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簡

《脈學輯要》~ 卷中 (3)

回本書目錄

卷中 (3)

1.

王叔和曰。弦脈。如張弓弦。(出脈經注)

嚴三點曰。弦。如箏弦。長過指而有力。

王文潔曰。弦。一條而來。按之不移。舉之應手端手端直弦。曰弦。(脈訣圖注評林)

白話文:

王叔和說,弦脈的特徵就像拉緊的弓弦一樣。

嚴三點表示,弦脈像箏的弦,脈搏長且有力,超過手指的寬度。

王文潔描述,弦脈是一條直線傳來的脈象,按壓時位置不移動,抬手時能清晰感到端直如弦的脈象。

李中梓曰。素問云。端直以長。(玉機真藏)叔和云。如張弓弦。巢氏云。按之不移。綽綽如按琴瑟弦。同父云。從中直過。挺然指下。諸家之論弦脈。可謂深切著明矣。

白話文:

李中梓說:「《素問》上說:端正、直長。」叔和說:「像拉滿的弓弦。」巢氏說:「按下去不移動,好像按在琴瑟上一樣。」同父說:「從中間直直地穿過,挺拔地伸出手指。」這些醫家關於弦脈的論述,可謂非常深入和清晰。

高鼓峰曰。弦如弓弦之弦。按之勒指。胃氣將絕。五藏無土。木氣太甚。即真藏脈。凡病脈見之即凶。(已任編)

吳山甫曰。雙弦者。脈來如引二線也。為肝實。為痛。若單絃。只一線耳。

白話文:

高鼓峯說:弦脈就像弓弦,按壓後會勒傷手指。這是胃氣將要耗盡的徵兆。五臟中缺乏土氣,木氣過於旺盛。這是真藏脈,一旦發現這種脈象,患者病情就會兇險。(已任編)

徐忠可曰。有一手兩條脈。亦曰雙弦。此乃元氣不壯之人。往往多見此脈。亦屬虛。適愚概溫補中氣。兼化痰。應手而愈。(金匱要略論注)

白話文:

徐忠可說,有一種手上的脈象是兩條。也稱作「雙弦脈」。這種脈象多見於元氣不旺的人,也是屬於虛弱的脈象。曾經有個叫適愚的人,用溫和補益中氣的方法,並搭配化痰的方法,就能很快治癒。

黃韞兮曰。脈經謂弦脈舉之無有。按瘧脈有浮弦者。未嘗舉之有無也。經曰。瘧皆生於風。惟生於風。故其脈浮弦。且頭疼如破也。即脈經傷寒條中。亦有陽明中風脈弦浮之語。則所謂弦脈舉之無有。疑其誤也。(脈確)

白話文:

黃韞兮說:脈經上說,弦脈按上去會有空虛感。我檢查過瘧疾病人的脈搏,有些是浮弦脈。我沒有發現按上去是否有空虛的感覺。脈經上說:瘧疾都是由風邪引起的。正是因為它是由風邪引起的,所以它的脈搏是浮弦脈。而且頭疼得好像要裂開一樣。在脈經中關於傷寒的條目中,也有說到陽明經中風時脈搏是弦浮的。因此,(脈經上說)弦脈按上去會有空虛感,我懷疑是錯誤的。(脈確)

案弦脈大要有三。有邪在少陽者。(瘧邪亦在少陽。故金匱云。瘧脈自弦。)有血氣收斂。筋脈拘急者。(腹痛。脅痛。痃氣疝㿉。故多兼見弦脈。)有胃氣衰敗。木邪乘土者。(虛勞多見弦細數是)辨脈。弦為陰。脈訣。弦為陽。並非也。又案張路玉曰。寸弦尺弦。以證病氣之升沉。

夫弦可亙三部而診得之。豈有寸弦而關尺見他脈。尺弦而寸關見他脈之理乎。故今不取也。

白話文:

弦脈的形成大致有三種原因。

  • 少陽有邪氣:瘧疾邪氣也位於少陽,所以《金匱要略》說「瘧疾脈象有弦脈」。
  • 血氣收斂,筋脈拘急:例如腹痛、脅痛、痹症、疝氣等,所以常伴有弦脈。
  • 胃氣衰弱,木邪乘土:虛勞的人多見弦脈細數。

辨別脈象時,弦脈通常被認為是陰脈。《脈訣》中說「弦脈為陽脈」,這是不對的。

張路玉補充說:寸脈弦和尺脈弦,可以反映病氣的升降。

2.

