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學類編》~ 脈學類編 (11)
脈學類編 (11)
1. 長脈(陽)
長脈不大不小,迢迢自若朱氏,如循長竿末[稍](梢)為平,如引繩為病《素問》。
《體狀相類詩》:過於本位脈名長,弦則非然但滿張,弦脈與長爭較遠,良工尺度自能量。
《主病詩》:長脈迢迢大小勻,反常為病似牽繩,若非陽毒癲癇病,即是陽明熱勢深。
長而端直,弦脈應指。
白話文:
[長脈(陽)]
長脈的形態既不太大也不太小,它延綿不絕,就如朱氏所描述的,如同在長竿的末端摸索一樣平穩。如果脈象像拉緊的繩子那樣,這就是病態了,這是根據《素問》中的說法。
《體狀相類詩》中提到,如果脈搏超出正常位置,我們稱之為長脈,但是這並不是指弦脈,弦脈僅僅是充滿張力的脈象。要區分弦脈和長脈,高明的醫生能用他們的經驗來衡量。
《主病詩》裡講述,長脈延綿且大小均勻,如果出現異常,脈象會變得像拉緊的繩子,這通常代表著可能有陽毒癲癇病,或是陽明經的熱症十分嚴重。
長脈的特徵是長而端直,就像手指下的弦脈一樣清晰可感。
2. 弦脈(陽中陰)
弦脈端直以長《素問》,如張弓弦《脈經》,狀若箏弦《脈訣》,按之不移綽綽,如按琴瑟弦巢氏,從中直過,挺然指下刊誤。
戴同父曰:弦而軟其病輕,弦而硬其病重,一手見曰單絃,兩手見曰雙弦,此寒痼之脈。
弦脈在卦為震,在時為春,在人為肝,輕虛以滑者平,滑實如循長竿者病,勁急如新張弓弦者死。
《體狀詩》:弦脈迢迢端直長,肝經木旺土應傷,怒氣滿胸常欲叫,翳矇瞳子淚淋浪。
《相類詩》:弦來端直似絲絃,緊則如繩左右彈,緊言其力弦言象,牢脈弦長沉伏間。
《主病詩》:弦應東方肝膽經,飲痰寒熱瘧纏身,浮沉遲數須分別,大小單雙有重輕。
寸弦頭痛膈多痰,寒熱癥瘕察左關,右關胃寒心腹痛,尺中陰疝腳拘攣。
短則氣病,不能滿部,不見於關,惟尺寸候。
白話文:
[弦脈(陽中陰)]
弦脈的特徵是端直且長,如同拉緊的弓弦,又像古箏的弦一樣,按下去感覺堅固且位置固定,就像是在撥弄琴瑟的弦一樣,從脈搏中直直穿過,手感堅挺。
戴同父說:如果脈象雖弦但質地偏軟,病情通常較輕;如果脈象弦且硬,病情通常較重。如果只在一側手腕出現這種脈象,稱為單弦脈;如果兩側手腕都有這種脈象,稱為雙弦脈,這通常是寒冷固疾的脈象。
在易經卦象中,弦脈代表震卦,在季節上對應春季,在人體器官上對應肝臟。如果脈象輕微、虛弱且光滑,是正常的;如果脈象滑實,就像摸到一根長竹竿一樣,則可能是疾病;如果脈象堅硬且緊急,就像剛拉緊的新弓弦,那可能是死亡的前兆。
《體狀詩》中描述:弦脈長而直,反映肝經木旺,可能損傷脾胃,胸中常有怒氣,眼睛常有淚水。
《相類詩》中描述:弦脈的來勢端直,像絲線一樣,緊脈則像繩子一樣,左右彈跳。緊脈形容的是力度,弦脈形容的是形象,而牢脈則是在深沉部位的弦脈。
