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嘉彥

《脈學類編》~ 脈學類編 (17)

回本書目錄

脈學類編 (17)

1. 切脈論證

(《別錄》所載五癇,曰豬、雞、牛、羊、馬者,即今人之謂發羊吊也,乃痰涎壅塞之頑證,驚風之固疾也。緣其所由,有因受胎時,七情六慾驚怖,口腹所致者,發則眼直目牽,口噤流涎,肚膨發搐,項背反脹,腰脊強勁等候,宜取耳背後青紋脈,刺出血可除病之根矣。)

喉痹之脈,數熱遲寒。

(喉痹一證,在古方書有十八證之辨,人悉指為火,然喉雖多由火,而復有陰證者,不可不察也。蓋火有真有假,如真火者,脈必洪數,假火者,脈必遲弱也。)

纏喉走馬,微伏則難。

(喉證則名目雖多,似有不必盡辨者,然亦有不可不辨者,如雙乳蛾、單乳蛾及纏喉走馬之類,有不同也。蓋腫於咽喉兩傍者為雙蛾,腫於一邊者為單蛾,若腫突而發於喉間者,多以刺出膿血則愈,此癰癤之屬也。若纏喉走馬,則滿片紅腫,多不成膿,亦不可刺,其證急,其害速,故有走馬之名。喉乃丹田之標,證屬手少陽,脈見微伏,則為難治。)

諸風眩暈,有火有痰,左澀血死,右大虛看。

(眩暈一證,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中一二耳,原其所由,則有勞倦過度而暈者,有飢飽失時而暈者,有嘔吐傷上而暈者,有泄瀉傷下而暈者,有汗過亡陽而暈者,眴目驚心而暈者,有焦思不釋而暈者,有被毆被辱,氣奪而暈者,有悲哀痛楚,大叫大呼而暈者,此皆傷其陽中之陽也。

又有吐血衄血,便血而暈者,有膿血癰疽大潰而暈者,有金石破傷,失血痛苦而暈者,有男子縱欲,氣隨精去而暈者,有女子崩淋產難,去血過多而暈者,此皆傷其陰中之陰也。再若大醉之後,濕熱相乘而暈者,傷其濕也。有大怒之後,本肆其強而暈者,傷其氣也。有痰飲留中,治節不行而暈者,脾之弱也,此亦有餘之中不足也。

至若老年精衰,勞倦日積,而忽患不眠,忽苦眩暈者,此營衛兩虛之致然也。由此察之,虛實可辨矣。)

頭痛多弦,浮風緊寒,熱洪濕細,緩滑厥痰,氣虛弦濡,血虛微細,腎厥弦堅,真痛短澀。

(頭痛有各經之辨,凡外感頭痛,當察三陽、厥陰,蓋三陽之脈會於巔頂,故仲景《傷寒論》則為三陽有頭痛,厥陰亦有頭痛,而太陰、少陰,則有無頭痛,為察脈辨證之法,則頭腦額顱,三陽俱有所會,無不可痛焉。然太陽在後,陽明在前,少陰在側,此有各經所主,亦外感之所當辨也,至若內傷頭痛,則不得以三陽為拘矣。如《內經》所言,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及手少陰、少陽,皆有之矣。

腦者陰也,髓者骨之充也,凡痛在頭腦上,豈非少陰之病乎,此內證外證之異,不可不察也。)

心腹之痛,其類有九,細遲從吉,浮大延久。

(經曰:有寒滯而痛,有熱鬱而痛,有食積而痛,有蟲積而痛,有瘀血而痛,有虛勞而痛,有中惡而痛,有痰癖而痛,有火毒而痛。脈若細遲,則為氣減舒徐,厥邪欲退,理當從吉。設或浮大,正是邪氣方張,難以捷效也。)

白話文:

切脈論證

《別錄》中記載的五種癲癇,分別是豬癇、雞癇、牛癇、羊癇、馬癇,其實就是現在人們說的「羊癲瘋」,這種病是痰液壅塞導致的頑固疾病,也是小兒驚風的嚴重狀況。病因可能是在懷孕時,母親受到情緒上的驚嚇、或是飲食不當引起的。發病時會出現眼睛直愣愣的、眼球斜視、嘴巴緊閉流口水、肚子脹氣、抽搐、脖子和背部僵硬、腰脊強直等症狀,應該取耳後青筋處的脈絡,刺出血來,可以去除病根。

喉嚨腫痛的脈象,快速且強而有力代表熱證,脈象遲緩代表寒證。

喉痹這種疾病,古代醫書中有十八種不同的分類,人們都認為是火熱引起的,但是喉嚨雖然多數是火熱導致,也有屬於陰虛的,不可以不仔細辨別。火證有真火和假火之分,如果是真火,脈象必定是洪大且快速,如果是假火,脈象必定是遲緩且虛弱。

