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學輯要》~ 卷上 (5)
卷上 (5)
1. 總說
不過再診其脈,看病應與不應也。若病與脈應,則吉而易醫;脈與病反,則凶而難治。以脈參病,意蓋如此。曷嘗以診脈知病為貴哉?夫脈經一書,拳拳示人以診法,而開卷入首,便言觀形察色,彼此參伍,以決死生。可見望聞問切,醫之不可缺一也,豈得而偏廢乎?
張景岳曰:脈者血氣之神,邪正之鑑也。有諸中,必形諸外。故血氣盛者,脈必盛;血氣衰者,脈必衰。無病者,脈必正;有病者,脈必乖。矧人之疾病,無過表裡寒熱虛實,只此六字,業已盡之。然六者之中,又惟虛實二字為最要。蓋凡以表證里證,寒證熱證,無不皆有虛實。
既能知表裡寒熱,而復能以虛實二字決之,則千病萬病,可以一貫矣。且治病之法,無逾攻補。用攻用補,無逾虛實。欲察虛實,無逾脈息。雖脈有二十四名,主病各異,然一脈能兼諸病,一病亦能兼諸脈,其中隱微,大有玄秘。正以諸脈中,亦皆虛實之變耳。言脈至此,有神存矣。
倘不知要,而泛焉求跡,則毫釐千里,必多迷誤。故予特表此義。有如洪濤巨浪中,則在乎牢執柁干;而病值危難處,則在乎專辨虛實。虛實得真,則標本陰陽,萬無一失。其或脈有疑似,又必兼證兼理,以察其孰客孰主,孰緩孰急。能知本末先後,是即神之至也矣。(脈神草)
又曰:據脈法所言,凡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多熱,遲為多寒,弦強為實,微細為虛,是固然矣。然疑似中,尤有真辨。此其關係非小,不可不察也。如浮雖屬表,而凡陰虛血少,中氣虧損者,必浮而無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沉雖屬裡,而凡表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皮毛,脈不能達,亦必沉緊,是沉不可以概言里。數為熱,而真熱者未必數。凡虛損之證,陰陽俱困,氣血張皇,虛甚者,數必甚,是數不可以概言熱。遲雖為寒,凡傷寒初退,餘熱未清,脈多遲滑,是遲不可以概言寒。弦強類實,而真陰胃氣大虧,及陰陽關格等證,脈必豁大而弦健,是強不可以概言實。微細類虛,而凡痛極氣閉,營衛壅滯不通者,脈必伏匿,是伏不可以概言虛。由此推之,則不止是也。凡諸脈中皆有疑似,皆有真辨。診能及此,其必得鳶魚之學者乎?不易言也。
又曰:治病之法,有當舍證從脈者,有當舍脈從證者。何也?蓋證有真假,脈亦有真假。凡見脈證有不相合者,則必有一真一假,隱乎其中矣。故有以陽證見陰脈者;有以陰證見陽脈者;有以虛證見實脈者;有以實證見虛脈者。此陰彼陽,此虛彼實,將何從乎?病而遇此,最難下手,最易差錯。不有真見,必致殺人。矧今人只知見在,不識隱微。凡遇證之實,而脈之虛者,必直攻其證,而忘其脈之真虛也;或遇脈之弦大,而證之虛者,亦必直攻其脈,而忘其證之無實也。此其故正以似虛似實,疑本難明;當舍當從,孰知其要。醫有迷途,莫此為甚。余嘗熟察之矣。
白話文:
再來診察病人的脈象,是要看看病情和脈象是否相應。如果病情和脈象相符,那就是吉兆而且容易治療;如果脈象和病情相反,那就是凶兆而且難以治療。通過脈象來參照判斷病情,道理大概就是這樣。哪裡是把通過診脈知道病情當作最重要的事情呢?《脈經》這本書,殷切地教導人們診脈的方法,但打開書的第一頁,就說要觀察病人的形體和氣色,彼此參照,以此來判斷病人的生死。可見望、聞、問、切這四種診斷方法,是醫生不可或缺的,哪能偏廢任何一種呢?
