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嘉彥

《脈學類編》~ 脈學類編 (2)

回本書目錄

脈學類編 (2)

1. 洪脈(陽)

(洪脈指下極大《脈經》,來盛去衰《素問》,來大去長通真子。)

白話文:

洪脉在脉下的感觉非常大,来势旺盛而离去时减弱。

洪脈在卦為離,在時為夏,在人為心,《素問》謂之大,亦曰鉤。滑氏曰:來盛去衰,如鉤之曲,上而復下,應血脈來去之象,像萬物敷布下垂之狀。

白話文:

洪脈在八卦中代表「離卦」,在一年四季中代表「夏季」,在人體中代表「心臟」。《素問》一書中稱它為「大脈」,也稱為「鉤脈」。

滑氏說:洪脈運行時,來勢強盛,去勢衰弱,就像釣魚用的魚鉤一樣,上揚後又回落,與血脈往來流動的景象相符,也像萬物從上向下生長垂下的樣子。

《體狀詩》:脈來洪盛去還衰,滿指滔滔應夏時,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陽散火莫狐疑。

白話文:

體狀詩:脈象

脈象來得強而有力,退去卻很微弱,在夏天應是有病象。如果是在春秋冬三季,則要升發陽氣,清除體內火熱之氣,不必猶豫。

《相類詩》:洪脈來時拍拍然,去衰來盛似波瀾,欲知實脈參差處,舉按弦長愊愊堅。

《主病詩》:脈洪陽盛血應虛,相火炎炎熱病居,脹滿胃翻須早治,陰虛泄痢可愁虞。

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脈洪時金不堪,肝火胃虛關內察,腎虛陰火尺中看。)

無力虛大,遲而且柔。

白話文:

脈搏洪大有力,如同拍打般,衰弱轉盛,宛如波浪起伏。想要知道實脈,觀察脈象參差不齊的地方,用力按下去,感覺脈搏弦長而堅硬。

洪脈代表陽盛血虛,體內熱氣旺盛,容易患熱病。胃脹滿、嘔吐,需要及時治療,陰虛體弱則容易腹瀉。

寸口脈洪,心火旺盛,上焦(心肺)發炎;肺脈洪大,金氣不足;肝火旺盛,胃虛,要觀察關脈;腎虛陰火,則要看尺脈。

無力而脈搏虛大,脈象遲緩而柔軟。

2. 虛脈(陰)

虛脈遲大而軟,按之無力,隱指豁豁然空《脈經》。

《體狀相類詩》:舉之遲大按之松,脈狀無涯類谷空,莫把芤虛為一例,芤來浮大似慈蔥。

《主病詩》:脈虛身熱為傷暑,自汗怔忡驚悸多,發熱陰虛須早治,養營益血莫蹉跎。

血不營心寸口虛,關中腹脹食難舒,骨蒸痿痹傷精血,卻在腎門兩尺居。

虛甚則散,渙漫不收。

白話文:

脈象虛弱,跳動緩慢而幅度大,按壓時軟弱無力,手指按下去感覺空虛,好像在按著空洞一樣。《脈經》中描述了這種脈象。

《體狀相類詩》中描述了這種脈象的特性:脈搏跳動緩慢,幅度大,按壓時鬆軟無力,感覺像是空谷一樣。不要把芤脈和虛脈混淆,芤脈的跳動浮大,像慈蔥一樣。

《主病詩》中說明了這種脈象所代表的疾病:脈象虛弱,身體發熱,可能是中暑所致,容易自汗、心慌、驚悸。如果發熱且身體虛弱,需要及早治療,補充營養,滋養血液。

如果寸口脈虛弱,說明血氣不足,導致心臟功能衰弱。關脈虛弱,則可能出現腹脹、消化不良。骨蒸、痿痹等症狀,則說明精血虧損,可能與腎臟功能失調有關,需要觀察腎門的脈象。

如果虛弱到極點,就會散漫無力,無法收斂。

3. 散脈(陰)

散脈大而散,有表無里《脈經》,渙漫不收崔氏,無統紀,無拘束,至數不齊,或來多去少,或去多來少,渙散不收,如楊花散漫之象,產婦得之生,孕婦得之墮柳氏。

白話文:

散脈的特點是脈象寬大鬆散,具有表證而無裡證的特徵(《脈經》)。崔氏說散脈脈象渙散不聚,沒有規律也沒有約束,脈數不齊,有時出現脈搏跳動次數多且短暫,有時則出現脈搏跳動次數少且長久。脈象渙散不聚,就像楊花在空中飄散的樣子。產婦如果出現散脈,可能會發生難產;孕婦如果出現散脈,可能會流產(柳氏)。

戴同父曰:心脈軟散怔忡,肺脈軟散汗出,肝脈軟散溢飲,脾脈軟散跗腫,此皆病脈也。腎脈軟散,諸病脈代散,死脈也。

白話文:

戴同父說:心脈虛弱鬆軟會出現心悸心慌,肺脈虛弱鬆軟會出汗,肝脈虛弱鬆軟會有腹水,脾脈虛弱鬆軟會有腳腫,這些都是病脈。腎脈虛弱鬆軟,和所有病脈相代出現,這是死脈。

《體狀詩》:散似楊花散漫飛,去來無定至難齊,產為生兆胎為墮,久病逢之不必醫。

《相類詩》:散脈無拘散漫然,濡來浮細水中綿,浮而遲大為虛脈,芤脈中空有兩邊。

《主病詩》: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飲左關應軟散,右關軟散胻[胕](跗)腫,散居兩尺魂應斷。

有邊無中,其名曰芤。

白話文:

這三首詩分別描述了散脈的形態、類型和病症。散脈是一種虛弱無力的脈象,就像楊花飄散,來去不定。它預示著胎兒可能流產,或者病人病情嚴重,無力回天。芤脈是散脈的一種,摸起來空虛無力,兩邊有邊,中間空洞。不同的部位出現散脈,預示著不同的病症,例如心悸不安、出汗、水腫等等。總之,散脈是一種不吉利的脈象,提醒我們注意身體的健康狀況。

4. 芤脈(陽中陰)

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脈經》。中空外實,狀如慈蔥《素問》。戴同父曰:營行脈中,脈以血為形,芤脈中空脫血之象也。

白話文:

芤脈摸起來浮大柔軟,按壓中間是空虛的,兩側卻是飽滿的。(摘自《脈經》)

脈中間空虛,外面飽滿,形狀就像慈蔥。(摘自《素問》)

戴同父說:營氣在脈中運行,脈以血液作為形狀,芤脈中間空虛,表示血液不足脫離的現象。

《體狀詩》:芤形浮大軟如蔥,按之傍有中央空,火犯陽經血上溢,熱侵陰絡下流紅。

《相類詩》:中空傍實乃為芤,浮大而遲虛脈呼,芤更帶弦名曰革,血亡空革血虛虛。

《主病詩》:寸芤積血在於胸,關上逢芤腸胃癰,尺部見之多下血,赤淋紅痢漏崩中。

浮小為濡,綿浮水面。

白話文:

身體浮腫,鬆軟如同蔥,按壓時周邊有空隙,中心卻是實的。這是陽經受熱,血液上涌,熱氣入侵陰絡,導致血液下流而呈現紅色。

這種脈象稱為芤脈,特徵是中心空虛,周邊充實,脈搏浮大且遲緩。如果芤脈伴隨著弦脈,則稱為革脈。芤脈代表血液不足,空虛,革脈則代表血虛,且脈象空虛。

如果寸關尺三部中,寸部出現芤脈,則代表胸腔積血;關部出現芤脈,則代表腸胃有癰疽;尺部出現芤脈,則容易出現下血、赤淋、紅痢、漏崩等病症。

浮小而綿軟的脈象稱為濡脈,如同浮在水面。

5. 濡脈(陰)