纏喉走馬(急性咽喉炎)這種疾病,如果脈象細微且不明顯,就難以治療。

喉嚨的疾病雖然種類繁多,但有一些可以不用仔細辨別,但也有一些必須仔細辨別,像是雙乳蛾、單乳蛾和纏喉走馬等病症,都是不一樣的。長在咽喉兩側的腫塊是雙乳蛾,長在一側的是單乳蛾,如果腫塊突出長在喉嚨中間,多數是膿腫,刺破流出膿血就會痊癒,這類屬於癰癤。如果是纏喉走馬,則是整個咽喉都紅腫,多數不會化膿,也不適合刺破,這種病症來得快,危害大,所以稱為走馬。喉嚨是丹田(指人體下腹部)的標誌,病症屬於手少陽經,如果脈象細微且不明顯,就難以治療。

各種原因引起的頭暈,有的是火熱引起的,有的是痰液引起的,左手的脈象如果呈現澀滯,代表是瘀血,右手的脈象如果洪大,代表是氣虛。

頭暈這種病症,虛證占了絕大多數,而兼有火證或痰證的,不過是少數。追溯其原因,有的是因為勞累過度導致頭暈,有的是因為飢餓或飽食不定時而頭暈,有的是因為嘔吐傷到上焦而頭暈,有的是因為腹瀉傷到下焦而頭暈,有的是因為流汗過多導致陽氣虛脫而頭暈,有的是因為眼睛受驚嚇而頭暈,有的是因為思慮過度而頭暈,有的是因為被打被辱,氣機紊亂而頭暈,有的是因為悲傷痛楚,大叫大哭而頭暈,這些都是損傷了體內的陽氣。

另外,還有因為吐血、流鼻血、便血而頭暈的,有的是因為膿瘡潰爛而頭暈的,有的是因為被金屬割傷、失血過多痛苦而頭暈的,有的是因為男子性慾過度,精氣流失而頭暈的,有的是因為女子月經崩漏、生產困難,失血過多而頭暈的,這些都是損傷了體內的陰氣。再者,還有因為大醉之後,濕熱相結合而頭暈的,這是傷了濕氣。有的是因為大怒之後,氣機過於強盛而頭暈的,這是傷了氣。有的是因為痰飲停留在中焦,氣機不暢而頭暈的,這是脾虛引起的,這些是屬於實證中夾雜著虛證。

至於老年人精氣衰退,勞累日積月累,突然出現失眠、頭暈等症狀,這是營氣和衛氣兩虛導致的。由此可知,虛證和實證是可以辨別的。

頭痛的脈象多數是弦脈,脈象浮大代表是風邪,脈象緊繃代表是寒邪,脈象洪大代表是熱邪,脈象細小代表是濕邪,脈象遲緩而滑利代表是痰濕,脈象虛弱且弦細代表是氣虛,脈象細微代表是血虛,脈象弦脈堅硬代表是腎虛導致的頭痛,真正的疼痛,脈象是短而澀滯。

頭痛有不同經絡的區別,凡是外感引起的頭痛,應該要分辨是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還是厥陰經。因為三陽經的脈絡會聚於頭頂,所以《傷寒論》中提到三陽經和厥陰經都會導致頭痛,而太陰經和少陰經則不會。辨別脈象來判斷病症的方法,頭頂、額頭、兩側,三陽經都有所會聚,沒有哪個地方不會痛。太陽經的部位在後,陽明經的部位在前,少陰經的部位在兩側,這是各經所主的部位,也是外感病需要辨別的。至於內傷引起的頭痛,就不能只用三陽經來判斷了。《內經》中說的下虛上實,病因多在足少陰經、巨陽經(太陽經)以及手少陰經、少陽經。

腦屬於陰,髓是骨頭的精華,凡是頭腦上的疼痛,難道不是少陰經的問題嗎?這是內證和外證的區別,不可不仔細辨別。

心腹疼痛,類型有九種,脈象細而遲緩是好的徵兆,脈象浮大則病情會拖延很久。

經書上說:心腹疼痛有的是因為寒邪停滯而痛,有的是因為熱邪鬱結而痛,有的是因為飲食積滯而痛,有的是因為腸道寄生蟲而痛,有的是因為瘀血阻滯而痛,有的是因為虛勞而痛,有的是因為中惡(突發疾病)而痛,有的是因為痰濕積聚而痛,有的是因為火熱毒邪而痛。如果脈象細而遲緩,代表氣機減弱、邪氣消退,病情應該會好轉。如果脈象浮大,代表邪氣正盛,難以快速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