《主病詩》中描述:弦脈與肝膽經相關,可能有痰飲、寒熱、瘧疾纏身。對於浮、沉、遲、數等不同脈象要區分清楚,脈象的大小、單雙也有不同的意義。
如果寸脈弦,可能有頭痛、胸膈多痰;如果關脈弦,可能有寒熱或腹部癥瘕;如果右關脈弦,可能有胃寒或心腹痛;如果尺脈弦,可能有陰部疝氣或腳部抽筋。
如果脈象短,可能表示氣血不足,不能充滿整個脈道,這種情況一般不在關脈出現,主要在寸脈和尺脈上觀察。
3. 短脈(陰)
短脈不及本位《脈訣》,應指而回,不能滿部《脈經》。
戴同父曰:短脈只見尺寸,若關中見短,上不通寸,下不通尺,是陰陽絕脈必死。
《體狀相類詩》:兩頭促縮名為短,澀短遲遲細且難,短澀而浮秋喜見,三春為賊有邪干。
《主病詩》:短脈惟於尺寸尋,短而滑數酒傷神,浮為血澀沉為痞,寸主頭疼尺腹疼。
白話文:
[短脈(陰)]
在脈學中,短脈指的是脈搏未能達到正常的長度,《脈訣》中描述,當脈搏出現在手指下時,它的長度並不足以覆蓋整個脈象區域。
戴同父曾經指出,短脈通常只會在手腕的遠端或近端出現,如果在關節位置出現短脈,而且向上不連接至手腕的遠端,向下也不連接到近端,這代表陰陽兩氣斷絕,是一種極其危險的脈象,可能預示著生命垂危。
《體狀相類詩》中解釋,短脈的特徵是在脈搏的兩端出現緊縮的情況,脈象短而遲緩,且細微難以觸摸。然而,在秋季,如果脈象呈現短、澀、浮的特性,則是好的現象;但若這種脈象出現在春季,則可能是疾病或邪氣入侵的徵兆。
《主病詩》則進一步說明,判斷短脈主要在手腕的遠端和近端。如果脈象短而滑順頻率高,可能是因為過度飲酒導致精神疲憊。脈象浮動表示血液流動不順,脈象沉潛表示有胃腸問題。在手腕的遠端出現短脈,可能代表頭痛;而在近端出現短脈,則可能表示腹部疼痛。
4. 切脈論證
一脈一形,各有主病,數脈相兼,則見諸證。
(總結上文下切脈論證。)
浮脈主表,里必不足,有力風熱,無力血弱。
(浮脈屬陽故主表,舉之有餘,按之不足,浮而有力者則為風熱,浮而無力者是血虛也。)
浮遲風虛。
(浮遲屬陰,一息三至,浮遲兼見,風虛之候也。)
浮數風熱。
(數脈屬陽,一息六至,浮數兼見,風熱之候也。)
浮緊風寒。
(緊脈如繩,左右彈指,浮緊兼見,風寒之候也。)
浮緩風濕。
(緩脈去來,少快於遲,浮緩兼見,風濕之候也。)
浮虛傷暑。
(舉之遲大,按之無力,浮虛兼見,傷暑之候也。)
浮芤失血。
(中空外實,狀似慈蔥,浮芤兼見,失血之候也。)
浮洪虛熱。
(洪脈來時,滿指滔滔,浮洪兼見,虛熱之候也。)
浮微勞極。
(微脈軟細,按之欲絕,浮微兼見,勞極之候也。)
浮濡陰虛。
(浮而柔細,如綿在水,浮濡兼見,陰虛之候也。)
浮散虛劇。
(有表無里,渙漫不收,浮散兼見,虛極之候也。)
浮弦痰食。
(端直以長,狀若箏弦,浮弦兼見,痰食之候也。)
浮滑痰熱。
(往來流利,漉漉欲脫,浮滑兼見,痰熱之候也。)
沉脈主裡,主寒主積,有力食痰,無力氣鬱。
