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學類編》~ 脈學類編 (4)
脈學類編 (4)
1. 數脈(陽)
數脈一息六至《脈經》,脈流薄疾《素問》,數為陰不勝陽,故脈來太過,浮沉遲數,脈之綱領,《素問》、《脈經》皆為正脈。
《體狀詩》:數脈息間常六至,陰微陽盛必狂煩,浮沉表裡分虛實,惟有兒童作吉看。
《相類詩》:數比平人多一至,緊來如數似彈繩,數而時止名為促,數見關中動脈形。
《主病詩》:數脈為陽熱可知,只將君病火來醫,實宜涼瀉虛溫補,肺病秋深卻畏之。
寸數咽喉口舌瘡,吐紅咳嗽肺生瘍,當關胃火併肝火,尺屬滋陰降火湯。
浮大者洪,沉大牢實,往來流利,是謂之滑。
白話文:
[數脈(陽)]
根據《脈經》的定義,數脈在一息之間出現六次。《素問》則形容數脈為脈流迅速。數脈反映的是陰氣無法制衡過盛的陽氣,因此脈搏頻率過快。在診脈時,浮、沉、遲、數是脈象的四大主要特徵,這一點在《素問》和《脈經》中都有提及,被認為是正常的脈象。
《體狀詩》:如果在一息之間脈搏跳動六次,即為數脈。這種脈象通常表示陰氣微弱,陽氣過盛,病人可能有煩躁或精神亢奮的情況。脈象的浮沉可以幫助判斷病症的表裡以及虛實。然而,在兒童身上,數脈可能是一種健康的象徵。
《相類詩》:數脈的頻率比正常脈搏多一次,緊張時脈搏會更快速,就像彈繩一樣。如果脈搏頻繁出現停頓,這種脈象稱為促脈。當在關脈處出現數脈,可能是動脈的問題。
《主病詩》:數脈通常與熱性疾病相關,治療上應以清熱解毒為主。如果病人的身體虛弱,應採用溫補法。但對於秋季患肺病的患者來說,數脈可能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症狀。
在寸脈處出現數脈,可能代表咽喉、口腔或舌頭的疾病,或者咳嗽、咳血和肺部疾病。在關脈處出現數脈,可能是胃火或肝火旺盛的表現。在尺脈處出現數脈,可能需要服用滋陰降火的湯藥。
如果脈象浮大且有力,則為洪脈;如果脈象沉大且堅固,則為牢脈。脈象來去流暢,則為滑脈。
2. 滑脈(陽中陰)
滑脈往來流利,展轉替替然,如珠之應指《脈經》,漉漉如欲脫。
《體狀相類詩》:滑脈如珠替替然,往來流利卻還前,莫將滑數為同類,數脈惟看息至間。
《主病詩》:滑脈為陽元氣衰,痰生百病食生災,上為吐逆下蓄血,女脈不調定有胎。
寸滑膈痰生嘔吐,吞酸舌強或咳嗽,當關宿食肝脾熱,濁痢㿗淋看尺部。
有力為緊,彈如轉索。
白話文:
[滑脈(陽中陰)]
滑脈的特徵是來去流暢順利,脈象轉動連續,像珠子一樣在手指下滾動,就像《脈經》所描述的,滑溜如若要脫離。
《體狀相類詩》中說:滑脈就像珠子般流轉,來去流利且回返,不要將滑脈和數脈混為一談,數脈主要看呼吸間的跳動次數。
《主病詩》提到:出現滑脈通常代表元氣衰弱,可能伴隨痰多或因飲食引起的疾病,上部可能有嘔吐現象,下部可能有蓄血情況,女性若脈象呈現滑脈,很可能懷孕。
如果寸部滑脈,可能是膈上有痰,會引發嘔吐,或是胃酸過多、舌頭僵硬、咳嗽等症狀;在關部發現滑脈,可能是肝脾熱或食物滯留,而濁痢或淋病則可從尺部觀察到滑脈。
若滑脈有力,則變為緊脈,像繩索般彈性十足。
3. 緊脈(陽)
緊脈往來有力,左右彈人手《素問》,數如切繩《脈經》,如轉索無常仲景,如紉簞絲丹溪。諸緊為寒為痛,人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傷於食,尺緊痛居其腹,沉緊疾在其腰。
《體狀詩》:舉如轉索切如繩,脈象因之得緊名,總是寒邪來作寇,內為腹痛外腰疼。
《相類詩》:見弦實。
《主病詩》:緊為諸痛主於寒,喘咳風癇吐冷痰,浮緊表寒鬚髮越,緊沉溫里自然安。
寸緊人迎氣口分,當關心腹痛沉沉,尺中有緊為陰冷,定是奔豚與疝疼。
數見寸口,有止為促。
白話文:
[緊脈(陽)]
緊脈搏動強而有力,就像在左右兩邊彈動著人的手指一樣(《素問》)。它的跳動次數快速,猶如在切割繩子一般(《脈經》)。它又好像纏繞的繩索,變化不定(張仲景),又像是縫紉簾幕的絲線(朱丹溪)。所有呈現緊脈的情況,多是因為受寒或疼痛所致。如果頸部的人迎脈緊且旺盛,這可能是受到寒冷的侵襲;如果氣口脈緊且旺盛,這可能是飲食不適所導致;若是在尺脈部位感到緊,則疼痛可能位於腹部;若是在深層脈搏感到緊,則疼痛可能在腰部。
根據《體狀詩》描述:緊脈的特徵如同轉動的繩索,或是切開的繩子,因此被稱為緊脈。這通常是因為寒邪入侵所造成的,內部可能有腹痛,外部可能有腰痛。
根據《相類詩》描述:緊脈和絃脈、實脈相似。
根據《主病詩》描述:緊脈多主導疼痛,且多是由寒冷引起。如出現喘咳、風癲、吐冷痰等症狀,若是浮緊表示有表寒,需發汗治療;若是沉緊表示需要溫裏,自然就能痊癒。
在寸脈中,人迎脈和氣口脈的緊脈,表示心腹痛;在關脈中,緊脈表示腹部深處的疼痛;在尺脈中,緊脈表示陰冷,可能是奔豚症或疝氣疼痛。
如果在寸口脈中頻繁出現,並且有間歇,則被稱為促脈。
4. 促脈(陽)
促脈來去數時一止復來《脈經》,如蹶之趣,徐疾不常黎氏。促主陽盛之病,促結之因,皆有氣血痰鬱飲食五者之別,一有留滯,則脈必見止矣。
《體狀詩》:促脈數而時一止,此為陽極欲亡陰,三焦鬱火炎炎盛,進必無生退可去。
《相類詩》:見代脈。
《主病詩》:促脈惟將火病醫,其因有五細推之,時時喘咳皆痰積,或發狂斑與毒疽。
數見關中,動脈可候,厥厥動搖,狀如小豆。
白話文:
[促脈(陽)]
促脈的特徵是脈搏頻率快速,偶爾會有一下停頓然後再繼續,《脈經》裡描述它就像跌倒後急著爬起來一樣,脈搏的速度忽快忽慢,並無固定節奏。促脈主要反映的是身體內陽氣過盛的病症,造成促脈和結脈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為氣、血、痰、鬱、飲食這五種情況,一旦這些因素在體內有所阻滯,脈象就會出現停頓的情況。
《體狀詩》說:促脈的特徵是頻率快且偶爾會有一下停頓,這顯示身體的陽氣已經達到極限,正逐漸失去陰氣的平衡。這可能是因為三焦部位的火氣過旺,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生命可能難以維持,但若能退去,則還有康復的希望。
