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

《脈貫》~ 卷九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0)

1. 嗜欲苦樂

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以針石。(形樂者逸,志樂者閒。飽食終日,無所運動,多傷於脾,脾主肌肉,故病生焉。肉病者,或為衛氣留,或為膿血聚,故當用針石取之。)

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以熨引。(形苦者,身多勞;志樂者,心無慮。勞則傷筋,故病生於筋,熨以藥熨,引謂導引。)

形苦志苦,病生咽嗌,調以甘藥。(形苦志苦,必多憂思。憂則傷肺,思則傷脾,脾肺氣傷,則虛而不行,氣必滯矣。脾肺之脈,上循咽嗌,故病生焉。如人之悲憂過度,則喉嚨咽哽,食飲難進。思慮過度,則上焦否隔,咽中核塞,即其徵也。《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有調以甘藥,《終始》篇曰: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

若《素問·血氣形志篇》則曰:治之以百藥者,誤也。)

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不仁,按摩醪藥。(形體勞苦,數受驚恐,則亦不樂。其經絡不通,而不生之病生,如病重不知寒熱痛癢也,當治以按摩及飲之酒藥,使血氣宣暢。)

起居何似?(起居,凡一切房室之燥濕,坐臥之動靜,所包者廣。如肺病好曲,脾病好歌,腎病好吟,肝病好叫,心病好妄言之類,當一一審之。)

曾問損傷?(或飲食不當,或勞役不時,或為庸醫攻補失宜。)

便利何如?(熱則小便黃赤,大便硬塞;寒則小便澄白,下利清穀之類。)

曾服何藥?(如服寒不驗,服熱不靈,察證與脈,思當變計。)

有無脹悶?(胸腹脹悶,或氣、或血、或食、或寒、或虛,皆當以脈合之。)

性情常變,一一詳明。(病者大都喜怒改常。)

白話文:

身體上的享樂和精神上的享樂,如果過度,會導致疾病發生在肌肉,治療方法要用針刺或砭石。(身體享樂指的是貪圖安逸,精神享樂指的是無所事事。整天吃飽了沒事做,不運動,容易傷害脾臟,而脾臟主導肌肉,所以就生病了。肌肉的疾病,有時候是衛氣停滯,有時候是膿血積聚,所以應該用針刺或砭石來治療。)

身體上的勞苦和精神上的享樂,會導致疾病發生在筋脈,治療方法要用熱敷和導引。(身體勞苦指的是身體過於勞累,精神享樂指的是心中沒有憂慮。過於勞累就會損傷筋脈,所以疾病發生在筋脈,可以用藥物熱敷,引導氣血運行來治療。)

身體上的勞苦和精神上的憂苦,會導致疾病發生在咽喉,治療方法要用甘甜的藥物。(身體和精神都勞苦,必然會有很多憂愁思慮。憂愁會損傷肺,思慮會損傷脾,脾肺的氣受到損傷,就會虛弱而不運行,氣就會停滯。脾肺的經脈,向上運行到咽喉,所以疾病就發生在這裡。如果人過度悲傷憂愁,就會喉嚨哽咽,難以進食。如果過度思慮,就會導致上焦氣機不暢,咽喉有阻塞感,這些都是徵兆。《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說要用甘甜的藥物來調養,《終始》篇說:要使用甘甜的藥物,但不能一次喝過多。)

《素問·血氣形志篇》則說:用各種藥物來治療,是錯誤的。

如果身體常常受到驚嚇恐懼,導致經絡不通暢,會產生麻木不仁的病症,治療方法要用按摩和藥酒。(身體勞累,經常受到驚嚇恐懼,也會感到不快樂。經絡不通暢,會產生麻木不仁的病症,例如生病時感覺不到寒冷、發熱和疼痛。應該用按摩和飲用藥酒來治療,使血氣流通順暢。)