王叔和曰。緊脈。數如切繩狀。(一曰。如轉索之無常。○案一曰見辨脈法。)

白話文:

王叔和說,緊脈的特徵是脈搏跳動像切繩子一樣有力。(另一種說法是,像絞繩子那樣的不固定。根據一種說法,這在辨脈法中有提到。)

案緊之一脈。古今脈書。無得其要領者。皆謂與弦相似。予家君嘗曰。素問。仲景。所謂緊脈。必非如諸家所說也。蓋緊。即不散也。謂其廣有界限。而脈與肉劃然分明也。寒主收引。脈道為之緊束。而不敢開散渙漫。故傷寒見此脈也。乃不似弦脈之弦絙三關。端直挺長也。

白話文:

論述有關緊脈的脈診,過去和現在的脈學典籍當中,都沒能掌握其精髓,都認為(緊脈)跟弦脈類似。我父親曾經說過,在《素問》和《傷寒論》中提到的緊脈,肯定不像是其他流派所說的這樣。因為緊脈,就是不鬆散的脈,指脈象範圍有界線,脈絡與筋肉界線分明。寒邪主於收攝,會使脈路收束緊縮,不敢開散鬆散。所以《傷寒論》見到的緊脈,不同於弦脈的弦細貫通三關,端正挺直綿長。

矧於數脈之呼吸六七至。無彷彿也。如轉索。如切繩。戴氏輩雖巧作之解。而不知轉索切繩。原是謬說。按金匱曰。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脈經。作左右無常。)此謂其脈緊。而且左右夭矯。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之候也。非謂緊脈。即其狀如轉索無常也。叔和乃誤讀此條。

白話文:

如果每分鐘脈搏六到七次,那就沒有快慢的感覺。就像拉扯繩索、切斷繩子一樣。雖然戴氏等人巧妙地解釋為「脈搏緊得像繩索一樣」這種說法,但是他們不知道「拉扯繩索、切斷繩子」原本就是錯誤的理論。根據《金匱要略》所說,如果脈搏緊得像拉扯繩索一樣,不定時地發生,就表示有宿食(《脈經》記載為忽左忽右)。這表示脈搏既緊又左右不規律,就像繩索忽左忽右一樣,這纔是有宿食的症狀。並不是說脈搏緊時,就會像繩索忽左忽右。叔和誤解了這一段話。

於辨脈法則云。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亦何不思之甚也。而更又生一說。於脈經則云。數如切繩狀。去緊之義益遠矣。後世諸家。率祖述叔和。故盡不可從也。嗚呼。緊脈之義。從前模糊。幸賴家君之剖析。得闡發古賢之本旨。孰不遵守乎哉。(傷寒例云。脈至如轉索者。

其日死。緊脈。豈盡死脈乎。)

白話文:

在辨別脈象的法則中,提到了「脈緊」一說。所謂「脈緊」,是指脈象就像轉動的繩索一樣,沒有規律。這是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說明瞭脈搏的急促和混亂。

但是,在後來的《脈經》中,又提出了另一種說法,認為「脈緊」就像切斷的繩子一樣。這與「脈緊」的原意相差甚遠。

後世的中醫家大多沿用叔和的說法,認為「脈緊」就像轉動的繩索。然而,這種說法並不可靠。

值得慶幸的是,家父對「脈緊」的含義進行了深入探討,闡明瞭古賢的本意。因此,我們應該遵循家父的說法,不要再被後世的一些錯誤見解所誤導。

(《傷寒類要》中提到:「脈至如轉索者,」也是指脈象像轉動的繩索一樣。)

案孫光裕曰。經文未嘗言緊。內經曰急。未有緊脈之名。此失考耳。平人氣象論云。盛而緊。曰脹。示從容論。切脈浮大而緊。又靈樞禁服篇。緊為痛痹。且急有二義。有弦急。有數急。皆與緊脈不相干焉。

白話文:

孫光裕說:經典中都沒有提到「緊」這個字。內經中說的是「急」,沒有「緊脈」這個名詞。這是考證失誤。

《平人氣象論》說:「氣血充盛而急促,叫做『脹』」。這是在講從容不迫的道理。切脈時脈象浮大而急促,符合這個道理。

《靈樞·禁服篇》中說:「緊」是指痛痹。另外,「急」有兩種意思:一種是弦急,一種是數急,都和「緊脈」無關。

3.

王叔和曰。沉脈。舉之不足。按之有餘。(一曰。重按之乃得。)

王士亨曰。沉脈之狀。取之於肌肉之下得之。

白話文:

王叔和說,沈脈的特徵是輕輕觸摸時感覺不到,用力按壓時才感覺得到。

王士亨說,沈脈的情況,是在肌肉深處才能觸摸得到。

黎民壽曰。沉者。陰氣厥逆。陽氣不舒之候。沉與浮對。浮以陽邪所勝。血氣發越而在外。故為陽主表。沉以陰邪所勝。血氣困滯不振。故為陰主裡。(決脈精要)

白話文:

黎民壽說:沉脈是陰氣逆亂,陽氣不舒的表現。沉脈和浮脈相對。浮脈是因為陽邪盛,血氣發動於外,所以浮脈主表證(外感病)。沉脈是因為陰邪盛,血氣困頓不振,所以沉脈主裡證(內傷病)。