《相類詩》提到,促脈與代脈有些相似。
《主病詩》講述:治療促脈的疾病通常要從治療火熱開始,而導致這種脈象的原因有五種,需要仔細辨別。經常性的喘息咳嗽可能都是由於痰多積聚造成的,也可能會突然發作精神失常、出疹子或者毒瘤。
當這種脈象在關中部位頻繁出現,就可以通過脈診來診斷病情,脈搏跳動時會有微微的震顫,形狀就像一粒小豆子。
5. 動脈(陽)
動脈乃數脈見於關,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脈經》。
仲景曰:動則為痛為驚,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汗出,陰動發熱,形冷惡寒,此三焦傷也。
成無已曰:陰陽相搏,則虛者動,故陽虛則陽動,陰虛則陰動。
龐安常曰:關前三分為陽,關後三分為陰,關位半陰半陽,故動隨虛見。
《素問》曰:陰虛陽搏謂之崩。
《體狀詩》:動脈搖搖數在關,無頭無尾豆形圓,其原本是陰陽搏,虛者搖兮勝者安。
《相類詩》:見數脈。
《主病詩》:動脈專司痛與驚,汗因陽動熱因陰,或為泄痢拘攣病,男子遺精女子崩。
長則氣治,過於本位。
白話文:
[動脈(陽)]
動脈這種脈象會在手腕關節部位頻繁出現,它在脈象上並沒有明顯的起始和終點,形狀像豆子一樣大小,脈搏強勁有力且搖晃不定,這描述來自《脈經》。
張仲景指出:脈象呈現動態,通常代表身體有疼痛或驚悸的情況,當陰陽兩種能量互相抗衡,我們就稱之為動脈。若陽氣過剩,人體就會出汗;陰氣過剩,人體就會發燒,同時還可能伴有肢體冰冷和畏寒的現象,這顯示出三焦系統可能受到損傷。
成無已解釋:當陰陽兩氣互相抗衡,體內虛弱的一方就會產生動脈的現象,所以,若是陽氣虛弱,就會出現陽動脈;反之,若是陰氣虛弱,就會出現陰動脈。
龐安常說:關前的三分之一位置被視為陽性,關後的三分之一位置被視為陰性,關位本身是半陰半陽,所以動脈的出現,往往伴隨著體內的虛弱。
《素問》提到:陰氣不足,與過剩的陽氣抗衡,會導致出血的症狀。
《體狀詩》描述:動脈的脈象搖晃不定,頻繁地在關節部位出現,沒有明確的起始和終點,形狀像圓形的豆子,這是因為陰陽兩氣互相抗衡的結果,其中較虛弱的一方會呈現出搖晃的脈象,而較強壯的一方則會呈現出平穩的脈象。
《相類詩》描述:看到頻繁的脈象。
《主病詩》描述:動脈主要預示著疼痛和驚悸,出汗是由陽動脈引起的,發燒則由陰動脈引起,也可能預示著腹瀉、肌肉抽搐等疾病,對於男性來說,可能會有遺精的問題,對於女性來說,可能會有月經失調的問題。
如果脈象長度正常,表示氣血運行良好,但如果超出正常的範圍,可能表示身體出現了異常。
6. 長脈(陽)
長脈不大不小,迢迢自若朱氏,如循長竿末[稍](梢)為平,如引繩為病《素問》。
《體狀相類詩》:過於本位脈名長,弦則非然但滿張,弦脈與長爭較遠,良工尺度自能量。
《主病詩》:長脈迢迢大小勻,反常為病似牽繩,若非陽毒癲癇病,即是陽明熱勢深。
長而端直,弦脈應指。
白話文:
[長脈(陽)]
長脈的形態既不太大也不太小,它延綿不絕,就如朱氏所描述的,如同在長竿的末端摸索一樣平穩。如果脈象像拉緊的繩子那樣,這就是病態了,這是根據《素問》中的說法。
《體狀相類詩》中提到,如果脈搏超出正常位置,我們稱之為長脈,但是這並不是指弦脈,弦脈僅僅是充滿張力的脈象。要區分弦脈和長脈,高明的醫生能用他們的經驗來衡量。
《主病詩》裡講述,長脈延綿且大小均勻,如果出現異常,脈象會變得像拉緊的繩子,這通常代表著可能有陽毒癲癇病,或是陽明經的熱症十分嚴重。
長脈的特徵是長而端直,就像手指下的弦脈一樣清晰可感。
7. 弦脈(陽中陰)
弦脈端直以長《素問》,如張弓弦《脈經》,狀若箏弦《脈訣》,按之不移綽綽,如按琴瑟弦巢氏,從中直過,挺然指下刊誤。
戴同父曰:弦而軟其病輕,弦而硬其病重,一手見曰單絃,兩手見曰雙弦,此寒痼之脈。
弦脈在卦為震,在時為春,在人為肝,輕虛以滑者平,滑實如循長竿者病,勁急如新張弓弦者死。
《體狀詩》:弦脈迢迢端直長,肝經木旺土應傷,怒氣滿胸常欲叫,翳矇瞳子淚淋浪。
《相類詩》:弦來端直似絲絃,緊則如繩左右彈,緊言其力弦言象,牢脈弦長沉伏間。
《主病詩》:弦應東方肝膽經,飲痰寒熱瘧纏身,浮沉遲數須分別,大小單雙有重輕。
寸弦頭痛膈多痰,寒熱癥瘕察左關,右關胃寒心腹痛,尺中陰疝腳拘攣。
短則氣病,不能滿部,不見於關,惟尺寸候。
白話文:
[弦脈(陽中陰)]
弦脈的特徵是端直且長,如同拉緊的弓弦,又像古箏的弦一樣,按下去感覺堅固且位置固定,就像是在撥弄琴瑟的弦一樣,從脈搏中直直穿過,手感堅挺。
戴同父說:如果脈象雖弦但質地偏軟,病情通常較輕;如果脈象弦且硬,病情通常較重。如果只在一側手腕出現這種脈象,稱為單弦脈;如果兩側手腕都有這種脈象,稱為雙弦脈,這通常是寒冷固疾的脈象。
在易經卦象中,弦脈代表震卦,在季節上對應春季,在人體器官上對應肝臟。如果脈象輕微、虛弱且光滑,是正常的;如果脈象滑實,就像摸到一根長竹竿一樣,則可能是疾病;如果脈象堅硬且緊急,就像剛拉緊的新弓弦,那可能是死亡的前兆。
《體狀詩》中描述:弦脈長而直,反映肝經木旺,可能損傷脾胃,胸中常有怒氣,眼睛常有淚水。
《相類詩》中描述:弦脈的來勢端直,像絲線一樣,緊脈則像繩子一樣,左右彈跳。緊脈形容的是力度,弦脈形容的是形象,而牢脈則是在深沉部位的弦脈。
《主病詩》中描述:弦脈與肝膽經相關,可能有痰飲、寒熱、瘧疾纏身。對於浮、沉、遲、數等不同脈象要區分清楚,脈象的大小、單雙也有不同的意義。
如果寸脈弦,可能有頭痛、胸膈多痰;如果關脈弦,可能有寒熱或腹部癥瘕;如果右關脈弦,可能有胃寒或心腹痛;如果尺脈弦,可能有陰部疝氣或腳部抽筋。
如果脈象短,可能表示氣血不足,不能充滿整個脈道,這種情況一般不在關脈出現,主要在寸脈和尺脈上觀察。
8. 短脈(陰)
短脈不及本位《脈訣》,應指而回,不能滿部《脈經》。
