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嘉彥

《脈學類編》~ 脈學類編 (7)

回本書目錄

脈學類編 (7)

1. 微脈(陰)

微脈極細而軟,按之如欲絕,若有若無《脈經》,細而稍長戴氏,氣虛微則脈微《素問》。

《體狀相類詩》:微脈輕微瞥瞥乎,按之欲絕有如無,微為陽弱細陰弱,細比於微略較粗。

《主病詩》:氣血微兮脈亦微,惡寒熱汗淋漓,男為勞極諸虛候,女作崩中帶下醫。

寸微氣促或心驚,關脈微時脹滿形,尺部見之精血弱,惡寒消癉痛呻吟。

沉脈法地,近於筋骨。

白話文:

[微脈(陰)]

微脈的特徵是極其纖細且柔軟,當用手指去觸摸時,會感覺它似乎快要消失,彷彿存在又彷彿不存在,這種脈象在《脈經》中有描述。根據戴氏的說法,微脈雖然細但會稍微長一些,而在《素問》中則提到,如果氣虛的話,脈象也會呈現微弱的狀態。

《體狀相類詩》中描述:微脈是輕微且模糊的,當你用力按下去時,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微脈是陽氣不足的表現,而細脈則是陰氣衰弱的象徵,細脈比微脈稍微粗一些。

《主病詩》提到:當人體的氣血衰弱時,脈象也會呈現微弱的狀態,病人可能會有怕冷、發燒、大量出汗等症狀。對於男性來說,這可能是極度疲勞或是虛弱的徵兆;對於女性來說,則可能與月經過多或是白帶異常有關。

當在寸脈發現微脈,可能會有呼吸急促或心悸的情況;在關脈出現微脈,可能表示腹部有脹滿感;在尺脈看到微脈,則可能代表精血虛弱,病人可能會感到怕冷、消瘦以及疼痛呻吟。

沉脈的特性像大地一樣,靠近筋骨。

2. 沉脈(陰)

沉脈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脈經》,如石投水,必極其底。

沉脈法地,有淵源在下之象,在卦為坎,在時為冬,在人為腎。

《體狀詩》:水行潤下脈來沉,筋骨之間軟滑勻,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時如此號為平。

《相類詩》:沉幫筋骨自調勻,伏則推筋著骨尋,沉細如綿真弱脈,弦長實大是牢形。

《主病詩》:沉潛水蓄陰經病,數熱遲寒滑有痰,無力而沉虛與氣,沉而有力積兼寒。

寸沉痰鬱水停胸,關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濁遺並泄痢,腎虛腰及下元痌。

深深在下,沉極為伏。

白話文:

[沉脈(陰)]

沉脈的特徵必須要用力按到接近筋骨才能觸摸得到,就像石頭投入水中,必定會沉到最底部。

沉脈象徵大地,有如深淵般位於下方的意象,在八卦中代表的是坎卦,在季節上代表冬天,在人體中對應的是腎臟。

根據《體狀詩》所述:水向下流動,脈搏因而呈現沉脈,位置在筋骨之間,觸感柔軟且滑順均勻。女子的寸脈、男子的尺脈,若四季皆呈現這種脈象,可稱為正常健康。

《相類詩》指出:沉脈在筋骨間自然流暢,但伏脈則需將手指推至筋骨上才能感受到。沉脈細微如綿線是虛弱脈象的表現,弦脈長而強勁是堅固脈象的特徵。

《主病詩》說明:沉脈象徵著陰經的疾病,若是快速的脈象代表熱症,緩慢的脈象則代表寒症,滑脈表示有痰。若脈象無力且呈沉脈,可能代表虛弱或氣滯;沉脈且有力,可能是有積滯或兼有寒症。

寸脈沉表示有痰濕困擾,胸部有水液停滯;關脈沉主導中焦寒涼,導致疼痛不適;尺脈沉表示泌尿系統異常或腹瀉,或是腎虛、腰部及下元疼痛。

沉脈極深者,則成為伏脈。

3. 伏脈(陰)

伏脈重按著骨,指下裁動《脈經》,脈行筋下刊誤。

《體狀詩》:伏脈推筋著骨尋,指間裁動隱然深,傷寒欲汗陽將解,厥逆臍疼證屬陰。

《相類詩》:見沉脈。

《主病詩》:伏為霍亂吐頻頻,腹痛多緣宿食停,蓄飲老痰成積聚,散寒溫里莫因循。

食鬱胸中雙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當關腹痛困沉沉,關後疝痛還破腹。

有力為牢,實大弦長。

白話文:

[伏脈(陰)]

伏脈的特徵是需用手指重力按壓至骨頭才能觸及,這種脈象的跳動在《脈經》中有詳細描述,脈搏位於筋下,此說法修正了過去的錯誤。

《體狀詩》描述:要找到伏脈需沿筋骨探尋,其脈搏隱藏深處,僅微弱的在指下跳動。如果出現傷風感冒並有發汗跡象,代表體內的陽氣正在恢復,而若併發肚臍周圍疼痛,則屬於陰性症狀。

《相類詩》指出:伏脈和沉脈的特徵相似。

《主病詩》說明:伏脈通常出現在頻繁嘔吐的霍亂患者身上,腹部劇烈疼痛大多是由於食物積滯。蓄積的水飲或陳年老痰也可能導致病竈形成。對於這類病症,必須迅速採取散寒暖身的治療方式,不可拖延。

當胸中鬱悶,兩側寸脈呈現伏脈時,患者會感到想吐又吐不出來的不適感。若是在關脈部位感受到腹痛且全身乏力,則可能是在關脈後方出現了疝痛,嚴重時甚至可能需要開腹手術。

伏脈有力時稱為牢脈,其特徵是脈搏實、大、弦且長。

4. 牢脈(陰中陽)

牢脈似沉似伏,實大而長微弦《脈經》。

《體狀相類詩》:弦長實大脈牢堅,牢位常居沉伏間,革脈芤弦自浮起,革虛牢實要詳看。

《主病詩》:寒則牢堅里有餘,腹心寒痛木乘脾,疝㿗癥瘕何愁也,失血陰虛卻忌之。

牢甚則實,愊愊而強。

白話文:

【牢脈(陰中陽)】

牢脈的特徵就像是同時具有沉脈和伏脈的特性,脈搏強實、大且長,微微帶有弦脈的特性,這是根據《脈經》所描述的。

依照《體狀相類詩》中的說法,牢脈的表現為弦脈的特性,但更長、更實、更堅固,通常會出現在沉脈和伏脈之間的位置。革脈和芤弦脈雖然也有弦脈的特性,但它們是浮在表面的,與牢脈不同。在診斷時,要詳細區分革脈的虛弱和牢脈的強實。

根據《主病詩》所述,當身體內部過寒,導致體內能量過剩時,會出現牢脈。這可能伴隨著腹部或心臟的寒冷疼痛,以及肝氣過盛影響脾胃的情況。此外,疝氣、癥瘕等疾病也可能導致牢脈,但如果是因為失血或陰虛導致的牢脈,就必須特別小心了。

牢脈如果更加強烈,就會變得非常實,脈象緊湊且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