(沉脈屬陰,故主裡,按之有力,舉之不足,沉而有力者,為痰飲食滯,寒冷積聚等症;沉而無力者,則病諸氣憤郁也。)
沉遲虛寒。
(遲脈屬陰,一息三至,沉遲兼見,虛寒之候也。)
沉數熱伏。
(數脈屬陰,一息六至,沉數兼見,熱伏之候也。)
沉緊冷痛。
(緊脈如繩,左右彈指,沉緊兼見,冷痛之候也。)
沉緩水蓄。
(緩脈去來,少快於遲,沉緩兼見,水蓄之候也。)
沉牢痼冷。
(牢脈弦長,實大而堅,沉牢兼見,痼冷之候也。)
沉實熱極。
(脈大而長,愊愊應指,沉實兼見,熱極之候也。)
沉弱陰虛。
(沉細而柔,則為弱脈,沉弱兼見,陰虛之候也。)
沉細痹濕。
(細直如絲,應指無絕,沉細兼見,痹濕之候也。)
沉弦飲痛。
(端直以長,狀若箏弦,沉弦兼見,飲痛之候也。)
沉滑宿食。
(往來流利,漉漉欲脫,沉滑兼見,宿食之候也。)
沉伏吐利,陰毒聚積。
(重按著骨,指下裁動,沉伏兼見,陰毒聚積也。)
遲脈主臟,陽氣伏潛,有力為痛,無力虛寒。
(遲為陽不勝陰,故主臟,遲而有力者為冷痛,遲而無力者,虛寒之候也。)
數脈主腑,主吐主狂,有力為熱,無力為痛。
(數為陰不勝陽,故主腑,數而有力者,為陽盛為實熱,故主狂妄吐血等證;數而無力者,為口舌咽喉,風火牙痛之候也。)
滑脈主痰,或傷於食,下為蓄血,上為吐逆。
(數而流利謂之滑,但滑而數大者內熱也。上則為心肺,頭目咽喉之熱,故主吐逆等證,下則為小腸膀胱二便之熱,故主蓄血等證。若弦滑則脾腎受傷,多主陰虛痰火等證。)
白話文:
脈象的每一種形態,都對應著不同的疾病,多種脈象同時出現,則會顯示出多種病症。
(以上總結了切脈論證的基礎概念。)
浮脈主要反映身體表面的問題,通常代表體內陰氣不足。如果浮脈有力,表示有風熱;如果浮脈無力,表示氣血虛弱。
(浮脈屬於陽性,所以主表,輕按即可感覺明顯,重按反而感覺虛弱。浮而有力的,是風熱之症;浮而無力的,是血虛之症。)
浮脈加上遲脈,表示風邪引起的虛弱。
(浮脈加上遲脈屬於陰性,一息之間跳動三次,同時出現表示是風邪引起的虛弱。)
浮脈加上數脈,表示風熱。
(數脈屬於陽性,一息之間跳動六次,同時出現表示是風熱。)
浮脈加上緊脈,表示風寒。
(緊脈像繃緊的繩子,左右擺動,浮脈加上緊脈,表示是風寒。)
浮脈加上緩脈,表示風濕。
(緩脈跳動的速度比遲脈稍快,浮脈加上緩脈,表示是風濕。)
浮脈加上虛脈,表示中暑。
(輕按時感覺跳動較大,重按時感覺無力,浮脈加上虛脈,表示是中暑。)
浮脈加上芤脈,表示失血。
(芤脈中間空虛,兩邊實在,像蔥管一樣,浮脈加上芤脈,表示是失血。)
浮脈加上洪脈,表示虛熱。
(洪脈來勢洶湧,按下去時感覺充滿手指,浮脈加上洪脈,表示是虛熱。)
浮脈加上微脈,表示過度勞累。
(微脈柔軟細小,按下去幾乎感覺不到,浮脈加上微脈,表示是過度勞累。)
浮脈加上濡脈,表示陰虛。
(濡脈浮在表面,柔軟細小,像棉花在水上,浮脈加上濡脈,表示是陰虛。)