戴同父曰:短脈只見尺寸,若關中見短,上不通寸,下不通尺,是陰陽絕脈必死。
《體狀相類詩》:兩頭促縮名為短,澀短遲遲細且難,短澀而浮秋喜見,三春為賊有邪干。
《主病詩》:短脈惟於尺寸尋,短而滑數酒傷神,浮為血澀沉為痞,寸主頭疼尺腹疼。
白話文:
[短脈(陰)]
在脈學中,短脈指的是脈搏未能達到正常的長度,《脈訣》中描述,當脈搏出現在手指下時,它的長度並不足以覆蓋整個脈象區域。
戴同父曾經指出,短脈通常只會在手腕的遠端或近端出現,如果在關節位置出現短脈,而且向上不連接至手腕的遠端,向下也不連接到近端,這代表陰陽兩氣斷絕,是一種極其危險的脈象,可能預示著生命垂危。
《體狀相類詩》中解釋,短脈的特徵是在脈搏的兩端出現緊縮的情況,脈象短而遲緩,且細微難以觸摸。然而,在秋季,如果脈象呈現短、澀、浮的特性,則是好的現象;但若這種脈象出現在春季,則可能是疾病或邪氣入侵的徵兆。
《主病詩》則進一步說明,判斷短脈主要在手腕的遠端和近端。如果脈象短而滑順頻率高,可能是因為過度飲酒導致精神疲憊。脈象浮動表示血液流動不順,脈象沉潛表示有胃腸問題。在手腕的遠端出現短脈,可能代表頭痛;而在近端出現短脈,則可能表示腹部疼痛。
9. 切脈論證
一脈一形,各有主病,數脈相兼,則見諸證。
(總結上文下切脈論證。)
浮脈主表,里必不足,有力風熱,無力血弱。
(浮脈屬陽故主表,舉之有餘,按之不足,浮而有力者則為風熱,浮而無力者是血虛也。)
浮遲風虛。
(浮遲屬陰,一息三至,浮遲兼見,風虛之候也。)
浮數風熱。
(數脈屬陽,一息六至,浮數兼見,風熱之候也。)
浮緊風寒。
(緊脈如繩,左右彈指,浮緊兼見,風寒之候也。)
浮緩風濕。
(緩脈去來,少快於遲,浮緩兼見,風濕之候也。)
浮虛傷暑。
(舉之遲大,按之無力,浮虛兼見,傷暑之候也。)
浮芤失血。
(中空外實,狀似慈蔥,浮芤兼見,失血之候也。)
浮洪虛熱。
(洪脈來時,滿指滔滔,浮洪兼見,虛熱之候也。)
浮微勞極。
(微脈軟細,按之欲絕,浮微兼見,勞極之候也。)
浮濡陰虛。
(浮而柔細,如綿在水,浮濡兼見,陰虛之候也。)
浮散虛劇。
(有表無里,渙漫不收,浮散兼見,虛極之候也。)
浮弦痰食。
(端直以長,狀若箏弦,浮弦兼見,痰食之候也。)
浮滑痰熱。
(往來流利,漉漉欲脫,浮滑兼見,痰熱之候也。)
沉脈主裡,主寒主積,有力食痰,無力氣鬱。
(沉脈屬陰,故主裡,按之有力,舉之不足,沉而有力者,為痰飲食滯,寒冷積聚等症;沉而無力者,則病諸氣憤郁也。)
沉遲虛寒。
(遲脈屬陰,一息三至,沉遲兼見,虛寒之候也。)
沉數熱伏。
(數脈屬陰,一息六至,沉數兼見,熱伏之候也。)
沉緊冷痛。
(緊脈如繩,左右彈指,沉緊兼見,冷痛之候也。)
沉緩水蓄。
(緩脈去來,少快於遲,沉緩兼見,水蓄之候也。)
沉牢痼冷。
(牢脈弦長,實大而堅,沉牢兼見,痼冷之候也。)
沉實熱極。
(脈大而長,愊愊應指,沉實兼見,熱極之候也。)
沉弱陰虛。
(沉細而柔,則為弱脈,沉弱兼見,陰虛之候也。)
沉細痹濕。
(細直如絲,應指無絕,沉細兼見,痹濕之候也。)
沉弦飲痛。
(端直以長,狀若箏弦,沉弦兼見,飲痛之候也。)
沉滑宿食。
(往來流利,漉漉欲脫,沉滑兼見,宿食之候也。)
沉伏吐利,陰毒聚積。
(重按著骨,指下裁動,沉伏兼見,陰毒聚積也。)
遲脈主臟,陽氣伏潛,有力為痛,無力虛寒。
(遲為陽不勝陰,故主臟,遲而有力者為冷痛,遲而無力者,虛寒之候也。)
數脈主腑,主吐主狂,有力為熱,無力為痛。
(數為陰不勝陽,故主腑,數而有力者,為陽盛為實熱,故主狂妄吐血等證;數而無力者,為口舌咽喉,風火牙痛之候也。)
滑脈主痰,或傷於食,下為蓄血,上為吐逆。
(數而流利謂之滑,但滑而數大者內熱也。上則為心肺,頭目咽喉之熱,故主吐逆等證,下則為小腸膀胱二便之熱,故主蓄血等證。若弦滑則脾腎受傷,多主陰虛痰火等證。)
澀脈少血,或中寒濕,反胃結腸,自汗吐逆。
(不論男婦,凡尺中沉澀者,艱於子嗣,正以血少精傷,故女人懷孕而得澀脈,則血不足以養胎,如無孕而得澀脈,將有陰衰髓竭之憂。景岳曰:凡脈見澀者,多由七情不遂,營衛耗傷,血無以充,氣無以暢,故主自汗。在上則有反胃吐逆,在下則有便結傷濕之確證。)
弦脈主飲,病屬膽肝,弦數多熱,弦遲多寒。
(蓋弦為木化,氣通於膽肝,但弦而強勁者,脾土必傷,故主痰飲等證,弦數者為陽邪,多主熱病,弦遲者為陰邪,多主寒病也。)
浮小支飲。
(凡咳逆倚息,氣喘不得臥,其形若腫,脈見浮小者,此病支飲也。)
沉小懸痛。
(凡水飲後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脈見沉小者,此病懸痛也。)
陽弦頭痛,陰弦腹痛。
(陽弦陰弦者,謂寸為陽,尺為陰也,故寸部見之主頭痛,尺部見之主腹痛。)
緊脈主寒,又主諸痛,浮緊表寒,沉緊里痛。
(景岳曰:緊脈多陰少陽,乃陰邪激搏之候,故主寒主痛,浮緊在表,為傷寒發熱,沉緊在裡,為胸腹脅痛之候也。)
長脈氣平。
(長脈在時為春,在卦為震,在人為肝,肝主春生之令,天地之氣至此而發舒。經曰:長則氣治。月池翁曰:心脈長者神強氣壯,腎脈長者蒂固根深,皆言平脈也。)
短則氣病。
(經曰:短則氣病,蓋以氣屬陽,主乎充沛。若短脈獨見,氣衰之確兆也。然肺為主氣之臟,偏與短脈,相應何也?經曰:平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則短中自有和緩之象,氣仍治也。若短而沉且澀,是氣不治而病也。)
細則氣少。
(《匯辨》云:大都浮而細者屬之陽分,則見自汗氣急等症,沉而細者屬之陰分,則見下血血痢等症。)
大則病進。
(經云:形瘦脈大,多氣者死,以其氣方張也,或雖未病,而其脈大於診者,所以逆知,病之必進也。)
浮長風癇。
(浮長風邪之脈也,故主風痰驚癇之候。)
沉短宿食。
(短脈有陽氣不充,由胃氣阨塞,不能條暢百脈,或因痰氣食積阻礙氣道所致也。)
血虛脈虛。
(經曰:血虛脈虛,血來虛微為不及,病在內也。)
血實脈實。
(經曰:血實脈實,血來實強為太過,病在外也。)