日常起居如何?(起居,包括一切居住環境的乾燥潮濕、坐立休息的動靜,範圍很廣。例如肺病的人喜歡彎腰曲背,脾病的人喜歡唱歌,腎病的人喜歡吟詩,肝病的人喜歡大叫,心病的人喜歡說胡話等等,應該一一仔細了解。)

有沒有受過損傷?(可能是飲食不當,或者過度勞累,或者被庸醫錯誤地治療。)

大小便如何?(熱證會小便黃赤,大便乾硬;寒證會小便清白,腹瀉排出未消化的食物等等。)

曾經服用過什麼藥物?(如果服用寒涼的藥物沒有效果,服用溫熱的藥物也沒有效果,就要觀察病症和脈象,考慮改變治療方法。)

有沒有脹滿悶痛?(胸腹脹滿悶痛,可能是氣滯、血瘀、食積、寒邪、虛弱等原因造成的,都要結合脈象來判斷。)

性情是否經常改變,要一一詳細了解。(病人大多喜怒無常。)

2. 病證

問病不答,必系耳聾,即當詢之,是素聾否?不則病久,或經汗下,過傷元氣。問而懶答,唯點頭者,是中氣虛。昏憒不知,問是暴厥,抑是久病?婦人僵厥,多是中氣,須問怒否?婦人凡病,當問月水或前或後,師尼寡婦氣血凝滯,兩尺多滑,不可言胎,室女亦同。

心腹脹痛,須問舊新?產後須問坐草難易?惡露多少?飲食遲早?生子存亡?飲食失節,若問病處,按之而痛止者為虛,按之而痛甚者為實,痛而不易知為死血,痛無定者知其為氣。凡問百病,晝則增劇,夜則安靜,氣病血否;夜則增劇,晝則安靜,血病氣否;晝熱夜靜,陽氣獨旺,入於陽分;晝靜夜熱,陽氣下陷,入於陰中。晝夜俱熱,重陽無陰,亟瀉其陽而補其陰;晝夜俱寒,重陰無陽,亟瀉其陰而補其陽。

四肢作痛,天陰轉甚,必問以前患黴瘡否?

白話文:

[病症]:如果患者被問病情卻不回答,很可能他是聽力有問題,這時應該進一步詢問他是否從小就耳聾?如果不是,可能是疾病持續一段時間,或者經過了發汗或瀉下的治療,導致元氣過度損傷。如果病人回答問題時顯得懶惰,只用點頭示意,這可能表示他的中氣虛弱。如果病人神志不清,要問清楚他是突然倒下,還是長期患病?對於女性患者突然昏迷,多數情況是由於中氣不足,要問她是否生氣過?女性患者生病時,應問她的月經是否正常,提前或延遲?尼姑、寡婦等因生活壓力大,常會出現氣血凝滯的情況,兩側手腕脈搏多數滑動,但不能單憑此斷定懷孕,未婚女子也一樣。

如果病人主訴心腹部脹痛,必須瞭解這是新病還是舊疾?對產後婦女,應問她分娩過程是否順利?產後出血量多不多?飲食恢復情況如何?孩子是否存活?飲食不規律,若詢問疼痛部位,按壓後疼痛減輕表示體虛,按壓後疼痛加重表示實證,疼痛位置固定且不易移動表示有瘀血,疼痛位置不定表示是氣滯。

詢問所有病患,如果症狀白天加重,夜晚平緩,可能是氣病而非血病;若夜晚症狀加重,白天平緩,可能是血病而非氣病;白天發熱,夜晚平靜,表示陽氣旺盛,進入陽性區域;白天平靜,夜晚發熱,表示陽氣下降,進入陰性區域。白天和夜晚都發熱,表示陽氣過盛,陰氣不足,需迅速調節陽氣並補充陰氣;白天和夜晚都寒冷,表示陰氣過盛,陽氣不足,需迅速調節陰氣並補充陽氣。

如果四肢疼痛,天氣陰暗時疼痛更嚴重,必須問他之前是否有過黴瘡的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