浮脈加上散脈,表示虛弱到了極點。
(散脈只有表面,沒有根基,散漫而不聚集,浮脈加上散脈,表示虛弱到了極點。)
浮脈加上弦脈,表示有痰或食物積滯。
(弦脈像琴弦一樣繃直而長,浮脈加上弦脈,表示有痰或食物積滯。)
浮脈加上滑脈,表示有痰熱。
(滑脈往來流利,像珠子滑動,浮脈加上滑脈,表示有痰熱。)
沉脈主要反映身體內部的問題,通常表示寒冷和積滯。如果沉脈有力,表示有飲食積滯或痰;如果沉脈無力,表示氣機鬱結。
(沉脈屬於陰性,所以主內,需要重按才能感覺明顯,輕按反而感覺虛弱。沉而有力的,是痰飲食物積滯或寒冷積聚;沉而無力的,是氣機鬱結。)
沉脈加上遲脈,表示虛寒。
(遲脈屬於陰性,一息之間跳動三次,沉脈加上遲脈,表示虛寒。)
沉脈加上數脈,表示熱邪伏藏在內。
(數脈屬於陽性,一息之間跳動六次,沉脈加上數脈,表示熱邪伏藏在內。)
沉脈加上緊脈,表示寒冷引起的疼痛。
(緊脈像繃緊的繩子,左右擺動,沉脈加上緊脈,表示是寒冷引起的疼痛。)
沉脈加上緩脈,表示體內有水液蓄積。
(緩脈跳動的速度比遲脈稍快,沉脈加上緩脈,表示體內有水液蓄積。)
沉脈加上牢脈,表示長期的寒冷疾病。
(牢脈像琴弦一樣繃直而長,實在而堅硬,沉脈加上牢脈,表示長期的寒冷疾病。)
沉脈加上實脈,表示熱邪非常嚴重。
(實脈脈搏有力且長,按下去時感覺充滿手指,沉脈加上實脈,表示熱邪非常嚴重。)
沉脈加上弱脈,表示陰虛。
(弱脈沉細而柔軟,沉脈加上弱脈,表示陰虛。)
沉脈加上細脈,表示有麻痹或濕氣。
(細脈像細絲一樣筆直,按下去不會消失,沉脈加上細脈,表示有麻痹或濕氣。)
沉脈加上弦脈,表示有飲邪引起的疼痛。
(弦脈像琴弦一樣繃直而長,沉脈加上弦脈,表示有飲邪引起的疼痛。)
沉脈加上滑脈,表示有積滯的食物。
(滑脈往來流利,像珠子滑動,沉脈加上滑脈,表示有積滯的食物。)
沉脈加上伏脈,表示有嘔吐腹瀉,以及陰性毒邪積聚。
(伏脈需要重按到骨頭才能感覺到跳動,沉脈加上伏脈,表示有陰性毒邪積聚。)
遲脈主要反映內臟的問題,表示陽氣潛藏在內。如果遲脈有力,表示疼痛;如果遲脈無力,表示虛寒。
(遲脈是陽氣不能勝過陰氣的表現,所以主內臟。遲脈有力,表示寒冷疼痛;遲脈無力,表示虛寒。)
數脈主要反映腑臟的問題,表示容易嘔吐和精神亢奮。如果數脈有力,表示有熱;如果數脈無力,表示疼痛。
(數脈是陰氣不能勝過陽氣的表現,所以主腑臟。數脈有力,表示陽氣過盛,是實熱,容易出現精神亢奮和嘔吐出血等症狀;數脈無力,表示口腔咽喉牙齒等部位有風火引起的疼痛。)
滑脈主要表示有痰,或有食物積滯。滑脈向下表示體內有淤血,向上則表示容易嘔吐。
(滑脈流利順暢,像珠子滑動,但滑脈加上數脈,則表示體內有熱。向上表示心肺頭部咽喉有熱,容易引起嘔吐等症狀;向下則表示小腸膀胱等部位有熱,容易引起淤血等症狀。如果弦脈加上滑脈,則表示脾腎受損,多是陰虛痰火等症狀。)