洪脈為熱,其陰則虛。
(洪脈為熱,屢下不解,謂之壞病,不可救治,洪為陽氣滿溢,陰氣垂絕之脈也。)
細脈為濕,其血則虛。
(胃虛少食,冷涎泛逆,便泄腹痛,腳軟自汗失精,皆有細脈,主於濕病,浮沉取之,在陽為氣不足,在陰為血不足也。)
緩大者風。
(若脈形長大而來去寬縱不前,即張太素所謂如絲在經,不卷其軸之謂,是曰縱緩,病主於熱,而主於風也。)
緩細者濕。
(緩細者,蓋血虛氣弱,不足以充,故為傷濕痹痛之病也。)
緩澀血少。
(肺之為臟,氣多血少,故右寸見之為合度之診,腎之為臟,專司精血,故右尺見之,為虛殘之候。)
緩滑內熱。
(夫脈之謂,而不甚有力者,皆浮滑、濡滑、微滑、緩滑之類,終非無力之比,滑為血實氣壅之脈,悉屬有餘。)
濡小陰虛,弱小陽竭,陽竭惡寒,陰虛發熱。
(小,細也,浮細如綿曰濡,沉細如綿曰弱,濡主陰虛,陰虛則發熱,弱主陽竭,陽竭則惡寒。)
陽微惡寒,陰微發熱,男微虛損,女微瀉血。
(陽微陰微者,謂浮為陽,沉為陰也,故浮微主惡寒,沉微主發熱,男主勞極諸虛,女主崩中帶下。)
陽動汗出,陰動發熱,為痛與驚,崩中失血。
(惟夫陽欲降,而陰逆之,陰欲升而陽逆之,兩者逆之,而成動脈之形著矣,故陽動不能衛於外者則汗出,陰動不能守於內者則發熱,陰陽相搏,心脾不安,故為痛為驚,為崩中失血之候。)
虛寒相搏,其名為革,男子失精,女子失血。
(仲景曰:弦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女子半產漏下。)
陽盛則促,肺癰瘍毒。
(促為陽獨盛,而陰不能和也,為怒氣上逆,為胸滿煩[燥](躁),為血瘀發斑,為狂妄,為癰腫,諸實熱之候。)
陰盛則結,疝瘕積鬱。
(結為陰獨盛,而陽不能入也,為七情所郁,為積聚疝瘕,為寒飲死血,為腹痛,為癲癇,諸留滯之候。)
代則氣衰,或瀉膿血,傷寒心悸,女胎三月。
(滑伯仁曰:無病而羸瘦,脈代者危脈也,若有病而氣血作損,其氣不能續者,只為病脈。又妊婦脈代,胎必三月。)
脈之主病,有宜不宜,陰陽順逆,凶吉可推。
(診切之要,順逆為寶,若順逆不明,則陰陽虛實,死生吉凶之法莫別也。)
中風浮緩,急實則忌。
(其證口噤不開,喉內無聲,手足厥冷,而身不冷,兩目上視,此其候也。)
浮滑中痰。
(此證類似中風,痰涎湧盛,昏迷不醒人事,口眼歪斜,惟喉內有聲,是其候也。)
沉遲中氣。
(中氣,氣厥也,如曠野新屋,綿綿乎屬不滿日之所,卒中天地不正之氣,稟賦虛怯,邪以乘之,此謂陽神不聚,其死在陰也。)
屍厥沉滑,卒不知人,入臟身冷,入腑身溫。
(華元化曰: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屍,故名屍厥。鬄左角之發方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詳此屍厥一證,乃外邪卒中之惡候。
凡四時不正之氣及山魔土煞,五屍魘魅之屬,皆能犯之者,忽然手足厥冷,肌膚寒促,面目青黑,精神不守,或口噤妄言,痰涎壅塞,或旋運倒僕,不省人事,即名飛屍卒厥,或針或灸,如秦承祖灸鬼、華佗灸脫陽之法為妙。凡用藥之法,當知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以左角之血餘,用補五絡之脫竭,其義可知。
)
風傷於衛,浮緩有汗,寒傷於營,浮緊無汗。
(浮緩有汗者為傷風,風傷於衛也;浮緊無汗者為傷寒,寒傷於營也。)
暑傷於氣,脈虛身熱。
(暑病則傷氣,而不傷形也。若微涼外感,則熱傷心胞,必致惡寒發熱,其脈則虛。)
濕傷於血,脈緩細澀。
(濕之為病,有出於天氣者,傷於人皮肉筋脈之間,雨霧之屬也。地氣亦然,泥水之屬也。有出於飲食者,酒酪之屬也。在肌表則為發熱、惡寒、自汗,在經絡則為痹重,筋骨疼痛,不能轉側,四肢痿弱痠麻,為胕腫,為黃疸,為嘔吐,為脹滿,為便澀,為溏泄後重脫肛等證。凡肌表經絡之病,濕由外而入者也。
飲食氣血之病,濕由內而生者也。此其在外者為輕,在內者為甚,是固然矣。然及其甚者,則未有表濕而不連臟也,里濕而不連經者,此論濕病之變也。)
傷寒熱病,脈喜浮洪,沉微澀小,證反必凶。汗後脈靜,身涼則安,汗後脈躁,熱甚必難。陽病見陰,病必危殆,陰病見陽,雖困無害。上不至關,陰氣已絕,下不至關,陽氣已絕,代脈止歇,臟絕傾危。
散脈無根,形損難醫。
(傷寒熱病,未得汗、脈浮洪者為陽易已,沉微澀小者為陰難已。既得汗、脈沉小安靜為順,浮大躁疾者逆,故南陽首言:陽病見陰脈者死,陰病見陽脈者生。只此可推卒病之順逆,可廣諸病之死生。此著先機,至顯至微矣。上不至關者,言尺脈上不能通於關,故陰氣已絕,下不至關者,言寸脈下不能通於關,故陽氣已絕。古人以代散為必死之脈,蓋散為腎敗之徵,代脈為脾絕之候,加之形脫如削者為不治。
)
飲食內傷,氣口急滑。
(經曰:人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傷於食,凡氣口急滑而有力者,為宿停滯,澀伏模糊,則為寒冷傷脾。)
勞倦內傷,脾脈大弱。
(人之經營煩擾,則肢體轉旋,而過於勞者,無不傷脾也。《太陰陽明論》曰: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氣口為太陰之臟脈。凡診於氣口,脈虛大者為氣虛,弦細或澀者為血虛。若躁疾堅搏大汗出,發熱不止者死,以裡虛不宜復見表開泄也。)
欲知是氣,下手脈沉,沉極則伏,澀弱久深。
(經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又曰: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散,悲則氣消,恐則氣陷,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主病異同。)
火鬱多沉,滑痰緊食,氣澀血芤,數火細濕。
(沉雖屬裡,未必盡為陰寒,但脈沉滑、沉數者,及有頭痛身熱,正屬表邪,火鬱所以脈沉也。)