濡(音軟)脈極軟而浮細,如綿在水中,輕手相得,按之無有《脈經》。

《體狀詩》:濡形浮細按之輕,水面浮綿力不禁,病後產中猶百藥,平人若見是無根。

《相類詩》:浮而柔細知為濡,沉細而柔作弱持,微則浮微如散絕,細來沉細近於微。

《主病詩》:濡為亡血陰虛病,髓海丹田暗已虧,汗雨夜來蒸入骨,血山崩倒濕傷脾。

寸濡陽微自汗多,關中其奈氣虛何,尺傷精血虛寒甚,溫補真陰可起疴。

濡甚則微,不任尋按。

白話文:

濡脈的觸感非常柔軟,脈搏浮於表面,細如髮絲,感覺像是棉花在水中,輕輕一碰就能觸摸到,按下去卻沒有任何力量。

濡脈表現為浮於表面,細如髮絲,輕輕一按就感覺不到力量,就像水面上的棉花一樣,不堪一擊。病人產後或服藥後,出現濡脈,說明身體虛弱,百藥無效;普通人出現濡脈,則表示身體虛弱,根基不穩。

脈象浮於表面,又細又柔軟,就可以知道是濡脈;脈象沉於深處,又細又柔軟,則屬於弱脈。微脈浮於表面,細如髮絲,幾乎感覺不到,像要散掉一樣;細脈沉於深處,細如髮絲,接近於微脈。

濡脈主病為失血、陰虛,說明患者的髓海、丹田都已虧損,夜間出汗就像雨水一樣,蒸入骨髓,如同血山崩塌、脾濕受損。

寸關尺三部出現濡脈,分別對應不同的病症:寸口濡脈,陽氣微弱,容易自汗;關脈濡脈,氣虛無力;尺脈濡脈,精血虧損,虛寒嚴重。溫補真陰可以治療這些病症。

濡脈嚴重時就會變成微脈,幾乎無法觸摸。

6. 微脈(陰)

微脈極細而軟,按之如欲絕,若有若無《脈經》,細而稍長戴氏,氣虛微則脈微《素問》。

《體狀相類詩》:微脈輕微瞥瞥乎,按之欲絕有如無,微為陽弱細陰弱,細比於微略較粗。

《主病詩》:氣血微兮脈亦微,惡寒熱汗淋漓,男為勞極諸虛候,女作崩中帶下醫。

寸微氣促或心驚,關脈微時脹滿形,尺部見之精血弱,惡寒消癉痛呻吟。

沉脈法地,近於筋骨。

白話文:

脈搏極其細小柔軟,按壓時感覺快要消失,好像有又好像沒有,這就是《脈經》中所說的微脈。戴氏則認為,微脈比細脈還要細一點,但略長一些。而《素問》中則指出,氣虛乏力時,脈搏也會變得微弱。

《體狀相類詩》中寫道:微脈輕輕細細,幾乎感覺不到,按壓時仿佛要消失一樣,好像有又好像沒有。微脈屬於陽氣衰弱,細脈屬於陰氣衰弱,細脈比微脈稍微粗一些。

《主病詩》中說:氣血虛弱,脈搏也會變得微弱,患者容易怕冷發熱,汗出不止。男性患者多是因為過度勞累,導致身體虛弱;女性患者則容易出現崩漏帶下等婦科疾病。

寸口脈微弱,患者容易呼吸急促或者心慌;關脈微弱,則容易出現腹脹等症狀;尺脈微弱,說明精血不足,患者容易怕冷,消瘦乏力,疼痛呻吟。

沉脈是指脈搏深沉,接近筋骨,按壓時感覺深沉而有力。

7. 沉脈(陰)

沉脈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脈經》,如石投水,必極其底。

沉脈法地,有淵源在下之象,在卦為坎,在時為冬,在人為腎。

《體狀詩》:水行潤下脈來沉,筋骨之間軟滑勻,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時如此號為平。

《相類詩》:沉幫筋骨自調勻,伏則推筋著骨尋,沉細如綿真弱脈,弦長實大是牢形。

《主病詩》:沉潛水蓄陰經病,數熱遲寒滑有痰,無力而沉虛與氣,沉而有力積兼寒。

寸沉痰鬱水停胸,關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濁遺並泄痢,腎虛腰及下元痌。

深深在下,沉極為伏。

白話文:

沉脈需要用力按壓到筋骨才能觸摸到,就像石頭投入水中,必定沉入水底一樣。

沉脈的脈象,具有源頭在下方的象徵,在八卦中屬於坎卦,在時間上對應冬季,在人體對應腎臟。

《體狀詩》說:脈象像水流向下,沉緩柔和,摸起來在筋骨之間滑潤勻稱,女子脈沉在寸關尺的寸部,男子則在尺部,四季都如此,稱為平脈。

《相類詩》說:沉脈有助於筋骨的調和,如果脈象伏沉,就需要推按筋骨才能找到脈搏,沉細如綿的脈象是真弱之脈,弦長實大的脈象則是牢固之形。

《主病詩》說:沉脈代表著水氣蓄積,陰經容易生病,脈象數而熱、遲而寒、滑而有痰,無力而沉的脈象表示氣虛,沉而有力的脈象表示寒邪積聚。

寸關尺部位的沉脈,寸部代表著痰鬱水停於胸部,關部代表著中寒疼痛不通,尺部代表著濁氣下泄,出現泄瀉、腎虛腰痛、下元痌痛等症狀。

沉脈深深在下,沉到極點就稱為伏脈。

8. 伏脈(陰)

伏脈重按著骨,指下裁動《脈經》,脈行筋下刊誤。

《體狀詩》:伏脈推筋著骨尋,指間裁動隱然深,傷寒欲汗陽將解,厥逆臍疼證屬陰。

《相類詩》:見沉脈。

《主病詩》:伏為霍亂吐頻頻,腹痛多緣宿食停,蓄飲老痰成積聚,散寒溫里莫因循。

食鬱胸中雙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當關腹痛困沉沉,關後疝痛還破腹。

有力為牢,實大弦長。

白話文:

摸著脈搏,用力按壓到骨頭上,手指可以感覺到脈象的跳動,這與《脈經》中記載的脈象行於筋絡之下相符。

《體狀詩》說:伏脈的脈象,推著筋絡,按壓到骨頭上,才能摸到,手指間可以感覺到脈象的跳動,隱隱約約,深藏於體內。傷寒病想要出汗,陽氣將要恢復,此時出現這種脈象,代表疾病要好了。如果出現厥逆、臍部疼痛,則屬於陰證。

《相類詩》說:伏脈與沉脈相似。

《主病詩》說:伏脈代表霍亂病,患者會頻繁嘔吐,腹痛多半是因為積食停滯。如果體內有積水、老痰,就會導致疾病積聚,要趕快散寒溫里,不能延誤。

如果食積停滯在胸中,摸到寸關尺三部脈象都是伏脈,患者想要嘔吐,卻吐不出來,一直很鬱悶,這代表食積停滯在胃部,導致腹痛,身體沉重。如果伏脈在關脈之後,則代表疝氣,可能會導致腹痛,甚至腹部破裂。

伏脈有力,代表氣血充盈,脈象沉實而大,脈搏跳動的幅度大,而且時間長。

9. 牢脈(陰中陽)

牢脈似沉似伏,實大而長微弦《脈經》。

《體狀相類詩》:弦長實大脈牢堅,牢位常居沉伏間,革脈芤弦自浮起,革虛牢實要詳看。

《主病詩》:寒則牢堅里有餘,腹心寒痛木乘脾,疝㿗癥瘕何愁也,失血陰虛卻忌之。

牢甚則實,愊愊而強。

白話文:

牢脈摸起來像沉下去又浮起來,脈象堅實有力,而且長度較長,略帶弦性。

弦脈長而實大,牢脈堅硬,牢脈經常位於沉伏之間,革脈虛浮,弦脈則浮於表面,革脈虛弱時與牢脈實大需要細心觀察。

如果體寒,牢脈堅硬,表示体内有余寒,會導致腹部和心臟寒痛,木克脾,導致脾胃虛弱,容易出現疝氣、瘕瘕等病症,但也不用過於擔心,因為失血或陰虛的人要忌讳牢脉。

牢脉如果很明显,就代表着身体气血充盈,精力充沛,但如果太过强劲,则容易出现气血瘀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