風寒。各隨其所感而治之。(病機彙編)
白話文:
沈朗仲說:久病服藥後,如果脈象都恢復正常,偶然一天把脈時,發現脈象或快或細,或虛弱,或異常變動,就應該仔細詢問病人的生活起居。有些脈象的變化可能是因為前一晚沒有睡好所致;有些可能是因為勞累、生氣或受了風寒;應根據不同的原因進行治療。(摘自《病機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