滑主多痰,弦主留飲,熱則滑數,寒則弦緊,浮滑兼風,沉滑兼氣。食傷短疾,濕留濡細。
(痰飲之為病,必有所因而致之者,或熱或寒,或風或氣,或食傷,或濕氣停滯之類,皆為痰之本也。凡治痰不治痰之本,非其治也,所以治其本而成痰者,而痰自清,正以痰非病之本,而痰為病之標耳。)
瘧脈自弦,弦數者熱,弦遲者寒,代散者截。
(瘧疾之病,本由外感,《內經》論瘧,無非曰風曰寒,其義甚明。察其症先發熱而後寒者,寒病也;先戰寒而後發熱者,熱病也。若陽陰倒亂,則寒熱往來,其治以截者則已。故瘧病自陰而漸陽,自遲而漸早者,重亦漸輕不見也。自陽而漸陰,自早而漸遲者,輕亦漸重愈甚也。
凡感邪深者,其發必遲,而多至隔日,必使漸早漸近,方是佳兆。欲知其來,所知其本矣。)
泄瀉下痢,沉小滑弱,實大浮洪,發熱則惡。
(泄瀉下痢,本屬傷陰耗里之證,脈見沉小滑弱,乃為相宜。若實大浮洪,此邪盛正虛,加之發熱則惡矣。)
嘔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數緊澀,結腸者亡。
(嘔吐反胃之脈,浮滑大便潤者順,痰氣阻逆,胃氣未艾也。弦數緊澀,涎如雞清,大便燥結者逆,氣血枯澀,痰火鬱結也。)
霍亂之候,脈代勿訝,厥逆遲微,是則可怕。
(霍亂乃卒然吐瀉,而神氣昏悶,脈有不續,而見代者,但俟里和,而脈自出矣,此非斷絕者比,令勿驚訝。若四肢厥冷,是為陽衰陰盛,真元漸絕之象,則去生已遠,恐驟脫難救。又安得不怕乎。)
咳嗽多浮,聚肺關胃,沉緊小危,浮濡易治。
(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有聲有痰,此謂咳嗽者,其證非止聚於肺,而五臟皆有之,其愈關於胃氣之有無也。)
喘急息肩,浮滑者順,沉澀肢寒,散脈逆證。
(上氣喘息低昂脈,浮滑手足溫為順,脈沉澀四肢寒者逆,上氣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歷陳上氣喘咳諸例,皆以軟弱緩滑為順,澀數堅大者逆,蓋緩滑為胃氣尚存,堅實為胃氣告遺之脈也。)
病熱有火,洪數可醫,沉微無火,無根者危。
(熱病本屬陽證,脈當洪數為順,若沉微者陰脈也。陽病見陰脈,病必危矣。)
骨蒸發熱,脈數而虛,熱而澀小,必殞其軀。
(骨合腎,腎能變蒸,輕則虛驚,蒸蒸而熱,微汗耳冷,上唇生白泡,重則寒熱往來,腹痛吐逆等證,脈數而虛者順,熱而澀小者逆,蓋氣血兩虛,陰火日熾,必至不救。)
勞極諸虛,浮濡微弱,土敗雙弦,火炎急數。
(勞極一證,即東垣所謂內傷證也。凡疾病在人,有另因外感而受病於內者,則無非內傷,而東垣乃獨以飲食失節,勞役不足之病為內傷,其故何也?蓋外感內傷,俱有惡寒發熱等證,外感惡寒者,即內傷寒也。內傷寒熱者,即勞役也。傷寒以外邪有餘,多宜攻散,勞役以內傷不足,多宜溫補,然此二者,病多相類,最易惑亂,故東垣特作內傷二字,以為外感之別。蓋恐以勞役之傷,作傷寒之治,則必致誤治矣。
此其大要所當先辨。脈若兩手弦勁,此木來剋土。如急數者,乃陰虛火炎之候也。)
諸病失血,脈必見芤,緩小可喜,數大可憂。
(陰血既亡,陽無所附,故脈則見芤,緩小則胃氣可喜,若數大則邪盛方張,火爍真陰,誠為憂矣。)
瘀血內蓄,卻宜牢大,沉小澀微,反成其害。
(瘀血內蓄,脈宜牢大者,以其可攻,而逐去之則安,若沉小澀微,則邪實正虛,難施峻猛之劑,安望速愈耶。)
遺精白濁,微澀而弱,火盛陰虛,芤濡洪數。
(遺精白濁,所主不異,凡有所注戀而夢者,此精為神動也。其因在心有欲事不遂而夢者,此精失其位也。其因在腎,在值勞倦即遺者,此筋力有不勝,肝脾之氣弱也。有因用心思慮過度徹遺者,此中氣有不足,心脾之虛陷也。有因濕熱下流,相火妄動而遺者,此脾腎之火不清也。
有無故滑而不禁者,此下元之虛,肺腎之不固也。有素稟不足而精易滑者,此先天元氣單薄也。有久服冷利等劑,以致元陽失守而滑泄者,此誤藥之所致也。有壯年氣盛,久節房欲而遺者,此滿而溢者也。凡此之類,是皆遺精之病。凡治此者,亦當各求所因而致病,至若盛而溢者,只理飲食,調其和平,出得自然為固也。
)
三消之脈,浮大者生,細小微澀,形脫可驚。
(三消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大渴引飲,飲隨渴以消津液。經曰:二陽為病發心脾,其傳為風消,中消者多食善飢,飢隨食以消瘦。經曰:心移熱於(肺)脾,其傳為[鬲](膈)火消,下消者小便黃赤,為膏為淋,為便濁,面黑耳焦,日漸消瘦,其病在腎。此三症古人悉認為火證,然有實火者,以邪氣有餘也。
有虛火者,以其陰不足也。凡治消症,不辨虛實,未有不誤者,宜深察之。)
小便淋閉,鼻頭色黃,澀小無血,數大何妨。
(鼻頭色黃,必主小便難,以中焦熱燥腸胃,津液枯涸所致也。然必枯黃而不澤,若黃而明者,必有留飲,留飲以津液不行,穀氣受鬱而致黃也。如脈數大,而小便不利者,乃濕熱所致,此氣病而血不病也。若脈澀小而利者,乃營虛為淋,此傷血而不傷氣也,二者故別之。)
大便秘結,須分氣血,陽數而實,陰遲而澀。
(秘結一證,在古方書有虛、風、寒、熱、濕、燥等秘,立名太繁,又無確據,不得其要,徒滋疑惑,不無為臨證之害也。不知此證之當辨者惟二,曰陰結陽結而書之矣。蓋陽結者邪有餘,宜攻宜瀉者也,陰結者為正氣不足,宜補宜滋者也,知斯二者,即知秘結之綱領矣。)
癲乃重陰,狂乃重陽,浮洪吉兆,沉急凶殃。
(癲狂既分陰陽,而脈皆取浮洪者,蓋浮洪屬陽,在狂病固屬相宜,而癲疾乃陰病見陽脈者,均為吉兆之義,若沉急則陰邪盛極矣,故凶殃立至。)
癇脈宜虛,實急者惡,浮陽沉陰,滑痰數熱。
(《別錄》所載五癇,曰豬、雞、牛、羊、馬者,即今人之謂發羊吊也,乃痰涎壅塞之頑證,驚風之固疾也。緣其所由,有因受胎時,七情六慾驚怖,口腹所致者,發則眼直目牽,口噤流涎,肚膨發搐,項背反脹,腰脊強勁等候,宜取耳背後青紋脈,刺出血可除病之根矣。)
喉痹之脈,數熱遲寒。
(喉痹一證,在古方書有十八證之辨,人悉指為火,然喉雖多由火,而復有陰證者,不可不察也。蓋火有真有假,如真火者,脈必洪數,假火者,脈必遲弱也。)