吳綬曰。沉。診法。重手按至筋骨之上。而切之。以察里證之虛實也。若沉微沉細沉遲沉伏。無力。為無神。為陰盛而陽微。急宜生脈回陽也。若沉疾沉滑沉實。皆有力。為熱實。為有神。為陽盛而陰微。急宜養陰以退陽也。大抵沉診之法。最為緊關之要。以決陰陽冷熱。用藥生死。

白話文:

吳綬說:沉診的方法是用手指按壓到筋骨上,然後進行觸診,以辨別內在證候的虛實。如果沉脈微弱、細弱、遲緩、深伏,沒有力道,說明沒有神氣,是陰盛陽微的情況,需要緊急搶救脈絡和溫陽。如果沉脈急促、滑利、有力,說明熱盛實證,有神氣,是陽盛陰微的情況,需要急於滋陰退陽。總之,沉診的方法是最為重要的關鍵,可以根據脈象判斷陰陽寒熱的變化,進而決定用藥和患者的生死。

在於毫髮之間。不可不仔細而謹察之。凡脈中有力。為有神。為之可治。脈中無力。為無神。為難治。(傷寒蘊要)

白話文:

病情關鍵在於細微之處。必須仔細而謹慎地觀察檢查。脈象有力,代表生命力旺盛,病情可以治療。脈象無力,代表生命力衰微,病情難以治療。(傷寒蘊要)

張介賓曰。沉。雖屬裡。然必察其有力無力。以辨虛實。沉而實者。多滯多氣。故曰。下手脈沉。便知是氣停積滯者。宜消宜攻。沉而虛者。因陽不達。因氣不舒。陽虛氣陷者。宜溫宜補。其有寒邪外感。陽為陰蔽。脈見沉緊而數及有頭疼身熱等證者。正屬邪表。不得以沉為里也。

白話文:

張介賓說,脈象沉伏,雖然屬於內臟虛弱,但一定要觀察脈象的強弱,以此來分辨虛證和實證。脈象沉伏且有力,多是氣血滯留,所以說,手指按上去脈象沉伏,就知道是氣滯血瘀引起的,宜用消滯攻瘀的藥物治療。脈象沉伏且無力,是因陽氣不足,氣機不暢。陽氣虛弱,氣陷於裡證,宜用溫補的藥物治療。如果有外感寒邪,陽氣被陰邪阻滯,脈象沉緊且數,還有頭痛、發熱等症狀,這正是邪氣在表,不能因為脈象沉伏就認為是虛證。

蕭萬輿曰。每見表邪初感之際。風寒外束。經絡壅盛。脈必先見沉緊。或伏或止。是不得以陽證陰脈為惑。惟亟投以清表之劑。則應手汗泄而解矣。此沉脈之疑似。不可不辨也。

白話文:

蕭萬輿說:我每次遇到風寒邪氣剛開始侵犯人體的時候,會發現風寒在體表束縛人體,經絡很充盛,脈搏一定會先表現出沉緊,有時會潛伏或停止,不要因為陽性證候卻出現陰性脈象而疑惑。只要趕快服用清熱解表的藥物,就會馬上出汗、解除病症。這是沉脈疑似陽證的情況,不可以不辨別。

何夢瑤曰。浮沉有得於稟賦者。趾高氣揚之輩。脈多浮。鎮靜沉潛之士。脈多沉也。(又肥人多沉。瘦人多浮)有變於時令者。春夏氣升而脈浮。秋冬氣降而脈沉也。其因病而致者。則病在上(人身之上部也)在表在府者。其脈浮。(上表府皆屬陽。浮脈亦屬陽。陽病見陽脈也。)在下在裡在藏者。其脈沉也。

白話文:

何夢瑤說:浮沉脈與人的體質有關。趾高氣揚的人,脈搏多浮;沉穩低調的人,脈搏多沉。(另外,肥胖的人多見沉脈,瘦弱的人多見浮脈。)還有隨著季節變化而改變的。春天和夏天陽氣上升,脈搏多浮;秋天和冬天陽氣下降,脈搏多沉。因為疾病而造成的脈象,如果疾病在上部(人體的上半身)、表層或腑,脈搏多浮。(上,表,腑都屬陽,浮脈也屬陽,陽性疾病出現陽性脈象。)如果疾病在下部、內裡或藏,脈搏多沉。

4.