張景岳說:「脈象是人體血氣的精神表現,是判斷邪正的鏡子。體內有什麼情況,一定會表現在外。所以血氣旺盛的人,脈象一定也旺盛;血氣衰弱的人,脈象一定也衰弱。沒有疾病的人,脈象一定是正常的;有疾病的人,脈象一定會不正常。況且人的疾病,不外乎表裡、寒熱、虛實這六個方面,這六個字已經概括了所有的疾病。然而在這六個方面中,又以虛和實這兩個字最為重要,因為表證、裡證、寒證、熱證,都可能存在虛實的不同情況。」
既然能夠了解表裡寒熱,又能用虛實這兩個字來判斷,那麼千病萬病就可以用一個道理貫穿起來了。而且治療疾病的方法,沒有超過攻和補的,而用攻還是用補,取決於虛和實。想要辨別虛實,沒有比脈象更準確的。雖然脈象有二十四種名稱,各自對應不同的疾病,但是一個脈象可能兼有幾種疾病,一種疾病也可能兼有幾種脈象。其中隱藏的微妙變化,充滿了奧秘,正是因為各種脈象中,也都存在虛和實的變化而已。談到脈象到了這種程度,就存在著神奇的奧秘了。
如果不懂得這些要點,而只是泛泛地追求表面的跡象,那麼就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一定會產生很多錯誤。所以我要特別強調這個道理,就像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航行,關鍵在於牢牢把握住舵;而當病人處於危險的時候,關鍵在於專心辨別虛實。虛實辨別清楚了,那麼病症的本質(本)和表現(標)、陰陽的關係,就萬無一失了。如果脈象有模稜兩可的地方,又必須結合其他症狀和病理,來觀察哪個是主要的、哪個是次要的,哪個是急迫的、哪個是緩慢的。能夠知道根本和末梢、先和後的關係,那就是診斷技術的最高境界了。(《脈神草》)
又說,根據脈學理論所說,浮脈代表病邪在表,沉脈代表病邪在裡,數脈代表多熱,遲脈代表多寒,弦脈強勁代表實證,微細的脈代表虛證,這是固然正確的。但是,在這些相似的脈象中,還有真正的辨別方法,這關係重大,不可不仔細觀察。例如浮脈雖然屬於表證,但是凡是陰虛血少、中氣虧損的人,脈象一定會浮而無力,所以不能把所有的浮脈都看作是表證。沉脈雖然屬於裡證,但是凡是表邪剛剛侵入較深的部位、寒邪束縛住皮毛,脈氣無法到達的情況,脈象也一定會沉緊,所以不能把所有的沉脈都看作是裡證。數脈代表熱證,但是真正的熱證脈象未必是數脈,凡是虛損的病症,陰陽都衰弱、氣血虛浮不安、虛弱到極點的情況,脈象一定非常數,所以不能把所有的數脈都看作是熱證。遲脈雖然代表寒證,但是凡是傷寒病剛好退去、餘熱還沒有完全清除的情況,脈象大多遲而滑,所以不能把所有的遲脈都看作是寒證。弦脈強勁屬於實證,但是凡是真陰、胃氣嚴重虧虛,以及陰陽隔絕等病症,脈象一定會豁大而弦健,所以不能把所有的強脈都看作是實證。微細的脈屬於虛證,但是凡是疼痛劇烈、氣機閉塞、營衛之氣壅滯不通的情況,脈象一定會伏匿,所以不能把所有的伏脈都看作是虛證。由此推論,就不止這些情況了,各種脈象中都可能存在相似之處,都需要仔細辨別真偽。診斷能達到這個程度,才能成為一個高明的醫生,不是容易的事情。
又說,治療疾病的方法,有的應該捨棄症狀而根據脈象來判斷,有的應該捨棄脈象而根據症狀來判斷。為什麼呢?因為症狀有真假,脈象也有真假。凡是發現脈象和症狀不相符的情況,那麼一定有一個是真、一個是假的,隱藏在其中。所以有表現為陽證卻出現陰脈的情況,也有表現為陰證卻出現陽脈的情況,也有表現為虛證卻出現實脈的情況,也有表現為實證卻出現虛脈的情況。這個是陰,那個是陽;這個是虛,那個是實,到底應該怎麼辦呢?生病遇到這種情況,最難下手,最容易出差錯。如果沒有真知灼見,一定會害死人。況且現在的人只知道看到表面的現象,不了解隱藏的細微之處,凡是遇到症狀表現為實,但是脈象卻表現為虛的情況,一定會直接攻伐病症,而忘記了脈象所反映的真虛。或者遇到脈象弦大,但是症狀卻表現為虛的情況,也一定會直接攻伐脈象,而忘記了症狀的虛無實質。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正是因為虛實難辨、真假難明,當捨棄還是當順從,誰能知道其中的要點呢?醫生之所以迷失方向,沒有比這種情況更甚的了,我曾經仔細地觀察過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