纏喉走馬,微伏則難。
(喉證則名目雖多,似有不必盡辨者,然亦有不可不辨者,如雙乳蛾、單乳蛾及纏喉走馬之類,有不同也。蓋腫於咽喉兩傍者為雙蛾,腫於一邊者為單蛾,若腫突而發於喉間者,多以刺出膿血則愈,此癰癤之屬也。若纏喉走馬,則滿片紅腫,多不成膿,亦不可刺,其證急,其害速,故有走馬之名。喉乃丹田之標,證屬手少陽,脈見微伏,則為難治。)
諸風眩暈,有火有痰,左澀血死,右大虛看。
(眩暈一證,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中一二耳,原其所由,則有勞倦過度而暈者,有飢飽失時而暈者,有嘔吐傷上而暈者,有泄瀉傷下而暈者,有汗過亡陽而暈者,眴目驚心而暈者,有焦思不釋而暈者,有被毆被辱,氣奪而暈者,有悲哀痛楚,大叫大呼而暈者,此皆傷其陽中之陽也。
又有吐血衄血,便血而暈者,有膿血癰疽大潰而暈者,有金石破傷,失血痛苦而暈者,有男子縱欲,氣隨精去而暈者,有女子崩淋產難,去血過多而暈者,此皆傷其陰中之陰也。再若大醉之後,濕熱相乘而暈者,傷其濕也。有大怒之後,本肆其強而暈者,傷其氣也。有痰飲留中,治節不行而暈者,脾之弱也,此亦有餘之中不足也。
至若老年精衰,勞倦日積,而忽患不眠,忽苦眩暈者,此營衛兩虛之致然也。由此察之,虛實可辨矣。)
頭痛多弦,浮風緊寒,熱洪濕細,緩滑厥痰,氣虛弦濡,血虛微細,腎厥弦堅,真痛短澀。
(頭痛有各經之辨,凡外感頭痛,當察三陽、厥陰,蓋三陽之脈會於巔頂,故仲景《傷寒論》則為三陽有頭痛,厥陰亦有頭痛,而太陰、少陰,則有無頭痛,為察脈辨證之法,則頭腦額顱,三陽俱有所會,無不可痛焉。然太陽在後,陽明在前,少陰在側,此有各經所主,亦外感之所當辨也,至若內傷頭痛,則不得以三陽為拘矣。如《內經》所言,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及手少陰、少陽,皆有之矣。
腦者陰也,髓者骨之充也,凡痛在頭腦上,豈非少陰之病乎,此內證外證之異,不可不察也。)
心腹之痛,其類有九,細遲從吉,浮大延久。
(經曰:有寒滯而痛,有熱鬱而痛,有食積而痛,有蟲積而痛,有瘀血而痛,有虛勞而痛,有中惡而痛,有痰癖而痛,有火毒而痛。脈若細遲,則為氣減舒徐,厥邪欲退,理當從吉。設或浮大,正是邪氣方張,難以捷效也。)
疝氣弦急,積聚在裡,牢急者生,弱急者死。
(疝氣為病,凡少腹睪丸,為腫為痛,上作無時之屬也。但疝症不一,如《內經》所謂,狐疝者,以其出入不常也。有言㿗疝者,以其頹腫不仁也,有沖疝者,以其自少腹上衝而痛也。有厥疝者,以結氣在陰,而氣逆為疝也,有疝瘕者,以少腹冤熱而痛,出白者蠱疝也,有六經風氣為疝者,感受四時之氣,留滯而成也。有少陽疝者,臟腑不和,虛實不調也。
此七者總皆疝之為義也。)
腰痛之脈,多沉而弦,兼浮者風,兼緊者寒,弦滑痰飲,濡細腎著,大乃腎虛,沉實閃肭。
(腰乃腎之府,腎與膀胱為表裡,在經則屬太陽,在臟則屬腎,而又為衝任督帶之要會,所以凡病腰痛者,多由真陰之不足也。二曰風痹寒濕者,風濕著腰而痛也。三曰勞役傷腎,四曰墜墮損傷,五曰寢臥濕地,表裡寒熱之異,知斯六者,庶乎盡矣,而治之亦無難也。)
腳氣有四,遲寒數熱,浮滑者風,濡細者濕。
(陳無擇曰:腳氣不專主一氣,亦不專主在一經,兼有雜生諸病,未易分別,須尋經絡之乾溼,再察脈息之虛實,以為治也。凡汗走注者為風勝,無汗攣急,掣痛者為寒勝,腫滿重著者為濕勝,煩渴燥熱者為暑勝,若四氣兼中者,但察其多者為勝,以施治也。)
痿病肺虛,脈多微緩,或澀或緊,或細或濡。
(痿,壞也。人有久咳,肺受傷損,漸見形體消削,聲嘶盜汗,喘不得臥,吐出紫血,痰稠腥穢,毛髮焦枯,嗽時必忍氣須臾,輕輕吐痰,始覺胸膈不疼,否則大痛難堪,氣息欲絕奄奄者,此癆病成矣。其患本不可救,然治之得法,亦多有可生者,但察其胃氣尚存,治猶可療。
療之之法,救胃為主,培養兼行,安其正氣,然後執拾餘邪,緩病緩醫,補中有清,清中有補,勿伐勿助,若有若無,始能助效也。)
風寒濕氣,合而為痹,浮澀而緊,三脈乃備。
(《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蓋風善行而數變,成其為病,則走注歷節,無有定所。寒氣勝者為痛痹,以氣血感寒,筋脈凝澀,留而不行,滯於經絡為痛也。濕氣勝者為著痹,以濕氣傷其形體,而肢節沉重,或麻木不仁,留著不移也。)
五疸實熱,脈必洪數,澀微屬虛,切忌發渴。
(《論疾診尺篇》曰: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五疸者,黃疸、黃汗疸、酒疸、谷疸、女勞疸也。劉宗厚曰:按一身盡痛而黃者,濕氣勝,其病在表。若不痛者,其病在裡。煩[燥](躁)者,熱勝也,大渴不止者死。陽經受病,脈必洪數,其人戰寒發熱,陰經受病,脈必澀微,其人嘔吐悶亂也。)
脈得諸沉,責其有水,浮氣與風,沉石或里,沉數為陽,沉遲為陰。浮大出厄,虛小可驚。
(丹溪曰:水腫脈多沉,病陽水兼陽證,脈必沉數,病陰水兼陰證,脈必沉遲。仲景曰:病風水證,其脈自浮,病石水證,其脈自沉。《得效方》云:水腫脈浮大可保,虛小可驚。)
五臟為積,六腑為聚,實強者生,沉細者死。
(《難經》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曰:積,陰氣也,聚,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生,積發有常,其痛不離其部,聚發無常,留止無所,上下無定,因其病或動或靜,知其名之為積為聚焉。)
中惡腹痛,緊細者生,脈若浮大,邪氣已深。
(中惡一證,以其卒然倒僕,四肢厥逆,身直如屍,口鼻出血,心腹刺痛,反復不寧者,蓋人氣之與天氣皆失守,則陽神不聚,陰鬼幹人,致死之兆也。然天地間,萬物萬殊,莫非五行之化,人之臟氣,鬼之幹人,亦惟此耳。)
癰疽浮散,惡寒發熱,若有痛處,癰疽所發,脈數發熱,而痛者陽,不數不熱,不痛陰瘡,未潰癰疽,不怕洪大,已潰癰疽,洪大可怕。