十八難曰。伏者。脈行筋下也。

王叔和曰。伏脈。極重指按之。著骨乃得。

白話文:

第十八難說,伏脈是指脈搏行於筋下的情況。

王叔和說,伏脈是非常深沈的,需要用手指重重地按壓,直到觸骨才能感知到。

戴同父曰。伏脈。初下指輕按不見。次尋之中部。又不見。次重手極按。又無其象。直待以指推其筋於外。而診乃見。蓋脈行筋下也。若如常診。不推筋以求。則無所見昧者以為脈絕也。芤脈因按而知。伏脈因推而得。伏與沉相似。沉者重按乃得。伏者重按亦不得。必推筋乃見也。若重按不得。推筋著骨全無。則脈絕無。而非伏矣。(脈訣刊誤)

白話文:

戴同父說:伏脈。一開始用手指輕按,感覺不到脈搏。接著於手指中段撫按,仍然沒有感覺。接著用較重的手勁用力按,還是摸不到脈象。必須用手指推按外表的筋,才能發現脈搏。這是因為脈搏運行在筋的下方。如果像平常一樣把脈,不推筋尋找脈搏,就什麼也摸不到,一般人會誤以為是脈搏消失。芤脈是按壓時才發現的。伏脈是推筋後才摸到的。伏脈和沉脈很像。沉脈是用力按壓才摸到的。伏脈就算用力按壓也摸不到,一定要推筋才會出現。如果用力按壓摸不到,推筋時也摸到堅硬的骨頭,那就證明脈搏真的消失了,而不是伏脈。

張介賓曰。如有如無。附骨乃見。此陰陽潛伏。阻隔閉塞之候。或火閉而伏。或寒閉而伏。或氣閉而伏。為痛極。為霍亂。為疝瘕。為閉結。為氣逆。為食滯。為忿怒。為厥逆水氣。伏脈之體。雖細微。亦必隱隱有力。凡伏脈之見。雖與沉微細脫者相類。而實有不同也。蓋脈之伏者。

白話文:

張介賓說:有的時候脈搏好像有,又好像沒有。這表示陰陽藏潛,經絡不通暢。可能是火熱閉伏,也可能是寒氣閉伏,或是氣機閉伏。會導致劇烈疼痛、霍亂、疝氣、便祕、氣逆、食物停滯、憤怒、厥逆水氣。潛藏的脈絡,雖然細微,但一定隱隱約約有脈動。凡是潛藏的脈絡,雖然與沉細脈搏相似,但實際上是有區別的。因為脈絡閉伏。

以其本有如無。而一時隱蔽不見耳。此有胸腹痛劇而伏者。有氣逆於經。脈道不通而伏者。有偶因氣脫。不相接續而伏者。然此必暴病暴逆者。乃有之。調其氣。而脈自復矣。若此數種之外。其有積困延綿。脈本細微。而漸至隱伏者。此自殘燼將絕之兆。安得尚有所伏。

白話文:

疾病的本質就像潛伏的火種,並未真正消失,只是暫時隱藏起來罷了。有的人胸腹疼痛劇烈但似乎潛伏下來了,這是由於氣逆行經脈,脈道不通暢而造成的。有的人偶爾出現氣虛脫力,脈象不連續而導致潛伏。但這些情況通常發生在急性病或暴病的患者身上。調整氣機,脈象自然會恢復。除了以上幾種情況之外,還有一種是積勞成疾、病情纏綿,脈象原本細微,逐漸變得隱伏的。這是病勢衰敗的徵兆,脈象還能潛伏嗎?

吳又可溫疫論云。溫疫得里證。神色不敗。言動自如。別無怪證。忽然六脈如絲。微細而軟。甚至於無。或兩手俱無。或一手先伏。察其人不應有此脈。今有此脈者。緣應下失下。內結壅閉。營氣逆於內。不能達於四末。此脈厥也。亦多有過用黃連石膏諸寒之劑。強遏其熱。

白話文:

吳又可《溫疫論》中提到,患上溫疫的裏證患者,神志清楚,行動自如,沒有其他異常症狀。然而,突然地,脈象會變得如絲線一般細微而柔軟,甚至無法觸及。有時兩隻手都脈象消失,有時一隻手先消失。仔細觀察患者,本不該出現這樣的脈象。出現這種脈象的原因是,體內應當下行的氣血沒有正常下行,導致內部氣血瘀滯,營氣不能到達四肢末梢。這種脈象稱為「厥脈」。很多時候,這可能是過量使用黃連、石膏等寒涼藥物,強行壓制體內的熱邪所導致的。

致邪愈結。脈愈不行。醫見脈微欲絕。以為陽症得陰脈。為不治。委而棄之。以此誤人甚眾。若更用人參生脈散輩。禍不旋踵。宜承氣緩緩下之。六脈自復。

白話文:

導致致病因素越積越深,脈象越不明顯。醫生看到脈象微弱將絕,認為是陽症出現陰脈,這種情況根本治不好,就放棄治療了。因此誤診誤治的人很多。如果再用人參生脈散、固本散等藥物,後果不堪設想,禍害很快就會發生。應該用承氣湯緩慢地瀉下,六脈自然會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