(華元化曰:癰疽瘡腫之作,皆五臟六腑,蓄毒不流,非獨因營衛閉塞而發也。《靈樞經》曰:發內癰內疽者。其本經募上肉必浮腫,募中必時時隱痛,浮腫為癰,隱痛為疽,此即內癰內疽之徵驗也。)
肺癰已成,寸數而實,肺痿之形,數而無力,肺癰色白,脈宜短澀,不宜浮大。
(《金匱方淪》曰:熱在上焦,因咳傷肺,為肺痿,肺痿之病,氣口脈數而無力,其人口中觸吐涎沫者也。若面白而口中辟辟燥咳,胸中隱隱而痛,寸口脈數而實者,此為肺癰之病也。脈宜短澀,乃肺之本脈也。若見浮大,則火來剋金卻忌之。)
吐糊吐血,腸癰實熱,滑數可知,數而不熱,關脈芤虛,微澀而緊,未膿當下,緊數膿成,切不可下。
(陳遠公曰:有腹疼口渴,左足不伸,伸則疼甚,手按之猶不可忍,人以為腸中生癰也。然腸癰大小腸之分,屈右足者,入腸生癰也,屈左足者,小腸生癰也。但大腸癰易治,小腸癰難醫,以大腸可瀉,小腸難瀉也。然得法又何不可瀉哉,蓋大腸瀉火,從糟粕而出,小腸瀉火,從溲溺而泄也。)
婦人之脈,以血為本,血旺易胎,氣旺難孕。少陰動甚,謂之有子,尺脈滑利,妊娠可喜,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別,左疾為男,右疾為女,女腹如箕,男腹如釜。
(婦人之脈,以血為本,血旺則經調而子嗣,氣旺則喘泛而難孕,身體之盛衰,無不肇端於此。《素問》曰: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經曰:脈者血之府也,血盛則脈滑,故腎脈宜之。仲景曰:婦人脈滑疾而經斷者為有孕。《聖濟經》曰:天之德地之氣,陰陽之至和,流薄於一體,因氣而左動則屬陽,陽資之則成男,因氣而右動則屬陰,陰資之則成女。是以胎有男女,則成有遲早,體有陰陽,則懷有向背。
故男動在三月,陽性早也,女動在五月,陰性遲也。女胎肖母而懷,故母之腹,下大上小,如箕之覆也。男胎面母而懷,故母之腹,圓突如釜之覆也。此皆得理之談,所當察也。)
欲產之脈,其至離經,水下乃產,未下勿驚。
(《難經》曰:脈一呼三至曰離經,一呼一至,亦曰離經。婦人慾產者,脈皆離經也,但夜半覺痛,日中即生,日中覺痛,夜半即生。《良方》云:孕婦人月腹痛,或作或止,名曰弄胎,非正產之候。或腹雖痛,而腰不甚痛,非正產之候。胎高未陷者,非正產之候。穀道未挺迸者,非正產之候。
水脬未破,水血未出,非正產之候。水血雖出,而腹不痛,非正產之候。且令熟忍,不可坐草,務宜膽定安心,時際見機而待,此謂穩婆之任也。)
新產之脈,緩滑為吉,實大弦牢,有證則逆。
(新產,即產後也。產後氣血兩傷,脈貴和平,故脈緩滑為吉。若見實大弦牢,設有外證則逆。)
少兒之脈,六至為平,更察色證,與虎口紋。
(少兒三歲以下,氣血未充。經脈未備,須看虎口三關紋色。其法以食指初節為風關,二節為氣關,三節為命關。紋色在初節為輕,二節為重,三節則危。其色以紫為風熱,紅為傷寒,青為驚風,白為疳積,惟黃隱隱而淡紅,此為常候。若三關多亂紋者為內吊,主腹痛吐瀉身熱不食。
若上唇有白泡珠點者為變蒸。若紋直而細者,為虛寒少氣多難愈。紋粗而顯者多易愈。紋中有斷續如流珠者為宿食,其紋自外向內者為外感,自內向外者為內傷。岐伯曰: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隨四時而行也。至三歲以上,以一指而定三關,即三部之診也。其脈以六至為準,添則為熱,減則為寒,浮長為風癇,浮數風熱,浮緊風寒,浮遲風虛,沉短宿食,沉數熱伏,沉緊冷痛,沉遲虛寒。如吐瀉手足溫則易已,手足寒則難已。
其外腮赤,目眥紅,呵欠頓悶,乍涼乍熱,四肢厥冷,氣粗聲嘶,及耳背現紅絲紋縷,脈來急數者,皆痘疹之候也。湯藥這所忌者甚多,慎勿漫投,貽其咎也。)
奇經八脈,其診又別。
(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所見諸證皆平常無奇。其奇經八脈,交加中外,絡繹諸經,所見諸證,皆忽起忽伏,脈亦倏去倏來,故謂之奇。舊說以為奇偶之奇,恐非至當。若爾則不應有陽陰維蹺之偶矣。所謂督脈,督於身後諸陽,任脈,任於身前諸陰,沖為諸脈之海,又為血海。
陽維,維絡諸陽,主一身之表;陰維,維絡諸陰,主一身之裡。陽蹺得足太陽之別。主一身左右諸陽,陰蹺得足少陰之別,主一身左右諸陰,二蹺皆起跟中,使人矯捷。帶脈橫束季脅,約束諸脈,為諸經之別貫,各有專司。蓋人身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而後及八脈,若受邪則先傷八脈,而後傳以六經。
所以越人譬之溝渠,溝渠滿溢,諸經不能復拘也。)
直上直下,浮則為督。
(督脈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上至風府(項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曰風府),入屬於腦,陽脈之海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內中央,其脈直上直下,而中央或尺寸,俱強直而浮者督脈也。)
牢則為沖。
(衝脈起於少腹之內胞中,為血之海也,其浮於外者,起於氣街(即氣衝在少腹),並足少陰之經(《難經》云:並足陽明之經以穴參之,足陽明挾臍各二寸而下行,與衝脈會於宗筋。
足少陰挾臍五分而上行,《針經》所載衝脈在腹關元等穴,皆屬少陰,非陽明),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脈直上直下,而中央牢脈者衝脈也。)
緊則任脈。
(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絡舌,陰脈之海也。同足三陰並行腹裡,其浮於外者,出毛際,循關元石門(即丹田)氣海,而歷三腕,循膻中至缺盆(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其脈橫寸口邊,丸丸緊細而長,或弦出寸口上魚際,而丸滑者任脈也。)
寸左右彈,陽蹺可決。
(陽蹺起於跟內,出外踝,直上,循股外廉,循脅後胛,上行肩髆外,上挾口吻,至目內,上行髮際,後入風池,其脈寸口左右彈,浮而細綿綿者陽蹺也。)
尺左右彈,陰蹺可別。
(陰蹺起於然谷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中,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鼻屬目內眥,至咽喉,交貫衝脈,其脈尺內左右彈,沉而細綿綿者陰蹺也。)
關左右彈,帶脈當決。
(帶脈起於季脅,圍身一周,如束帶然,與足少陰會於十四椎(自上數下第十四椎),十二經與奇經七脈,皆周流上下,惟帶脈橫束如衝脈。沖、督、任三脈,同起而並行,一源而三歧,皆絡帶脈,其脈中部左右彈,而橫滑者帶脈也。)
尺外斜上,至寸陰維。
(陰維起於諸陰之交(諸陰皆交於胸),主持營血,其脈發於足少陰內踝,循股內廉,上行入少腹,會足三陰,上腹裡(去腹中行四寸半),循脅會足厥於期門(直乳一寸半),上胸脅挾咽,與任脈會於頸,其脈從尺外斜上至寸,而沉實者陰維也。)
尺內斜上,至於陽維。
(陽維起於諸陽之會(諸陽皆會於頭),主持衛氣,其脈發於足太陽外踝,循膝外廉,上髀關抵少腹,別循脅筋斜上肘,會手足太陽,陽蹺於臑俞上,循耳會督脈於氣府,上腦空下至風池,與諸陽會於頭,其脈從尺內斜上至寸,而浮者陽維也。)
督脈為病,脊強癲癇。
(督脈動苦,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卒口噤,背反張,瘛瘲腰脊強痛,不得俯仰,頭重不舉,大人癲疾,少兒風癇。)
任脈為病,七疝瘕聚。
(任脈動苦,少腹繞臍,引陰中切痛(入房太過,沖、督、任受傷多此),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月事不以時下,腹皮急,腹中有氣如指上搶心,不得俯仰拘急(志欲不遂,陰火上乘多此)。)
衝脈為病,逆氣裡急。
(衝脈動苦,逆氣裡急,氣上衝咽喉不得息,喘息不得臥,腹中刺痛拘急,寒氣客於衝脈,則脈不通,喘動應手,有寒疝痛,則上引胸中痛。)
帶主帶下,臍痛精失。
(帶脈動苦,腹滿腰溶溶,若在水中(溶溶,緩縱貌),腹縱如囊水伏,婦人腰痛,少腹痛,裡急瘛瘲,牽引季脅下空軟處,月事不調,赤白帶下。)
陽維寒熱,目眩僵仆。
(陽維動苦,寒熱(陽維為病在表,故苦寒熱而足太陽、少陽始終聯附,故二經為病苦寒熱),腰痛,痛上怫然腫。又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肌肉痹癢,皮膚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羊癇倒僕(多發於日),手足相引,甚者不能言。若陽維不能維於陽,則溶溶不能自收持。)
陰維心痛,胸脅刺築。
(陰維動苦,心痛(陰維為病在裡,故苦心痛,陰維雖交三陰●●,與任脈同歸,故心痛腹痛多屬少陰●●●●維,任脈也),脅滿腰痛,甚則悲以恐,癲疾,失音(多發於夜),肌肉痹癢,汗出惡風,身洒洒然。若陰維不能維於陰,則悵然失志。)
陽蹺為病,陰緩陽急。
(陽蹺動苦,縱緩不收,陰緩而陽急(陽蹺脈急,當從外踝以上急,內踝以上緩),腰背痛,羊倒僕(多發於日),惡風偏枯,瘡瘍體痹,目嗔不得瞑。)
陰蹺為病,陽緩陰急。
(陰蹺動苦,拘急不弛,陽緩而陰急(陰蹺脈急,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少腹痛,裡急,腰痛相引陰中,男子陰疝,女子漏下不止,癲疝寒熱(多發於夜),皮膚淫痹,風痙,目閉不得開。)
癲癇瘛瘲,寒熱恍惚,八脈之證,各有所屬。
(癲,顛倒錯亂也。癇,有風痰邪氣,驚搐兼虛也。其證有五畜配五臟,心癇其聲如羊,肝癇其聲如犬,脾癇其聲如生,肺癇其聲如雞,腎癇其聲如豬。發則卒然倒僕,口眼相引,手足搐搦。口吐涎沫,食頃乃蘇。瘛主搐搦,狂病也;瘲主縱緩,風病也。)
平人無脈,移於外絡,兄位弟乘,陽谿列缺。
(列缺在手腕後側,上一寸五分。滑伯仁曰:以手交叉,當食指未,筋骨罅中是穴,此手太陰之絡,從腕後別走陽明,直出食指內廉,出其端。凡人寸關尺三部不見脈。而脈見於列缺者,謂之反關脈,此經脈虛而絡脈滿也。)
病脈既明,吉凶當別,經脈之外,又有真脈。
(黃帝曰:見真藏脈曰死,何謂也?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邪氣勝則精氣衰,胃氣不能與之,故真藏之氣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
肝絕之脈,循刀責責。
(肝絕之脈,中外弦勁而急,如循刀責責然,色青白不澤,乃余來剋木也。)
心絕之脈,轉豆躁疾。
(心絕之脈,短促躁疾,如轉豆累累然,色赤黑不澤,乃水來剋火也。)
脾則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
(脾絕之脈,乍疏乍數,如雀啄食,連三五至一止復來,如屋之殘漏,良久一滴,如水之墮流,點滴無倫,如覆杯之傾瀉,去而不返也。色黃青不澤,乃木來剋土也。)
肺絕如毛,無根蕭索,麻子動搖,浮波之滑。
(肺絕之脈,羽毛麻子浮波者,皆是飄浮無根之脈也。色白赤不澤,乃火來剋金也。)
腎脈將絕,至如省客,來如彈石,去如解索。
(腎絕之脈.沉實如彈石劈劈然,如省客之無常,如解索散亂面無序,色黑黃不澤,乃土來剋水也。)
命脈將絕,鰕游魚翔,至如湧泉,絕在膀胱。
(命絕之脈,如鰕游魚翔者,則脈浮泛於上,而乖違其就下之常也。湧泉者有升無降,有出無入,勢甚洶湧,莫能遏御也。)
真脈既形,胃已無氣,參察色證,斷之以臆。
(既明真藏脈也,參察胃氣之有無,則順逆吉凶,生死之法,胸次瞭然心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